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语文半期试题

发布时间:2019-12-03 21:38: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期半期

说明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hòu (yǔ) (tì) 花团锦(cù)

B.蔽(yìn 弄(chì) (niàng) 罗摩衍那(yán)

C.( kǎi) záo 宿(sù) 为一谈(hùn)

D.(kuǎng) (kān) (huí) 吾身(xǐng)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奥秘 博学 云霄 盛气凌人

B.莲蓬 诲恨 烂漫 小心冀冀

C.贪婪 班蝥 吝蔷 披蓑戴笠

D.歧斜 取诀 朗润 人迹罕至

3.下面语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富于想象的人,会幸运地避免 在个人的狭窄的情感角落,把挫折与悲痛化作一柄银锄,不断拓宽他的情感世界,从而去爱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棵青绿的草,每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并在这爱中,把善良撒播得更加善良 ,把青绿 得更加青绿,把路伸向更远的远方。想象这种对心灵世界的无尽拓展,不是许多人都 的魔力吗?

A.①幽静 ②湿润 ③求之不得 B. ①幽思 ②润湿 ③梦笔生花

C.①关闭 ②滋生 ③孜孜以求 D. ①幽闭 ②滋润 ③梦寐以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人声鼎沸

C. 三人行必有我师,有问题要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D.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

6.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更要立志报效相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像“家慈”与“令堂”,前者尊称对方的母亲,后者谦称自己的母亲。

C.《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作曲家、散曲家。天净沙,曲牌名。

D.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8.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暮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鲁迅的《朝花夕拾》主要是为少年儿童而写的,写了很多孩童之事,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C.《再塑生命的人》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D.朱自清的《春》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绘春”“赞春”“盼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二、积累运用26分)

9.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

1)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

2)水何澹澹, 。(《观沧海》)

3)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化用有关陶渊明典故的句子是: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7)《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的句子是: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

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1.综合性学习 10分)

在祖国母亲70周年生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礼赞70周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加。

(1)【我来留言】在学校举行的“红心向党,奋进70 周年”演讲比赛中,你班小华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请你在班级微信群中为他留言。(3分)

(2)【我来解说】学校组织全体同学到市博物馆参观“建国70周年文物展”,好朋友小花对右边这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的正面图像设计创意不太了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他解说。(3分)

(3)【我来采访】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学校师生采取合唱、快闪等一系列形式,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最美的歌声,来表达对祖国的衷心祝福,向祖国母亲70华诞献礼。

你作为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准备采访策划组织活动的校团委刘书记和参与演唱的小华同学。请你分别拟写一个采访问题。(4分)

采访刘书记:

采访小华: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灯如红豆》,完成12-15小题。(13分)

灯如红豆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A 。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到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B ,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我觉得,多读点书,心里会点亮一盏灯。也许这是我思念灯的又一缘由或写完这篇短文后的意外收获吧。

(选文有删改)

12.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4分)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13.请把下面两句话填在文中划线AB处。(只填序号)(2分)

(甲)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

(乙)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

A处应填 B处应填

1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   

15.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给母亲梳头发》,完成16-19小题。( 15 分)

给母亲梳头发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深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让头发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与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目前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己觉得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当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姣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着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6.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4)

 17.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

18.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4)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9.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3)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0-22小题。( 12 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

【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巧对》)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诏:皇帝的命令。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风起(

3)即其言应诏( 4)而深爱之(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22.咏雪》与《黄琬巧对》中,两位主人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四、作文(60分)

23.在我们生活中,美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轻轻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静静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用心体味你的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美悄然绽放在我们生活的路上……

请以“美,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套作。(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 D 4. B 5. B 6. A 7. B 8.C

二、积累运用

9.1)吹面不寒杨柳风 2)山岛竦峙 3)学而不思则罔 4)回乐烽前沙似雪

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0.1)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2)①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③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1.(1)示例:小华,祝贺你演讲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的祖国祝福。

(2)示例:“40”和“1949 - 1989”表明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纪念币,同上面环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的文字相呼应;五星是国旗的标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平鸽寄寓着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3)采访刘书记示例:刘书记,这次活动共有多少人参与?

采访小华示例:请问,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阅读理解

(一)12.①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13. A处应填 B处应填

14. 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④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答出任意两点,意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15. 示例一:不能删除。该段升华了作者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味,作者认为多读点书,书就如同他等一样会照亮人们的心灵,净化人们的灵魂。

示例二:能删除。作者上面都没有提到与书有关的内容,最后一段把书与等联系起来,内容突兀,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16.①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②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③母亲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④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意思对即可:一方面1分,共4)

 17.①突出母亲长发的乌黑浓密,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优雅、美丽。②表达了“我”对母亲长发的羡慕,对母亲梳理头发动作的喜欢。③与母亲后来头发的花白、稀薄形成鲜明对比。④为母亲手术后要“我”为她梳理乱发做铺垫。(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

18.词语运用示例:“轻轻柔柔”,运用叠词,强调了“我”为母亲梳理头发时的小心翼翼,体现了“我”照料母亲时的细心。(典型词语,1;分析,3分。其4)

  修辞方法示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我”不愿打扰母亲休息的心理,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呵护关爱。(相关语句,1;修辞方法,1;分析,2分。共4)  (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共4)

 19.示例一:赞同“抒写家庭亲情”的看法。“选购食物”“洗晒球鞋””削铅笔”等事情,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为手术后的母亲洗澡、梳头等事情,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孝心。全文洋溢着浓浓亲情。

  示例二:赞同“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的看法。母亲头发从“乌黑浓密”到“花白而稀薄”,母亲从以前的“大无畏”到手术后的“十分软弱”,“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等内容,都表达了“我”对年迈母亲的爱怜、对母亲衰老的无奈。文章流露出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表明观点,1;结合相关内容,1;分析,1分。共3)

(三)20.1)俄而,不久,一会儿。(2)因,趁、乘。(3)以,按照。(4奇:认为与众不同。

21.1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22. 聪明智慧,才华出众。(2分)启示:示例(1人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格式,看问题要从多重角度发掘问题、分析问题。(2)在学习中,我们要放开思维、开动脑筋,在考虑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3)我们平时做事看事的时候,要注意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我们应该透过事物平凡无奇的外表看到事物的真正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2分,回答一个方面意对即可)

【乙】翻译:

黄琬小时候就聪明。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皇太后询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太后,觉得黄琬与众不同并十分喜爱他。

四、作文(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da5672f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5c.html

《七年级上期语文半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