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提纲

发布时间:2012-10-21 21:44: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生教学提纲

第一讲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定义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二)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国史研究与新中国成立后党史研究

相同点:

党史是国史研究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史走向决定国史的走向,因此,在内容上二者交叉和重合。二者在理论上也有一些相同、相近、相通之处,很难截然分开。

不同点:

二者学科性质不同。党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它的学科定位为政治学;即使从史学角度看,它也属于专史研究性质。而国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当代史,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相衔接,纯属史学学科,而且是断代史性质。

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

(一)四分法

(二)五分法

(三)六分法

(四)八分法。

三、关于国史研究的主线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线的观点有:

1、国史的主线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2、国史的主线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国史研究应该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这一条主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4、应当以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历史主线,简明的表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开创和发展。

5、国史主线至少有三条: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和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三条主线中,第一条最重要,但是它代替不了另外两条主线。

四、关于国史的主流

(一)怎样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的失误和错误

(二)改革开放前那段历史对改革开放的意义

五、近年来国史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共和国成立后七年国史研究的主要视点

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研究

2、关于抗美援朝的研究

3、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10年的主要研究视点

1、关于大跃进的研究

2、关于人民公社的研究

3、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研究视点

1文革发动的起因

2文革中人民群众心态和领导人的作用

3文革期间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四)关于新时期的研究视点

1、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

3、关于三农问题研究

4、关于依法治国方略研究

5、关于反腐败问题的研究

6、关于中美关系研究

7、关于国史研究

第二讲 新中国成立后三农政策历史沿革与经验启示

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一)对三农基本情况的判断

(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设计

二、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

(一)土地改革政策

1、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50—1953年冬)(主要在新解放区)

2、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19534—19569月)

(二)乡村管理体制

乡的政权机关为乡人民代表会议和乡人民政府,乡政府为乡的行政机关,在乡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乡人民委员会为乡一级的地方权力机关,受区政府的领导,不设区人民政府的地区受县人民政府的领导。

(三)农产品流通体制

11949—1952年: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政策

21953—1978: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

三、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跃进

(二)农村管理体制:人民公社

四、文化大革命和两年徘徊时期(1966—1978

(一)倾错误对三农的冲击

(二)城里人务农——“五七干校和上山下乡

五、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一)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二)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乡政村治

(三)农产品流通体制

11978—1984年,逐步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

21985年至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阶段

六、探索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

(一)衡量三农政策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11949-1957三农政策推动农村生产力初步发展

21957—1978三农政策造成农村生产力曲折缓慢发展

31978年以后三农政策使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

4、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二)在发展中解决三农问题

1、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因经济、社会和政策的原因而强化,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三农问题

(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趋势

1、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

2、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途径

3、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应坚持的原则

(四)积极促进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化建设

1、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化的意义

2、推进基层民主化建设的原则

(五)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1、新中国成立对农业基础地位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后果和原因

3、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措施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研究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政体,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的行使,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全面反映中国的政治生活。它与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内容与形式,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因

1、思想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代议制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

2、榜样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仿效苏联苏维埃的模式建立起来的。

3、经济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这种经济制度密切联姻。

4、社会原因

中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诸要素决定的。首先,它受政权建立时尖锐对立的阶级斗争和新政权的贫民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次,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受中国革命取得政权方式的影响。

5、历史条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深刻受到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由于中国的经济文化落后,使得马列主义关于代议制建设的理论在中国大打折扣。最突出的表现是,马列一贯主张无产阶级国家代表机关必须建立在真正普遍、平等、直接和无记名投票选举的基础上,但由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短时期还难以实现。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萌芽与过渡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5年,省港工人大罢工成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作为领导罢工的权力机构。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成立上海市最高权力机关——“市民代表会议。湖南农民运动成立农村的权力机关——农会。

2)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三三制的参议会制度。

3)解放战争时期

在解放区建立农会或贫农团,在此基础上,建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区、村(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民政府。

2、确立和挫折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人民政府。”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541966年,共召开三届人大会议。

文革爆发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受到严重破坏,直到1975年才召开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并用革命委员会取代人民委员会,撤销人民检察院。

3、恢复和发展

19782—3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表明人大制度的初步恢复。以后人大工作逐步走向正常化的轨道。如:人大的职能得到加强、选举制度更加民主化和重视人大立法等。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特色和优势

1、原则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党的领导原则

3)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议行合一原则

3、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定保障。

3)它可以兼顾民主与效率两者之长

4)它可以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要研究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需要研究人民代表大会与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与执政党的关系;二是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三是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1、人民代表大会与党的关系

现行宪法规定表明,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党要实施对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党对人大的政治领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

第一,党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方针政策,人民代表大会贯彻执行。

第二,党就国家的重大问题,直接向全国人大提出建议案

第三,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实行工作领导(立法工作领导、选举工作领导、会员领导和日常工作领导)

第四,党的组织领导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在各级政权机关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是主从关系、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体现在:

1)在组织上,其他国家机关,即行政、检察、审判和军事等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任命产生。

2)在工作上,其他国家机关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3)在行为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执行机关的行为实施全面的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应根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来行使国家权力,因而要充分反映民意、处处对人民负责,时刻受人民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上下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上下级不是领导关系,其关系是:

1)法律监督关系

2)业务指导关系

3)工作联系关系

(五)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世界各国对代议机关的一般称谓有:代表(或代议)机关、民意机关、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这几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东西,只是在不同场合和语言环境下,根据不同对象而强调的意义不同而已。

1、代议机关。是从代议制民主的角度,当强调议会的代表性质和议事性质时,常常使用这一概念。是在比较抽象意义上对议会的统称。在对各种不同性质的议会进行概括、统一称呼时,就常常使用这一概念。它比较不带政治色彩和感情色彩。

2、民意机关。它侧重强调议会代表民意、反映民意这一特性和功能。任何议会都有民意机关的性质和作用,但又都不仅仅是民意机关。

3、立法机关。世界上任何国家议会的首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立法。而人们平常使用立法机关概念时,主要从下面两个角度:议会的性质就是立法机关,议会职能仅仅为立法,或最根本的职能就是立法。

社会主义国家的议会一般都称为各级权力机关,但不能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都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在宪法上,英国的议会和日本的国会也都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以,不能从权力性质来判断议会的优劣,并以此来区分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六)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1、议会的一般作用

1)实现民主

2)使政府合法化

3)代表并表达民意

4)稳定社会

5)揭露社会弊端,推进社会进步

2、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1)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途径

2)是政府权力合法性的源泉

3)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有效组织形式

4)是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

5)是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机制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所谓政党制度,是指政党领导或控制国家政权、干预政治的一种制度。在多党存在的国家里,它不仅包括政党与政权的关系,而且包括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政党领导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由来

从历史上看:

1)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共同创造的必然结果

3)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也是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

从现实条件看,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1)是由我国现阶段的阶级、阶层状况的变化决定的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3)是由共产党执政的地位决定的

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

1三三制政权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萌芽

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会议的选举结果是: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占6名。

2)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1949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第一,各民主党派都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多党合作

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参加了国家事务的管理,是多党合作的又一重要标志。一是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参与了《共同纲领》的制定,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二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工作。在6名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名;在56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占了近一半;在4个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名;政务院32个部级单位的正职领导中,党外人士占13名。

第三,政治协商

3)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上半年,这一制度在原有的三个方面条件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发展的表现:一是政治协商;二是多党合作;三是提出了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阶段

1957年反右倾扩大化,使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受到打击。

1959—1961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分批化为右派分子的多数人平反。

十年文革,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受到严峻考验。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成了专政的对象,任意抄家。

第三阶段:走向成熟、完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第一,多多党合作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认识更加深刻。

第二,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第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制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纲领性文件,并进而将其载人宪法。以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为标志,我国多党合作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阶段。

——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身分进入国家政权。一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二是在推荐民主党派成员担任中央和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方面加大力度。

——政治协商制度更加完善。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协的作用,民主党派在政协常委和政协领导成员中所占比例有很大提高。二是中共九重大问题与民主党派协商已形成制度,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逐步规范。

——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特约人员,”,参与社会各方面监督。

3、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分析

1)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有一种密切合作的政党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3)有一个共同的纲领和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有一条行之有效的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有一个实行合作的组织形式: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有一条保障合作的法律原则: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的执政党与西方执政党的区别

所谓执政党,就是代表本国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政权的党,或者叫负责组织政府的党。换句话说,凡是负责组织政府,并通过政府贯彻本党政策的政党,都可以称之为执政党。

1)执政党地位取得的方式不同

西方国家的执政党,一般是通过竞选而上台组阁的政党,其地位的取得与合法性基础建立在竞选之上。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地位的取得与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不是通过西方国家的那种竞选,而是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的斗争中形成的。

2)执政党执政的基础不同

西方国家执政党执政的基价基础是资产阶级私有制,政治基础是三权分立、多党竞争,思想基础是民主、自由、分权等西方政治理念。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

3)执政党执政的方式不同

西方国家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主要是掌握或控制国家的行政权力,而对立法、司法部门及社会经济政治组织、意识形态领域等,只能施加影响或进行牵制,无论是从纵的方面,还是从横的方面看,执政党的权力都是有限的。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主要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3、党的领导及其基本途径

1)政治领导

主要指的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等。

2)思想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民。有了正确的思想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组织领导

(三)巩固发展我国政党关系需要把握的重要方面

1、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

2、既要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

3、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

4、既要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第四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战略的演进与内在逻辑

一、一边倒外交战略(20世纪50年代)

(一)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内涵

1949年春,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思想。

()确立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1一边倒外交政策是毛泽东正确分析战后复杂局势的有利选择

2一边倒外交政策史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3 一边倒外交政策是毛泽东对相同意识形态认同的合理产物

(三)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1、抵制并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确保新生政权的安全和稳固,为新中国的方针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3、获得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为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密切了中苏关系,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维护了远东及世界的和平

(四)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局限性与经验教训

1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2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经验教训

二、两面出击20世纪60年代)

(一)两面出击的内涵

(二)两面出击外交政策产生的历史逻辑

1、苏美争霸

2、中苏关系恶化(50年代末期,苏联提出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遭到中国拒绝后,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双方爆发珍宝岛冲突)

3、中美继续对抗(美国在台湾驻军,派飞机侵犯我国领海、领空)

4、西欧国家独立倾向发展

5、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不结盟运动兴起

(三)两面出击外交政策的影响

三、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70年代)

(一) 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政策形成的背景

(二)一条线一大片的内容

(三)一条线一大片的意义

四、全方位外交(20世纪80年代后)

国际形势:

国内形势:

这一时期外交工作的主要内容

1、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尊严

2、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4、致力于与大国和发达国家构筑新型关系的框架

5、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五、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1、大力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各国互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3、倡导并落实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本原则的新安全观

4、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抓住关键环节,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

6、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东亚区域构筑稳定周边的战略依托

第五讲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宗教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教训

一、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宗教问题的历史考察

1、新中国成立后党解决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探索

1)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争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进一步提出民族问题思想。

1957年。周恩来发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李维汉是当时党和政府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的具体领导者,又是著名的理论家。他在后来汇集出版的《统一战线和民族问题》。强调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慎重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发展对民族上层的统一战线,培养好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目的是使各民族共同走向繁荣。

2)新中国成立后解决民族问题进程的曲折

中央政府成立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及时提出少数民族的工作要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杜绝一切性急的做法,严格防止机械搬用汉族地区的工作经验和口号,严格集中一命令主义的方式在少数民族中去推行汉族地区所实行的各种政策。

19521956年,中央重点反对大汉族主义。1957年,“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十年“文革”,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受到破坏。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和推进

第一,民族问题方面的拨乱反正

第二,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的形成

第三,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与推进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解决民族问题的新贡献

第一,进一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第二,强调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就是维护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第三,提出解决好民族问题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

5)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民族理论统领民族工作全局

第二,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进一步强调抓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和人力资源开发及各种专门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解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局

第五,进一步认真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宗教问题的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

第一,继续重视宗教问题,重申并认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提出了一些新思想

第二,引导各大宗教进行了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

2、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工作出现的曲折

第一,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在汉族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

第四,“左”倾错误的纠正及宗教理论的深化

第五,“文化大革命”对宗教工作的破坏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宗教问题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

第一,邓小平重视宗教问题

第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的诞生

1982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第三,新宪法重新颁布“宗教信仰自由”条款

第四,全面落实宗教政策,促进了宗教领域的基本稳定和健康发展

4、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解决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5、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三、我国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历史经验

1、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历史经验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着眼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二,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第三,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第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五,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第六,必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七,必须坚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开展民族工作

第八,必须始终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2、解决宗教问题的主要历史经验

第一,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我国的宗教问题

第二,坚持从我国宗教实际出发,完整准确地理解、运用并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第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

第四,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这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五,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互相尊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宗教界爱国人士的积极作用

第六,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正确区分和处理少数民族宗教方面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第七,调动宗教的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第八,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处理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644ff44693daef5ef73dd0.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