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创试题

发布时间:2020-01-07 07:57: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创试题

阅读《三峡》和《浙西三瀑布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壬寅岁,余游天台石梁。梁长二丈,宽三尺许,若鳌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来自华顶,平叠四层,至此会合,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凡水被石挠必怒,怒必叫号。以崩落千尺之势,为群磥砢所挡,自然拗怒郁勃,喧声雷震,人相对不闻言语。瀑上寺曰上方广,下寺曰下方广。以爱瀑故,遂两宿焉。 阌擻輳嬪諫迁择楨秘騖輛埙鵜。

(袁枚《浙西三瀑布记》,有删改)

注:壬寅岁: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华顶:天台山峰名。磥砢:石众多而乱的样子。 挡:阻挡推击。 拗怒:抑制怒火。 氬嚕躑竄贸恳彈瀘颔澩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略无 阙: 2)至于夏水 襄:____________

3多趣味 良:____________ 4群磥砢所挡秘 为:____________

5两宿焉 遂: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余坐石梁,恍若身骑瀑布上。

3、甲文中,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夏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乙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水势浩大的句子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1、(1)通“缺”,空隙、缺口; (2)冲上,漫上 (3)很 4)被 (5)于是、就

2、(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我坐在石梁上,就像骑在瀑布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万马结队,穿梁狂奔

4、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不同:甲文作者还流露出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乙】文参考译文:

壬寅年,我游览了天台山石梁。石梁长二丈,宽三尺左右,就像大龟的脊背跨过山腰,石梁下边是悬空的。水从华顶峰流下来,平行着有四道水流,到这个地方会合,就像万马结队,穿过石梁向下狂奔。凡是水被石头挡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急怒,急怒就一定要号叫。水以飞落千尺的气势,被众多石头所阻挡,自然就会怒气冲天,喧声如同雷震,人相对都听不到对方的言语。我坐在石梁上,就像骑在瀑布上。走到山脚下向上看,水的飞沫飞溅到头顶上,眼花缭乱,坐着和站着都不稳当,就怀疑身体将要和水一起被冲走了。瀑布上面的寺庙叫做上方广,下面的寺叫做下方广。我因为喜欢这个瀑布的原因,就在此住了两宿。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4题。(11分)(改编试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染:染成。②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笼上暮色”。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月色入户 : ______________ 2)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

3)怀民亦未寝 寝:______________ 4)止午、未、申三时 : ______________

5其实湖光染翠之 : 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3、【】【】两文都描写了月色,【】文中的的句子是 ;【文中的的句子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4、【】【】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4分)

『参考答案』112)考虑、想到;(3)睡觉(4仅仅,只是 5美妙(评分:每小题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2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3、【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4、【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乙】参考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这一段时间之内。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之美,暮烟凝聚在山间之妙,都出现在朝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西湖才把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容颜,水的情意,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段,做(15)(原创试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高祖①为人,隆准②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③。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④也。高祖常⑤繇⑥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高祖:汉高祖刘邦。②隆准:高鼻梁。③黑子:黑痣。④意豁如:性情豁达。⑤常:同“尝”,曾经。⑥繇:同“徭”,服徭役。⑦纵观:皇帝出行,允许百姓观看。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1)往之女家 : (2)无违夫子 夫子:      

(3)威武不能 屈: (4)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股:      

(5)喜施,意豁如也 施: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3、文段【乙】中,高祖认为的大丈夫应该是“ ”的人。(用文段【甲】中的句子填空)(2)

4、结合【甲】【乙】文段,你认为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古人,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4)

『参考答案』1(1)同“汝”, (2)这里指丈夫 (3)使……屈服 (4)大腿 (5)施舍

2(1)能够实现志向,就和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2)哎呀,大丈夫就应当是这样的啊!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4、示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人格,锤炼品质,培养一身正气,不被财富所腐,不被贫穷所移,不被威逼所迫。

【乙】文参考译文:

汉高祖这个人高鼻梁,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为人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汉高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有一次,正好遇到秦始皇出巡,允许百姓观看,汉高祖看到秦始皇,感慨万千地说“哎呀,大丈夫就应当是这样的啊!

(四)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段,做(15)(原创试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①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③,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

【注】①伶人:乐工,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②忽微:极细小的东西。③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动心忍性 忍:      

(3)曾益其所不能 曾: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5)及其衰也 及: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岂独怜人也哉!

3、【甲】所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乙】文中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2)

4、试用一个成语概括【甲】【乙】两文共同论述的道理,并说说你的启发。(4)

『参考答案』1(1)兴起,指被任用(2)使……坚忍 (3)同“增”,增加(4)在国内(5)等到

2(1)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2)难道只是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答出一个即可)启发: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逆境中求生;时刻警醒自己,注意细节,加强反思等。

【乙】文参考译文: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四)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段,做(15)(原创试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也。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傍沼星罗。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茜。时一褰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

(选自祖鸿勋《与阳休之书》)

【注释】①雕山:像是雕刻出来的山。②匝:环绕围绕。③宇:屋檐。④茜:茂盛。⑤褰(qiān):掀起。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1)晓雾将  歇:___ _ (2)夕日欲 颓:___ _

(3)沉鳞 竞:__ __ (4)有野舍于 斯:__ __

(5)杖登峰 负:__ 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茜。

3【甲】【乙】两文在体裁上都属于“书”,“书”是__ _的意思。【甲】文“实是欲界之仙都”与【乙】文“__ __”对眼前美景的感受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2)

4【甲】【乙】两文,作者情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4)

『参考答案』1(1)消散 (2) 坠落 (3) 争相 (4) (5) 拄着

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小园中的桃树李树,交杂着松树柏树葱茏繁茂地生长。

3、信件、信函_;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

4、共同点: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流连于山水之间的愉悦。不同点:【甲】文表现了难觅知音共赏美景的心情(或比肩谢灵运的自豪),【乙】文表现了作者欣赏美景的悠闲(放松、陶醉)

【乙】参考译文:

在我居住的县城西边有一座像雕刻出来一样好看的山。小山在宁静的远处水很清、石头奇伟瑰怪高高的山崖在四周围绕有几顷肥沃的田地。原来我们家在这里有一座小房子因为兵荒马乱损坏了今天又开始修建它。用石头做成地基凭借着树木做成房梁。野草生长在四周山泉顺着台阶流过。明月、青松、和风、绿草和这座房子很好地映衬搭配着。太阳每天升起落下白云自然地舒卷小池塘水洼像星星一样排列。屋檐下的炊烟和天地间的雾气、水汽共同舒卷。小园中的桃树李树交杂着松树柏树葱茏繁茂地生长。我偶尔卷起袖子挽起裤管趟过溪水拄着手杖登上山峰心胸悠然得直达九霄身体轻快得要飞起来好像悠悠然地忘记了我在天地之间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56d3f6f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a.html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创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