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改编之殇 - 评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

发布时间:2020-08-02 06:10: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经典改编之殇 ——评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

程丽红

【摘 要】2018年伊始,西安外事学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登陆洪城。这部由著名作家陈忠实小说改编的话剧,以其众多的人物塑造、复杂的矛盾冲突、久远的时空跨度,令观者印象深刻。然而,从颇具史诗风格的鸿篇巨作向"小而美"的舞台话剧的转化,无疑是场惊险之旅,其跨度之大、拿捏之难,往往成为艺术创作的滑铁卢。遗憾的是,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亦烙上了经典作品改编之殇的印记。

【期刊名称】《影剧新作》

【年(),期】2018(000)001

【总页数】4

【关键词】西安外事学院; 《白鹿原》; 小说改编; 话剧; 时空跨度; 著名作家; 人物塑造; 矛盾冲突

2018年伊始,西安外事学院排演的话剧《白鹿原》登陆洪城。这部由著名作家陈忠实小说改编的话剧,以其众多的人物塑造、复杂的矛盾冲突、久远的时空跨度,令观者印象深刻。然而,从颇具史诗风格的鸿篇巨作向小而美的舞台话剧的转化,无疑是场惊险之旅,其跨度之大、拿捏之难,往往成为艺术创作的滑铁卢。遗憾的是,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亦烙上了经典作品改编之殇的印记。

众所周知,《白鹿原》是陈忠实历时六年完成的一部长达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是第四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白鹿原》历来受到文艺界赞誉和青睐,多次被改编成为话剧、电影、电视剧、秦腔、陶塑、连环画、广播剧、舞剧、长篇联播等众多艺术形式。其中话剧就有北京人艺版(2006年版、2013年版,2014年版)、陕西人艺版(2016年版、2017年成都版)、2013年中央戏剧学院2010级表演系本科1班版、西安外事学院版等多种版本。

作为史诗巨作,小说《白鹿原》因其久远广阔的时空跨度、纷繁复杂的人际冲突、厚重广博的文化内涵,往往使话剧改编者在二度创作时面临窘境,进退维谷,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经典改编之通病——要么断章取义,假借经典之名天马行空,沦为纯主观创作,改编作品看似附着经典之皮囊,实则有名无实、徒有虚表;要么通盘拷贝,全盘照搬,记流水账,看似忠实于原著,实则吃力不讨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主题不明、情节割裂,不仅形散,而且神散。

观照西安外事学院创排的话剧《白鹿原》,虽在舞美场景、演员阵容等方面下足功夫,但在情节设计、主题烘托、特色彰显等方面尚有不足,从经典文学向精品话剧的转化仍欠火候。

一、内容丰富而粘性不够

有学者评论,《白鹿原》既是一部家族史、风俗史以及个人命运的沉浮史,也成了一部浓缩性的民族命运史和心灵史。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内容全面,从白嘉轩发迹开始叙述,直至耄耋终老,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剧中观者看到了白鹿两家的恩怨,看到了与黑娃、白孝文、鹿子霖等男性有肉体交织的悲惨女性田小娥,看到了黑娃、鹿兆鹏等白鹿原后生们的革命热情,看到了白灵与父亲的冲突以及与鹿兆鹏兄弟俩的情感纠葛,也看到了一位白鹿原上的儒学代表朱先生。

该剧尽管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但近三十个场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主线进行串联,各情节间的粘性不够,连贯性欠佳,逻辑性不强,致使观感体验大打折扣,尤其未读过原著的观者,更是被跳跃性的叙述弄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譬如,白灵与父亲之间的冲突表现得颇为突兀,情感脉络未得到适当梳理。这父女俩在舞台上的第一个画面:白灵正兴奋地看着自己绣的白鹿,父亲白嘉轩进来劝她放弃进城读书的想法,白灵依偎在父亲怀里撒娇坚持要进城读书,即便是将剪刀架在脖子上也是满脸欢笑,这正是她向父亲撒娇的表现之一,这应该说是温馨、欢快、父爱满满的画面;第二个画面:从剧情发展中得知白灵进城后参与到革命热潮中,父亲劝她远离革命,跟他一起回白鹿原,当白灵和父亲相见时,白灵毫无征兆地跪在父亲面前,含泪表示要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第三个画面:白嘉轩与白灵的灵魂对话,父亲说在梦里见到了白灵,白灵哭喊着说这不是梦,父亲反复嘀咕:这怎么就不是梦呢?白嘉轩、白灵父女俩的情感及矛盾冲突是小说中的重要脉络,但舞台上的短短三个画面隐藏的信息太多,让观众一时难以入戏。从温馨的家常画面,直接过渡到决裂般的跪父,进而是阴阳相隔的的对话,这三个画面虽代表不同的阶段,但跳跃性太大,致使观者的情绪未能与剧中人物达到高度一致,也未明了这的意味,是梦?非梦?

又如,此剧开场便是旁白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接着舞台上出现七位新娘跪成一排,新郎白嘉轩从白鹿原上走来,掀盖头拜堂,新娘依次倒下,第七位新娘仙草终于掀开盖头,大胆示爱,与新郎有了深情对话。这个开场颇为别致,七位姑娘穿戴整齐跪成一排,等待拜堂,拜堂过程中又一个个倒下,剩下最后的女主角。当观众对仙草满心期待时,她的戏戛然而止,该女主角在该舞台的生命和其他早逝的新娘并无差异。难道开场这一出华丽别致的设计只是为了告诉观众白嘉轩一生娶了七个女人么?若只是如此,意义似乎并不大。作为普通观众,实未感受其他更多信息。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之作,关键人物、关键信息、关键情节必然是改编之核心,力求详尽周全各方面信息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二、特色鲜明而呈现不足

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在特色呈现方面体现出了主创团队的艺术构思。其一,舞台上具有代表意义的道具白鹿原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艺术化再现,也是当地民众的文化载体,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正如剧中白嘉轩所言:白鹿原,多么肥沃的土地呀!家家的牛圈里都埋过早夭的孩子,家家的田地里都有自个儿的骨血呀!白鹿原不仅仅是有形的道具,更是无形的文化象征,也是该剧的鲜明特色。其二,深厚的祠堂文化是该剧的又一特征,祠堂、族长、族规、牌楼等文化元素不断闪现,这也是影响剧情走向及人物命运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白嘉轩、黑娃、田小娥、白孝文等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三,方言的运用为该剧的地方特色增色不少,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名片,方言虽具有差异性,但丝毫不妨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反而会有利于观众迅速融入该剧的文化环境。典型道具的运用、祠堂文化的彰显及方言的运用都是该剧特色的体现。

虽然该剧的地方特色有所彰显,但总体来看,该剧留给观众的印象却不深刻,特色呈现的力度不足:一是秦腔文化气质体现不够。陕西是秦腔流行的主要区域,秦腔文化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世世代代。麦客们休闲之余抄起手边的乐器随性吼出一两段秦腔,这正是早期秦腔艺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是该地民众的特色文化。陈忠实是一位深受秦腔文化浸润的作家,这一特点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都有体现,《白鹿原》更是如此。然而该版话剧在此方面体现甚少,秦腔文化的缺位使该剧失去了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二是主题呈现不足。小说《白鹿原》是一部人物众多、内容庞杂、底蕴深厚的文学作品,显然无法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全部展现于舞台,只能抽取一些断面进行串联和演绎。然而,西安外事学院版《白鹿原》,似乎有着全面展现史诗巨作的雄心抱负”——将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家族变迁、人际冲突、政治风云进行罗列、拼盘,力图展现白鹿原上几代人的人生境遇和爱恨情仇,但受话剧表演时间、舞台场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越是面面俱到,却愈发因缺乏重点而显得平淡空泛。两个多小时里,白鹿原上众多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闹,但主题旨意却犹抱琵琶半遮面,看完依然朦胧不清。笔者认为,将鸿篇巨作改编为话剧,囿于小说与话剧两种艺术形式各自的特点和局限,宁可抽刀断水,取一瓢饮,紧扣一条主线、提纲挈领地叙述,切忌面面俱到,追求所谓的大而全,否则容易导致经典改编之殇。

程丽红:上饶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谢菁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c85eaa6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3.html

《经典改编之殇 - 评西安外事学院话剧《白鹿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