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初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

发布时间:2023-10-24 18:37: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举例说明初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
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应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智慧来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把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课本变成自己的课本,把它变成自己的教案。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教师备课过程,实际上就是加工课本、调整教材的过程。历史教师如何加工课本、如何整合教材,显示出历史教师不同的专业素养。总之,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材去教历史而非教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整合的依据有:1.依据课标在历史课程标准中,需要历史教师钻研的有: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2.依托教材
尽量发掘教材课文系统和辅助系统各部分的作用。3.了解学情
包括学习准备状态、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因素。
初中历史教材整合的类型有:课内整合、单元内整合、单元间整合、学科间的整合等。
依据张威与朱培老师所讲的《初中历史学科教材的整合和取舍》中的这些基本观点,我对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做了如下设计:
13红军不怕长征难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极为鲜明地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长征无论在本单元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本课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同学科之间的交错与融合日益紧密。《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就与地理、思想品德、语文等学科紧密相关。长征路线的学习如果结合学生正在学习的《中国地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情操。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于长征,其实并不是很陌生的,他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相关课文。对于“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也是耳熟能详。本课要挖掘出新意,需要费心思量。
2、学习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思维积极性容易激发。但我校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参差不齐,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阶层学生的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学生或许对长征精神能做出:敢于吃苦、不畏难、勇于牺牲奉献等的概括,亦有可能觉得这些都已经过去,不再有用。总之,很可能会出现认可与疏远两种态度。故教学策略要灵活,事先要有心理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重难点突破
1、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因为遵义会议不仅奠定了长征的胜利,而且改变了中国的革命形势,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路线讲述了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主要过程。
2、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为学生在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上存在困难。3、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让学生阅读教材、参与“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找出红军经过的重要地点,把它们连成线,制作红军长征路线简易图。使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掌握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2)指导学生从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引入,比较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突出强调会议对以后革命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解决重点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2eac1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2.html

《举例说明初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与取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