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老师给的11个概念(1)

发布时间:2019-05-21 19:25: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

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物质的运动和静止

运动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相对状态是相对的不是永恒的

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1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

2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3.实践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形成

实践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不同。 (2)实践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1.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

③科学实验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5.对立统一(矛盾)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属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2.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

7.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动力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它具有包括: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都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在人口中占多数、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是一致的。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谓历史条件就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历史创造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三大类。以上三个条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错,形成综合的大背景制约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如果这些条件与社会历史进步趋势相一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实现。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对于高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劳动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抽象劳动。

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9.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

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变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变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剩余价值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它从经济上建立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依据.从而为政治上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反对找到了方向和基础.

2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础.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对异化 的批判.而这个哲学观点的出现的经济学基础就在于此.

3它马克思主义优势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这种道义上的优势是政治合理性的根本基础.

4它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0.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生产要遵循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也称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和发生作用的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金融资本)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垄断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支配社会资本和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形式,它的活动主要是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保证私人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   

1)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   

2)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   

3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   

4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原因:   

1科技革命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   

2)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须由国家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3)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单纯依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和市场的自发调节已难以解决由结构失衡所造成的经济动荡,必须依靠国家采取行政的或经济的措施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国家及其职能发生巨大变化,促使国家力量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所以,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具有客观必然性。

1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

1是生产的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的基础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日益联系在一起。

2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3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

1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是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是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是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c98d7d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c1.html

《马基老师给的11个概念(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