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

发布时间:2019-07-24 14:32: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昆明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代码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多项选择题及其它试题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71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不少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我国南、北方自然物候、作物的成熟不尽相同,但南方地区普遍接受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变化的包括惊蛰、芒种的二十四节气。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4—7题每小题3分,810分)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②,偕同官具谏。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客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③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④,祧⑤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亦不行。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

《明史·于慎行传》

【注】①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②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③帷盖:受恩乞恩之典。④升拊: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⑤祧(tiāo):迁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史欲即鹿鸣宴 冠:夸赞

B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

C偕同官具 疏:给皇帝的奏章

D.不行 寝:废止

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B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C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D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

6下列各组对文中文化知识的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年十七,举于乡: 文中“举于乡”意即乡试中举。 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中试者称为“举人”。

B万历:历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文中万历即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C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明代的翰林院除主管编修国史等许多职责外,还进讲经史,以大臣充任的长官和众多不同职级的属官统称为翰林。 文中所述充当日讲官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而于慎行担任了日讲官是破例任用。

D不宜拊享太庙: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文中于慎行认为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的是指穆宗和宣宗。

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

8把下面课文中及选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逍遥游》)2分)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3分)

3)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2分)

4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云门道中晚步① 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②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注】①在浙江绍兴。②在陕西蓝田,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辋川图》。

9中间两联描写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

10有人评价尾联“化实为虚,不但笔法有了变化,诗境也添了空灵的意味”,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作者认识到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在未来的岁月中还来得及补救。这一名句是 。”

2王勃《滕王阁序》中写出秋水长天的名句是“ 。”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3)

最动听的歌声 【美】罗杰·迪恩·基瑟

“孩子,你乐意替我读点东西吗?”当我刚躲到铁轨旁的一个桥洞里时,那个正坐在火堆旁烤火的老流浪汉就问我。我点点头。

老流浪汉把背包从背上拿下来,把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倒在地上。我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

“在这里,孩子!”他兴奋地叫道。

“那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上面贴着邮票的纸卡片。“是像信一样的东西吗?”我问。

“这叫明信片。”

我伸手接过那皱巴巴、脏兮兮的明信片,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我发现上面盖的邮戳是一个已经有些久远的日期:19511127日。

昨天,我又一次从孤儿院跑了出来。目前,除了躲在这个桥洞里,我没有其他的地方可去。桥洞里时常住着流浪汉,今天我又遇到了一个。“你可以给我读读上面的字吗?”老流浪汉又问。

“老先生,难道你不认识字吗?

老流浪汉没有回答。他慢慢地低下头看着地面,然后抱紧了头。

“如果我说错了什么,我很抱歉。”我低声说道。然后,我看着明信片开始读:“你在美国好吗?我永远都会为你感到骄傲。同时,我也很想念你!爱你的梅妮。”

“梅妮是谁?”我问。

“我姐姐。她住在巴黎。”

“我知道那个地方,在海那边。”

这时,我看见泪水慢慢地从老人的脸颊流了下来。我想,他一定是想他的亲人了。每当想起我死去的父母,我也会流泪。

我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然后把明信片递回给他,说:“老先生,谢谢你跟我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他接过明信片,然后把它放进那件破旧的羊毛上衣的口袋。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教你认字,这样你就可以自己看信了。”

他摇摇头,转身回到火堆旁继续烤火。我也坐了过去。但我们都没有说话。

几分钟后,老人开始唱歌。

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歌声。我在孤儿院的电视机里听过许多人唱歌,但都不如老人的歌声动听。

突然,我听到身后有响声。我转过头,看见了两个铁路护卫队员,手里拿着棍棒,正朝我们跑来。就在我有点发慌时,他们却突然停了下来。我敢肯定,他们也被这如此美妙的歌声惊呆了。我想这也许是老人的姐姐为他骄傲的原因。

两三分钟后,老人的歌声停止了。我等着那护卫队员来驱赶我们。但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却转身离开了。

我看着老流浪汉,说:“老先生,你完全可以到电视上去唱。我相信你肯定能成为一个歌星。真的!

“我永远不会再在公众面前唱歌了。”他答道。

“为什么不?

“我被迫在公开场合为德国纳粹唱过歌。战争结束后,我就发誓,永远不再在公众面前唱歌。孩子,那是我永远的伤痛。”

说完,他脱下他的羊毛上衣,卷起袖子,举起他的手臂给我看。他的手臂上有文身,那是几个有点褪色的数字。

“你为什么文那些东西在手臂上?据我所知,别人文的都是图案。”

“这是囚犯的编号。”说完,泪水再次从老人的脸颊流下。

我曾学过历史,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无辜的人成了德国纳粹所建造的集中营里的囚犯,他们被迫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他们中的一部分被残忍地夺去了生命。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老人,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老人没再说什么。他重新穿上他的羊毛上衣,然后背起他的背包,朝我挥挥手,就转身走上了空荡荡的铁轨。

我站在那里看着老人孤独的背影渐渐远去。最后,伴着那最动听的歌声,老人消失在远方。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在桥洞里邂逅一个老流浪汉的故事,主要写了老人请读明信片给他听、听老人唱歌以及老人讲述他二战时的事情等内容。

B.老流浪汉永远的伤痛是被迫在公开场合为德国纳粹唱过歌,他内心充满自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就发誓,永远不再唱歌。

C.虽然那是一个皱巴巴、脏兮兮的明信片,但对老流浪汉来说,那是他的情感寄托,他想念亲人时就会拿出来。

D.当提议教老流浪汉认字时,他摇摇头拒绝了,因为他年纪大了,也没有精力学了,另外明信片上面的文字早已刻在他的心中。

E.小说中两次写到泪水从老人的脸颊流下,虽然具体情境不一样,但这两处细节描写反映的老人内心的情感是一样的。

13小说以第一人称为有限视角来见证故事情节的推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概括小说中老流浪汉这一个形象,并作简要分析。(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将题目命名为最动听的歌声有哪些深意?请谈谈你的看法。(7)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阅读题 7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6.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l)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竞争者,但每次都与奖项 2013年,他不敌爱丽丝·门罗,再次与诺奖错过。

(2)教育是一个 的过程,比如带孩子出去晒太阳、郊游踏青,即使不进行说教,也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活动。

(3)网络,是 的世界。有许多人打着网络文学的旗号,发表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文字。

A.失之交臂 耳濡目染 鱼目混珠 B.失之交臂 潜移默化 鱼龙混杂

C.失之东隅 潜移默化 鱼龙混杂 D.失之东隅 耳濡目染 鱼目混珠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已经建成42万个“爱心水窖”,解决和改善了828万山区半山区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和636万亩耕地补充灌溉问题。

B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从路边热情洋溢的宣传标语,到网络上情绪高涨的留言,“巴铁”们用行动诠释着中巴友好的内涵。

C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上,河北省去年的投资达到151亿元,实现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9万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D.“中国好歌曲”因原创特色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微博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受欢迎度惊人。

18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分)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入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________。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但可爱、高贵、魅力这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

A④①③⑤② B②④①③⑤ C⑤②④①③ D①③⑤②④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①___________,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②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__________________,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20.阅读下面材料,发一条微博朋友圈感言,表达自己的看法。(50字左右)(4分)

当三轮车刹车失灵冲向小轿车,司机第一反应是“不能撞到人家”;当肇事司机王秋生腿部骨折而被撞车主安然无恙时,他第一想法是“赶紧赔偿人家”;当被撞车主孔女士收到赔偿费后,第一反应是肇事者家庭困难,该去看看他。最近,发生在济南的一起普通车祸,肇事者和被撞车主互相理解谦让的故事,感动了不少市民。

处理这起事故的交警告诉记者,三轮车属于全责方,被撞车辆无责。经鉴定,被撞丰田车修理费约1800元,另一辆被撞车约400元。王秋生和弟弟都是孤儿,家庭比较困难,车主表示不追究。令人没想到的是,王秋生托亲戚找到交警,赔偿了两名车主的费用,孔女士非常感动,拿了现金来探望王秋生。交警告诉记者,从警这么多年来,看到很多人为了一两百块推诿责任甚至大打出手,像王秋生这样,在自己得不到救治的情况下,还坚持赔偿,非常令人感动。

5、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 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墙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昆明三中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项,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2.C项,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3.D项,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 A(应解释为“举行加冠礼”)

5. A

6D是指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

7D(“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了他的下属的俸禄,于慎行是因为考试出问题而引咎辞职的。)

8.1)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果然”1分,语句通顺1分。)

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内外”、 期功强近”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以”1分,语句通顺1分。)

4)于慎行认为不合礼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非礼”、 “故事”各1分,语句通顺1分。)

9.傍晚时分,诗人独步山野,目光随着游云追逐夕阳,脚步紧随流水奔向前溪,樵夫归来,孤烟散去,牛卧犁旁,小麦青青,(3分)描绘了一幅风景清新、充满生气的山村春晚图,表达了诗人闲适、愉悦的感情。(2分)

10.尾联从前三联的写实,转为写虚,(2分)将诗人自己游云门所见之景比作王维的辋川图,想象自己白发拄杖、醉扶靑藜沉醉在画图中。(2分)借助想象,诗人既在画中又在画外,诗境凭添了几许空灵的意味。(2分)

11、(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12.5分)答E3分,答D2分,答B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E“内心的情感是一样的”错;D“因为他年纪大了,也没有精力学了”错;B“永远不再唱歌”条件理解错。)

13.2)(5分)以第一人称“我”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演发展。(结合选文简析)

14.3)(6分)小说中的流浪汉是一个遭受纳粹迫害、遭遇悲惨、为自己曾经给纳粹唱歌而感到自责(含简要赏析)、远离亲人、孤独寂寞、思念亲人(含简要赏析)的老者。

15.4)(7分)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对作品的审读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究就可以酌情给分:

①老者的歌声的确动听(我和护卫队员这一角度);②老者敢于自责的心灵之歌是动听的;③那张皱巴巴的明信片中饱含的亲情也是一曲动听的歌曲;④作者“我”也是一个从孤儿院跑出来的流浪汉,对一个素不相识的老者伸以援手,这美好的品德也是一首动人的歌曲。

16.B(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失之东隅:往往与“收之桑榆”连用,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收到影响。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17 BA项搭配不当,“解决和改善”于“困难……问题”不搭配。C项缺宾语,应在“19万公里”后加“目标”之类的词语。D项语义重复,“超过”和“以上”应删去一个。)

18C(遴选出首句,利用句间关系确定顺序)

19.①“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

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20.示例:①勇于担当,不推诿,宁可自己伤痛也要赔偿车主,在王秋生身上我们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为这样的人点赞!

②王秋生勇于担当,得不到救治也要坚持赔偿,令人钦佩;孔女士感动探望,肇事者和被撞车主理解谦让,彰显人间真情!(概括事件2 分,表达观点2 分。)

21【参考立意】 思路一:可以从小爬山虎的角度来写。小爬山虎在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当妈妈告诉他屋顶有美丽的风景时,小爬山虎对风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能早点到达屋顶。于是,他沿着墙壁往上攀缘,但是,墙角的竹笋和路边小草的嘲讽使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帮助下,他终于爬上了屋顶。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美景,产生了失望和怅惘的情绪。而楼里孩子由衷的喜爱让小爬山虎终于发现了自己就是美丽的风景,而美丽的风景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这个材料实际上写出了小爬山虎心理成长的过程,这和人的成长过程是一样的。面对成长,我们该怎样看待别人的批评或者表扬呢?对待同一件事,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去分析、解决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写“要学会变换角度看待问题,才会出现新天地”,“要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峰顶的风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

思路二:可以从小爬山虎妈妈的角度来写。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更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小爬山虎的沉思中可能有对妈妈教育的深刻理解。正是妈妈希望小爬山虎有远大目标,才使得小爬山虎想爬上屋顶,看到美丽的风景,从而成就了自我。联想我们的家庭教育,在成功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者,而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者。再想想那些“溺爱”下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等等。由此,可以写教育孩子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才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畏惧艰险,取得成功等。

思路三:可以从墙角的竹笋、路边的小草角度来写。小爬山虎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墙角的竹笋、路边的小草就可以说是反对者。这种批评会让他失落,甚至停滞不前。但是,小爬山虎最终顽强地爬上了屋顶。小爬山虎的成功,可以说明适时的批评能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在生活中,老师、家长的批评,可能语气较强硬,语言较尖酸,但是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们,他们是希望我们明天会更好。由此可以写“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在批评中学会长大”等。

思路四:可以从牵牛花、太阳伯伯、风姑娘的角度来写。小爬山虎的成功是与牵牛花的赞扬、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与支持分不开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没有小爬山虎前进的动力。联想到生活中,一些成功人士的身后总会有很多幕后英雄,正是这些幕后英雄的支持与鼓励才成就了成功人士的辉煌。由此,可以写“鼓励与信任才能成功”,“成功的背后”等。 思路五: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来写。小爬山虎最终心里甜甜的,是与这个孩子的话分不开的。“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小的爬山虎能为人类提供阴凉,这就是他的价值,这就是他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人或事,发现我们忽视的美丽。由此,可以写“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心胸宽广,容纳万物”等。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17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任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知皇上。皇上很高兴,曾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等到张居正授意门生“夺情",于慎行与同僚上书劝谏,吕调阳阻止,没能上书。张居正听了之后根生气,有一天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事吗?"于慎行从容地回答说:“正是因为你厚爱我的缘故啊!”张居正听了很不高兴。不久,于慎行因为疾病归乡。张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复原职。当时张居正家道已经败落,侍郎丘擤前往登记家产、抄没全家。于慎行写信给丘擤,说张居正的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们再没有家,困苦潦倒,令人悲伤,应该推行贤明的君主不轻易离弃的恩德,顾全大臣的旧日情分。言词非常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礼制多由他来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间孝烈后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迁庙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又迁庙于宣宗。于慎行认为不合礼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他的语言明晰而实在。事情虽然没有被实行,但是有见识的人都佩服他懂礼制。他又说:“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也废止而没有实行。

万历十八年正月,上书请求早立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书请求。皇帝很生气,两次降旨严厉指责。于慎行不为所震慑,第二天又上书说:“册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们不说,过失应归到我们身上。希望皇上赶快定下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礼部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山东进行乡试,预先传出了主持考试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进言者于是就弹劾礼部,官员都停了俸禄。于慎行决定引咎辞职。奏章多次呈上,皇帝才准许了他的请求,在家呆了十多年,里外之人多次举荐,(他)都回绝了。万历三十三年,开始被起用主管詹事府。上奏章辞职,皇上再次挽留不下。过了两年,朝廷推举内阁大臣七人。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神宗命他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参加机密要务,于慎行再三推辞不被批准,只好离家上路。当时于慎行已经得了疾病,等到在朝廷上谢恩时,不能按照礼仪拜起,遂上奏章请罪。归家后卧病不起,于是起草遗疏请皇上亲善大臣,录用前朝官员,补充谏官。几天后他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7cd0d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f.html

《精编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