商品流通概论课程论文

发布时间:2018-10-02 19:14: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今天这样的全球化的环境下,市场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许多的企业为了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他们不断的想方设法。在大城市里许多的企业是斗的是头破血流。但是在中国广阔的农村里,许多的地方还是空白。其实不是企业不想去占领农村市场,而是许多的企业在农村市场失败啦。要打开广阔的农村市场企业必须的做好商品的流通,不然的话即使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的的存在企业依旧不能成功。在弄村很多的因素制约着消费者和企业,对于企业首先是必须看到这个方面。但是这些个因素是不明显的隐形得,使得企业开拓更加的困难。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在农村市场商品的流通时他们能否在农村生存的关键。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进一步的解决好“三农”问题。因此商品在农村的流通不止是关于企业能否在农村市场的生存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他已经是我们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了。

关键词 农村市场 商品流通 三农问题 企业生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ut also in today's global environment, market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fierce. Many enterprises to in such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for survival, they constantly trying. In the cities of the enterprise is a lot is split. But in China, many of the vast rural areas where still blank. Actually, not enterprise doesn't want to go, but many rural market occupy the market failure in rural enterprises. To open wide the rural market enterprise must do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otherwise, even if no powerful competitor's existing enterprise still cannot be successful. In the village of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consumers and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must see to this aspect is the first. But these factors are not obvious stealthed, makes the enterprise develop more difficult. So for the enterprises in the rural commodity circulation when they can live in rural areas. The government is also can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solve the "SAN nong" questions. Therefore in the rural commodity circulation is not about enterprise in rural markets can survive, more important is now he is whether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ree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Keywords: rural market commodity circulation problems concerning enterprise survival

目录

一、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1

二、 农村流通体系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1

1、 主观原因…………………………………………………1

2、 客观原因…………………………………………………1.

三、 寻求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战略突破口………………………2

四、 实施商品流通导向的支农政策方略………………………3

1、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并鼓励农民从事商品流通业………3

2、 实现三个完善五个调整…………………………3

3、 重视物流供应链理论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作用………3

4、 完善支付方式……………………………………………4

5、 根据农村流通特点采取适合农村的多样化销售方式4

6、 积极发展租赁等各类市场………………………………4

五、 参考文献………………………………………………………5



一、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从农业生产本身着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的战略着眼点。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无一不证明这一政策导向存在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对生产、生活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生存型消费转变为享受型消费,而过去只追求廉价的商品流通结构却不能适应消费需求这一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整,导致如今大部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销售的商品品种单一、质量低下、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由于缺乏国家级的机构来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商品市场的总量仍感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商品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功能不健全,消费环境较差,压抑了农民的购买欲望。农村商品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尤其缺乏贮藏保鲜、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先进设施。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统一结算、价格形成、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很薄弱。

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如今农民的消费习惯是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进城里,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已成为困扰农村消费的三大突出问题。

二、 农村流通体系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1. 主观原因

一方面,由于信息的闭塞,许多农民对新型的流通理念、方式、组织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加大生产元素投入的粗放型生产,对于如何加速农产品的流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漠不关心。 如广西临桂县会仙镇廖家山底村的野生甲鱼养殖,虽说掌握了很好的养殖技术,且目前市场效益较好,但是随着其他农户的模仿养殖,造成产量猛增,而相应的市场销售流通理念、方式没有跟上,还保留着只养殖,而不重视如何加快野生甲鱼的流转和销售,最终也只是近期效益的短视行为。

另一方面,流通中的商品档次低,品种少,不符合农民的消费需求。过去几年,在城市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许多企业纷纷把投资转向农村,但大部分是将城市过剩或淘汰的产品直接投放到农村,由于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消费心理等不同于城市居民,导致流通到农村的产品不能顺利出售,而农民也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2. 客观原因

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组织与城市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流通规模小。农村各类商品市场大多数规模较小,层次较低,主要是摊位式交易,属于商品市场的初级形式。2.流通能力有限。农村国有商业经营萎缩,失去了活力,供销社曾经是农村销售网点的主渠道,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流通体系逐步解体,大量分散的个体商户各自为阵,难以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变化。3.商业设施落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导致大量农村购买力流向城市。4.服务观念陈旧,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少有送货上门、使用指导、定期回访等服务,甚至有的销售单位只顾眼前利益,货物出门后统统不管。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维修网点少,售后服务难以保证,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三、 寻求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战略突破口

以农村商品流通为突破口破解我国三农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思路和制度选择。从理论上讲,以流通为突破口解决三农问题,本质是以市场机制服务体系为核心,建立健全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体系;目的是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格局,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城镇化和谐发展。

  首先,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的情况下,市场控制权已经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流通在引导消费和延伸生产增值方面的作用日益强化,进一步创新农产品流通机制,构建有效的流通主体,将流通增值的隐性地位显性化,流通增值的分配对象农民化,应成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着力点。从现实情况看,在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中,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程度作为最主要因素,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将平均提高25.28元,沿海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将提高44.51元,且市场化程度越高,农产品流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越大。因此,强化农产品流通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节约、最现实的一条途径。

  其次,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动,需要不断强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流通。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是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中间产品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化的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商品化离不开农产品收购,农产品中间产品化离不开农产品物流,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化离不开生产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只有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上可平等对接龙头生产加工企业,下可有序对接分散农户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兼顾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才能支撑农业生产基地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化、深加工农产品销售品牌化,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

  再次,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农村商品流通。从历史上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基础建设极不平衡,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的矛盾加剧。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城市生活方式导入的过程。城市生活方式的本质在于服务社会化和生活便利化。要在农村实现服务社会化和生活便利化,需要构建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和消费性服务体系,更需要优先构建基础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对农村居民而言,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购买力需要通过农产品销售获得。所以,强化农村双向流通体系的建设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从国内政策实践看,1978年经济改革伊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就始终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整体进程。但是,农村商品流通却始终未被提升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突破口的高度,亟需面向实践发展,转换改革思路

四、 实施商品流通导向的支农政策方略

1、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并鼓励农民从事商品流通业

要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降低生产和经营风险。加强对农村市场的执法监督,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在政策上对农民进入市场加以引导,调动农民进入市场的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鼓励农民从事商品流通,在工商登记和税费方面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消费品等流通行业给予支持。鼓励农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注册为法人,从事农产品运销。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针对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产销脱节严重等现象,农村迫切需要成立各种形式的农村中介组织及各类协会,为农民的产、供、销提供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多方面服务。

2、实现三个完善五个调整

 第一,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体系。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和大型食品连锁超市的扶持力度,以市场为依托,组织农产品运销协会,大力发展农民物流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生产基地+合作社公司+合作社配送中心+合作社等多种模式的发展,培育、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第二,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现代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包括农产品运输设施、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设施等内容。当前要切实抓好万村千乡农家店和双百工程建设工作,尽快建设配套的城乡市场体系,并特别重视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完善农村流通服务支持体系。一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工作,增强产品市场信息时效性,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真正起到市场信息的指导功能;二是要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探索部门或单位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信贷方式,满足流通企业资金需要;三是继续推动建立全国性支持鲜活农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给予降低收费标准甚至免除通行费的优惠,真正实现省际互通。

  五个调整,就是要调整农业哺育工业的发展政策、调整农产品生产的品类结构、调整农产品与农业品的价格剪刀差、调整税收结构、调整农业补贴形式。

3重视物流链接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与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其目的在于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传统农产品物流由分散的各成员各自运作,而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是将上下游企业作为整体,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管理模式。这样,通过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的整合管理,可使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为了共同的目标保持协调一致,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

4完善支付方式

农村商品流通在支付方式上,不仅可采用现金交易方式,而且可以采取赊销、信用交易等多种方式,尤其对于价格较高的大型家电、农机设备等产品,考虑到农民的收入季节性较强,可采用赊销、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以促进此类商品的销售。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用经济。对于一些特殊的农用生产资料,可以与乡()、村委会实施联合,以他们的名义和信誉作担保,打消农村消费者采购或者租赁农用生产资料时的担忧和顾虑,并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厂家和商家自身的信誉度。

5、根据农村流通特点采取适合农村的多样化销售方式

1.兑换式销售:即以物易物,用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去兑换农民需要的商品,互通有无,方便农民;2.示范式销售:对于新推广、新引进的产品以及科技含量较高有一定操作难度的商品,如农机具、新农药等可现场操作示范,让农民眼见为实,掌握技能;3.试验式销售:某些商品示范后农民仍不放心,可让农民长期观察其效果,自觉接受新的东西;4.投保式销售:有些产品说明和广告给人以不实之感,如能将所售产品或商品投保,出了毛病农民有处申诉,经济上少受损失,肯定会受到农村居民的欢迎。

6、积极发展租赁等各类市场

农村租赁市场主要有农资租赁市场、工程建筑设备租赁市场、运输工具租赁市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租赁市场以及报刊书籍租赁市场等。以农资租赁市场为例,为适应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对现代化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的需要,农村居民迫切需要有单位或个人为他们提供农用机械设备的短期租赁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缺乏农机的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拥有农机的农户通过农机租赁市场找到更多的雇主,使农机具发挥更大效益,获得更多的收入。由此可见,在农村建立专门的农机租赁市场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户和农机主之间的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看,以流通为突破口解决三农问题,是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然选择。

五、参考文献

[1]肖伶俐,论西部农村商品流通业的现代化,经济与科技,2006(12)

[2]李秀荣,消费者行为变动趋势研究,财政部九五科研项目, 2002

[3]王贵清,适合农村的销售法,致富快报,2003(02)

[4]王莉,以人为本发展农村特色商品流通,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09)

[5]管叔琪,对推进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改革的思考,安徽农学通报,2006(12)

[6]陈万卷,现代流通业是撬动农村经济的支点,集团经济研究,2007(0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6c983340b4c2e3f572763dd.html

《商品流通概论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