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1-12-15 20:10: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研究

 

一.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起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在2008年横扫全球,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景气循环,而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全球性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金融机构损失惨重。遭受损失的机构从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扩大到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几乎涵盖了金融体系的所有机构。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注资接管,包括华盛顿互惠银行、美联银行在内的五十余家银行破产,雷曼、贝尔斯登等五大投资银行相继破产、并购或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欧洲多家大型金融机构深陷财务,被并购重组或被政府注资接管。冰岛金融体系濒临崩溃,数倍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外债规模使其面临国家破产的困境。据IMF测算,全球金融机构的最终损失将高达4万亿美元。

  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衰退和调整期。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居民消费、工业生产以及进出口增长大幅放缓,就业形势恶化;信心疲弱和出口大幅下滑使得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货币大幅贬值,资本外流问题突出。部分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流入的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中东欧部分国家因外部融资环境和本地区经济前景恶化而一度陷入严重的债务困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4月的预测, 2009年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3%-3.5%,其中美国经济下降2.6%,欧元区下降3.2%,英国下降3.8%,日本下降5.8%;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情况略好,但增长也将大幅放缓,2009年将仅增长1.5%-2.5%

  在全球空前一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下,2009年的世界经济初显稳定迹象。金融体系方面,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已经回落至20089月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摩根大通和高盛先后偿还政府救助贷款并实现上半年盈利;实体经济方面,主要国家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底部持续上扬,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强,多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可能已经度过最坏的时期,全球的联手抗击行动使世界经济免于陷入经济大萧条,但历史经验表明,衰退后的投资恢复往往是缓慢的,如果衰退与金融危机有关,则更是如此(引自IMF报告),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复苏将是漫长而缓慢的,在本轮危机中暴露的各种经济体系中的深层次和固有的矛盾,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来进行化解,经济的恢复过程将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我们现在所处的漫长的恢复调整过程可称之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复苏调整过程,即是对世界经济秩序、国际货币体系和监管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构的过程。

  (一)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的根本原因,危机后的复苏过程也是新经济秩序重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界的资源重新配置,提高了各国经济的效率,但同时,世界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过度借贷,过度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形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经济增长对出口需求的依赖度不断提高,而大量出口积累的外汇储备则以极低的利率借给美国,维持其长期借债消费。随着发达经济体高消费、高杠杆积累到一定程度,这种失衡必然会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加以释放。而新经济平衡点的形成,一是取决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即提高储蓄率、降低负债;二是取决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的结构改善,即靠提升内需去消化过剩产能。

  (二) 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严重缺陷。在国际金融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将越来越多的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以单一国家主权信用货币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剧了风险集中和危机传导。当一国货币成为全球初级产品定价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后,该国货币当局难以兼顾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负债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内难以持续。发达经济体在国际金融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国际金融组织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限,无法形成对主要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有效监督和制衡。伴随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话语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近期,央行周小川行长公开发文,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想,建议在特别提款权(SDR)的基础上,发展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做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可以想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新兴经济体将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争得更多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

  (三) 危机暴露了现有监管体系在跨行业、跨市场、跨国境的金融创新方面的监管真空,各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亟待加强。

  本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渠道,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危机的快速蔓延暴露了部分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理念、体制及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相信市场的作用,忽视了资本逐利动机下隐藏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二是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创新的实践,对复杂产品风险链条、跨行业和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及场外交易无法进行有效的风险监测和分析;三是国际合作方面,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机制,对于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缺乏监测。在应对本轮危机的过程中,多国央行联合行动,通过同步降息及其他量化工具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而同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及其产品透明度,将成为下阶段国际监管体系改革的主导思路。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主要应对措施

  在管理汇率体制和资本项目非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本轮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外部实体经济的衰退引发外部需求的急速下滑,并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而外贸出口的大幅下滑又进一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开工率不足、就业压力增加及股市、楼市的负财富效应也对居民消费的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中国经济深度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为有季度统计数据(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

  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我国经济从2000年以来已经延续了8年的高速增长,其自身也面临周期性调整的需要,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都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变,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调整的深度。

  为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防止国民经济深度下滑,中国政府强力启动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力扩大国内需求。概括来看,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强力拉抬内需,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投资方面,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积极调动社会投资。在两年内通过增加安排1.18万亿元中央投资,拉动四万亿元投资规模,资金投向主要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等。同时,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领域,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政府鼓励项目的建设。

  二是消费方面,重点放在增强消费能力、发展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预期等方面,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的待遇水平,较大幅度增加各项涉农补贴。开展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积极拓展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完善汽车等消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政策障碍,稳定和增强居民的消费预期。

  (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国家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落实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支持。从2008年下半年起,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利率累计下调1.89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计下调1.62个百分点;四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中小型金融机构累计下调4个百分点;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控制;加强信贷政策引导,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均衡增长的基础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优化信贷资金结构,重点为中央投资项目、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灾后重建、扩大消费、自主创新等领域提供信贷支持。

  (三)实施产业振兴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重点是组织实施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十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是加大信贷支持,调整税收政策,实施重要产品的收储,稳定生产,稳定市场,支持企业渡难关;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加快改革创新,鼓励兼并重组,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密集出台一系列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方案,强调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形成产业结构的梯级布局。区域规划政策的核心旨在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地理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构建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财政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工程建设;结合重点产业振兴,推广应用一批能够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技术;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建立人才和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业。

  (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促进就业,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在安排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注重发挥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扩大各类社会保险的有效覆盖范围,启动实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行扶贫政策;提高全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抓紧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同时,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

  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可概括为扩内需、保增长、稳出口、调结构和促民生五方面,从短期来看,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势头,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拓展国内需求,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展望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在2009年一季度见底后于二季度开始启稳回升,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指标的局部好转一是来源于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引发的政府投资的高速增长,二是来源于宽松货币政策下基础货币和信贷资金的巨额投入,从长期来看,两者都不具备可持续性。依靠大量政府投资和巨额信贷资金投放来拉动的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可持续路径,应是在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及结构的调整。

  (一) 中国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发展的长期驱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一个城市化、工业化与市场化互相演进的三十年,其间,财富的增加、国民福利的提升莫不与此息息相关。数据显示,198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9.8%,人均GDP256美元,而至2008年末,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5.7%,人均GDP3266.8美元。然而我国现有的城市化率,仅相当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和五十年代的日本。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一国的平均城市化率应在55%左右,同时,当一国和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因此,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通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明确定位,合理布局,并配套实施政府行政管理体系、财税体系、分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政府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实施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启动新一轮的城市化浪潮,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是一个长期和必然的趋势,而城市化的进程将带动相关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如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远未完成,建设更为强大的工业依然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

  美国经济学家惠特曼.罗斯托(Whitman Rostow)在其经济发展阶段论中,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按照这一划分原则,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正介于起飞阶段和走向成熟阶段。

  综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危机中的经济发展,在经济走向成熟的阶段中,技术进步成为其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推动力,其电气机械等行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由原先的引进欧美的先进技术进入了自主开发阶段,成功了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了国内消费率的持续上升。

  30年改革开放把中国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5%,虽遥望美国,但已进入全球第二梯队,而人均经济指标则处于全球中等水平。但从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来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一些典型城市已经向成熟阶段迈进,三大经济圈集聚了全国50%左右的经济总量,而其他大部分国土及人口仍处于起飞阶段,除东部沿海省市以外的中西部22个省份,人均GDP均低于3000美元。

因此,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解决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城市化、交通运输、资源开发、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国土治理以至国家安全、民生福利等问题,都有赖于工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因外需疲软而引起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也应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产业质量和调整消费结构来进行化解。另外,亚非拉等其他工业落后于中国的国家,其工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中国的装备支持。可以认为,中国工业未来仍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长期增长。建设更为强大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工业,发展新型工业经济、运用新技术降低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并以此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创造和谐的工业和社会环境,仍然是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

  短期来看,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但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具备了抗风险和促发展的一系列有利条件,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调控具备较为充足的操作空间和较大的回旋余地。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政府系列经济刺激方案的落地实施,也使我们对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多有期待。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和金融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中国整体的经济运行环境和运行效率将实现跨越式提升。

  铁路、公路和机场的交通运输建设和国家电网等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的重点之一,占政府经济刺激方案总投资的37.5%;各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中,支线机场、城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港口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投资的重点,可以预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极大的改善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状况,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效率都将大大提高;另外,产业振兴规划中,物流业做为唯一的非制造业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现代交通业,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由传统产业向服务性行业的转型,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程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政策意图。新一轮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使我国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的提升,改善交通运输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形成的瓶颈,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和经济运行效率,使国民经济在一个更高效的环境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运行。

  二是系列产业规划和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改变我国现有的产业格局,促使我国产业发展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将通过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完成要素资源的整合,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规模化经营;产业规划中对产业集聚和转移的导向性安排及区域经济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区域集中度,形成特色产业区域,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对科技研发、自主创新、环保和新能源项目的政策扶持将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产品,淘汰落后产能,解决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升中国制造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低价格均衡时期是各项要素资源定价机制改革的最佳时期。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初度过艰难的衰退期,步入缓慢调整和复苏,这一阶段也是各项要素资源在低价格水平上实现相对均衡的一段时期,其特征表现为低要素价格、低利息和低消费物价。低价格均衡阶段是完善各项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最好时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先后启动并实施了土地制度改革、燃油税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等酝酿多年的改革方案,并研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改善煤、电、天然气和水价等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订并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等。一系列价格和税制改革的实施将有助于形成资源性产品的市场定价机制,改变原先对资源的不计成本的粗放式无序开发,减轻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是金融创新仍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而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对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经营模式和创新衍生金融产品缺乏监管控制,对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影子金融机构及信用评级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缺乏必要的监管,也是推动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升级演变的重要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尚处于起步状态,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运用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国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监管是全面的,对金融产品创新实行准入监管。因此,对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创新应区别看待,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否定和抑制我国的金融创新。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如果不鼓励金融创新,不仅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金融化方面的差距越发明显,还会使中国的金融机构重回传统业务模式,陷入低层次的同质竞争中去。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趋动力,解决危机要靠创新,未来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应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既要充分发挥其价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作用,也要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加以控制和监管。

  首先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近期,管理层相继改革和完善了新股发行体制,重启主版IPO;设立和启动创业板,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显示了管理层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以适应不同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意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必然推动融资结构的调整和融资工具的创新。

  其次是创造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鼓励与当前货币政策相配套的各类业务品种的创新。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机制改革将继续向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以开办跨境结算试点的方式迈出了战略性的第一步,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融合、连通。金融产品创新仍将比较活跃,直接融资工具将更加丰富,国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理财产品创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第三是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销售、相互代理等多种形式,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优势,促进资金和资本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有序流动,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整体效率。

  五是商业银行将在中国经济加杠杆化的过程中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经济的高杠杆化运行(政府高额债务、企业高负债率、居民超前消费、金融衍生工具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运用)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因素,西方国家化解危机的过程,也是艰难的去杠杆化过程。与西方发达经济体不同,我国的金融杠杆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刺激经济,拉动内需,需要加杠杆化。从政府负债看,2008年末,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16.8%,而同期美国、日本、欧元区这一比率分别达到71%163%67%2009年我国预算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占GDP比重约为2.93%(低于国际警戒线3%)的标准,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为1.75万亿美元,占GDP12.3%;从企业负债看,央行监测数据显示,我国5000户非金融类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5%,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合理健康;从居民消费看,用消费信贷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消费者的杠杆化率,中国也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2008年末消费信贷占GDP的比率,台湾为53.8%,韩国为76.3%,法国为47.7%,巴西为9.5%,美国200812月份的消费信贷余额占2008GDP的比重为18%,占2008年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5%,而中国居民的消费信贷占GDP比重仅为12.8%,居民信用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金融体系运行来看,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8年末货币乘数为3.68,比上年同期低0.2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2.45%,作为杠杆化率重要指标的商业银行平均贷存比约为65%,(美国该比例接近100%),为1994年以来最低点。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中国的杠杆化率仍处在相对低位,适度的加杠杆化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

  事实上,中国政府在实体经济领域实施的多项刺激政策均显示出明显的加杠杆化倾向,如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中,以1.18万亿的中央投资撬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2.82万亿元;调整固定资产项目资本金比例,除了两高项目之外,大部分行业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下调了510个百分点,而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下调了15个百分点,下调居民首套房按揭贷款比率等;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快速发展也为资源性资产的价格重估及大型投资项目的融资工具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在中国经济加杠杆化进程中,金融活动将更多形式,更深层次的渗入到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手段更加多元化,经济金融化的程度越发显著,金融资产占社会财富的比重将日益加大,金融资产将以远超GDP增速的速度实现快速扩张。以银监会监管的金融资产为例,银监会成立初期,其监管的金融机构资产总量仅为27.68万亿元(2003年末),至2009年二季度,所监管资产总量已达73.74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17%。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中国银行业将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

  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曾形象地用望远镜显微镜来形容银行工作。同样,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也要用好望远镜显微镜,从战略的角度把握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向好,并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一致应对金融危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重建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应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履行其做为中国企业公民的责任;从微观层面看,应对金融危机,适当运用反周期的思维模式,有助于熨平或缓解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和把握企业风险实质,保障银行业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银行业发展,我们的观点是: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脉络,冷静思考、立足长远、积极应对、顺势而为,加强金融创新和专业能力建设,伴随中国经济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一)顺势而为,把握经济发展节奏,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国家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产业振兴规划、区域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引导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商业银行应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中把握发展的节奏和脉络,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一是在信贷投向上,重点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符合国家信贷政策的产业和项目支持。加大对重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十大振兴产业的专项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成立中小企业业务专营机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加大对零售信贷业务的支持和投入,通过消费信贷品种的产品创新、渠道整合和营销方式创新,拓展消费信贷业务空间,集中推进汽车、住房、家电、教育、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信贷消费;加大对自主创新项目、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融资支持,支持过剩产业有序转移和退出;加大对绿色金融、节能减排、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是在区域发展策略安排上,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加强各类资源配置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大对重点发展区域的资源和政策倾斜,做深做透目标市场。一方面是综合考虑资产来源、安全性、收益水平因素,通过政策扶持、业务支持、资源倾斜、机构渗透等综合手段,持续加大对国家规划重点发展区域的投入和业务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区域经济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区域的不同经济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更贴近区域市场的发展策略和业务管理模式,有效支持业务的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融资工具和服务手段创新,满足不同层次企业在企业发展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针对大型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以专业化服务团队的形式为其提供包括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资金交易、风险管理、财务顾问在内的综合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对于中型客户,则应注重挖掘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潜在价值,为其在转型或扩张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理财服务、财务顾问和投资银行服务,帮助其成功实现上市,获得市场资金,开展市场购并,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高成长;对于小型企业,通过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为其提供套餐式的、标准化的金融产品,研究开发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客户、渠道、产品和服务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在宏观经济调整和复苏期应合理把握业务发展节奏,明确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健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开发和运用,实现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和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二是完善服务渠道建设,提高渠道销售能力。加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银行建设投入,全面提升电子服务渠道在对外销售、交易处理、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索以互联网企业模式经营电子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体系,形成产业链,不断培养并扩大忠实客户群体;加强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同业间的渠道和客户共享,探索发展各种代理服务渠道,快速扩大渠道覆盖面。三是加强产品创新,扩展业务体系。提高市场敏锐性,准确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加强创新产品从设计、开发、品牌包装、营销推广到跟踪、改进、提高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创新产品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四是提升后台支持保障能力,提高整体营运能力。采用工业化模式,实施交易作业的后台集中处理,解放前台生产力,提高后台业务集中化处理能力和对前台、中台服务需求的响应能力。

  (三)持续推进以银行业务为主体的综合化经营

  随着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进度加快,各种金融投资和融资产品的创新和运用,企业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金融脱媒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并还将持续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入,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利差空间不断收窄,也要求商业银行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品种和盈利机会。只有坚持推进以银行业务为主体的综合化经营,适度参与各层次金融市场的建设和服务,才能与金融市场发展保持同步,分享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利益,并通过综合经营创造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拓展业务空间和盈利空间。

  从本次金融危机的演变来看,业务结构较为单一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大,而综合性的银行,如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则因其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减轻了危机的冲击,体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两家独立投行也在危机中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因此,构建以银行为主体、跨业务领域的综合性金融集团,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机构的协同效应,保持宏观金融稳定。

  本轮金融危机,暴露了现有监管体系在跨行业、跨市场、跨国境的金融创新方面的监管真空。在信贷证券化等复杂金融衍生品出现后,证券业和商业银行的界限很难划清,分业监管在高度复杂、高度发展的金融体系中难以有效实施。在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大背景下,解决弊病的药方不是重归分业,而是应对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强化跨行业的系统风险监管,区别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类型,实施分类监管。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是应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租赁等母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建立防火墙制度,以有效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避免局部的风险蔓延成为系统性风险;二是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在不同门类金融业务之间、不同经营机构之间建立市场化、规范化的业务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交叉销售,形成对外营销服务的整体合力;三是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大各类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注重不同门类金融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四)积极稳妥推行国际化战略

  金融危机使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受到重创,相比之下,中国和人民币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凸显。日前,人民币国际化也以开办跨境结算试点的方式迈出了战略性的第一步。在实体经济方面,全球性的衰退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资源,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扩张的机会。伴随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分步实施,中国经济将以更深层次的,更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到国际经济中,中国经济在国际化方面面临难得的机遇。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国的长期货币战略。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必然带动大量国内外与人民币相关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商业银行开拓海外市场和业务创造更大的空间;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也需要中资银行为其提供跟进的金融服务。推行国际化战略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在进行海外布局时,应禀持适时,谨慎的原则。一是要坚持战略投资配置的原则,立足于获取长期和稳定的收益;二是要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以及被收购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三是应着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注重企业文化及不同国家、地区文化的融合。

  (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促进业务稳健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典型的亲周期性,在经济繁荣、业务扩张期往往由于过度追求规模和效益的增长而忽略风险易于积聚的特性,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损害社会、公司和个人的长期利益;而在经济衰退复苏期因过度规避风险而收缩业务,从而导致业务大起大落,缺乏延续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剧经济的波动。

因此,商业银行在确定自身的风险管理战略和目标时,应具备逆经济周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判断能力,并通过建立和完善覆盖全过程、全业务和全员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有效的防范各类风险,促进业务稳健持续发展。一是应基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管理状况,制定明确的,稳健和可持续性的风险战略规划,对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各类风险应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风险管理安排;二是在风险战略导向下,通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防范各类可能的风险及其相互作用;三是借鉴国际风险管理经验和成果,通过引入一系列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定量分析水平,支持风险管理的决策,将风险管理从定性向定量的方式转变;四是建立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框架要求的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数据处理平台,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五是加大风险管理人才储备和培养的力度,从多渠道招募、多层次培养、多方面学习,逐步建立起满足新协议实施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六是培育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文化,使平衡风险和收益的理念成为商业银行和员工一致的价值观,使风险文化成为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8—2009年一季度。

  [2]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3]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2008-2009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Z]

  [4]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跨越投资时钟:先投资通胀预期,再投资中国故事—2009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Z]

  [5]李讯雷,加杠杆化,或能让中国经济率先高走出谷底,200943,腾讯财经。

  [6]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20097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e47fd90dd88d0d233d46ab4.html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发展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