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历史选修1(课件+讲义)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

发布时间:2019-09-07 22:23: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目标导航] 1.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重点) 2.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教训(难点)

一、历史背景

1.三冗问题

(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

(2)表现

冗官北宋增设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结果造成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形成冗官的局面

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造成冗兵问题

冗费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形成冗费

2.积贫积弱局面

(1)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2)北宋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将领无权调动军队导致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形成积弱局面

3.庆历新政:1043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但是新政遭到官僚贵族们的激烈反对而宣告夭折

4.个人因素: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

思维点拨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

改革措施太猛,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

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配套措施不到位。

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并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借鉴。

二、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措施

(1)方针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2)措施

青苗法由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或粮食作本在夏秋两收前以低息贷借给农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到夏秋两季收成之后农民再按20%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根据每家每户的贫富程度贷款有不同的最高限额

募役法(免役法)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其理财新法还包括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3)成效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强兵之法:整顿军队

(1)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

(2)强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3)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和选官制

措施

内容

作用

科举制度

改革考试内容,以经义策论考试取代诗赋词章取士

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学校成为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选官制度

批评恩荫弊病,要求择优录用

学校教育

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任官

思维点拨

(1)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维护地方治安;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提高军队战斗力并节省军费开支。

(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这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注重实用性

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

三、变法结局

1.失败

(1)原因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反对

(2)失败1085宋哲宗继位司马光等废除了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2.变质:宋徽宗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行聚敛之实

易混易错 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史论要旨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另外也有着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经济权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深刻目的。

知识图示

主题一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史料一 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宄固宜少。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史料二 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史料三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史料解读]

指违法作乱的事情。

指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

体现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

(2)据史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提示 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3)史料三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提示 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1)理财措施的特点

实现(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整军措施的特点

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改革科举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主题二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史料一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

史料二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史料解读]

表明苏辙是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

表明邓广铭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

[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提示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

(2)史料二从哪一角度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析

提示 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和对历史的贡献的角度进行评析

对王安石变法的全面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意义

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力量使北宋的国力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负担仍然沉重

1.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答案 B

解析  改革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出现,使政府出现财政危机。想要改革且不出现财政危机的办法,只有精兵简政,故选B

2.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答案 C

3.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将兵法 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体制。自咸平年间 (9981003)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体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俸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吏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评范仲淹的主张

答案 (1)问题官吏队伍庞大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

危害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导致部分官员贪赃枉法

(2)主张推行职田制度

评价通过给予职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封建君主专治统治下这种办法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

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1.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该政策(  )

A.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 B.阻碍雇佣关系发展

C.造成了中央集权强化 D.导致北宋的贫弱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宋太祖所指的是豪强地主而非一般的自耕农,这直接后果就是北宋王朝奉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不断衰退,故A项正确。

2.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范仲淹为此进行改革主要是针对(  )

A.冗官问题 B.冗费问题

C.冗兵问题 D.边患问题

答案 A

解析 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因此,庆历新政主要是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3.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答案 A

解析 青苗法内容是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后偿还,农民由此免受地主豪绅的高利贷盘剥,符合材料内容,故A项正确。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答案 B

5.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

A.打击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打击高利贷者

答案 C

解析 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募役法又叫免役法,政府事先根据需要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6.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

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

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答案 D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转自历史风云网

材料三 (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

材料四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原因

(4)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真实意图

答案 (1)商鞅的措施提高粮食价格目的增加农民收入

王安石的措施实行免役法

目的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商鞅主张抑制商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3)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

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

(4)意图借用王安石变法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81a85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84.html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突破历史选修1(课件+讲义)第2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