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写好读书笔记电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4-21 02:48: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

写好读书笔记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高段小学生读书笔记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条理分析的设想,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激发兴趣、形成规范、自成风格的三步操作程序。

关键词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思维能力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关于第三学段阅读的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可见,在小学高段,阅读开始强调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阅读一本书既要弄清“写什么”,也要逐步弄清“怎么写”“为什么写”这样的问题,阅读量加大,比第二阶段增加了60万字。

这么大的阅读量,这么高的阅读要求,语文教师怎样落实呢?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的同时记记笔记既能加深印象,还能训练自己的思维,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况且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指导他们写好读书笔记既能提高阅读能力,也符合学段的特点。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的认识过程用图形的方式可视化地表征出来,目前国内已有很多教师在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预习、阅读、作文以及复习等各个环节中,有的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因为如此,笔者在班级开展了利用思维导图写读书笔记的实验。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二、小学高年级读书笔记的现状分析

目前就笔者所见到和了解到的情况,小学高年级的读书笔记一般流于形式,以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写读书感受居多,重在积累,如果教师能在督促和评价方面多下功夫,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从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去考虑,这样的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传统方法写的读书笔记显现的是各种答案,不便于教师检查学生的思维过程的。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工具,这个工具要能够显现出思维过程,显现出答案的生成过程,使文章条理分析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检查和展示交流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发现思维导图完全可以实现以上的要求,而且可以与传统的读书笔记进行融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

、结合思维导图指导写读书笔记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执教的五年级二班共有44名学生,之前已经养成了写传统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一个月的训练与指导,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读书笔记中,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做法,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步——激发兴趣,轻松上手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比较陌生,不知道它的用处,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一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地喜欢上思维导图。

笔者一方面从网上寻找了一些精彩的思维导图播放给学生看,甚至将自己前段时间读完《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后在博客上发布的一张全书知识要点思维导图也播放给学生看,看到自己的老师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学生们果然来了兴趣。

另一方面,我当堂以教科书上的一篇文章为例子用思维导图进行条理分析,让学生觉得思维导图一点也不难,身边的文章就可以随时它来分析

接下来就让学生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笔者并未提出过多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先动起笔来,最终的成品在美观性、层次性和逻辑性方面都很难令人满意,可谓风格各异,千奇百样。

第二步——加强训练,形成规范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阶段,重点在于通过训练,形成以下规范:

首先是形式方面,思维导图本身是有各种专门的软件工具的,每一种软件都提供了多种画图风格,从而确保整张图的风格统一,外形美观。

笔者所在的学校尚不具备每一个学生直接运用软件操作、交流的条件即使条件具备,笔者也认为动笔写总还是要坚持的,尤其小学语文的学习因此笔者参考软件的各种风格,要求学生画图要以“层”为基本单位,在图形、大小、颜色等方面统一风格(见图1)同时推荐了几款软件中的风格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读书笔记就美观多了。

图1 统一风格的思维导图

其次是内容方面。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于如何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条理分析还不太熟练,有的不知从哪里入手,有的胡乱堆砌,质量都不高。

思维导图是工具,能否运用好工具主要还在于人,是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在内容方面,笔者就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强化训练,比如写景、写物的文章往往有清晰的写作顺序,抓住这个顺序,就能快速理出文章条理;优美的散文往往有“文眼”或者说“线索”,而且多是题目本身,抓住这个“文眼”就能理出文章条理;写人写事的文章,中心思想最为重要,围绕中心如何选材的,如何布局谋篇的,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思维导图也就呈现出来了。

为了提高读书笔记质量,在进行了上述的方法指导后,笔者针对思维导图的分支数和层次做了必要的硬性规定,要求每个思维导图分支数至少有两个,层次数至少有三个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促使学生在阅读时积极开动脑筋,尽快确定切入点,找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条理。

在制定了这些规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读书笔记整体美观性获得提升,有些擅长美术设计的学生崭露头角,整体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也获得提升。读书笔记基本形成好词好句好段摘抄、读后心得、条理分析三大模块(见图2)

图2 包含三大模块的读书笔记

第三步——整体优化,自成风格

在学生基本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以后,笔者开始引导他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那就是对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读书笔记追求自身的独特风格。

这个阶段笔者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读书笔记一个方面,而是从读物选择、读书方法、读书笔记风格等各个方面入手,树立典型,促进整体提升。

比如,在读物的选择上,不仅帮学生把好门槛关,只有获得老师许可的优秀读物才能进入阅读书目,而且鼓励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就读一本书,写这一整本书的系列读书笔记,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有助于深入理解,有助于养成专题阅读的习惯。笔者所在班级的一位学生,平时喜爱朱自清的散文,课外读的就是《朱自清散文》,她的读书笔记就写了一个朱自清散文的系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见图3)

再比如,读书方法的指导也可以从某一个地方切入进行重点训练,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因此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专门指导如何写好说明文的读书笔记,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技巧,这样的指导就做到了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更精彩的是一些学生在画图上已经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让别人一看到他的思维导图就能立刻猜出是谁画的。班级的孙立稳同学就擅长三角和菱形构图,配以直线箭头表示几个点之间的先后顺序;林婧同学习惯把文章中的一个特定人物或景物画出来作为背景,一般是主要人物或者是线索,然后在这个背景上画图,文图交相辉映,非常有趣;胡心怡同学总是在画图结束以后,用彩色将整篇文章的“文眼”写在上面最显眼的地方,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3 胡梦蓉同学的朱自清散文系列读书笔记

总之,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将文章作者看不见的思路和方法用图示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不仅看到了文章的美,还能分析出美在哪里。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用好这个工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必将得到整体提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964798e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d.html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写好读书笔记电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