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

发布时间:2022-11-10 12:40: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社区—— 由一定区域内人们组成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进行社会生活的社会有机体。
2.农村社区—— 农村社会区域共同体,是以主要从事农业为特征的居民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活动中心、认同意识的人群共同体。 3.简述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意义)
农村社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一定发展以后,就可能对当地农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其他剩余生产资料提供了更加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当地社区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加了当地社区及其成员的收入。其次,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以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扩大人均生产规模,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本身获得的收入。再次,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速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4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含义较窄,通常指纯粹意义上的生产增长,而经济发展的涵义较宽,除了生产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某些制度的变化,经济增长的结果不一定是
经济发展,可能出现“有增长” “无发展”的结果。产出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才是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说,可以离开经济增长而谈发展。但经济增长仅仅指量的变化,而经济发展则是指量与质的共变。
5.社会发展— 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我国学者认为,社会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导致社会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与强化的过程。
6简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区别)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轻,严重的失业状况有所缓和,农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等等经济结构不断变动与优化的过程。
社会发展: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观点是:社会发展是旨在消除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导致的各种负面的社会效果,从而促使社会各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一句空话,任何最优越的制度,没有以高度发达的经济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体现其优越性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重要保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增进人们的幸福,促使人的潜能的发挥,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只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证经济发展顺利进行。因此,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7.试述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经济增长”到“增长极限论”,再到“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经济增长论:这种观点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二战结束以后,大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了原宗主国的控制而独立。如何振兴本国经济,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自然成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另外,西方各国为谋求战后重建,同样面临着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的问题。
增长极限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至60年代末,人们开始对“发展就是增长”的思想进行全面反思。 综合发展观:在对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反思的过程中,除形成了像“增长极限论”这样的悲观论点以外,另一种新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也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环境问题遍布全球并愈演愈烈的现实中,在采取了各种各样科学技术手段而未能根本奏效的情况下,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发展道路以后,所得到的认识。
8.增长极限论——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大多数国家带来GNP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是影响经
济增长的5个主要因素,这五种因素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人口的增长将直接形成对粮食指数增长的需求。未来粮食的供给,决定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还决定于农业资本,农业资本的形成又依赖于资本投资。而允许资本存量增长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未来粮食生产的扩大实际上决定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利用性。至于环境污染有些直接与人口增长或农业活动有关,有些直接与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有关,有些与两者都有关系。由于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地球吸收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一百年内某个时期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就会到来。
9.综合发展观—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 优化、政治民主、文化变迁、科技进步、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个方面。它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是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还强调发展应当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
10.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即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长远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11.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 产业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即在区域间及其内部对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以使工农业、轻重工业、 一、二、三产业及原料、加工工业等各部门基本得到协调平衡发展。

12.低水平陷阱论—— 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痛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13.大推进理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各个部门都得以平衡发展,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
14.贫困恶性循环论—— 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

15.不平衡发展论—— 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性的因素,它代表整体的行为。 16.简述梯度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1区域经济的发展盛衰,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及转移,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各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2)由科技进步引致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因此,产业结构的更新,促使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和集中。
3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经济发展的时间推移和生命周期的衰退,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多层次转移。
4梯度推进过程,是在动态上产生的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产生经济向高梯度地区进一步集中,对周围地区起支配和吸引作用,又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将造成地区间两极分化。 17.简述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
(1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其核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
(2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 成增长极的形成。 (3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8.中心一外围论—— 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19"区域成长"理论
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认为: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倾向不平衡成长,即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的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逐渐趋于缩小,倾向平衡成长,此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是一种有时间变量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即所谓倒"U"字型理论。
20自然资源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概念也在变化,那些在当前不能为人类利用而 转化为自然资源的自然环境因素,可能在今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 进步而被人类利用,转化为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不断发现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扩大资源范畴的过程。
21.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答: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2.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4
(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2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23.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24.试论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2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的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3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4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
25.人力资源—— 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力的能力,即已经投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活动和尚未投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的人口的能力。 26.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途径)
1.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既包括在农业内部由种植业向林、牧、渔业的转移,也包括由农业部门向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
2.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自农村改革以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已使得不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为寻找就业机会开始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相对廉价劳动力。
3农业劳动力的城乡转移: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人口和就业变动的现象。 27扩大农村就业措施
(1引导农民从事开发性生产和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类型。(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4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28《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三是保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相 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29.简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界定的总体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二是与本国农村现实发展水平相适应。具体来说,确定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展的原则。我国农村虽经过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非常落后。2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3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区域性可持续发展4地制宜的原则。
30.现阶段农村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
(2农业投入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基础设施长年失修,抗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3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相当突 出,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粮食主产区出现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增收少的情况。
(4一些地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社会治安不好,封建迷信等社会陋习重新蔓延,宗族势 力、地方恶势力等重新抬头。
(5我国现阶段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三废"处理能力弱, 资源利用率低等特性。 (6水土流失,草原"三化"(即退化、沙化、碱化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农村就业形势严峻。
(8义务教育法在农村实施受阻,农村青少年失学、辍学现象还比较严重,农村人口教育水 平低下,文盲半文盲比率较大。
(9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有待改进,婚、丧、嫁、娶浪费现象严重,投资意识与自我保障意识 不够强烈,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以及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费用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同步。
(10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风险的增加缺乏行 之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1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温饱尚未完全解决,贫富差距呈扩 大的趋势。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业,促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各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 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布局规划与产业政策指导,产业 技术装备水平低等,在部分地区,造成了土地的过度浪费、严重的工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显然,上述问题必然影响着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定应 足于当前的发展水平。
31.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及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 当前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人口继续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严峻。"八五"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尚未平稳渡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群众的生育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计划生育工作稍有放松,有可能造成出生率再度回升。计划生育任务相当艰巨。(2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严重不足,是造成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措施不落实,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不健全,设备简陋,队伍不稳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避孕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的重要原因。(3农村人口质量低。人口质量包括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两方面。我国农村人口质量要比城市人口质量差,其主要标志是死亡率、平均寿命以及文盲、半文盲率等指标均比城市人口要逊色。(4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迅速,过剩劳动力的安置成为改革和发展的难题。预计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亿的最大规模。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从 而对社会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如何安置如此庞大的劳动力成为我国农村安定、繁荣和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5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挑战。中国实行的人口控制在有效遏制人口总量膨胀的同时,也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而且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 的情况下到来的,这就增加了解决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控制人口数量。将生育政策由单纯的生育数量控制转向生育数量、生育时间、生育间隔综合控制;将政策重点由提高一胎生育比例转向消除多胎生育;将政策实施重点由城镇转向农村,由发达农村转向贫困地区等。(2提高人口质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人口政策的核心内容。在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优生优育,搞好 妇女儿童的保健,提高健康水平。另外,必须搞好各种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3调整人口结构。人口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人口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通 过发展小城镇和加速城市化来进行。地区结构的调整是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 定具有针对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
32.农村教育重点和农村教育一政策措施 农村教育的重点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为农民致富、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二是要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三是要面向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四是农业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场,树立教育大市场的观念。农村教育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逐步建立增加农村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农村教育是一项最有效的长远农业保护措施之一,国家要逐年增加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将规定的教育经费落实到实 处。(2调整教育结构,加大农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空间。农业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发展。在开展正规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开办非学历的职业技术教育。(3拓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围。 33.农村社会保障

从农村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相配套。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或企业补充保障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不断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并争取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实现与城市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4.社会保障—— 国家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
35.农村城市化——不仅指城市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和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还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社区扩展的过程。

36.试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选择。现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是一种多途径、多元化的 模式。具体来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应采用不同的途径,实施不同的模式。
(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途径、模式z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适当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应 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镇,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镇〉构成合理的城市网络群体。适当发展大、中 城市主要指在提高现有大中城市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增强其辐射功能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其规 模,使一些基础好、位置适中的中、小城市发展为大城市或中等城市,现有大城市的发展主要在 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辐射功能上下功夫。
(2中部地区的途径、模式:中部大多数地区主要是发展大中型城市,特别是中等城市,鼓 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中部地区更高一级的农村城市化即发展城镇网络群体打好基础。
(3西部地区的途径、模式: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现阶段农村城市化的重点是新建和发展若 干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城市,以带动整个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总之,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梯度结构,且农村城市化的水平与其相适应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态势。一个地区的农村 城市化的途径、模式取决于该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 不同地区农村城市化的途径与模式以及实施城市化的具体政策和步骤应有一定的差别。正是 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才能促进各地区间的相互分工和协作,并最终促进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向 更高级的水平迈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的城市网络体系。 37.农村社会现代化内涵和特征?
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居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特征:1)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以城市工业的发展为前提。2)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3)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而且是一个自然过程(4)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 38.简述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关系。
1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伴生物,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推动力,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2农村社会现代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即一方面,随着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逐渐减少,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向其他行业,农村“职业非农化”趋势会日益明显,与“职业非农化”相伴而生的便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现代化有赖于城市化的发展,因为农村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的现代化,必须依赖城市提供各种现代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再次,农村城市化程度是衡量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目标是通过农村城市化实现城乡融合。 39.论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1把农业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农业生产的好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2)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3)合理开发农村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的长远方针。
4)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的繁荣。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5)积极发展农村科技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6)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培育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实现农村社会的协调发展。 7)给农村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39bc267b84ae45c3b358c91.html

《农村与区域发展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