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4)

发布时间:2020-06-09 00:23: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也称作

6、句读: 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7、断章取义:,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9、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10、章句:,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11、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异言 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道形貌 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注释工作 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

 纂集工作  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考证工作  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训诂原理 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训诂 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训诂学 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再度注释 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史记三家注》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

 朱熹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值得称道的经学训诂大家。以《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十分注重字句本身的训诂,他主张以训诂说经,强调前人的注疏不可废废弃,同时他的训诂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顾炎武开清代朴学风气之先、奠定清代学术基础的卓越学者。他崇尚汉学的求实,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虚,治学提倡实事求是,重博征、贵创新、求致用,开启了优良的治学风气。他将考据学与经学、文学结合起来,通过正文字、审音声、明训诂来研究经史。同时,他特别重视古音学,主张以古音求古义。他的著作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韵补正》等。

 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乾嘉学派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代表人物有:戴震、段玉裁、王念孙。

 戴震 清代皖派的开山祖师,段玉裁、王念孙的老师。认为学术有义理、文章、考核三类,主张将义理与考核相结合,以考核为手段去通晓文章、寻求义理。将文字、音韵、训诂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从文献语言出发,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方法,影响和支配着以后的整个考据学界,奠定了语言文字学的基础。他的著作有:《方言疏证》《孟子字义疏证》等。

 段玉裁段玉裁是清代戴震的学生,其《说文解字注》文学最高成就,形、音、义互证,相得益彰。他定古韵十七部,使审音、考字、训义互为发明。完善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一套术语,揭示了一字数义的原因。创立了统语析言之别,将训诂中的同源字与假借字和注音字区别开来,并有意识地联系同源字,从同源系列中考求词义。他的著作有:《六书音匀表》《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等。

 高邮王氏父子

王念孙是戴是清代戴震的学生。王氏的学术成就表现在: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对汉语复音词的内部语义构成作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本质特征。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揭示了许多修辞条例和语法规律。他们的著作有: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章太炎 近代国学大师,具有深厚的小学、经学和史学根底。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的独立和理论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对训诂方法的总结,对词义引申、词语派生、文字变易等规律的揭示,在训诂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他的著作有:《国故论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等。

 黄侃 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学生。继承并发展了章太炎的学术路论,提出了训诂学的方法,建立系统的训诂学理论,使其真正独立为一门学科。影响至今。他构拟了第一部训诂学讲义《训诂学讲词》(包括训诂述略十种小学根柢书两部分)是一部初具规模的训诂教材,开创了现代训诂学。他的著作有:《尔雅音训》《说文笺识四种》《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传注 对原文进行解释,同时把作者的意思传达给读者,以字为基本单位进行训释。代表: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成《三礼注》)、颜师古《汉书注》。

章句类注释 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把字词的注释融嵌进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达到对章旨的探讨。代表:王逸《楚辞章句》、赵歧《孟子章句》、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

 义疏类注释即疏通其义,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的传注。代表:皇侃《论语义疏》,孔颖达《五经正义》。

 集解类注释 博采众家之长,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释,间下己意而成。代表:何晏《论语集解》,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孙诒让《墨子间诂》。

征引类注释以钩稽故实、征引出处的形式来探明文献中的词语源流,并将说解语义与阐明文意的训释目的融于其中。征引形成一种体例,自李善《文选注》始。

音义类注释 注释以辨音释义为本,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代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玄应《一切经音义》、慧林《一切经音义》。

互文 指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子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方法。

连文 是表达中由于某种需要而连用相关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

变文 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变文的使用出于不同的表达需要。

《尔雅》《尔雅》是最早的一部按事类编排的同训词典,大约在战国时期开始辑录,经过较长时间的递增相益,汉初才完备。是一部由儒家门徒缀辑古代故训而成的专书,是一种义书,按事类分为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一般词语,后十六篇解释各种名物。《尔雅》突破了随文释义的局限,开创了词典式工具书的先例,被奉为训诂之祖。

《方言》《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是一种义书。全书按事类分为十三卷,同条语词采用的系联标准。《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学著作,反映了汉代全国各地错综复杂的方言情况,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

《释名》《释名》东汉刘熙著,分为二十七篇,是一部用声训方法推求名源的专书,也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书,是一种义书。《释名》不同于一般的训释书,它不满足于简单的解释词义,而是要解释词语音义的来源。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全书合叙目共十五篇,分列五百四十部,每部建立一个部首,是一种形书。《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以六书为理论指导,以周秦书面语言为对象,对汉代所能见到的古文字从形、音、义三方面作了综合性的研究。《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借以解读文献语言的训诂专著。

《经籍纂诂》《经籍纂诂》清代阮元撰集,汇辑古书中的文字训释编排而成的训诂书,属集合贮存型训诂纂集专书。全书按照《佩文韵府》分韵编字,《佩文韵府》所没有的字就根据《广韵》或《集韵》增补。卷次按《佩文韵府》分一韵为一卷,共一百零六卷,别有补遗一百零六卷,分附于正编每卷之后。全书所辑录的文字训释都是唐以前的经传子史的注释和唐以前的训诂书、字书、韵书、音义书中所有的。这部书搜罗极为丰富,在字的训释之外,还兼顾到经传的异文,字的假借和古文异体,这些都列于每字之末。

发疑 发疑是产生词义考证的动因,考证的特点是因疑而发的,是有针对性的。

取证 将能够说明结论的证据搜集起来,编排起来,以证明结论的可靠,称作取证。取证是考证的最主要工作。考证的证据分主证与旁证两种。与结论相关而可以直接证明结论的例证是主证,与结论虽不直接相关,但经过推论或比较,对导引出结论有积极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例证,是为旁证。

释理  在使用证据证明结论时,必须讲述证据的可靠性和阐明证据与结论的关系,这个过程叫释理。释理是考证的重要组成部分。释理包括释语理与释事理两类。释语理是对语言规律的阐明。释事理是对思维逻辑、历史事实和文化背景的阐释。

重文 异体字互换的声符也可以确定为音同音近。

异文 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文献的本文与该书在他书的引文用字的差异,及同一个词在不同文献中或同一文献中不同地方的用字差异。

记录词的符号,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

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

  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

形训 分析字形,与字形相贴切的意义训释叫形训,形训表明汉字依义造字的意图,一般是说明本义的。

声训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一般是解释词源,也可以说明假借。声训 一般是同源词互释,即使是错误的声训,也仅仅是训释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没有同源关系,声音却总是相同或相近的。

义训 是不专门利用字形字音,直接从意义上解释词语的方法。

本字  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的字称为本字。

本义 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称为字的本义。

笔意  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笔势 指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从而看不出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造意 造意是指字的造形意图

实义 实义是由造意中反映出来,在实际中应用的词义。

系源  在根词不确定的情况下,归纳和系联同源派生词叫作系源。

推源 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与源词,推寻词义来源的工作叫推源。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二、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

1.郝懿行:《易说》《书况》

2.刘熙 :释名、孟子注

3.张揖:广雅、埤仓、古今字诂

4.颜师古 :匡谬正俗、急就章注、汉书注、五经正义

5.郭璞 :尔雅注

6.服虔 :春秋左氏传行谊、春秋汉义驳

7.邢昺 :论语正义 尔雅义疏 孝经正义

8.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

三、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1.周礼正义 ——书名,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作者为清代学者孙诒让。《周礼正义》是疏证周代官制的书,解释周礼最精审详备,是清人诸经新疏中最晚出而成就最高的学术巨著。

2.方言 ——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全名《楢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今存13卷。体例是先列举词条,然后分别说明通行情况。书中所记载的都是古代不同地区的词汇,还掺杂少数当时少数民族的语言。《方言》对所记录的词汇,往往注明通语、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转语等,从中可大体了解汉代方言分布轮廓。《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世树立了优良传统,在中国和世界的方言学史上都享有盛名。

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作者蒋礼鸿,语言学家。字云从,浙江省嘉兴人。《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一部考释敦煌变文中词语的专著。该书对语词的通释研究,使敦煌变文的词义多已涣然得释。这对于读者读懂变文及当时的其他文学作品都是很有助益的。该书为语词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是解释异言的,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

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论语集解》的作者是魏何晏。

魏晋至隋唐时期,注释工作有所深入、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训诂纂集的种类有所增多,所以这是一个训诂学的发展时期。

造成宋代的疑古与创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是训诂工具的改进,为疑古创新提供了客观依据,宋代开创了古音的研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他兼具汉儒求实与宋儒创新的长处,代表宋元明最高成就。

明末训诂的进展主要有: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府》。

朱谋玮《骈雅》开创了以偶释偶的复合词书体例,方以智《通雅》则突破了《尔雅》的范围,以经史为主,兼含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型词典。

章太炎的学术著作有《国故论衡》、《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

十种小学根柢书包括:《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

章太炎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

黄侃认为训诂的方法,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著作是:胡相安《中国训诂学史》、齐佩榕《训诂学概论》。

为近代训诂学的独立及其科学化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有:沈兼士、何仲英、杨树达。

沈兼士有关词源和训诂学的著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的几个方法》。

杨树达的训诂著作有:《训诂学讲义》、《积微居小学述林》、《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窥管》。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的体式包括: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集解类、征引类、音义类。

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包括:解释词义、解释句意、讲解语法现象、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十种根柢书中,属于义书的有:《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属于形书的有:《说文》、《玉篇》、《类篇》;属于音书的有:《广韵》、《集韵》。

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有:集合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考证的步骤一般是:提出考证对象、考求材料证据、论证。

一般考证都由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释理。

考证的类型分为:证实类和反驳类。

证实类,对未有结论的问题证明其结论;对已有的结论考察核实。

证实类考证多因语义不明、证据不足、论证不详而发疑。

反驳类,对已有的结论提出异议,以证据推翻之;同时提出新的证据而易以新的结论。

反驳类考证多因原来的解释没有看到较充分或较全面的证据、虽有证据而对证据不能正确理解、违背语言规律、违背注例、违背事理而发疑。

词存在的两种状态:贮存状态和使用状态。

贮存状态的词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体现在历代编纂的辞书中,每个词的意义大多是多项的。

使用状态的词义即个人言语中的具体意义,意义是固定的,多体现在随文释义的材料中,每个词的意义大多是单项的。不但有具体涵义和规定所指,还可能带有说、写者个人经验和感情色彩。

随文释义的任务:确定义项、明确指向、陈述具体义值。

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是:形训、声训、义训。

训诂考证的三种方法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

只有本义才能直接与字形切合,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只有笔意才可以以形索义。

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

语源分为系源和推源两类。

判断一个训诂好坏的标准是: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注释结论是否正确,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当今社会,训诂学至少可以应用于文言教学、辞书编纂、古籍整理三大领域。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

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正义。

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务平实,忌好奇;二曰重证据,戒臆断;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后面;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前面。

5.《一切经音义》有两种,一种的编者是释玄应,凡二十五卷;另一种的编者是释慧琳,凡一百卷。

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

翻译题   翻译:《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也。译: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

 翻译:《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译: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

□□□ 《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句读: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翻译: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句读: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翻译:伯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句读: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去争抢,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但也会相互作揖礼让后登台,下场后还要互相敬酒。这种也显示出君子的风度。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句读: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翻译:你怎么还能理解我的意图?如果只活到60岁的话,你的坟墓上的树也该有两手合抱那粗了!

《召南,行露篇》:厌yi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毛传》:岂不,言有是也。译:路上那潮湿的露水使人厌恶,只有那些早夜而行的人,才会满身沾上这种可厌的露水。(用以比喻,没有失礼就不畏强暴

《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译:没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行为很多是跟伯夷、颜渊一样高尚的,却大都没有被历史所称道,以致姓名,事迹都湮没无闻,这是多么使人悲痛的事啊!

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翻译:周内就是织文绣花的意思。这就是说,吏治者在上奏狱辞时,还怕上面批不准,就像冶金那样对狱辞加以千锤百炼,又像织绸那样细针密线地加以弥缝。

《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译: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

2《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译: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楚的缘故。

3、《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译:并不是我没有酒去遨游用以忘忧。

4、《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译:周王在太庙任命南仲为元帅。

5、《小雅,棠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传》:求矣,言求兄弟也。译:原,隰虽然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但人们所求的是兄弟。

6、《小雅,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译:从漆沮那里驱赶禽兽,把禽兽赶到天子的猎场去。

7、《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译:周内:就是织文绣花的意思。这就是说,吏治者在上奏狱辞时,还怕上面批不准,就像冶金那样对狱辞加以千锤百炼,又像织绸那样细叶密线地加以弥缝。

8、《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亨根据全诗的基调,认为君子好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诗人的一种向往,并不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宜为宜以宜有来说明。

译:如果有这样德美兼备的女子,应当成为君子的嘉偶;应当用琴瑟之音以谐好;应当有钟鼓之音以相乐。

9、《战国策,齐策》: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译:美女充下陈就是在阶下充满了载歌载舞的美女的意思。陈的本字是墀。

《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句读: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翻译:卫王发怒,找来卫巫,让他去侦探诽谤国王的人。卫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诽谤国王的人报告厉王,厉王就把批评的人杀掉。

《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句读: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翻译:房子前壁开了四扇窗子,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句读: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翻译: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

4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句读: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翻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句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翻译: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6《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句读: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翻译: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高山惊动。

《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句读: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翻译: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句读: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翻译:伯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句读: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去争抢,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但也会相互作揖礼让后登台,下场后还要互相敬酒。这种也显示出君子的风度。

10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句读: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翻译:你怎么还能理解我的意图?如果只活到60岁的话,你的坟墓上的树也该有两手合抱那粗了!

分析题

1《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毛《传》:洒,灑也。试分析毛传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答:《说文?水部》:洒,涤也。从水,西声。古文以为灑扫字。《说文》多次用的本义为训,应读同今字。《说文》又有字,是散水于地之义。可见用作,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所以毛亨认为有解释的必要。

谓之、曰、为”“谓之”“解释词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谓之”“的训释常隐含着同义词的辨析,隐含的内容可以参见同书的训释或纂集类的训诂专著。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原文中衣、裳同时出现,注释可以辨析、比较。  

 《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诗经?邶风?凯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同样隐含着同义词辨析的内容。

解释词义,多为词义的具体指向。可能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也可能是具体所指的人或事。

 《汉书?循吏传》: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颜师古注:胜谓以威力克而杀之,安谓以德化抚而安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统称,谓孔子也。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用来解释词义时,主要是沟通词的相关含义和古今变化。

《汉书?陈胜项籍传》: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与羽。

颜师古注:自解,犹今言分疏也。

颜师古用当时(即唐代)的语言解释汉代的语言。

之言之言的主要作用是以音义相通词作为训释词,从而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

 郑玄注:祼之言灌,灌以欎鬯,谓始献尸求神时也。

 “同源词,音义相通。

 《周礼?春官?大宗伯》:蔽芾甘裳,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裳,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裳,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郑玄笺:拜之言拔也。

之言在这里是指出的假借字,不过也没有超出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的功能。

“……在训诂中用来表示事物的某种形态,有描写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样子。被训释词主要为形容词,其中大部分是叠音词或联绵词。

 《周礼?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毛传:汤汤,大貌。彭彭,多貌。

《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注〕:〔以告〕:按照(卫巫)的报告。以,按照,依据。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作注者的意思是以告为介宾结构作则杀之的状语。但作为连词没有连接介宾状语的用法,把以告则杀之看作单句不符合汉语语法。其实这应该是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相同,意思是: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谤王者告知厉王,厉王就把谤者杀死。虽然是介词,但介绍的对象不是,而是省略的谤者

《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注〕:〔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是名词周围,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句中作状语,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也是,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全句的意思是: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

10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样的注解好吗?为什么?答: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全句的意思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11  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注〕:〔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照注释,破瓮是作窗户的材料,而草绳却是系户枢的工具,两句的语意结构关系不一致。其实瓮牖绳枢结构相同,语意关系一致。都是表示原料的定语。全句的意思是: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1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注〕: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照注释,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他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返指岩间之泉,是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全句的意思是: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13  《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注〕:〔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

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照注释,大凡讲麻烦谁,都是指说话者把自己的某件施加给别人的情况。而亡郑这件事却不是烛之武自己一方的事,怎么会说拿这事来麻烦秦件呢?不合情理。其实,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搅了人家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秦伯的休息,这才可以说麻烦。全句的意思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14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样的注解好吗?为什么?答: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全句的意思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15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这句话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句读对吗?为什么?

答:这样的句读不对。按这种句读,将类解释为种类,便断作若此类,意思是像这样一类人。其实,在古文中属下读,意思是大抵。全句的意思是: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16  《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何断句?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论语》中凡言必也都是放在否定性语意之后,必也是对前文否字。

17  《诗经?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毛《传》:肃肃,敬也。郑《笺》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肃、宿古通用,《少牢?馈食礼》郑注宿读为肃是也。肃亦训缩,《豳诗》九月肃霜。毛《传》肃,缩也是也,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缩缩为兔罝结绳之状,犹赳赳为武夫勇武之貌也。《尔雅?释器》:“[纟句]谓之救,律谓之分。王观察云:《尔雅》系二者于释罗网之后,盖罗网之属。律当作率,《说文》:率,捕鸟毕也。”“毕,田网也。今按,王说是也。救之言纠结也,分之言纷乱也,与此诗肃肃为兔罝状义相近。《传》《笺》俱训肃肃为敬,似非诗义。试分析马瑞辰考证的方法和材料。

  答:他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同音。利用对文来比较互证。他还参照了其他书中的材料,用《尔雅》的材料。

训诂分析题

《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毛《传》:洒,灑也。试分析毛传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

答:《说文?水部》:洒,涤也。从水,西声。古文以为灑扫字。《说文》多次用的本义为训,应读同今字。《说文》又有字,是散水于地之义。可见用作,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所以毛亨认为有解释的必要。

谓之、曰、为

”“谓之”“解释词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谓之”“的训释常隐含着同义词的辨析,隐含的内容可以参见同书的训释或纂集类的训诂专著。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原文中衣、裳同时出现,注释可以辨析、比较。  

《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诗经?邶风?凯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同样隐含着同义词辨析的内容。

谓用解释词义,多为词义的具体指向。可能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也可能是具体所指的人或事。

《汉书?循吏传》: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颜师古注:胜谓以威力克而杀之,安谓以德化抚而安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统称,谓孔子也。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用来解释词义时,主要是沟通词的相关含义和古今变化。

《汉书?陈胜项籍传》: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与羽。颜师古注:自解,犹今言分疏也。

 颜师古用当时(即唐代)的语言解释汉代的语言。

之言之言的主要作用是以音义相通词作为训释词,从而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

郑玄注:祼之言灌,灌以欎鬯,谓始献尸求神时也。

同源词,音义相通。

《周礼?春官?大宗伯》:蔽芾甘裳,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裳,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裳,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郑玄笺:拜之言拔也。

之言在这里是指出的假借字,不过也没有超出通过语音线索寻求语义的功能。

“……在训诂中用来表示事物的某种形态,有描写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样子。被训释词主要为形容词,其中大部分是叠音词或联绵词。

 《周礼?齐风?载驱》: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毛传:汤汤,大貌。彭彭,多貌。

《国语?召公谏厉王弥谤》: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注〕:〔以告〕:按照(卫巫)的报告。以,按照,依据。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作注者的意思是以告为介宾结构作则杀之的状语。但作为连词没有连接介宾状语的用法,把以告则杀之看作单句不符合汉语语法。其实这应该是个复句,前后分句的主语并不相同,意思是:巫把自己侦探到的谤王者告知厉王,厉王就把谤者杀死。虽然是介词,但介绍的对象不是,而是省略的谤者

《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注〕:〔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

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是名词周围,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句中作状语,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也是,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全句的意思是: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样的注解好吗?为什么?答: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全句的意思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注〕:〔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照注释,破瓮是作窗户的材料,而草绳却是系户枢的工具,两句的语意结构关系不一致。其实瓮牖绳枢结构相同,语意关系一致。都是表示原料的定语。全句的意思是: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注〕: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照注释,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他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返指岩间之泉,是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全句的意思是: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注〕:〔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

答:这样的注解不对。依照注释,大凡讲麻烦谁,都是指说话者把自己的某件施加给别人的情况。而亡郑这件事却不是烛之武自己一方的事,怎么会说拿这事来麻烦秦件呢?不合情理。其实,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搅了人家的正常秩序,影响了秦伯的休息,这才可以说麻烦。全句的意思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注〕:〔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样的注解好吗?为什么?答: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全句的意思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好衣服穿,有肉吃,年轻人没有挨饿的,挨冻的,(能把国家治理成这样)而不实行王道的,还没有这种情况。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这句话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句读对吗?为什么?答:这样的句读不对。按这种句读,将类解释为种类,便断作若此类,意思是像这样一类人。其实,在古文中属下读,意思是大抵。全句的意思是:夷、叔齐虽然是贤德之人,但实际上是在得到孔子的颂扬后,声名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但也要追随在贤者之后,德行才更加突出。而一般的隐士,他们的德行虽然有的跟伯夷差不多,却由于没有好的机遇,大都名声被淹没而不能称扬于世,真是可悲呀!

《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何断句?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论语》中凡言必也都是放在否定性语意之后,必也是对前文否字。

《诗经?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毛《传》:肃肃,敬也。郑《笺》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肃、宿古通用,《少牢?馈食礼》郑注宿读为肃是也。肃亦训缩,《豳诗》九月肃霜。毛《传》肃,缩也是也,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缩缩为兔罝结绳之状,犹赳赳为武夫勇武之貌也。《尔雅?释器》:“[纟句]谓之救,律谓之分。王观察云:《尔雅》系二者于释罗网之后,盖罗网之属。律当作率,《说文》:率,捕鸟毕也。”“毕,田网也。今按,王说是也。救之言纠结也,分之言纷乱也,与此诗肃肃为兔罝状义相近。《传》《笺》俱训肃肃为敬,似非诗义。试分析马瑞辰考证的方法和材料。

答:他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同音。利用对文来比较互证。他还参照了其他书中的材料,用《尔雅》的材料。

阅读材料(造舟于河材料略)分析考证的步骤。

答:对象:造舟于河的词义。

    证据材料,一是声近义通方面的,声近义通,有并比、比次义;二是古代文献及其训释方面的。一声之转,物的副次叫作,是比次义,也有比次义。文献方面的证据,除了新考得的薛综《东京赋》注造舟,以舟相比次为桥等,就是引用孔颖达所举的训释等。

 论证,综合《诗经》《尔雅》《东京赋》材料及孙炎等人的训释,加上的音近义通的材料,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证知造舟是比次义。

论述题

□ “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

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字与词是相互关联而彼此区别的两个概念,词是语义的运用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字词关系的对应表现得比较复杂。 字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从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有种种现象。a.一个字记录一个单词(如水,山等);b.一个字记录多音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下、社稷等);c.一个字记录多音语素中的一个音节(如犹豫、玲珑等);d.一个字记录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如是之于的合音词等)。 字与词的对应关系是可以变化的。语言文字的错综变化可能影响相对稳定的形音义关系。a.因词义引申渐远,分化为新词而文字未变,形成一字记录两词的现象(如朝,本义是早上,后引申为朝代等义);b.因文字假借而记录了不同的词,形成一字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现象(如角,本义是兽角,假借为古代宫商角徵羽的角,也假借为角色的角;);c.因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大量异体字,形成多字记录一词的现象(如,有喆、悊、嚞等异体。);d.因词义引申或意义使用的范围不同产生文字孳乳现象,形成以不同的汉字记录音义相通的同源词的现象,这些汉字的形体或相关,或不相关(如遘媾篝溝購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字从冓者,谓若交积材也)。

□ “是训诂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的关系如何?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人为表述的训释应该符合词义的客观内容,因而理论上它们可以统一。 但实际上,由于对词义的认识不足,训释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词义;又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对同一词义可能得出不同的认识,从而作出不同的训释。因此实际训释通常不等于客观词义。 在实际的训诂材料中同训者未必同义,同义者未必同训,可见是两个东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训的范围不限于义,许多训释根本不是对词义的表述,如声训意在探源,文意训释有的是临时所指,有的是言外之意,有的是语用说明,有的是背景知识。这些注释可以叫,但不是对词义客观内容的表述,因而不是

一、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1. 训诂名称的由来

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二)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对于训诂二字的理解,马瑞辰有《毛诗诂训传名义考》;黄侃说,就是本来的意思,就是引申的意思。

2. 训诂工作

1)注释工作。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2)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3. 训诂材料

1)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2)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等。

3)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命名,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 亥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二、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1.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2. 训诂原理,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三、训诂学

1. 内容和范围

训诂和训诂学虽密不可分,又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和材料,后者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黄侃辨析: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学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2. 训诂学定位及与其他学科关系

训诂学是古代小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章   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 萌芽期先秦,系统化期两汉。

二、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  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再度注释的出现。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2. 训诂范围的扩大。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

3. 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三、更新与变革期——宋元明

1. 宋代的疑古与创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程颢、程颐、朱熹等代表的宋明理学的需要,二是训诂工具的改进,宋代开创了古音的研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2. 明末训诂的进展。梅膺祚著《字汇》,张自烈有《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有《字诂》和《义府》。

四、实践的兴盛与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1. 顾炎武与乾嘉学派兴起。开清代朴学风气之先的是顾炎武,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韵补正》《金石文字记》《左转杜解补正》《肇域志》《天下君国利病书》等。

2. 段玉裁王念孙为代表的乾嘉训诂学。段、王二人的老师戴震是当时影响最大的皖派的开山祖师,著述很多,主要有《方言疏证》、《孟子字义疏证》、《尔雅文字考》等。

段玉裁的著作有代表作《说文解字注》和《六书音韵表》、《汲古阁说文订》、《古文尚书撰异》、《诗经小学》、《周礼汉读考》等。段氏《说文》直承戴震形、音、义互求的研究方法,定古韵十七部。

王念孙笃好经术,尤精小学,著作不多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释大》等,其子王引之著有《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等。 王念孙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其次,注重研究复音词,对汉语复音词的内部语义构成作了深入分析,分出了其中具有同义语素的一类,即连语,揭示了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的本质特征。第三,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揭示了许多修辞条例和语法规律,特别在虚词训诂方面功不可灭。

3. 晚清的实学派训诂

五、理论的创建期——近现代

1. 章太炎黄侃初创的理论训诂学。章太炎使小学真正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从而开创了一门独立的语言文字学。指出:今日言小学者,”“当名语言文字之学。代表作《国故论衡》(上)、《小学答问》、《新方言》、《文始》。

建立系统的训诂学理论,使训诂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的是章太炎的学生黄侃。黄侃著作不多,其侄黄焯整理有《尔雅音训》《说文笺识四种》《广韵校录》《文选评点》《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量守庐群书笺识》等。他的《训诂学讲词》是一部初具规模的训诂学教材,书中介绍的训诂学要籍包括:《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十种。 关于训诂的方式方法,黄侃继承并发展了章太炎的学说,认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论其方式有三:一曰互训、二曰义界、三曰推因。

2. 训诂学走向现代。 继张黄而标志着训诂学走向现代的是胡朴安的《中国训诂学史》和齐佩瑢的《训诂学概论》。《训诂学概论》从的角度标志着现代训诂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完善和确立。 沈兼士留日期间受业于章太炎,有关词源学和训诂学的论文,以《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声训论》《研究文字学的几个方法》三篇影响最大。 杨树达有《训诂学讲义》《微积居小学述林》《微积居小学金石论丛》《词诠》《汉书管窥》等。

第二章   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

一、随文释义训诂材料的体式

1. 传注类。如毛亨的《毛诗诂训传》,郑玄的《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唐代颜师古《汉书注》等。

2. 章句类。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把字词的注释融嵌进句子的直译之中,进而达到对章旨的探讨。如东汉流传至今的王逸的《楚辞章句》和赵岐的《孟子章句》。

3. 义疏类。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这些典籍中前人传注。如:黄侃《论语义疏》,孔颖达《五经正义》。

4. 集解类。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间下己意而成。现存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等。 不冠以集解之名,但属于集解类的是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虽以集解命名,但不能归入这一类的是晋杜预的《春秋左转集解》。

5. 征引类。钩稽故实、征引出处的形式探明文献中的词语源流,并将说解语义与阐明文意的训释目的融于其中,成熟的体式自唐李善《文选注》始。

6. 音义类。注释以辨音释义为本,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较有代表性。

二、注释书中的训诂内容

1. 解释词义。解释词义的训释用语:谓之、曰、为,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 谓,可能指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 犹,相当于等于说 之言(或之为言),以音义相通的词,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 貌,相当于“… …的样子

2. 解释句意。

3. 讲解语法现象。

4. 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 互文: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方法。 连文:连用相关词语的方法。 变文:行文中运用同实异名关系改变用词的一种方法。

5. 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

第三章   训诂纂集专书

一、专书的性质和意义

1. 训诂纂集专书的性质。 是在随文释义训诂的基础上形成的,按一定原则编排起来的,有目的的类聚字、词、义系统的训诂材料。 大约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尔雅》,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 《方言》的作者一般认为是西汉末年的扬雄。 清阮元撰有《经籍纂诂》。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释名》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东汉刘熙。  黄侃举出的现存完全切用的十种根柢书,按其类聚方式,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种:

义书:《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

形书:《说文》《玉篇》《类篇》

音书:《广韵》《集韵》

二、训诂纂集专书的类型: 集合贮存型、整理编选型、理论证实型。

第四章  

一、字与词的关系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字与词是相互关联而彼此区别的两个概念,词是语义的运用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字词关系的对应表现得比较复杂。首先,字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从一个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有种种现象:一个字记录一个单词;一个字记录多音词中的一个语素;一个字记录多音语素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字记录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其次,字与词的对应关系是可以变化的。语言文字的错综变化可能影响相对稳定的形音义关系,例如:(1)因词义引申渐远,分化为新词而文字未变,形成一字记录两词的现象。(2)因文字假借而记录了不同的词,形成一字记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现象。(3)因汉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大量异体字,形成多字记录一词的现象。(4)因词义引申或意义使用的范围不同产生文字孳乳现象,形成以不同的汉字记录音义相通的同源词的现象,这些汉字的形体或相关,或不相关。

二、义与训的关系

义指词义,即词所负载的客观内容;训指训释,即对词义这一客观内容的人为表述。 就语义而言,通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贮存状态,一是使用状态。

1.贮存状态。词义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2.使用状态的词义及其训释。词义可能带有说、写者个人的经验和感情色彩。贮存状态的词义因经过概括而有广义性,使用状态的词义因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定,指向是单一的,意义是具体的。

随文释义的任务主要有三:确定义项、明确指向、陈述具体义值。

三、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

1. 形训:与字形相贴切的意义训释。

2. 声训:取音同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

3. 义训:直接从意义上解释词语。

第五章   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

一、考证综述

考证的一般步骤:提出考证对象、考求材料证据、论证。

二、考证的两大类型

证实类,对未有结论的问题证明其结论;对已有的结论考察核实。 反驳类,对已有的结论提出异议,以证据推翻之;同时提出新的证据而易以新的结论。

三、考证的结构

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释理。

四、考音与考义

1. 音同与音近的考证。 考证古音的材料。

重文:异体字互换的声符也可以确定为音同音近。

直音材料:读如”“读若”“度为”“读曰,声音肯定相同或相近。

异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及文献的本文与该书在他书的引文用字的差异,及同一个词在不同文献中或同一文献中不同地方的用字差异。

声训:一般是同源词互译,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声音总是相同或相近的。

第六章 训诂考证的方法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是运用表意汉字的字形与他所记录的词汇相互适应的关系来推求本义的方法。  在运用字形探求词义的具体实践时,必须注意:

1. 只有本义才直接与字形切合。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义叫本义。

2. 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

3. 注意笔意笔势的区别。笔意指能够体现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笔势指经过演变趋向符号化,从而看不出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

4. 注意造意实义的区别。 造意是指字的造形意图,实义是由造意中反映出的词义。

二、因声求义

一种利用语音线索来明假借、系同源、考证古书词义的方法。因声求义的两大作用:破假借、求语源。 推求语源的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系源,在根词不确定的情况下,归纳和系联同源派生词叫作系源。 其二是推源,从同源词中确定根词与源词,推寻词义来源的工作叫推源。

三、比较互证

用已知的词义相关来证明类似的词义也相关。

第七章  训诂学的应用

当今社会,训诂学至少可以应用于三大领域:文言教学、辞书编纂、古籍整理。

注释结论是否正确,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多方面进行验证。

一、训诂的功能:汉代人去读先秦或更早的典籍,已略有困难;而到了唐代,一般人对两汉、先秦的典籍,就更不容易懂了。所以,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就需要首先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言隔阂。

二、训诂这两个字连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三、《毛诗诂训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简称《毛传》。是一种发明经典大义的体例。

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

毛亨注释《诗经》虽有叙事,但却以解释语言为主,所以叫《毛诗诂训传》。

四、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 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 (二)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五、近代学者黄侃先生对二字的解释,反映了训诂学进一步发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义。就是本来的意思;就是引申的意思。 黄侃先生对诂训的解释,说明他已有了词义的系统的观点。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这样才能完成对一个多义词词义系统的解释。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毛亨不把解释作京师,而解释作。他的意思说,京师的意思,是从这个本义里引申出来的。

六、训诂学是在发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毛亨所作的系统解释《诗经》的《毛诗诂训传》,就是这种训诂最典型的样式。 在这种随文释义的训诂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另一种训诂的方式。 也就是从注释书中,把被解释的语言单位抽取出来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编纂,形成了类似后代字(辞)典的训诂专书。

《尔雅》始见于汉武帝时,共有十九篇。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一部文献语言学的专著。 《尔雅》曾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其实它不过是汉儒采取传注所作的训诂札记。它将古代注释(以《毛诗诂训传》为主)中曾经有过同样训释的词归纳到一起,再依它们意义的类别加以分编,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训诂资料集。

《说文》根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五百四十部,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又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

七、清代研究训诂的学者有两个派别:一派是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的钩沉之学。这一学派以辩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目的是运用语言文字学来阐明古书上没有弄明白的理论问题和具体问题,使学者能进一步理解前代的训诂。 另一派是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如训诂学家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等都属于后一派。 张揖的《广雅》

八、传统的小学(古代专门研究语言文字学的一种学问)分成了三个互相有分工又有联系的门类: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的总合,就是我国粗具规模的传统语言学。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训诂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涵义: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它的研究范围还不甚明确。 另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

九、那么,文字,音韵,训诂这三个门类如何分工?

文字学,传统语言学的文字之学,着重在识别汉字的字形,从字形出来辩明音、义,研究汉字形体的发展,从而达到归纳汉字造字法则的目的。 音韵学,传统语言学中的音韵学,着重在研究不同时期汉语语音的体系和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语音的变化。切韵,等韵,古韵之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训诂学:语言所含的思想内容是它的核心。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还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是包含在训诂学中的。

 如果简要地说,文字的研究偏重于形,音韵的研究偏重于音,而训诂的研究则偏重于义。这三个门类的研究虽有以上的分工和侧重,必须相互联系和贯通。

十、(训诂分析题)《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毛诗诂训传》说:宜,肴也。《郑笺》:所弋之凫雁,我以为加豆之实,与君子共肴也。肴是煮熟可吃的肉,引申啖食熟肉也叫肴。《说文,肉部》:肴,啖也。可知《毛传》、《郑笺》训肴,就是训啖。《说文,宀部》所安也,则是根据《诗经,周南,桃夭》中宜室”“宜家所作的训诂。可见屋里有饭吃可以有义,屋里有肉吃,也可以有义。这就说明,在作训诂时,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不能脱离字形的分析的。

十一、《诗经,邶风,北门》:王事敦我。《毛传》:敦,厚也。《郑笺》:敦犹投。从表面上看,好像《毛传》和〈郑笺〉彼此矛盾,作出了两个不同的训诂。从声音线索来寻求,就可以把两个训释统一起来。〈毛传〉读字。郑玄则读,义为搁置,所以以解之,意思是都抛在我身上,其实也是堆的意思。所以毛,郑的两种注释并无矛盾,只不过各取不同的方言来训释罢了。

十二、训诂的内容:甲、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1、解释词义:战国时的荀况在《正名篇》中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荀况所说的,就是今天语言中的词(古代称实词为。郑玄说:古曰名,今曰字,其实一也。

训诂首先要揭示词的概括意义。这种概括的词义必须是客观的,绝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推测。

在解释词的概括意义时,训诂学家不但注意到词义的客观性,同时还注意到词义的系统性,也就是首先解释词的本义,然后沿着引申线索,说明它的引申义。这是训诂中解释多义词的基本方法。如《诗经,小雅,六月》:比物四骊,《毛传》:物,毛物也。又《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词义在其概括性的基础上,还有其灵活性。如,江淹《别赋》:若乃秋月如 ,秋露如珠,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中心徘徊。在这里,作者用明月和白露来说明别离的时间、环境:秋夜月明之夕,人在花间月下告别,在月光照射下,只见微风摇曳着花枝,露水在叶上滚动。作者用光阴二字来进一步描绘当时的状况。光阴在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是一对反义词:光是亮,阴是暗。光阴往来是指月光和露珠交相照映,徘徊往来,乍明乍暗的情境,以衬托出告别时心中的徘徊不舍之情。

十三、分析句读: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如《礼记,学记》篇把分析古书的句读列为教学和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它说一年视离经辩志。”“离经就是判断文章的句读;辩志就是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十四、郑玄断句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形容日光偏射(《说文,旦部》:暨,日颇见也)。当作迄,迄,直行也。这段话的前三句说的是日光所照的方位:日初升于东海,西照流沙,偏射于朔暨,南暨。然后说,凡日光所临照之处皆行其声教。(唐代陆德明写过一部〈经黄释文〉。)

十五、《基传,哀公十七年》: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称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隋代刘炫认为卜辞的文句应该押韵,其实贾、刘的断句都是错误的。第一,繇辞是韵文,第二,的词义怎么分析,他们把当成语气助词,因而断句是错误的。

清初顾炎武在《左传杜解补正》里强调,应当把裔焉大国读为一句。因为的本义是衣边,后裔的就是衣边义的引申用法。在声音方面,”“”“是一声之转;在意义方面,衣边。田界,介画也是互相会通的。字在此处是用作动词的,就是字则和的声义相同,是个介词。裔焉大国介于大国灭之将亡是说卫侯将被大国所杀,国家也要灭亡。后来卫果为晋所灭。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也没有正确的理解取舍的含义。

翻译:《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第一,从语法结构上看,不虞是主要动词,而这个动词的宾语不是君之涉吾地也,而是何故。第二,从上下文看,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质诘句,并且是表达了严厉的责问口气。联系上文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段话意思是:楚齐距离极远,就连马牛风逸的小事都连及不上,我君绝对料想不出你们派兵伐楚的缘故。

十六:分析句读的注意几点:首先,断句读必须结合上下文。其次,一个句子是语法结构的具体体现,必须用语法规律说明句子的构造。再者,句子还反映了语言的情态和感情色彩,这在分析句读时,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十九:阐述语法,两汉时期的训诂学者已把汉语词汇分析为:词,事,名,三类。

二十:《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曾:即现代汉语的怎么 《方言》訾,何也。

二十二:用虚词确定句型。《庸风,帝冻》: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毛传》:乃如是淫奔之人也。

淫奔解释怀昏姻

二十三、,《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毛亨告诉我们这七个字是一句,而且是反诘句。它用散文来注解,于是就用增加虚词的方法来补足原文所要表达的情状。

二十四、说明虚词在句子里使用的位置。字在《诗经》里就有在句首,在句中,在句尾三种不同用法。如1、《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这两句诗是从农民期待降雨的心情来比喻盼望丈夫回来的殷切思念。意思是说:下雨吧!下雨吧!可是云彩里又钻出明亮耀眼的太阳。 这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的例子。2、《庸风,帝冻》朝剂于西,崇朝其雨。意思说:一清早西边升起了虹,今天整个早晨都要下雨吧!这是用在句中的例子。3、《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思是说:夜里什么时候啦?是中夜。这是用在句末的例子。

二十五、为了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词不达意义和句意,训诂书有时是必须分析句子的语言结构的。

二十六、《诗经,小蚊》: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毛传》争为近言是语序的解释。

《左传,昭公十九年》:私族于谋而立长亲。杜预注:于私族之谋,宜立亲之长者。这也是解释语序的。

二十七、《左传,哀公十三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 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这是用解释语序的,是用常见的语法结构形式来说明特殊的语序的。杜预的意思是说,室于怒,市于色按一般的语序应为怒于室,色于市(在家生了气,到街上去发作)。

二十八简答:语序的作用?第一种,是借助语序表示客观事物在主观感触上的先后。如《孟子,尽心》篇若崩厥角稽首,一般的语序是厥角稽首若崩。这里的若崩放在句首,是重点强调声音,也就是先缘耳而知声,次缘目以知形。第二种,为了重点突出,紧接上文,而颠倒语序。如《左传, 公元年》: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杜注:言虽去犹有令名,胜于留而及祸。接正常的语序应是与其及也,犹有令名。这里因为劝说申生应该权衡利害,远离晋国,所以在提出为吴太伯之后,就紧接着强调这样做犹有令名,而把与其及也这种不利的做法放到期其次的地位。第三种,为了协调声律而改变语序。如《诗经,小雅,节南山》: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这里本应该说:无殆小人。因为”“”“谐韵,所以变换了语序。

二十九、清代训诂学者往往是在分析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去订正前人的错误注解。

三十一、说明修辞手段:如《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毛传》:言不欢哗也。这里运用了烘托的修辞手段。

三十二,阐述表达方法:比如《诗经,庸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你也。孔颖达《毛诗正义》申述毛义说:先母后天,取其韵句

又如《礼记,祭统》: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郑玄注:纯服亦冕服也,互言之尔。纯以见缯色,冕以著祭服。据郑说,冕服纯服,皆谓祭祀的礼服。凡祭服之制,一方面必须是黑色,一方面必须戴冕,此互文备义之例。又《礼记,文王世子》: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又曰:诸父诸兄守贵室,子弟守下室,而让道备矣。郑玄注:贵者守贵,*。上言父子孙,此言兄弟,互相备也

三十四、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黄侃先生《古书文句异例》

古今词言表达情状差异很大,分述于下:第一,古代叙事的文章,大体分为记言叙事两类。1、记一人之语中加字。如《左传,哀公十三年》;2、记二人之语省字。如《礼记,檀公》;3、记言中有叙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第二,古人引书或记言,往往有引文不全和录语未竟的情况。如《周易,同人》。第三,又有省略之例。第四,与省略相对立的是复用和连类并称。

三十五断章取义:此言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1页,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83页,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三十六、串讲大意, 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讲文章大意,他们把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三十八、分配析篇章结构,《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史记,孔子世家》说过: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三十九、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存在于周秦古籍正文中的诠释文字,实际就是训诂方法的开端。它的体例,约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训诂的形式出现的正文。这是很明显的训诂方法。其二,是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四十、训诂的方法:1、以形说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辩识声读的专书,

名词: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第一笔意与笔势的问题。劂意即字形中反映出的词义,也就是笔意。

笔势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和笔意相对,是发展的结果,文字符号化了,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逐步隔断了于是变成了笔势。

四十一、《说文,十二卷下,民部》这说明,在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时,必须以笔意为据。如硬拿笔势说义,则会穿凿附会,走向廖误。 第二,异形和数义的问题。这些不同的形体也能统一在同一本义或相互有关联的意义上。《说文解字》中往往是将不同形体的重文统一起来的。

2、因声求义。晚近章炳麟、黄侃两先生在总结前人文献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到语言学的理论上来。

简答,如何利用声音来求义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解决同音替代问题,排除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象,求得本字,以便更好地运用以形说义的原则;第二,是解决方言词的问题,求得方言词声音变化的轨迹;第三,是推求语源,解释某些词诠释命名的由来。

识别古书中的通假现象,以声音为线索,区别本字和借字,是非常必要的。如《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句话野马,晋人司马彪注:野马,天地间气。《楚辞》里的愈氛雾其如磨 磨:尘埃; 马:磨;

四十二,推求语源的问题。前人早有声训之说。所谓声训,就是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翻译:《召南,行露》:何以速我狱。《毛传》:狱,确也。翻译:为什么跟我打官司(招我于狱)

章先生的《文始》:是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阐述语源、疏明语言发展变化的专著。

汉代末年刘熙写的《释名》,大量运用声训。他一方面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来源,探索词的命名的意义,另一方面广泛地综合了各地的方音,分辩它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来探索词义的特点。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训诂学杰出之作。 《说文,草部》:若,择菜也。

四十三、1、古代文献语言与后代书面语言,既有差异亦可互相沟通。《说文》未收录。如《说文,阜部》:堤,唐也。其实的义界不同,指拦水的建筑物,指蓄水的洼下之空唐。如《大戴礼记》:鱼跃拂池。拂池就是擦到水塘的边涯。2、古代文献语言也有保留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更是疏通训诂的必要方法。如《说文,酉部》:滥,泛齐,行酒也。” ‘行酒者,是普普通通的酒,并非嘉酿。

考察古代社会,第一,与词义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是社会生活。比如,这个词,本来是一种又光泽又洁白的石头名称。字的词义便从美好的石头发展为一切最美好的品物标志,引申成为标准美的意思了。

这两个字。从音读和词义上来看,就是今天所谓用水洗除泥垢的 如:涤,洒也沫,洒面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 颜师古《汉书注》洒音信,可见也是同音同义字。

四十四、洗手是除垢的动作,打扫房间也是除垢的动作。 《管子,弟子职》里“ ”都可以训泼水。 今天只读Sa,是泼水,变为定期涨水,而则为用水涤垢了。

鸟的振讯是用以去其尘垢,就像人弹冠去其尘埃,抖搂衣被去其灰土。因此,振讯也是除垢的动作。

社会生产也直接影响词义的发展。如《说文,衣部》: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解衣耕是一种种植农作物的方法。在天气干旱时,把又干又硬的土皮扒开,然后用表层下湿润的土播种撒籽,再用表层的土覆盖上去,以待其发芽成长:古代管这种播种方法叫,其作用是保持墒情。

与社会生产直接有关系的,是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如《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里,有两种计算年月的方法:一种是用来表示月份的方法,一种是用直接来标志的方法。

四十五、训诂的运用。一,运用于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如《论语,阳货》: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这句话是说孔丘不愿结交阳货,又怕失礼,所以当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见他。这里的如何讲?有人主张的假借,意即窥测。这个说法比较牵强。一则,古代同韵而异纽,又是很晚出的字形,古代只作,商鞅变法有收司连坐之语,收司纠伺,可证古作,如以假借为,就更不妥了。二则,意思上也有勉强之处。举例:首先,推求古音的正确读法。根据章炳麟先生《二十三部音准》和黄侃先生的《古本音》,的古音读dai,与同音。二字均从得声,声符相同。其次,文献中其他例证,证实先秦确有假借为的习惯用法。1、《尔雅,释宫》: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步,门外谓之趋。这是讲人在宫中的动作。即是,今写作,即停留不动2、《庄子,逍遥游》:犹时女也。司马彪注:时女犹处女。即待于室中之女都是呆着,可证3、《尔雅,释宫》:鸡栖于弋为 ,凿垣而栖为埘。的后出字,即鸡居处待止之所,可证二字之关系。再次,等待之义。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谷梁传》,《公羊传》也记载这件事,《左传》待姆女待人,均义为等候,《左传,文公十五年》:立于朝以待命这个也当等候讲。时其亡等候义,就是假借这个而产生的。

四十六、,通过训诂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科学文化。所以甲骨文字象两臂背缚跪倒这形。由此可见,妇女在这种家庭中,是与奴隶或牲畜同等看待的。《说文,人部》:,慎也“ ”乃一语之变。《礼记,曲礼》:纳女子于诸侯曰 酒浆,于大夫曰 洒埽。

四十七,运用于工具书的编纂。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它首创了用偏旁部首来统帅文字形体的编排方法。

汉代人释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互训。 互训是用同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法。如《尔雅,释诂》疑,戾也。这是根据《诗经,小雅,雨无正》靡所止戾和《大雅,桑柔》靡所止疑这两句诗而得出的。

如《计经,小雅,皇皇者华》里的几句话中的咨诹咨谋咨度咨询都当访问讲,所以这里都是同义词复用。这种互训,只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它们有相对的同义,并不等于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

194页,第二,推原。训诂解释词义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方法叫推原。

195页,第三,义界。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方法叫义界。

义界与互训的比较:互训只能对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相对同义的词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词的概括意义。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词义,对帮助人们了解词的概括含义,是更为行之有效的。如《说文解字,旦部》:暨,日颇见也。这就是用义界的方法来训释是偏斜的意思。又如《说文解字,车部》对的解释:辍,车小缺复合者的本义不是停止,而是行车中途发生障碍,修理修理还可以继续前进和意思。如《说文解字, 部》对字的解释:达,行不相遇也。凡是中途遇到任何事物都会有被阻止的可能。走一条路而没有相遇的事物,自然是通达的了。

197页,《说文,见部》不毛之地解释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并不是连草也不长。

四十八、运用于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曹刿论战》败绩纯指车不能行。如《礼记,檀弓上》:败绩就是车不能循迹而行,故辙乱而颠覆的意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437d4e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a.html

《名词解释(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