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 看听说 Y"

发布时间:2018-10-05 16:18: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看听说+Y

  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短小灵活的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Y”使用频率极高,因这类嗔怪语不能从字面进行解释,具有含蓄、委婉的特点,在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也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很容易令外国学生感到迷茫。本文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对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Y”进行结构特点的分析及划分,分析了其主要语义语用功能特点,并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嗔怪语 语用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言文化

  1.引言

  (1)嗔怪语

  “嗔,盛气也。”在古代汉语中,“嗔”本指人生气发怒的时候怒目圆睁的样子。《广韵》:“本作?_,怒也。”《后汉书?华佗传》:“因?_恚,吐黑血数升而愈。”,又如《庄子?盗跖》:“案剑?_目,声如乳虎。”随着语言的进化发展,在现代汉语中,“嗔”的原义已经弱化,常表示对他人的相对轻微的责怪或者不满。

  “你今天要是不来,我们可不答应你。”李静淑半嗔半喜地说。

  (巴金《灭亡第七章》)

  (2)然后她亲热地说:“伯母再见。”对辛媚似喜似嗔望一眼,辛媚忙抱了那个盒子跟她出去。

  (钱钟书《围城》第八章)

  上例中的“嗔”,都已经失去了嗔怒目圆睁的本义,相反,责怪中带有一种亲昵的情感。“嗔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的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满。(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有这样一类语言现象,它们往往以小句或短语形式出现,在对话中承载着说话人在情感上的嗔怪作用。它们在句法上往往以插入语形式存在,将其去掉后句子的语义基本没有变化,然而原有的嗔怪情感则大大减弱,甚至消失。笔者将这样的话语标记称为嗔怪语。

  2.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Y

  嗔怪语种类繁多,“X+//+Y”结构的他方参与型嗔怪语最具代表性。是以“看、听、说”这类基本感官动词位于结构中心,表示提醒对方或者第三方的仪态,言行举止等:

  你看看,全搅乱了!

  瞧你那傻样!

  哎呀,你看我,都忘记时间了。

  你看你,出错了吧。

  该类型的嗔怪语具有祈使语气,言语中具有一定的行事行为,但动词的能动性较弱,只要求他方参与评述,虽为责怪,但表达的情感相对亲昵,有时甚至有幽默、喜爱的意思。

  3.研究意义

  “X+//+Y”型嗔怪语形式多样,可以灵活变换语序,能够大范围地和其他词、短语、小句进行搭配,也极易引起学生的混淆,闹出笑话。在实际运用中,大多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这类嗔怪语的掌握、理解的程度不够,在口语交际中常常回避使用这类嗔怪语,面对这样的情况,分析“X+//+Y”型嗔怪语的结构、语义及语用,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对二语习得者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X+//+Y”型嗔怪语在口语中大量存在,是汉语文化中比较活跃的语言文化现象,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能反映汉民族的思维文化特点。由于字面意简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难点,对其进行语义语用上的剖析,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是我们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结构及分类

  1.1结构特点

  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Y”结构比较灵活,其中XY为人称代词。X只能由话轮对中的“你”或者“我”担当,Y通常为表示个体的人称代词“你”、“我”、“他”,或者“别人”、“人家”。XY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有时在语境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同时省略。而位于该结构中间的动词“看、听、说”也能以“VV”“VV”的形式出现,在实际口语运用中,“瞧”也可以代替“看”进入该模式。

  1.2分类及使用

  “X+//+Y”类嗔怪语可以独立于话语最前面作为话语标记,以逗号隔开和下一分句之间有停顿,引起听话人注意,表示对自己或者对方应对事件的成因或者结果承担一定的责任,也可位于句首引出事发原因,通常十分短小。根据语义的指向,这一类型的嗔怪语可以分为两类:话轮对以内指向的和话轮对以外指向的“外指”型。

  “内指”型是指嗔怪语气指向的是话轮对进行中的谈话双方。“内指”型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指向说话人自己:“你看我、你说我”等,如:

  你看我今天穿的,不适合这个场合。

  你说我这记性,说忘就忘。

  还有一类指向听话人:“你看你,你说你”等,如:

  我们又不是外人,你看你还这么客气,忙前忙后的。

  你说你,也不是第一次犯这种错了,怎么不长记性呢。

  “外指”型说的是嗔怪所指不在谈话现场或者为没有加入该轮谈话的第三方,第三方为话轮对的间接指向目标。这种情况下的“看、听、说”动词后的人称代词可以省略:

  你看看,这孩子被宠成什么样子了。

  也可以使用“他”、“人家”、“别人”一类的代词:

  你看看人家,好好学着点儿。

  二、语义语用特点

  2.1语义虚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X+//+Y”型嗔怪语中,动词的意义已经虚化,并不是真的需要做这些动作,而是需要他方参与到说话人的话题中,进行一定的评判或者认同,有时甚至并不用听话人回答,仅需要获得他方在心理上的认同。

  “你看,你看,二三十块钱真不好说出口来,可是还真不容易往外拿呢;这个年头,没法子!”

  老舍:《骆驼祥子》

  祥子与买骆驼的老者谈骆驼的买卖,老者接连两个“你看”,表示自己说的没有错,抱怨生活贫苦不易,并没有要求祥子真的去“看”。这里,虽然有动词“看”,却并无“看”的意思。   2.2语用特点

  “X+//+Y”型嗔怪语适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者平辈之间。

  鲁四凤:我看你赶快回家吧。

  鲁贵:什么?

  ……

  鲁贵:(以为周家的人怕得罪他,得意地笑着,对四凤)你看人家多厚道,到底是人家有钱的人。

  鲁四凤:不,二少爷,你替我谢谢太太,我们好好过日子。拿回去吧。

  鲁贵:(向四凤)你看你,哪有你这么说话的?

  曹禺《雷雨》

  由于具有指责性和含有令言语所指对象反省自身的特点,“X+//+Y”型嗔怪语一般是长辈对晚辈使用。因此作为女儿四凤对其父鲁贵说“我看你”是非常不礼貌的,鲁贵的回应是也表示出了惊讶。在接下来的话轮对中,鲁贵看到周冲给钱,非常得意,对四凤说“你看人家……”也表示了对女儿的不满。在四凤拒绝了周冲的钱以后,鲁贵又说:“你看你,哪有……”明确将嗔怪义指向女儿,但是由于四凤与少爷周冲的关系,加上是自己的女儿,鲁贵仅用“你看你,哪有……”这一嗔怪表达了对女儿刚才态度的否定,同时也在暗示与自己女儿的亲热,想从周冲那里得到好处。虽为责怪,仍不失亲密感。

  “X+//+Y”型嗔怪语的“X”与“Y”双方是嗔怪与被嗔怪的关系,可能在人际交往关系中嗔怪方的地位较高,也有可能嗔怪方认为自己占有道理,而对方理亏。

  林大嫂:(仍理直气壮)你不用花言巧语地乱吹腾,你太爱吹腾了。我看你不地道,就是不地道!我的爱人从前也是军人,他就不象你这么吹腾自己!

  栗晚成:他……他没立过我这样的功劳,想吹也没的可吹呀!

  ……

  卜希霖:甭管是怎么一回事,老栗,你不该跟大嫂发脾气。……

  林大嫂:是嘛,我看他是年轻轻的就作了秘书主任,有点忘了东西南北。

  老舍:《西望长安》

  “我看你……”经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嗔怪,虽然栗晚成是干部,但是林大嫂的年纪比他大,同时认为自己是占理的一方。

  在空间距离上,嗔怪对象离说话人相对较近。使用“X+//+Y”型嗔怪语能拉近嗔怪对象与说话人心理上的关联程度,有效缓和责怪情绪,增加谈话双方的亲昵感。

  李江云说,“……我并不是对你这点有什么非议,你只不过和大多数男的一样,与其说是劣根不如说是天性。”“你看你根本就没懂我的意思。”

  “我有吗?”我笑,“没有吧?我怎么觉得自己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人,”“你看你又不说实话了。”李江云说,“刚正经一会儿又不正经了。我在希望你认真点,否则我们就开玩笑好了。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这一段对话的两个“你看你”责怪义都非常轻微,亲昵的情感远大于怪罪,不用观察语境从中也能看出两人关系匪浅。

  三、教学方法和技巧

  3.1语料的运用

  “X+//+Y”型嗔怪语不仅数量多、使用频率高,而且形式灵活多变,加上容易受到简单字面义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时很难辨认,或者将其忽略,可能还会出现语言“石化”现象。因此,针对“X+//+Y”型嗔怪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仅靠课本上的会话材料是不够的。教师应提取足量的语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X+//+Y”型嗔怪语所传达的语义。

  教学语料应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备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学语料应相对精炼,不能太长,要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教学对象的年龄。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对已有的语料进行再加工。比如:

  1.你看你,这么不小心,衣服都弄脏了。

  2.你看你,这么不小心,把妈妈的衣服都弄脏了。

  句子1中的嗔怪义不太明显,容易造成语言的负迁移,学生可能会理解为“看一看自己的样子”的字面义,而这一类型的嗔怪语多为虚指,并不是真的具有祈使意义,不利于对这一类型嗔怪语的理解。句子2就是对句子1的再加工,学生不会简单理解为“看自己”,“你看你”强调了不应该,字面的实义相对减弱,嗔怪意义加强。

  3.2语境的设定

  第二语言习得者对语境不熟悉或者缺乏必要的语用知识,容易对嗔怪语的理解产生误解或者出现理解上的障碍。

  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中,学习者容易出现因选词或思维中断而出现语流空白的情况。教师可以先帮学生设定好语境,给出一定的框架,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先模仿再做出系统表达。其次,教师演示嗔怪语时的表情和语气可以更夸张一些,让学生能明显地体会到在“X+//+Y”结构中,各种语言形式变化后的语用功能各不相同。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设置真实的场景,演练可能在课堂上就能出现的嗔怪语。比如在学生回答不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笑着说“你看你,昨天刚学过的就忘了。”然后严肃地表达一遍:“昨天刚学过的就忘了。”利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及语气让学生比较话语中加入了“你看你”与否的异同。这种真实的语境设定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令学生加深印象,以便于学后的运用。

  3.3活动的安排

  “X+//+Y”类嗔怪语数量多,形式相似,但是意义、用法不同,容易引起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困惑和混淆。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际演练才能从根本上掌握。这就要求在有限的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操练。教师应安排适当的课堂活动,方便学生的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将 X+//+Y”结构分解成三个部分,做成卡片,请三个学生分别填入准备好的句子中。也可以安排小对话,口头给出一定的句子,请学生以“X+//+Y”类嗔怪语回应。例如教师给定情景模仿丈夫的口吻:“啊?今天是你的生日?!”问学生妻子可能会说什么。还可以半命题式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设置一个家庭的场景,有老人、丈夫、妻子、孩子等,每个人都出了一点儿小差错,需要同学们以表演的形式,用“X+//+Y”型嗔怪语表达出家庭的矛盾与爱。教师应注意的是,操练过程中教师不要做无谓的引导或者无意义的提问,操练活动如果过于单一,会适得其反。教师应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有效的演练。   四、语言文化背景分析

  自古以来,作为维护道德规范重要工具的“礼”就是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往来的一条重要规则。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代,中国人都十分重视礼仪。作为世人行为规范的《礼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记》的开篇《曲礼》的第一句:“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说的是传统文化中对涵养的一种修炼――人们心中都要有个“敬”字,处事态度要端庄,说的话要句句在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X+//+Y”型嗔怪语中可以反应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在会话参与者中,该类嗔怪语的使用者一般为长辈或者认为自己在理的一方,语气上有明显的亲昵感,有拉近双方关系的作用,这种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儒家文化影响,体现了汉语交际中长幼有序、地位有别、亲疏不同的原则。

  汉语文化中的“礼”还体现在语言交际上的“自卑而尊人”。汉语的礼貌文化具有“克己自省”的特点。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出现差池,说话人会用“(你)看我”、“你说我”这类嗔怪语将责怪义指向自己,同时邀请他方参与进行“看、说”的监督,体现了“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则。而“X+//+你”类嗔怪语一般是长者或会话中的道德高度方对一些不恰当的言行举止进行教育、提醒或者劝诫,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长者发挥作用,要求言行失误者进行自我反省的礼貌修养原则。

  汉语还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孔子认为:“君子矜而不争”“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在人际交往中,汉语文化圈的人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或者表达不同意见时习惯采用含蓄模糊的语言,在批评人时尽量考虑他人感受,体谅他人难处,用较为委婉的方式降低对他人的伤害度。“X+//+Y”型嗔怪语所表现出来的“委婉”和“礼”是邀请第三方通过最基本的认知性感官动作“看、听、说”参与评价:

  你看看,这孩子多调皮!

  你听听,他说的是什么话!

  你说说,这件事他就没有责任吗?

  例句中的“你看看、你听听、你说说”在表示批评、责怪情感时,并没有直接针对过失方,而是让在场旁观的第三人“看、听、说”,通过第三方转达意思,而且大多并不需要第三方有实际性的回应。

  参考文献

  1.D?W?卡罗尔、?小春.语言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陈枫.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Fraser?Bruce. What are Discourse Marks[J].Journal of Pragmatics,第31

  8.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

  9.李宗江.“看你”类话语标记分析[J].语言科学,2009,第3

  10.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第1

  11.刑福义.漫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2,第3

  12.郑娟曼、张先亮.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J].世界汉语教学,2009,第2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d82e8f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4.html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他方参与型嗔怪语"X 看听说 Y".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