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精品教案

发布时间:2019-03-31 22:41: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8* 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滔、涯”等8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池子与河流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寓言,明白: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池子和河流的各自观点,明辨是非。

2.体味诗歌的寓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见过多少池塘和河流?你是喜欢池塘还是河流呢?(课件出示:池塘和河流的图片)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池塘、河流。

2.有一个池塘和一条河流是邻居,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池子与河流)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出示词语)

  滔滔 生涯 贵妇 忙碌 遵循 尊敬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遵”,前鼻音“循 ”,边音“碌”,不读“nǜ”。

4.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①熟字加偏旁:“女+=妇”“录+=碌”“尊+=遵”“盾+=循”。

②熟字比较。如:稻一滔 脸一验 涯一崖

3)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出示词语解释)

  ①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②贯穿:穿过、连通。

  ③哲理:本文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

  ④遵循:遵从;依照 ;不违背。

  ⑤应验:原来的预言或估计与事后的结果相合或得到证实。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池子对于河流的生活的评价是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

“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生涯”可以换成哪些词语?(生活)

“这样的生涯”是指?

(是指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着,身上负载着船只、竹筏。)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因为它觉得“河流”的生活的太累,负重太多。

3)池子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生活?

(课件出示7:)“这样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替代?”

理解“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烦恼,很自在。)

池子平日的生活是怎样的?用横线画出来。

(课件出示:)“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这里把柔软的泥土比作什么?(鸭绒垫)

(课件出示:)“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2.河流的生活观点是又是怎样的呢?

1)“河流”所提到的“自然法则”指什么?

(课件出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也就是一种辛勤劳动的生活。

2)“河流”为什么会受人们的尊敬?

因为它(课件出示:)“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3.“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预设:“池子”比喻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板书: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预设:“河流”比喻那些永不满足,负重前进,永远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板书:河流:永不满足、负重前进)

4.你最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预设:我赞同河流的观点,人要勤劳,因为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预设:我也赞同河流的观点,因为“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并会逐渐磨灭;”懒惰只能使人一无所为,一无所有。

四、回顾整体,读写训练

生活中有没有分别河流和池子一样的人,为什么河流的生活观点是正确的。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8 池子与河流

池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河流:永不满足、负重前进

8*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 那粒种子是什么植物的种子?

2. 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原文:

这是我待在地下的第十一年。

没有同伴,没有温暖,没有鼓励。地下永远寒冷寂寞无比,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复制,曾经时时在心头的目标,此刻是那么遥不可及。

据说,有些蝉的幼虫要十几年才能钻出地面,羽化为蝉,我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到达地面——或许,在到达之前,我已经放弃了。

耳边只有自己挖掘土壤的沙沙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渐渐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了,却在这一刻,听到另一个呼声。

“你是谁?”我轻声问,期盼着一个同类的来临。

“我……我是一粒种子。”

不是同类,我稍微失落了一下:“你是什么种子?”

“不知道”,对方笑了笑,“我是一朵花的种子,我希望我是美丽的玫瑰花的种子,是纯洁的百合花的种子,是富贵的白牡丹的种子。但我究竟是什么,在冲破地面前,谁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否得到赞美与欣赏,也没人知道。”

“终点是那样模糊,成就又是那样渺茫,为什么还要努力绽开呢?”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而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一粒花的种子。我是一粒种子,那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钻出地面,见到阳光,看到这个世界,然后告诉世界,我来过、盛开过、辉煌过、灿烂过,用我盛开的花瓣使世界更加绚丽,用我散发的清香使世界更加芬芳,用我全部的生命使世界更加美好。”

难怪它不显疲态,我默默地想着,这是一颗心里有阳光的种子啊。我不禁想起刚开始时自己不知疲倦的身影,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退缩是那么的可笑。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它突然又开口说,没等我开口,便又接着讲下去,“其实你也是一粒种子,你是蝉用心埋下的一粒种子,寄托着它们的祝福与希望。而你也会在这样的期望中努力拼搏,最终像它们一样自由地在夏日里鸣唱。心怀阳光,努力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盛开出惊世的花朵,总有一天,世界会对我们微笑。”

我不记得这场对话是怎样结束的,只记得在很长时间的交谈之后,我重新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找到了我盛开的理由。我又去做了那早已被我厌弃的挖土工作,沙沙沙,沙沙沙……不知过了多久之后,我触到了阳光的温度,看到了让我毕生难忘的每一缕阳光。

爬上树枝,我肆意地伸展着新生的翅膀,歌唱着我盛开的这一刻的喜悦。这时,我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唤我。我转过头,欣喜地发现了那粒曾经的小种子……

那是一片火红的映山红,花朵鲜艳夺目,似乎要压倒太阳的光芒……

参考答案:

1. 那是映山红的种子。

2.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不要惧怕困难,要有不气馁、不退缩的决心,心怀期望努力拼搏,绽放自己的美丽

  河水和河岸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河水、河岸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

原文:

“谁叫你给我规定道路?”河水对河岸咆哮,“你阻挡我随意流淌,限制我自由发展,我要挣脱你的羁绊(jī bàn),奔向广阔的田野……” 河岸耐心地劝导说:“正是由于我的存在,浅浅的溪流才汇聚成浩瀚(hào hàn)的巨澜(lán),你才富有肩负万吨巨轮的千钧之力,你才穿涧跳峡,冲动发电机的机翼,将青春的力量化为光明,你才赢得两岸庄稼的礼赞。”

“你的说教已是老生常谈,现在已经什么年代了,还想骗我?”河水不听河岸的劝告,不顾一切地冲毁堤岸,漫野横流,淹没田野,冲毁村镇,自以为得到了发展。渐渐地,它停在茫无际涯的原野上,失去了动力,再也没有办法向前。终于被泥土吸收,被太阳晒干。

参考答案:

观点一,我更赞成河水的观点,要想推陈出新,张扬个性,就要做出牺牲。

观点二,我更赞成河岸的观点,遵循一定的规则去做事,能少走很多弯路,还能凝聚力量,取得成功。

伊万·克雷洛夫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 (俄语: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1769213-18441121) 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克雷洛夫生在莫斯科,六岁时随退役的父亲回到伏尔加河畔的特维尔,没有上过正式的学校,只是自己在家读书,并在集市向各种卖艺者学习绘画,小提琴等。1779年克雷洛夫的父亲去世了,母亲想方设法把他抚养大。1783年全家迁到圣彼得堡居住,他也在税务局谋到了一个小职员的位置。当时恰逢冯维辛的喜剧《纨绔子弟》演出,克雷洛夫看过后下决心要当一个剧作家。并写出了剧本《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一个出版商买了剧本,克雷洛夫则借机向出版商要了莫里哀、拉辛、布瓦洛等人的作品。1788年克雷洛夫母亲去世,他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专心戏剧创作道路,先后写了多个剧本,以讽刺贵族的《摩登小店》和号召人民团结的《勇士伊利亚》最为成功,他还试图办过讽刺杂志,但所办刊物均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高压下被迫停刊。

1804年克雷洛夫见到了俄国寓言作家德米特里耶夫,德米特里耶夫曾翻译过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的寓言。克雷洛夫也曾翻译过,就把自己译稿给德米特里耶夫看。德米特里耶夫非常赞赏克雷洛夫的译笔,并建议他可以写写寓言。不料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克雷洛夫凭借寓言这一言简意赅的体裁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809年克雷洛夫出版了他第一本寓言集,收录寓言23则,包括他改写的伊索和拉封丹的作品和他自己的创作,均用诗体写成,克雷洛夫本人希望通过寓言达到文学和文化启蒙的作用,正如他在《狼和狐狸》中说的"我想把它写在一则寓言里,因为转弯抹角说出来的真理,别人就容易接受得多。"他的睿智、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配上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带韵的诗体,使得他的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讽刺文学的精品,从而受到文学界和公众热烈的欢迎,广为流传。他的某些警句,如《鹰与鸡》一篇中的"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可是鸡却永远不能飞得像鹰这样高"至今仍脍炙人口。当时甚至发生过克雷洛夫改写的拉封丹的寓言又被译回法语,并比原作还受欢迎的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87c642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6.html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