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诗两首(1)

发布时间:2019-03-15 08:09: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教材选编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围绕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这一主题展开。《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本单元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

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教学11课时。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突出“远、近、高、低、横、侧”几个字所展示的画面,积累古诗名句

课时难点:体会诗中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7、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8、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9、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0、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就

                          不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

课时重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课时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资料准备: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字典

教学过程:

一、学习""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完成课后练习1

  :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熟读成诵

  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拓展空间创新火花

   《游山西村》另外一首

  学法指导: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写法指导:先抑后扬

  扩展阅读:建立作者档案,扩大阅读面

作业布置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3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课时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

课时难点: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教学过程:

背诵引入

    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

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2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3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板书设计: 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

《游山西村》 情感

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edad6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5.html

《第5课 古诗两首(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