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案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案例展示一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春望》 授课教师:李颖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 中学一级教师 指导教师:富霄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初二 教学目标: 对《春望》进行多元解读;了解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春望》内容和情感;学习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准确地借助关键字、背景资料、链接作品、读者情感体验等方法进行多元深入解读。 学情分析: 该诗没有太难的词句,学生把握诗句表面内容尚不大难,此前语文阅读对关键词品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深”、“搔”等字的深意。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战争生活体验,以真切情境走近诗人内心世界,切身感受诗人真实情感,难度较大,加之学生学识素养的欠缺,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和作品链接等对《春望》进行多元深入解读更是难上加难。 教学设想: 《春望》是杜诗中颇具时代性、思想性的一首作品。其字面义的解读并不费力,然而实现对文字背后意蕴的挖掘并非易事。为了矫正学生望文生义的理解偏颇,更为了训练学生对看似浅显的古诗深入解读的能力,对学情分析中的学生障碍进行突破,我准备以该诗为例,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解读的全过程,其是对诗句深意的多种解读,如:“白头搔更短”一句除了前几句提及的“忧国思家”,借助杜甫的经历、思想和其它作品可以获知,还有“忧民”的情感,而这也恰恰是该诗乃至杜甫诸多诗作体现的重要情感,这便实现了多元解读。当然,多元解读是需要方法的,多元解读也是需要个人学识等诸多条件作保障的,该课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解读横纵向有多宽多深,我的初衷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获取到多元解读的如下相关内容:知道诗歌需要多元解读;诗歌该如何多元解读;诗歌的多元解读是有界限的;鼓励孩子们不断丰富学识,通过不懈训练实现对古诗更准确深入的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提出多元解读的概念

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将其称之为“多元解读”。既然这样,是不是怎么理解都对,都好呢?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 .用“浮云”比喻顽固保守势力,在诗人眼中,他们的阻挠是不足以害怕的,表现了诗人的信念和气概,抒发了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豪情壮志。 B .我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因为我站在浮云之上。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勇于征服自然的决心。 提问:哪种理解好?为什么? 2 :曾听到一学生这样解读《背影》中的父亲:父亲之所以关爱儿子是因为父亲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 提问:这个理解出了什么问题? 小结: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解偏离了课文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解读就是错误的。 3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为什么将之前想到的“吹”、“过”等字换成最终的“绿”呢?因为这个字既有“吹”“过”等字的动感,同时更拥有色彩感,将江南的盎然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正是字的锤炼,极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与意境,具有深入的解读空间,而这个深入的解读恐怕就不是每个读者都可以捕捉到的了? 由此可见,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深有浅,有对有错,是有原则标准的,究竟是什么在约定这个“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研究内容,今天,我们以一首古诗为例来找寻准确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二、布置初读任务——朗读该诗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现在,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先读前两句,我请三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他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点评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情况 ①“破”什么意思? 残破、破败。国都沦陷,城池残败,到处残垣断壁。 ②长安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知人论世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它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 762 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唐肃宗至德元载( 756 )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总结:借助史实,我们对“国破”二字有了准确的理解。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昔日繁华热闹可以想见。然而现在的长安,一切物是人非,过去的繁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这句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可以确定诗歌的基调,可以帮助读者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诗人”“心情”是什么,“读情”是诗歌解读的关键。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关键词品析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这样的景象让人怵目惊心,满目凄凉,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③“深”怎么理解?茂密。 ④“草木深”说明什么?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总结:结合相关史实记载可知 “草木深”三字道出当时 山河破碎,人民离散的情形。这是春天,应当是明媚之景,应该像杜甫四年前在《丽人行》中写的那样
“ 三月三日 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此时却一派荒芜,这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结合读者情感体验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①“感时”什么意思? 感伤时势的变迁。为国家的时局担忧。 ②“恨别”什么意思? 悲恨离别 ③诗人见花流泪,听鸟鸣心惊。这种流泪与心惊让你觉得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应该是让人感到愉悦的,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触景生情,见了听了反而泪落心惊,其感时之深、恨别之切不言而喻。 ④对于这两句还有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解读方式——“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你是否认同? 正如白居易在《闻早莺》中所说:“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前种解读为触景生情,后种解读为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前两句孤立写景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情景同时出现,更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两句怎么读? ①“连三月”仅看字面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连着三个月,连着两个三月。”这样大相径庭的两种解读,该是哪一个呢?我们该以什么为解读的依据?史实。烽火指的是安史之乱的烽火,安史之乱是在 755 12 月爆发,《春望》创作于 757 3 月,这中间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说明战事长久。 设计意图:结合相关作品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②“家书抵万金”(言重了吗?期盼家信时,杜甫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获得如此高评价仅仅是因他表达了惦记思念妻儿的一己之情吗?
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连续不断。 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 抵万金 ” 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种情感在杜甫同时期其它诗中可以见到,如《月夜》中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雪》中的“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没有家人的消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传递着无从着力的苦恼。);《述怀》中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十个月前寄出的信如今还没有回音,盼来信,又怕是坏消息,几句话将面对这种可怕等待时微妙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三首诗中的句子为“家书抵万金”提供了充足的论据,这句“家书抵万金”将所有对家信期盼、对亲人思念的情感高度提炼,而在当时,这又岂只杜甫一人有如此心境,它 准确高度地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达夫《奉赠》诗:“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想必,直至今日,那些经历过战火硝烟的人依然会感同身受。 (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句怎么读? ①“搔”什么意思?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搔”的动作通常传递出怎样的心境? 愁、悲、伤。 ③原因是什么? 国破、感时、恨别(为国家、为自己) ④这只是一重解读,其实不仅如此,若对这种心境有更准确全面地解读,杜甫的思想便不能不提。 安史之乱前夕,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挨饿受冻的屈辱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看到人民的痛苦,安史之乱发生后,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在陕北,他曾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做了谏官,第一个月,因上书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屡遭贬斥,也因此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到鄜州途中,看到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 770 年冬天,杜甫死在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后的怀念。《赴奉先咏怀》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别蔡十四著作》中“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对人民的真诚关切。
杜甫的大半生是和人民在一起的,他深深地关心着百姓,杜甫此时的流离失所,不正是人民因战乱无家可归谁的缩影吗?杜甫道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声音,这是人民心声的呼喊。由此看来,谁又能说这“搔”白发时伤悲、愁苦、担忧的心境除却国破带来的感时、恨别,而没有忧民呢?加上这层理解,是不是对这首诗的情感解读得就更准确和全面了呢?(忧国忧民、伤时思家) 四、背诵这首诗(注意重读和语气) 五、学法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好诗,理解了它的内容和情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呢?回顾一下咱们解读该诗时使用的方法。(学生回顾讨论) 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了关键字品析、背景资料分析、相关作品了解以及读者的生活体验等方法对《春望》进行了多元解读,这些是方法,更是尺度。 这里要特别叮嘱大家: 文本掌握在读者手中,并不只是一种既定的理解,确实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界限。目前,文本解读的流于肤浅,难以深入,偶尔的断章取义,偏离方向,都是多元解读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古诗准确解读能力能有所提高。 六、拓展训练

借助课堂所学方法,对《观书有感》进行深入解读,完成一篇 400 字的解读文章。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如下收获:此次教学对于要告诉学生什么、教给学生什么、训练学生什么想得更清楚,落实得更有序,较好渗透了课标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念,意识地鼓励和引领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整个课堂还原了我们阅读的真实状态,种本色阅读状态对于问题的呈现和解决更具价值;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多元解读中知人论世的方法。 这节课的缺点是未能够让学生放开畅谈。究其原因,学生层面:对文本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的欠缺,无米之炊。教师层面:急于推进课的进程,没有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阐释想法的时间;对于学生的一些解读未能给予最有效的点评和引领,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不充分。更多关注了对正确的确认,对于错误解读原因的剖析不深入、不到位。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想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提高:从思想上,继续加强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最大限度地将思维的权利、发表见解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自身学识素养和解决随机问题的应变能力,将课堂生成资源价值最
大化,更具教育智慧;加强多元解读的训练,在不断训练中,指导、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意识和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dc16073376baf1ffc4fad5c.html

《《春望》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