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感悟

发布时间:2015-03-31 15:3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弟子规感悟

什么是“弟子”?弟子就是学生,我们大家都是学生,不分地域、年龄、财富、职务。因为处处皆学问,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跟谁学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做学生,与人求学、求知、求进步,就得有规矩,知礼仪,这就是“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是孔子对众弟子们的训诫要求。早在2500年前,孔圣人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些后世弟子:做人首先要守孝道,孝顺父母,尊敬史长。其次要遵守承诺,言出必行,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讲诚信。要关爱善待身边的同事、朋友和你遇到的每个人,并向仁义之士学生靠近。如果以上都做到了,还有余闲就应不断的学习文化,提高自己的修养。什么修养呢?这里有一个标准,即所谓的“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里的“纲”,是榜样的意思。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从孕育到生生养,父母对孩子的恩情,是孩子永生也报答不完的。俗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人类必须具备的素养。那么具体要怎么孝顺呢?孔子在此列出了几例:父母叫你,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磨磨蹭蹭;父母让你做什么事,就应该马上去做,不能拖拉偷懒;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敬的听从;父母的训斥应该顺从的应承。有句古话说的好:“瘟疫不瘟忠臣孝子门。”意思是说,大灾大难都不会侵入忠臣孝子的家里来。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有些人,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没有人知道他一天到晚在干些什么,这样的人又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呢?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当中,无法独立存在。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需要相互了解。因此,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职业,固定的生活模式。这样别人才能了解你,易于沟通。知道你要干什么,才好配合你,帮助你。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幼有序”是传统的修养和美德,这其中蕴含着言行之礼,孝悌之义。饭桌上,长者不先动筷子,后辈就不可以先吃。长者没有先坐下,后辈却坐着躺着自己舒服去了,岂不可笑么?这些是最基本的“礼仪”,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不是正需要这样去礼遇我们的宾客吗?我们必须把每一位宾客当作我们的前辈,贵宾来对待。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当宾客有需求而招呼我们的时候,要迅速做出反应。这样才能向客人传达“很愿意为您服务”的心态;当离开客人跟前的时候,不可以转身就走,像躲避瘟疫一样,而是要慢慢转身离开;回答客人的问题时,眼睛要看着对方的眼鼻三角区,不要左顾右盼,让人觉得心不在焉。要用眼睛向客人传递出我们真诚的服务态度。

冠必正,扭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我们属于服务行业,是展示礼仪之邦,文化大者的窗口,因此形象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不仅言行举止大方得体,穿衣戴帽也需保持干净整齐,从着装打扮上让客人感到干净、朴实、麻利。良好的形象,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度,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整体气质内涵。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与人借贷方面,这句话体现得特别明显。若想借用他人物品,要坦诚相借,人家同意借给你你再用。经常发生以下这种 情况:主人不在或者不好意思开口借,就擅自拿了人家的东西,想着用完再还回去,本以为大家感情好,临时拿来一下没关系,殊不知这已经属于偷盗。损了名誉,又伤了和气。人家把东西借给了你,就一定想着还,人家有求于你,就大大方方的借。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凡事都摆在明面上,坦坦荡荡心里多踏实。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

总有一些人,整天闲来无事就爱“张家长李家短”有的没有扯上一通。我们管这种搬弄是非,喜欢“流言蜚语”的人叫“长舌妇”。这种人最可恨,自己不工作,还影响别人;让人产生反感。可谓“工作效率打折扣,顾客印象打折扣,企业形象打折扣”。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必要的正常的沟通,要以利于服务,促进团结,相互帮助为上的。如果把扯闲篇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收获不可限量。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看见别人的好,总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个人一样好。这是个非常值得珍视的心态。“假如便池里漂着一个烟头,那么这次小便经历将充满无限乐趣”,我想有些男士是有过灯似经历的。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但其中却有着很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行动力。不管你与自己的榜样或目标有着多大的差距,只要拿出自信,以比、学、赶、超的勇气和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取,一定会不断缩短这个差距,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巨大提升。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企业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成长成熟。“四海之内皆兄弟”,又何况身边这些朝夕上对的人呢?大家都是手足,是亲人,都需要关爱和帮助。因此,我们都应关爱和帮助身边的人。“做事靠团队,才队靠凝聚,凝聚靠关爱。”爱,是成就一切的基础。要怎么爱呢?请你记住以下的配比:付出的多,索取的少;宽容的多,计较 的少;承受的多,推卸的少,真诚的多,虚伪的少;考虑别人多,老邪自己少。有人心里会想:那我不亏了么?当然不。给予“爱”的同时,你也收获了“爱”,这两者成正比。谁都一样,付出越多,也就会有越多的机遇和收获。

已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皆。

“有脑力的请奉献智慧;有体力的请奉献汗水;没智慧也不想奉献汗水的请离开,奉献出你的岗位”。咱们这个企业就是这点好,处处充满了机会,就等着你凭本事发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每个人都得全力以赴,实打实的干。偷奸耍滑的举动也许不会被发现,但是工作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有些人总觉得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好像谁比谁高一等,这种人就是傻子,工作就是工作,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呢?工作的意义和本质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各有各的擅长,分工不同而已。这二者缺一不可,用不着羡慕嫉妒,也用不着瞧不起谁。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明知道前面是个火坑,却不阻拦你的伙伴,等丰他跳下去自己好看热闹,这叫“坏”。他跳下去了,想想你的德行呢?岂不比他先掉进火坑了么?同事之间,就是朋友、亲人,要的是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明明白白的指出别人的错误,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爱。阻止别人犯错误的同时,也警示了自己,这岂不是对大家都有益处么?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所谓“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我们的企业向来是讲感恩的。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人间大爱的美好。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传递爱,获得爱。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人生的大智慧。得恩报恩,得怨可不能再报回去了,而是要忘记,要宽恕。宽人就是宽已。曾有弟子问孔子:您能只用一个字,让我受用终生吗?孔子回答:恕。就是让他学会宽恕。“怨”是心灵的负担,总怀揣着怨,你的世界就会越来越黑暗,越狭小。不去计较,才能让你获得快乐和光明。当然,“以德报怨”又是更高一级的德行修为了。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多亲近品德高尚的人,自己的德行修养也会随之提升。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相信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想要完善自己,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关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最好的方法是,从你不喜欢的人身上找优点,然后想办法去学生人家的长处;看到他的不足,就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了,假以时日,大家在完善丰富自己的同时,你会发现其实原来讨厌的那个人没那么讨厌,彼此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码头和睦。常看到自身不足燕加以改正,犹如寒冬吃了颗暖心丸;常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像盛夏里常备着清凉散。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有些人天生比较悲观。总觉得自己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于是终日昏昏噩噩,庸碌无为。其实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诸子百家、宗教领袖……所谓圣贤,无一不是平民出身。他们之所以得以成就伟业,万古流芳,只是缘于他们不断的修炼和磨砺。一切奇迹,都是人为缔造。因此,我们绝不可小视自己的潜质。只要积极的生活,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努力拼搏,一定会有非凡的收获。

通过对《弟子规》的研读,大家都能渐渐领悟其中“仁”、“爱”、“礼”、“智”、“孝”、“信”等品德的真谛。我们学习《弟子规》,就是学习为人处世的态度。只有态度积级端正,才能持之以恒,不断进步。学习的开始,就是进步的开始;学习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对生活对工作,只要主动、勤勉、乐观、积极,必能有所快点儿,求得成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887e83aef8941ea66e050d.html

《弟子规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