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0-07-09 22:10: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

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建设单位:XXX大数据中心公司(暂定)

合资公司负责人:待定

项目责任人:待定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4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一、政策依据

(1)《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

(2)《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3)《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

(4)《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

(5)《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6)《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7)《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

8)《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9《“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10《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1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

12)《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13)《四川省2015年“互联网+”工作重点方案》

二、技术标准及管理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5)《GB/T1833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6)《ISO17799/BS7799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

8)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测试规范(征求意见稿)

9)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实施规范(征求意见稿)

(10)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功能与性能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11)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系统架构(征求意见稿)

(12)《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

1.5 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

1.5.1 建设目标及内容

建设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和现实需要,建成西部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中心,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内容:面向服务政务、服务企业、服务公众提供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重点关注教育、民政、人社、卫生、交通、规划、工商、药监、统计、电子政务等行业运用,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打通部门间数据的壁垒,实现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城市运行、食品药品监管、医疗、教育、社保等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1.5.2 建设规模及意义

建设规模:数据中心建成后可安装机架达337个,容纳安装2925台服务器,首期存储能力达到10PB,远期达到200PB,能满足及周边区域未来10年云计算及灾备服务需求。互联网出口带宽50GB,三家运营商开放接入。

建设意义:该项目以“智慧”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打破目前信息化系统各自为阵、重复建设,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现状,通过资源整合解决“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的问题,使信息化系统和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民生,服务社会。

1.5.3 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主要建设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期建设20161-20166月;

二期建设:20167月-2016年12月;

三期建设:20171月-2017年12月;

期建设:2018年-2020年。

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估算xxxxx万元。项目采取PPP投资方式资金来源采取公司自有资金加第三方融资模式解决。

1.7 经济及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1)节约政府一次性投资约8亿元。

(2)通过向大数据中心统一购买服务,政府每年只需支付服务购买费用约4500万元左右,每年节约财政资金约1.4亿元。

(3)大数据中心建成、运营以及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将解决当地上千人的就业问题,并可为当地政府带来相当的财税收入;鉴于运营前景较好,根据公司远景规划拟在公司运营进入成长期后,争取实现新三板上市。

社会效益

(1)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促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为主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弥补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短板。

(2)探索PPP模式,树立标杆工程,提升政府的公众形象。

(3)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利用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公司分公司现有专业机房(约2500平方米),不再另建机房,大大提高土地房屋资源的利用效率;大数据中心建成、运营以及形成的产业链将解决当地上千人的就业问题。

1.8 结论与建议

1.8.1 结论

利用独特地域优势,建设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能够抢占未来城市发展和竞争的先机,抢占“互联网+”信息高地,抢占西部数据资源高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加快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十分必要。

1.8.2 建议

为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特作如下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

(2)建议大数据中心项目采用PPP模式运营

(3)强化政策扶持

(4)以应用示范为切入点,培育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市场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目前,信息化建设工作仍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导致“信息孤岛”和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共用的状况,缺乏信息资源整合的大数据平台,缺乏大数据挖掘、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建设大数据中心迫在眉睫。

2.2 目前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信息化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已经跨越了“单项应用、分散建设”的第一阶段,迈上“用户导向、互动服务”的第二阶段,并向“集成建设”发展的第三阶段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化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2)应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现象,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大数据中心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可以推动我市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

1)减少重复投资,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2)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支撑水平

3)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聚集及转型升级

第三章需求分析

3.1“互联网+”业务应用需求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学计算、工程计算以及其他商业计算均有不同需求,希望通过构建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和公共计算云服务平台,实现大型科学计算与密集数据运算的综合应用,以及海量数据存储与海量数据计算的高度融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民生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服务

3.2 云计算平台整体需求分析

第一、建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有助于加快我市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第二、建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有助于推动我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提高计算、存储资源配置效率,减少重复建设,节能减排

第三、建立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能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平台基础。

3.3 大数据需求分析

(1)智慧城市自身发展需求分析

发展智慧城市,必然依托大数据为政府管理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2)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分析

大数据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大数据与信息、生物、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将广泛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3)信息化发展需求分析

目前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均有建设数据中心的需求,各部门希望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支撑水平。使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更方便、高效的进行管理与使用;提高数据信息的使用率、节约数据资源,适应当代网络发展的需求。

对功能的需求:系统需具备分类统计功能。根据不同账号开放不同等级的数据浏览和数据处理权限。具备报表采集功能,可直接录入同时具有批量导入功能。具备导出成Excel表格或Word文档功能。

对性能的需求:快速的软件响应时间和更新处理时间;操作灵活简单。

对维护的需求: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

3.4 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分析

3.4.1 与社会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

(1)数据分散导致政府部分职能无法有效履行

(2)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导致公共资源浪费

(3)大数据开发能力缺乏、智慧城市业务应用水平不高

3.4.2 政务目标分析

(1)公共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政府信息履职服务能力

(2)消除重复建设,有效节省财政资金

(3培育大数据应用开发能力,提升公共数据价值和本地信息化服务水平

3.5 信息安全需求

(1)合理管理和分配网络资源,防止滥用网络资源导致网络瘫痪;

(2)抵御病毒、恶意代码等对信息系统发起的恶意破坏和攻击,保障网络系统硬件、软件稳定运行;

(3)保护重要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安全,防止和防范数据被篡改,建立数据备份机制和提高容灾能力;

(4)加强对重要敏感数据信息的保护,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5)构建统一的安全管理与监控机制,统一配置、调控整个网络多层面、分布式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预警能力,加强安全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可控性;

(6)建立认证体系保障网络行为的真实可信以及可审查性,并建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

3.6 运维服务需求

大数据中心的运维需求可分成5类:

(1)机房环境基础设施部分。

(2)在提供IT服务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设备,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硬件资源。

(3)系统与数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等软件资源;还有业务数据、配置文件、日志等各类数据。

(4)管理工具,包括了基础设施监控软件、工作流管理平台、报表平台、短信平台等。

(5)人员,包括了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代维公司及厂商人员。

3.7 数据容灾备份需求

在前期项目调研的12家攀枝市政府部门中,主要有电子政务办协同办公平台、环保局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人社局金保工程、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国土资源局本级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等具有数据容灾备份需求。将这些业务迁移至云计算平台上后,其数据可靠性必须通过完善的容灾备份方案来予以保障。

3.8 业务迁移需求

项目一期(20161月-20166月)完成城市管理局、环保局、卫计委和安监局等部门信息化应用系统向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的迁移。

项目二期(20167月-2016年12月)完成地理信息中心、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向大数据中心的迁移工作。

项目三期(20171月-2017年12月)完成其他市级政府部门应用向大数据中心的迁移工作。

3.9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分析

机房基础设施需求包括供配电系统、空调冷却系统、消防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环境与安保监控系统、网络系统、布线系统等。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4.1 总体思路及原则

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坚持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宽带中国”、“互联网+”发展战略,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三个加快建设”,打好“六大硬仗”,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战略机遇,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促进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1.1总体建设思路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思路构建大数据中心基础云平台,通过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现有信息平台,形成先进的、可伸缩的整体系统架构,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在对现有IT资源进行充分利旧整合的基础上,经济高效地推进建设工作。建成国内一流的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中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1.2总体建设原则

(1)服务经济的原则

(2)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3)绿色节能的原则

(4)优选服务的原则

4.2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总体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和现实需要,建成西部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中心,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2.1 一期建设目标

建设周期:20161月-20166

完成项目一期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电子政务网络中心、政务数据交换中心、云计算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电子政务外网汇聚中心、云管理平台、云计算资源池、云存储资源池、云安全资源池等。迁移我市电子政务外网至大数据中心,建成电子政务云,为我市党政机关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存储服务,实现公共数据互联互通。全市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率由不足10%提升至30%,市级部门信息系统入驻率达到20%。

4.2.2 二期建设目标

建设周期:20166月-2016年12

完成项目二期建设,建成公共数据交换共享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数据库云化、公共交换共享平台、云桌面、本地数据备份等。整合全市信息化资源,建成公共数据交换共享中心,为全市提供云服务,实现重点数据资源交换共享。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50%,市级部门信息系统入驻率达到40%。

4.2.3 三期建设目标

建设周期:20171月-2017年12

完成项目三期建设,建成区域灾备中心,大数据中心。进一步整合全市信息化资源,向用户提供大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数据灾备服务,实现面向省内外用户异地灾备、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社会化服务能力。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市级部门信息系统入驻率达到80%。

4.2.4 远期目标

建设周期:2018年-2020

全面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和灾备服务。根据未来业务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面整合全市信息化资源,在花城新区另选址建设新的云计算中心,建成有特色的国内领先的区域信息高地。

4.3 云计算总体架构

根据智慧建设实施总体思路,以“统一规划、集中管控、共建共享、业务协同”为原则,构建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4层智慧总体架构,通过“1+1+3”的核心运行体系,实现智慧一体化、协同化运营,真正把打造成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典范。

图4-1智慧大数据中心总体架构图

4.4 大数据中心应用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4-2大数据中心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图

4.5 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业务定位:本数据中心是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区域灾备中心。

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数据中心建设规模能满足2016年-2025年未来十年云计算及大数据业务发展需求,计划按三期进行建设,三期共建设337个服务器机架。

数据中心选址:大数据中心选址于炳草岗中心广场电信枢纽大楼二楼,机房承重>800kg/m2 ,抗震等级九级,机房面积2500平米,机房通信光纤管网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可引入两路独立市电;阳光充足,可利用太阳能进行机房辅助照明。

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数据中心交流市电引入容量按终期容量考虑,能充分满足未来10年云计算大数据业务需求。数据中心机房按功能进行分区,机柜一二三期分别部署在相对独立分区区域内,分区采用方便拆卸的方式,具有灵活的扩展性、适应性及可改造性。

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数据中心的可用性需要全面考虑供电、空调、弱电、通信、消防安全、基础设施产品性能等因素对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影响。

供电系统的可用性:采用两路独立市电+油机供电,消除单路径故障点,空调系统采用两路电源冗余供电,配置冗余的UPS系统。

空调系统的可用性:空调系统采用N+1冗余,空调供回水管道应采用双回路管路系统,空调位置区与机架设备区设有漏水检测系统及挡水堰。

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出口对等接入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运营商,整个机房设置安防监控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设置指挥监控中心。

消防系统:采用内储压组合分配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产品选用:采用技术先进、性能成熟的国际主流数据中心产品。

第五章项目本期建设方案

5.1 大数据中心业务应用建设方案

5.1.1业务范围

图5-1 业务范围示意图

5.1.2 业务功能

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应用系统建成后,将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行业用户提供基于IaaS、PaaS、SaaS等不同层级的各类服务。加强共享协同,提高整体效能。解决IT基础资源整合问题;解决数据壁垒及异构问题;解决业务的快速响应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全面的应用及服务内容可满足多领域的业务发展需求。各层服务如下图所示。

图5-2 业务功能示意图

5.1.3 业务量预测

表5-1 业务量预测表

业务类型

基本配置

单价

(元/年)

2016年业务量预测(单位:个)

2017年业务量预测(单位:个)

1U机位

100M共享带宽,7*24,1个IP

8000

60

72

2U机位

100M共享带宽,7*24,1个IP

10000

30

36

4U机位

100M共享带宽,7*24,1个IP

12000

10

12

42U机架

100M共享带宽,7*24,15个IP

80000

15

18

云数据库RDS1

高配关系型数据库RDS

160000

4

5

云数据库RDS2

中配关系型数据库RDS

60000

10

12

云数据库RDS3

低配关系型数据库RDS

25000

14

18

云服务器ECS1

高端云服务器

160000

10

14

云服务器ECS2

中端云服务器

60000

28

39

云服务器ECS3

低端云服务器

25000

56

78

云存储服务1

500G

1050

40

52

云存储服务2

10T

20900

6

8

云存储服务3

100T

202000

4

5

云存储服务4

500T

1003520

2

3

安全服务1

高级安全服务

15000

4

5

安全服务2

中级安全服务

9000

10

11

安全服务3

初级安全服务

6000

14

15

PaaS平台服务

提供应用服务引擎等

定制

5

10

SaaS平台服务

提供软件和服务的应用

定制

3

6

灾备服务

同城灾备、异地灾备

定制

0

3

5.1.4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

5.1.4.1 基础应用

数据应用平台提供的基础应用能力包括:数据查询、计算应用、固定报表和动态报表等应用。这些基础应用能力作为可复用的功能模块组件,共同构成政务、民生、数据挖掘分析等上层应用。

5.1.4.2公共计算云服务

大数据中心是一个面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功能齐全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本着合作共赢、服务民生的理念,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个体研究者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服务和合作方式,确保用户方便、安全地使用各类资源。

公共计算服务平台计算结点之间采用千兆以太网实现系统互联,部署Linux 和windows 双操作系统。其配套的存储系统基于目前领先的全局共享并行IO 架构,通过虚拟化多个存储管理结点和磁盘阵列构建海量存储系统,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整个平台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统一管理和资源动态调配。中心配置丰富的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将以随需应变的服务帮助用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进程,同时为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功能服务与支撑。

5.1.4.3安全云服务

(1)安全加固优化服务

安全加固与优化服务是根据专业安全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系统加固方案,针对不同目标系统,通过补丁管理、优化安全配置、增加安全机制等方法,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2)可感知安全运营服务平台

提供一站式安全运营(监控)服务,为用户提供7*24小时安全监控、分析、预警和响应服务。通过收集引擎来获取相关网络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日志信息,结合运营平台内部的技术规则,进行统一化、整合化、关联分析等,将事件分类并进行深入分析。主动识别、跟踪、响应所有的安全威胁和分析客户的安全趋势,为客户网络的安全保驾护航。

(3)立体化运维服务

通过运维标准化、运维流程化、运维专业化提供一站式的立体化运维服务。不仅完成横向上的相关工作,如终端运维、网络运维、服务器运维以及定制化运维等,同时协助客户完成纵向上的相关工作,如安全运维、设备维保等。

(4)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将帮助客户发现客户系统中潜在的可能对客户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以及信誉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的安全问题、通过对客户的系统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等,对客户资产可能产生影响的安全问题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最终为客户编制详细、规范的安全评估报告,并为客户指出应解决的首要风险问题、次要问题以及对客户可能的影响。

(5)安全网盘系统

实现对敏感信息文件的本地安全存储,防止重要、涉密资料被意外泄漏,同时又能方便的支持用户异地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6)应急响应安全服务

对一般技术人员无法迅速解决的网络入侵、拒绝服务攻击、大规模病毒爆发、主机或网络异常事件等紧急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控制事态发展;保护或恢复客户主机、网络服务的正常工作;并且提供事后分析。

(7)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管理平台

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管理平台由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检查管理软件(控制台软件)、中间件构成,结合加密狗软件和VPN证书,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具有自动更新、日志管理、统计结果对比等功能。

(8)分级保护自查评估系统

基于目前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所对应的文档体系非常复杂,而开发的一套便捷式的一站式服务软件,通过做选择题的方式,将各种政策、法规和标准融合到“下一步”的选择中,让用户轻松获得系统定级、等级规划的措施并进行快捷输出。主要面向需要进行分级保护评估的单位进行自查使用,同时也可提供分级保护测评单位使用。

(9)网站日志集中采集及分析平台

通过网站日志集中采集系统的建设,可实现对网站日志的集中采集、分析、存储、查询;管理人员能够对访问者的IP地址、访问时间、表单内容、关键词等信息进行追踪查询。对各个网站访问日志进行归一化管理。

此外,还可提供安全集成产品、等级保护咨询服务、安全通告服务、信息安全培训服务等。

5.1.4.4灾备云服务

利用服务器的内部存储和网络传输能力,实现了基于网络的数据实时同步,将数据从本地服务器备份到云端服务器,确保了在本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的数据进行实时备份保护,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时间点进行恢复,保证异常环境下数据的安全。

5.1.4.5数据挖掘分析服务

利用大数据的智能挖掘分析技术,对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抽取,价值挖掘,开展各类政务专题应用分析,支撑政府的智能决策,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对于政务的实施、民众的行为、突发事件的预兆等进行精细的衡量和趋势分析,支撑突发事件预警、智能防控等政务工作的开展。

(1)数据挖掘:针对某一主题对纯数据、视频、图表等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人工智能处理;技术手段包括特征提取、视频摘要、并行挖掘等。

(2)分析应用:基于数据挖掘的结果通过配置的算法实现趋势分析、精准预测、动态监控等

建立多维一体化信息视图 ,通过统一门户和多样化手段,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支撑整体建设的多样性、智能化服务。

建立统一信息模型 ,汇聚各专业系统的用户信息,实现用户信息管理的闭环。

提供基于丰富多样的终端和信息媒介的信息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准确和共享。

通过客户统一视图控制各应用联动,形成完整的应用服务流程。

通过接口、数据库、文本导出、统一视图等多种方式输出结果,减轻使用者重复录入工作量。

产生适合生成报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展现。

5.1.5“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

5.1.5.1电子政务云服务

该平台主要为政府各部门集中提供基础的计算能力,承接政府各部门的应用系统迁移和部署,实现相关电子政务应用的资源整合、集中部署与统一管理。政府部门通过服务采购的方式使用云计算中心的资源,无需再分散购买服务器及相关软件。这样,依托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政府部门即可实现政务应用的远程监管和资源共享。

政务云平台总体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平台服务层(PaaS)、应用软件服务层(SaaS)、信息安全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政务模式转型。构建全市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办理,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全流程”效能监督,实现品牌一体化、体验便捷化、服务规范化、建设集约化、资源共享化。

探索全新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政务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发展。采用自动化的云服务交付,服务目录最全;政务业务的适配与兼容性强;构建最完善的政务云安全防护体系;分权分级的组织定义与管理;面向业务的运营监控,最易运维的云平台。最终实现行政协同。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基于存储管理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支持政务人员对于其它政府部门公开信息的智能化检索与下载;承接各部门行政人员提出的大数据中心数据管理平台向其它政府系统开放数据共享的服务请求;

日常办公:通过大数据应用平台同步机关工作人员的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实现全市所有行政审批项目从申请到受理、审核、批准、办结、查询、申述等全过程环节信息同步推送,同时对重点环节实现监察分析,切实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

公文管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市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相关政府公文进行服务能力前置,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

财政管理:向各级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

地理信息平台:以地形地貌数据为基础的公共GIS平台,支持各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的行政需求加载各类信息并提供呈现、查询、定位、空间分析等应用。可加载信息包括标准地址、行政管理区域、建筑物、公交路网、三维地形、基础设施、街景图像、企事业单位等;

视频监控共享:实现公安部门、城管部门及交通部门的各类视频监控数据的共享。

5.1.5.2教育云服务

通过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个优质高效、功能完备、智慧化的教育服务平台。

(1)面向社会

政府大讲堂(政策的宣讲解读);政府就业创业培训(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政府就业创业培育平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1fb5098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d.html

《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