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高效课堂含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361教学模式的含义
361”即“三案——预习案、课堂学案、练习案”“六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变式演练、达标检测、反思总结”“一个学习共同体——每名同学参加一个学习小组” 课堂45分钟时间分配按照361的比例划分为“15+25+5,教师讲课时间不大于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361”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困难生;36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30%知识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点拨及反复训练学会的。
基本架构 1、三案
本着有利于实施“六环节” 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原则,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按照三案一体化的总体要求,自行研究各种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学案编写模式。
2、六环节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堂展示两部分。学生自学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又包括教材以外的相关教学资源和必要的知识准备。教师把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放入这一环节中。在这个环节中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自学指导”。它是教师备课的重头戏,每一条指导语都要精挑细琢,短短五六句话要达到以下目的,告诉学生学什么、学的方式是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学多长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对学生日后养成优良的自学习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精心编制预习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列图表、列提纲、内容问题化、填空与问答结合、出示知识网络、图配文等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预习学案,独立阅读课本文本,查
1
阅资料,解决双基问题,做预习记录,记下自己的难点、疑惑点、感悟和理解,为课堂展示做准备。一般来讲,学生应该独立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当然,遇到问题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 2)合作探究
这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是五环节中的“灵性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教师要把新课标中要求 “理解”“运用”层次的内容或本课难点、重点放入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学案(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环节提出的问题随机板书),为学生提供值得合作探究的内容项目。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所谓创设问题情景,就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在学生知识困惑点、思维障碍点、知识突破点处设置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课堂教学是以问题开始的,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它的问题是一个纲领式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以一问而牵发全身。它可以是一个,也可是一连串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的问题。它也决不能是教材里有什么的复述性的问题。它的关键性作用在于能以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蕴含在对问题解决过程之中。问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现有的认知情况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具体从六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
①创设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③创设具有陷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合作讨论; ④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⑤创设竞赛游戏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⑥创设题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创新发现问题结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方法,养成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和技巧。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谈自己的自学感悟,可以问不懂

2
的地方,可以高声读、背,甚至写,来巩固自学的成果。最后进行成果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人,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和点评。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小组内合作,指导学生和其他小组竞争,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学生讨论时,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注意倾听,把“误入歧途”的学生“引上正轨”,把说出有价值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也可能是常见易错知识)的学生记在心里。
讨论结束后,让小组代表在全班范围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课堂展示是预习成果的交流,既向师生展示预习的具体内容,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所获,又要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或困惑,以便在后续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讨论解决。展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问答式(师问生答)、大展示(投影)、小展示(小组内展示交流)、板演式、课堂发问式(向教师提出预习中遇到的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惑)等等可以让发言者充当小先生,采用一组主讲、其他组补充更正的方式,之后随机发问,会者抢答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演”,积极探究。教师从学生的身上捕捉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共性的和个性的,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为接下来的讲解做准备。老师讲什么,怎么讲,完全取决于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反映出的学情。 3)精讲点拨
精讲提高,贵在讲得精巧。课堂上教师教的方式不再是简单的讲解分析,而是参与互动、精讲点拨、调查评价,指导预习,一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实现课堂的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提倡“四讲”,针对问题讲、纠错讲、补充讲、总结讲,讲解时切中要害、恰到好处;不重复,不絮叨。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未能解决的重难点,讲方法,讲精华、做演示、做示范:深入揭示重点、挖掘深层寓意;做示范纠错、点播学法。教师精讲侧重在讲思路、讲方法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用精炼、准确的语言,点出重点、关键,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抓关键,讲规律、讲体系,讲以一当十的地方;要将基本知识适当引申,点出未知数,吸引学生深究;不赘述学生已会的东西,讲新理解、新思维、新探索,激发学生创新。 4)变式演练

3
演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生当堂所学同步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它不仅能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与巩固,还要在新的条件下运用知识与技能,绝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操练。演练是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深化智能的重要一环。
精讲之后,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演练,教师要在学案上设计相应的变式演练题目,这个环节的难点是检测题,选什么题目,难易程度的把握,展示的方式,检测的可操作性,都要做到课前预知,通过集体备课,集大家之大成,合众人之群力。一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概念理解的多向变式;二是问题纵向延伸变式;三是问题的横向发散变式;四是实际应用的多维变式。可以是课本例题的变通,回顾基础知识的问答题,巩固方法的练习题,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的操作题、实验题等等。 5)达标检测。
达标练习;就是当堂写作业。立足于课程标准和当堂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基础性、综合性的达标测试,当堂完成,反馈矫正。达标检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检查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达标检测的形式可以有板演、提问、听写、小测验、设计实验等多种形式。
达标反馈应注意的问题:1、让大多数学生能自主完成达标的学习任务。2、达标检测的难度要适中,让学生完成后有成就感。3、检测的方式可以是师批、组内自批、小组间互批等。4、在达标完成后,教师当堂反馈。对作业中有错误、有问题的学生确定为“日达标”对象。在当天内,学生必须主动找到老师过关,让老师知道他达到了课堂上目标(今日事今日毕,绝不留给明天);成绩优异的,老师以组为单位予以肯定,作为小组评价的依据。因此,达标检测一般可分为三类:①围绕“懂”来安排练习,以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②围绕“会”来安排练习,目的是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实现由“懂”到 “会”的转化;③围绕“熟”来安排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到练习题与例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优化解题方法。 6)总结反思

4
此环节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课堂小结",概括和深化本节知识,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小结的语言必须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言简意赅、把教学内容的精髓鲜明的体现出来。课堂小结可以当堂所学知识的简要回顾,也可以是知识框架的建构,或者是在高度概括总结基础上的引申和探究,提出课后探究方向。
二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反思"。课堂上必须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感悟、总结、反,才能实现思路和方法的内化.知识体系的建构不能依赖教师,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网络,才能实现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真正理解.我们提倡每节课都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时间,称为课堂教学的"留白",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反思,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课后学生要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的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今后应该怎么办。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不留“后遗症”。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
3、一个学习共同体
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目的是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提供相互学习、彼此借鉴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增进学生间的感情,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整体进步的目的。
一般6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选组长1人。各学习小组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便于展开良性竞争。各小组优差搭配,便于实施“兵教兵”“合作学习”策略。班主任还可以将其他因素(诸如性格特点、学科发展水平、思想状态等非智力因素)纳入划分学习小组的依据。一般情况下,科学划分的学习小组便固定下来,
5
适宜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奖优罚差,建立学习中的规则,比如发言规则、听讲规则、课间准备规则等。小组编好后要求小组同学积极讨论,互相提高。做到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同时又互相竞赛。


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97c313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9c.html

《361高效课堂含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