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的佛教

发布时间:2018-06-30 21:54: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正信的佛教

一、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住世七十九年。

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什么是“佛”?

“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

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就体上讲,智有三种: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怎么产生的?从哪里来的?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叫做“道种智”。第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智慧起用就是大觉。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觉”也有三类:第一、是自己觉悟了。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第三、是圆满的觉悟。

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自己觉悟。他们自觉之后,远没有发心,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觉悟;经典里常常说这是小乘人。

大乘菩萨自觉之后,能够主动地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人。“希望觉悟”,就是机缘成熟,菩萨一定会主动地帮助他,使他从自觉到究竟圆满的觉悟。

二、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

三、佛陀教育的目标

(一)佛教的学位制度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翻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

分为三个阶段说明:第一、是“正觉”。第二、是“正等正觉”。第三、是“无上正等正觉”。

(二)佛教的教学目标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

四、大乘圆满法

——地藏、观音、文殊、普贤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作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

入佛门最初的修学方法,就是“孝亲尊师”。佛陀教育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孝父母怎么会尊重师长?不尊重师长,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所以“尊师重道”,才能成就学业。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孝道”就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一切圆满从这里开始。

再将“大圆满”扩展提升——我们孝亲尊师,将孝敬发扬光大,孝敬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切平等,孝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观音”法门了。所以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哪来的观音!好像盖楼房一样,没有第一层楼哪有第二层;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称为大慈大悲。

“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处。所以第三位菩萨,就是“文殊菩萨”,代表“智慧”。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能够随心所欲都不违背这个原则,就是普贤菩萨。谁是普贤?人人都是普贤,普贤法门是圆满的法门。

五、佛法修学四大科目

(一)三福

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议。”

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1、“孝养”孝指理性,养指行德;不但是奉养父母之身,须知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孝敬扩大就是慈悲。慈悲,第一就是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是世间善法的标准。

“十善”佛将它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口是指言语,有四种善法。第一、不妄语。妄语是存心欺骗人,也就是不诚实。第二、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第三、恶口。恶口就是说话没有分寸、没有礼貌、很粗鲁,使人听了之后很难受。第四、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非常好听,可是用意不善。意业,就是指起心动念。所有的念头归纳为三大类:不贪、不嗔、不痴。

2、三福第二是二乘福,就是小乘的佛法。小乘佛法是建立在人天的基础上,就是孝亲、尊师、慈心、修十善业,有这个基础才真正能够入佛门,具足学佛的条件。入佛门应先拜老师,受三皈戒。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

什么叫皈依呢?“皈”是回头。“依”是依靠。

“具足众戒”,“众”是众多;众多的戒条里,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条戒,然而真正的戒条只有前面十七条——四重十三僧

五戒第一条是不杀生,第二条是不偷盗,第三条是不邪淫,第四条是不妄语,第五条是不饮酒。前面四条叫“性罪”,无论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不是说不受戒的人,犯了就没有罪。但是受戒的人犯了又多一重“破戒”罪。只有不饮酒一条,不受戒者不犯罪,受了戒就犯罪,所以这一条叫做“遮戒”。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制定戒条,是引导我们得到幸福、美满人生的规范,这一层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才会乐意的接受佛的戒条。

3、大乘福再往上提升,就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二)六和敬

世尊为之制定六条戒律,大家皆遵守这六条戒,这就是佛法的僧团,也就是世尊的弟子。因此“六和敬”,是团体共修的基本守则,无论是出家团体,或是在家团体,都必须要知道遵守的。

  第一、“见和同解”

  就是建立共识。社会要能够真正得到安定,首先要求人人能够和谐相处。唯有“和”才能够把我们的见解、思想,乃至于生活方式,逐渐拉近,才不会距离太远,这就是所谓的“平等”。“和”之后才有“平”,“平”之后大家心地就“安定”了。“安”之后才有“乐”啊。

  第二、“戒和同修”。

在家的僧团是以五戒为基础,出家的僧团是以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作基础,再加上大众现前生活共住所必须要遵守的一些规矩,就是寺院的“常住公约”。由一两个人起草,然后在会议中大家讨论,最后议决通过,住在道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遵守。

第三、“身和同住”。

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

  第四、“口和无诤”。

这是说大家住在一起没有诤论,真正能够用功向道。

第五、是“意和同悦”。

这就是平常讲的“法喜充满”。

第六、“利和同均”。

这是讲在一起共修的人,物质生活是平等的。

(三)三学——戒·定·慧

这个时代、这个地区的众生,病痛到底在哪里呢?第一、造恶——造十恶业。佛用“戒”学来对治。戒学是对治恶业的药。第二、人心散乱,不能得定、不能清净。所以用定学来对治;“定”学是对治散乱的。最后用“慧”学对治愚痴。

佛经分“经、律、论”三藏;定学就是经藏,戒学就是律藏,慧学就是论藏。

清朝康乾年间,把全国图书做一个总整理,再分类,依经、史、子、集,分成四库。库跟藏意思相同,库是仓库,藏是收藏。所以“四库”是从佛法“三藏”得到启示的。三藏,有分大乘、小乘。小乘有声闻藏、缘觉藏;大乘是菩萨藏,再分就愈分愈细了。总而言之,戒学是调身的,定学是调心的,慧学是调行的——我们身心的行为。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智慧。你说他怎能不快乐呢!

(四)六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要遵守这六个原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1 布施

  “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2 持戒

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间一切事物,无论大小,都有它的法则,一定要循着法则,才能够做得圆满、快速。

3 忍辱

忍辱就是忍耐。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没有忍耐,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忍耐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对人为的加害要能够忍受。第二、是自然的变化。第三、是修行。

4 精进

  “精进”,精是专精,进是进步。

  5 禅定和般若

禅定包括世间与出世间的禅定。整个佛法修学的枢纽在“定”。 “定”是内不动心。金刚经上有两句释迦牟尼佛教须菩提尊者,要用什么态度去弘法利生的名言。那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佛真正明了这些事实真相,叫我们对这些境界不要起心动念,我们的真心就恢复。对宇宙之间一切事物的看法,就跟如来一模一样。那时候的知见,就是佛知、佛见,正知、正见,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般若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998e28e2bd960590c6777e.html

《正信的佛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