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人口红利 - 概念 - 产生机制及研究展望 - 王颖

发布时间:2016-09-25 10:49: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37卷第2期2016年2月经济与管理研究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37No.2Feb.2016DO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6.02.002第二次人口红利:概念、产生机制及研究展望王颖邓博文王建民收稿日期:2015-05-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开发机制研究”(11AGL002)作者简介:王颖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5;邓博文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建民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内容提要:本文对现有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和整理,在对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对以其他国家和以中国为样本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最后对促进第二次人口红利实现的条件以及政策手段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反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全貌,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框架。关键词:第二次人口红利储蓄人口结构老龄化中图分类号:C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36(2016)02-0012-09一、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文献对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进行了诠释,根据其发展概念的角度可以将已有的概念概括为四类:“储蓄论”、“资本深化论”、“人口结构论”和“行为调整论”。“储蓄论”的观点主要从养老储蓄的角度来定义第二次人口红利。李和梅森(Lee &Mason ,2006)提出了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认为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增加了老年时期的消费需求,人们为满足消费需求的增加而形成新的储蓄动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则会增加社会总资本的积累,促进经济增长[1]。张学辉(2005)较早将这一概念引进国内并做了进一步完善,“第二次人口红利”是指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主体为应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期变化,将一生的收入和消费在生命周期内进行平滑以求取最大效用,在生产效率较高的壮年阶段,其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将明显高于其他阶段,由此反映出的在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由于高比例的劳动年龄人口带来的国民储蓄率升高和资本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推动作用[2]。“资本深化论”主要从资本深化和财富创造的角度来对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内涵进行阐述。王丰和梅森(Wang &Mason ,2006)认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及政府部门基于人口结构将持续老龄化的预期,会对个体行为和公共政策做出调整,这种调整会增加社会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数量,从而加大经济的资本密集程度,进而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3]。这种定义强调生命周期财富及其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第二次人口红利的作用基于年龄结构变化对财富创造过程产生的影响。“人口结构论”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和储蓄率两个角度解释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内涵。蔡昉(2009)认为,第2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a30458f02768e9950e7383c.html

《第二次人口红利 - 概念 - 产生机制及研究展望 - 王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