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误差分析 精品

发布时间:2018-07-11 10:09: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化学误差分析

篇一:高中化学四个定量试验的误差分析

中学化学中四个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56

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500mL.1mol/L NaOH溶液为例)

1NaOH药品不纯(如 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 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Na2CO3NaOH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 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 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20、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入锥形瓶,由于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 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1、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形瓶中加点水便于观察,虽然待测液体积增大,但待测液浓度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 无影响。

22、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线之上,未调整液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23、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偏小, 测定结果偏低。

24、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待测液体积偏大,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5、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6、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仰视刻度线, 读数偏大,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7、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

,测定结果偏低。

28、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9、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部分标准液用来填充气泡所占体积,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0、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或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1、滴定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造成实际进入锥形瓶的标准液减少,使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2、滴定前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了后,溶液变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3、溶液变色未保持30秒,即停止滴定,结果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34、滴定过快成细流,立即读数,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5、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之间,造成消耗强酸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6、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之间,造成消耗强碱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三、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37、硫酸铜晶体不纯,含有受热不挥发或不分解的杂质;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38、实验开始时,称量的坩锅未经干燥。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9、硫酸铜晶体表面有水。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它表面的水失去,导致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0、坩埚的内壁附有受热可完全分解成气体的杂质,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1、坩锅内壁附有不挥发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2、硫酸铜晶体未研成细粉末。水未能完全失去,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43、样品硫酸铜晶体已有部分失水。会造成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变小,测定结果偏低。

44、加热时晶体尚呈蓝色,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因有少量CuSO4晶体没有分解,水没有完全失去.所测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5、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使少量晶体溅出坩埚外。因少量晶体溅出,把这一部分的质量也当成了水的质量使测得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6、晶体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由于使少量CuSO4分解为CuOSO3SO3挥发,致使

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7、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因白色粉末没有在干燥器中冷却,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致使测得的水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8、两次称量相差0.12g。该实验要求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现在两次称量相差0.12g,说明晶体没有完分解,测定结果偏低。

四、中和热的测定

49、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碱或强酸。由于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其电离需吸热,导致反应产生的热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0、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因所取盐酸体积大于50.0mL,测定结果偏高。

51、用0.50mol·L-1NaOH溶液代替0.55mol·L-1NaOH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导致中和反应中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偏低。

52、选用较高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就会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电离程度就会减小,则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53、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温度后,未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使部分NaOH溶液中和,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测定结果偏低。

54、量取盐酸后没有换用量筒,就直接用未洗干净的量筒量取NaOH溶液,测定结果偏低。

55、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实验操作迟缓。使得部分热量损耗,测定结果偏低。

56、把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溅出。由于NaOH溶液有少量的损耗,中和反应未进行完全,产生的热量偏小,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篇二:化学实验误差分析总结

高中化学 高二第一学期

第十章 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

关于实验误差方面的总结

10.1 测定1mol气体体积

在实验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小的是

1. 装置漏气

2. 镁带含有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

3. 称量后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膜

4. 反应结束后,未用针筒抽气

5. 硫酸注入量不足10ml,使镁带有剩余

6. 实验仪器本身存在量得气体体积偏小的误差

在实验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1. 最后计算氢气体积时没有扣去硫酸的体积

2. 反应放热,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较大

3. 镁带中含有产生气体比等质量的镁产生气体多的杂质(如Al等)

4. 实验仪器本身存在量得气体偏大的误差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偏低1. 加热不彻底造成硫酸铜晶体未失去全部结晶水

2. 失去全部结晶水后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在空气中冷却)

3. 取用的样品中混有前面同学操作后的无水硫酸铜

4. 晶体中含有不挥发杂质

在实验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1. 加热时有晶体溅出(用玻璃棒搅拌时被沾去一点硫酸铜)

2. 坩埚不干燥

3. 晶体表面有水

4. 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

5. 晶体中含有受热易分解的杂质

6. 为了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测得药品的质量为m(砝码)和m(游码的移动)

10.3酸碱滴定

在实验中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1. 用以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2. 滴定时,摇动锥形瓶不慎溅出几滴溶液

偏高1. 锥形瓶洗净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2. 装酸液的滴定管内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 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4.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滴定结束读数时,若仰视,则读数值比溶液的实际体积偏大,结果造成测得的待测液浓度偏大

若同一次读数采用俯视,则使测得待测液浓度偏小。

篇三:中学化学中四个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56

中学化学中四个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56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和中和热的测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四种定量实验。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四种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定量实验的难点。笔者现就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举如下: 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500mL.1mol/L NaOH溶液为例)

1NaOH药品不纯(如 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 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Na2CO3NaOH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 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 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20、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入锥形瓶,由于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 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1、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形瓶中加点水便于观察,虽然待测液体积增大,但待测液浓度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 无影响。

22、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线之上,未调整液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23、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偏小, 测定结果偏低。

24、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待测液体积偏大,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5、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6、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仰视刻度线, 读数偏大,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7、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8、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9、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部分标准液用来填充气泡所占体积,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0、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或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1、滴定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造成实际进入锥形瓶的标准液减少,使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2、滴定前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了后,溶液变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3、溶液变色未保持30秒,即停止滴定,结果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34、滴定过快成细流,立即读数,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5、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之间,造成消耗强酸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6、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之间,造成消耗强碱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三、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37、硫酸铜晶体不纯,含有受热不挥发或不分解的杂质;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38、实验开始时,称量的坩锅未经干燥。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9、硫酸铜晶体表面有水。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它表面的水失去,导致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0、坩埚的内壁附有受热可完全分解成气体的杂质,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1、坩锅内壁附有不挥发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2、硫酸铜晶体未研成细粉末。水未能完全失去,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43、样品硫酸铜晶体已有部分失水。会造成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变小,测定结果偏低。

44、加热时晶体尚呈蓝色,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因有少量CuSO4晶体没有分解,水没有完全失去.所测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5、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使少量晶体溅出坩埚外。因少量晶体溅出,把这一部分的质量也当成了水的质量使测得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6、晶体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由于使少量CuSO4分解为CuOSO3SO3挥发,致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7、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因白色粉末没有在干燥器中冷却,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致使测得的水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8、两次称量相差0.12g。该实验要求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现在两次称量相差0.12g,说明晶体没有完分解,测定结果偏低。

四、中和热的测定

49、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碱或强酸。由于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其电离需吸热,导致反应产生的热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0、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因所取盐酸体积大于50.0mL,测定结果偏高。

51、用0.50mol·L-1NaOH溶液代替0.55mol·L-1NaOH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导致中和反应中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偏低。

52、选用较高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就会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电离程度就会减小,则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53、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温度后,未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使部分NaOH溶液中和,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测定结果偏低。

54、量取盐酸后没有换用量筒,就直接用未洗干净的量筒量取NaOH溶液,测定结果偏低。

55、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实验操作迟缓。使得部分热量损耗,测定结果偏低。

56、把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溅出。由于NaOH溶液有少量的损耗,中和反应未进行完全,产生的热量偏小,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篇四:高中化学复习资料:史上最全的四个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56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史上最全的四个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56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和中和热的测定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四种定量实验。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学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四种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定量实验的难点。现就中学化学中四种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例举如下:

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以配制500mL.1mol/L NaOH溶液为例)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1NaOH药品不纯(如 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 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Na2CO3NaOH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 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 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误差分析】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二、酸碱中和滴定

化学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下载更多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化学 gaozhonghuaxue10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篇五:高中化学知识点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掌门11

高中化学知识点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掌门11

今天在线一对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在考试中最容易出现的易错的题型。

1NaOH药品不纯(如 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 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Na2CO3NaOH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 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 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20、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入锥形瓶,由于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1、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形瓶中加点水便于观察,虽然待测液体积增大,但待测液浓度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 无影响。

22、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线之上,未调整液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23、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偏小, 测定结果偏低。

24、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待测液体积偏大,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5、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6、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仰视刻度线, 读数偏大,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7、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8、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9、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部分标准液用来填充气泡所占体积,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0、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或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1、滴定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造成实际进入锥形瓶的标准液减少,使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2、滴定前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了后,溶液变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3、溶液变色未保持30秒,即停止滴定,结果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34、滴定过快成细流,立即读数,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5、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之间,造成消耗强酸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6、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之间,

造成消耗强碱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三、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37、硫酸铜晶体不纯,含有受热不挥发或不分解的杂质;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38、实验开始时,称量的坩锅未经干燥。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9、硫酸铜晶体表面有水。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它表面的水失去,导致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0、坩埚的内壁附有受热可完全分解成气体的杂质,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1、坩锅内壁附有不挥发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2、硫酸铜晶体未研成细粉末。水未能完全失去,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43、样品硫酸铜晶体已有部分失水。会造成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变小,测定结果偏低。

44、加热时晶体尚呈蓝色,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因有少量CuSO4晶体没有分解,水没有完全失去.所测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5、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使少量晶体溅出坩埚外。因少量晶体溅出,把这一部分的质量也当成了水的质量使测得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6、晶体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由于使少量CuSO4分解为CuOSO3SO3挥发,致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7、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因白色粉末没有在干燥器中冷却,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致使测得的水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8、两次称量相差0.12g。该实验要求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现在两次称量相差0.12g,说明晶体没有完分解,测定结果偏低。

四、中和热的测定

49、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碱或强酸。由于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其电离需吸热,导致反应产生的热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0、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因所取盐酸体积大于50.0mL,测定结果偏高。

51、用0.50mol·L-1NaOH溶液代替0.55mol·L-1NaOH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导致中和反应中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偏低。

52、选用较高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就会使溶液中的阴

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电离程度就会减小,则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53、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温度后,未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使部分NaOH溶液中和,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测定结果偏低。

54、量取盐酸后没有换用量筒,就直接用未洗干净的量筒量取NaOH溶液,测定结果偏低。

55、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实验操作迟缓。使得部分热量损耗,测定结果偏低。

56、把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溅出。由于NaOH溶液有少量的损耗,中和反应未进行完全,产生的热量偏小,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篇六: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定量实验常见误差分析!

1NaOH药品不纯(如 NaOH中混有少量Na2O),结果偏高。

2、用天平称量 NaOH时,称量时间过长。由于部分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 ,得到Na2CO3NaOH的混合物,则结果偏低。

3、用天平称量 NaOH时,如砝码有污物,结果偏高。

4、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但未用游码,不影响结果。

5、用天平称量 NaOH时,物码颠倒,又用了游码,结果偏低。

6、用天平称量 NaOH时,若用滤纸称NaOH,结果偏低。

7、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无影响。

8、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流至容量瓶之外,结果偏低。

9、未把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结果偏低。

10、烧杯中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溶液注入容量瓶,结果偏高

11、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而用滴管吸取部分溶液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2、定容时摇匀,容量瓶中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结果偏低。

13、容量瓶定容时,若俯视液面读数,结果偏高。

14、容量瓶定容时,若仰视液面读数,结果偏低。

1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俯视读数,结果偏低。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H2SO4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若仰视读数,结果偏高。

二、酸碱中和滴定

17、滴定管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装入标准液,造成标准液稀释,溶液浓度降低,滴定过程中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18、盛待测液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就取液加入锥形瓶,待测液被稀释,测定结果偏低。

19、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再取待测液,造成待测液实际用量增大,测定结果偏高。

20、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出就取液入锥形瓶,由于气泡填充了部分待测液,使得待测液体积减小,造成滴定时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1、滴定前,锥形瓶用水洗涤后,或锥形瓶中残留水,未干燥,或取完待测液后再向锥形瓶中加点水便于观察,虽然待测液体积增大,但待测液浓度变小,其物质的量不变, 无影响。

22、滴定前,液面在“0”刻度线之上,未调整液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23、移液管悬空给锥形瓶放待测液, 使待测液飞溅到锥形瓶外,或在瓶壁内上方附着,未被标准液中和,造成滴定时

标准液体积偏小, 测定结果偏低。

24、移液管下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内, 使待测液体积偏大,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5、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6、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仰视刻度线, 读数偏大,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 测定结果偏高。

27、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了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8、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仰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刻度线,读数偏小。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29、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部分标准液用来填充气泡所占体积,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0、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或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1、滴定达终点后,滴定管尖嘴处悬一滴标准液,造成实际进入锥形瓶的标准液减少,使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2、滴定前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了后,溶液变红,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3、溶液变色未保持30秒,即停止滴定,结果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造成标准液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34、滴定过快成细流,立即读数,造成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5、用强酸滴定弱碱,指示剂选用酚酞。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之间,造成消耗强酸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36、用强碱滴定弱酸,指示剂选用甲基橙。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3.14.4之间,造成消耗强碱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三、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37、硫酸铜晶体不纯,含有受热不挥发或不分解的杂质;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38、实验开始时,称量的坩锅未经干燥。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39、硫酸铜晶体表面有水。硫酸铜晶体在加热时,它表面的水失去,导致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0、坩埚的内壁附有受热可完全分解成气体的杂质,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1、坩锅内壁附有不挥发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42、硫酸铜晶体未研成细粉末。水未能完全失去,使得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低,测定结果偏低。

43、样品硫酸铜晶体已有部分失水。会造成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变小,测定结果偏低。

44、加热时晶体尚呈蓝色,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因有少量CuSO4晶体没有分解,水没有完全失去.所测水的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5、加热的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使少量晶体溅出坩埚外。因少量晶体溅出,把这一部分的质量也当成了水的质量使测得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6、晶体加热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由于使少量CuSO4分解为CuOSO3SO3挥发,致使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47、加热后白色粉末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因白色粉末没有在干燥器中冷却,又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致使测得的水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48、两次称量相差0.12g。该实验要求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现在两次称量相差0.12g,说明晶体没有完分解,测定结果偏低。

四、中和热的测定

49、用弱酸或弱碱代替强碱或强酸。由于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其电离需吸热,导致反应产生的热量少,测定结果偏低。

50、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因所取盐酸体积大于50.0mL,测定结果偏高。

51、用0.50mol·L-1NaOH溶液代替0.55mol·L-1NaOH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导致中和反应中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偏低。

52、选用较高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就会使溶液中的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强,电离程度就会减小,则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势必要用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分子的离解热,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53、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温度后,未用水冲洗干净,就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使部分NaOH溶液中和,产生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测定结果偏低。

54、量取盐酸后没有换用量筒,就直接用未洗干净的量筒量取NaOH溶液,测定结果偏低。

55、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实验操作迟缓。使得部分热量损耗,测定结果偏低。

56、把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溅出。由于NaOH溶液有少量的损耗,中和反应未进行完全,产生的热量偏小,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篇七:谈谈高中化学电解水误差分析教学探索

谈谈高中化学电解水误差分析教学探索

【摘要】中学化学中,用电解水实验的方法验证水的组成时,很难读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造成这种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根电解管0刻度线到活塞之间的那部分体积。

【关键词】高中化学;电解水;误差;分析;教学;探索

1. 误差凸现

中学化学中讲解有关水的知识时,通过电解水来验证水的组成。其利用的主要原理有两个:一是在一定电压的直流电作用下,水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二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

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 电解 2H2↑O2↑。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一个氧分子,同时会生成两个氢分子。H2O2均为双原子分子,二者的原子数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因此,电解水时生成的H2O2的体积比为21时,即可说明一个水分子是由两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应该是氧气体积的二倍。但在通常的实验中,发现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体积读数并不是21,而是大于21,且误差不小。

问题出在哪里?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V=nRT/P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6af31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c.html

《最新-高中化学误差分析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