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旧址导游词

发布时间:2018-06-24 21:48: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庐山政治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庐山会议旧址。

这里的海拔是1007米。这组建筑由三大部分组成:

传习学舍现在的庐山大厦,以及大礼堂也就是现在的会址,和庐山图书馆现在的庐山抗战博物馆。这三栋房子号称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

这个地方原来有一个弥陀庵。弥陀庵一般也叫做“火场”,是一个“昔年炼魔之地”,后改名叫“火莲院”。这块"昔年炼魔之地",20世纪30年代被蒋介石和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等人看中,决定在这里建规模宏大、组织完备的建筑,进行他们的炼魔”。

我们先来看下蒋介石在庐山三大建筑中修建的第一栋建筑--庐山图书馆,现在的庐山抗战博物馆。

(庐山抗战博物馆检阅台前)修建“庐山图书馆”的讨论是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时候,蒋介石那时正在庐山,特别需要图书,以丰富这些来庐山参加集训的军官们的课余生活,于是指示江西省政府督同教育厅、励志社及庐山管理局筹建。当时的建筑设计、工程均由江西省建设厅负责,由南昌的建筑工程师杨荣猷(you第二声)

营造场承包营建,这是庐山第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并建造的大型建筑。19348月开工,19354月完工,85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取名庐山图书馆,也叫庐山藏书阁。

庐山图书馆在蔡元培、吴宗慈以及陈布雷等人支持之下,藏书非常多。“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牺牲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和平非到完全绝望,决不放弃和平”以及“一经抗战,便牺牲到底,决不再求妥协”等话语。1937717日上午9,蒋介石就站在我们们面前的检阅台这,对参加庐山谈话会”的人士发表对日宣战的谈话:“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8年底,由于日寇进逼,当时庐山这惟一的文化事业,不得不停办。解放后,这里改名叫庐山民国图书馆。现在庐山已建设新的图书馆,这个地方已辟为庐山抗战博物馆了。庐山抗战博物馆以“国共合作在庐山”、“庐山孤军战”、“国民政府夏都”等为主要展出内容,着重介绍了庐山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历史地位。

在我们面前的检阅台这大家看到这还有一幅石刻,上面写着“必恭敬止”

在字的旁边题跋写着“寇犯中国九江相继失陷余奉命率郎固守庐山顾此白山黑水油然生敬因题四字概取诗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之义愿此志与名山同垂不朽云尔   .一三周年纪念新建胡家位敬题”。这个胡家位,是我们南昌安义人,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侵华日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是校友,当时他任九江保安十一团团长,率领十一团扼守庐山。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是胡家位的舅舅。按照胡家位与熊式辉的关系,他完全可以调离庐山到后方去,但胡家位却毅然留下,他决心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中国军人的尊严。

1938813,此时距"八一三淞沪会战"整整一年,胡家位在熊式辉别墅写下这些豪言壮语,以表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我们面前的这个广场上个世纪30年代时命名为“建国坪”,在当时还是个非常大的广场,而在我们一会要上车的那边,大家能看到长冲河西侧的左右有两座桥,这两座桥当时分别叫做“建国桥”和“胜利桥”。

我们可以看到在图书馆的左侧还有一栋西式建筑,这个就是1936年建成的传习学舍,全部用钢筋水泥筑成,我们从外面看上去只有四层,但这里面却有六层,当时全部可容1200人居住,每间屋子20-40人。另外,这里面还有教室、办公室等。据193775日的《江西民国日报》的《炎夏时的庐山》说:“传习学舍,乃国民党中央党部建造的,耗资约五十万元”。1936年起,国民党中央党部庐山办事处设在这里。电话号码:37

“传习学舍”建成后,正面由蒋介石亲自题写了“庐山传习学舍”六个字,解放以后被毁了。抗日战争前,这里是“庐山训练团”一部分团址;第二届“庐山训练团”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据资料介绍传习学舍前的四层长而宽的台阶,以及门首为纪念碑式,主旨在于来此受训的国民党政军要员产生一种向上,自尊、自信和受宠若惊的心理。

蒋介石、宋美龄也多次在这台阶上与受训人员、部属合影。

这个大台阶有意把传习学舍抬高,那么台阶下的空间是如何利用的呢?

在第三层台阶的平台下,设计者巧妙地把它作为供洗澡用的“热水包“的放置之处。从这个坡的南边锅炉传送过来的蒸气,在这平台下的三个德国造的铁铸“热水包里将水冲热,再送到大厦的各个洗澡间里。这样设计十分隐蔽,既不需要另建房屋,又无碍于观瞻。下雪时,由于这层钢筋水泥平台下的“热水包”散发的热气,这个平台上的积雪化的最快。

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庐山,一颗炸弹落在了这层平台上,还好只炸开个窟窿,未伤及“热水包”。1946年蒋介石又命人将被炸的地方修平,一切如故。同年,蒋介石将此楼命名为“庐山大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八月间,国民党两期高级将领与大中学校长、训导主任的训练,均在这里进行。1937716日至81,蒋介石主持召开庐山谈话会时,有些代表下榻于此。

据说一位美国游客曾参观了这内部的结构后,说它像个兵营。说的也不错,原“传习学舍”就是国民党的中央党校。它要求学员过纪律严格的集体生活,所以内部结构采取西方的兵营式。

抗日胜利后,三民主义青年团又在这里举行“夏令营”及“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后,这里被用作宾馆,中共中央三次在庐山会议期间,大多与会代表都下榻于此。

1984年中泰合资,改建为旅游饭店,是江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现在的庐山大厦,内部虽进行过改造装潢,但外貌和原来没好大的区别。

(会址前)庐山会址原名“庐山大礼堂”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央党部”修建。据《庐山续志稿》中记载,这个大礼堂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建,耗资二十万元。他们委托“华中公司”工程师高观四进行房屋设计。1937624,“中央社”电称:庐山大礼堂,“为宫殿式,复琉璃瓦,内分二层,下作膳厅,上为礼堂,可容数千百人,并可放

映电影”。

这栋房子坐东朝西,是传习学舍的配套建筑,1937年修建的,为受训人员集会的场所。这幢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建筑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檐口覆以国民党时期习用的蓝色琉璃瓦,就像宫殿;南、北两面装有高大的钢窗;正面入口处是三扇拱形的大门,两旁都有八角形的窗子。整座建筑风格既有中式的古朴,又有西方的典雅,大有中西合璧的味道。

不过虽然说是中西合壁,但也只是门面有中国宫殿风格的意蕴,主体结构、装饰还是西方建筑精神。

这幢建筑落成之后,便成蒋介石及政府暑期重要活动的场所,1937年庐山谈话会的许多活动,多在这里进行;蒋介石也在这里多次向来庐山受训的军官进行训话。这里曾是名副其实的蒋介石训练骨干的基地。

解放后,大礼堂便成了庐山人民看戏看电影的地方,更名叫做“庐山人民剧院”。随后,由于毛泽东在这里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共中央会议,人们便又把它叫做”庐山会议旧址",

这里再也不演戏放电影了。

195972日一81,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最初开的比较轻松,有“神仙会”之说,大家都还敢于说一些事情,并做自我批评;因为彭德怀的《万言书》82日一816,接着召开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由纠

“左”到反右,彭德怀成为会议批判的中心。

1961823日一916,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会议的主导思想就是“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讨论并通过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但这次会议的内容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对外公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故事视环境而讲吧,可以放在参观一楼展厅的时候。关于第二次会议的插曲,请参看本书中有关章节)

1970823日一96,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九届二中全会。会议原定讨论修改宪法、审定国民经济计划、加强战备等问题。但由于林彪、陈伯达一伙抛出“天才论”,鼓吹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识破这一篡党夺权的阴谋,发表《我的一点意见》,使林彪、陈伯达一伙阴谋宣告破产。

而这次会议后,这就再也没有召开过中央级的会议了。1996,庐山会议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山会议旧址的二楼,是当年庐山会议的会场,如今主席台上仍然保持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时的原貌,休息室则展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徳等领导人在庐山活动的照片,彭德怀的《万言书》;一楼大厅则循环放映中共中央三次庐山会议的纪录片《庐山烟云》。

为尊重历史原貌,在这个会场的墙壁上还保存着九届二中全会时悬挂的毛主席语录和标语,合上还有五位常委所坐的藤及铺有白台布的长桌。这是中国唯一还保留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环境布置的礼堂。

好了,各位在这拍照10分钟,之后我们上车集合!

(小知识:1930-1932,国民党部队在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争中屡遭失败

蒋介石认为是各部队的中初级军官武德、武学尚欠深造所致,于是决定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以图提高部队对红军的战斗力。19337-19339,国民党在江西省庐山举办训练国民革命军中初级军事干部的组织。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间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团址设在庐山脚下的海会寺。

庐山军官训练团由蒋介石亲自领导,以陈诚为团长,罗卓英、刘绍先、柳善分任团副,杨杰任总教官,并聘请德国军官为教官和顾问。团以下按营、连、排编制,营长特调各部队师、旅长充任,连长由团长充任,连长以下干部从受训军官中选任。主要是训练国民党军队上校以下、少尉以上的中下级军官,也有少数高级军官参加受训。

庐山军官训练团1933718日正式开学,918日结束,先后举办三期,每期半个月左右,一个夏季训练3,共轮训七千六百余人。

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国民革命军三十多个师和其它一些军事单位团以下、排以上军官几乎全部参加了训练。课程设有政治、战术、射击、筑城、通讯、卫生等。

庐山军官训练团政治课主要进行反共宣传和封建法西斯主义教育。训练团军事课除讲授一般理论外,野外演习占整个训练时间的大部分。

训练团毕业时发给文凭,并赠予蒋介石照片一张和刻有“成功成仁,蒋中正赠”字样的“军人魂”短剑一把,以示宠信。训练团实施蒋介石“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方针,开了南京国民政府大规模训练军事干部的先声。数年间,庐山军官训练团共训练25041人。

1933,庐山军官训练团又办党政人员训练所,训练了11917;办合作人员训练所,训练了13700;办县长训练班,参加的县长570人。1937年又办党、政、军人员混合训练班,参加受训的14000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820ef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0.html

《庐山会议旧址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