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和相交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8-10-09 18:22: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平行和相交》说课稿

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平行和相交。我研说的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模式、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七部分。

一、教材分析

《平行和相交》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过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主要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以及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等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直线以后学习的直线与直线间的一种位置关系,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的重要基础。教材从斑马线、停车位和路灯等现实场景中抽象出平面上不重合的两条直线,通过观察、对比引导学生认识直线相交于不相交的位置关系,并依据两条直线不相交,建立起直线互相平行的概念;在建立平行的概念后,组织学生画平行线,进一步体验平行的特点,探究平行线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册书第二单元已学习与本节有密切关系的“角”“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并熟练掌握。大部分学生敢于大胆猜想,能比较好的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1.对于一些几何术语可能理解不透,如:“同一平面” “互相平行”等。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两只铅笔落在不同平面上,不相交也不垂直来理解“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通过举“同桌”这个词语来理解。 2.将平行分类时忽略了直线可以延长导致分类标准乱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本节知识的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分类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提高学生欣赏平行美的能力。

4.数学思考 通过一些直观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结合日常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画法

四、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是我们团队构建的数学对话式教学。所谓“对话式”教学,即通过师材对话,师生对话,生材对话,生生对话等多种对话形式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采取“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交流释疑——巧设练习,构建知识——回顾反思,总结提升——欣赏、感受平行美”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五、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其教学方案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而是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监控者。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学生自愿结合成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法去获取知识。在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中进一步理解平行线。通过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指导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六、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本环节预设4分钟)

首先出示情境图,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交通设施中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课件演示每幅图片中两条线)?如果我们把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画下来无限延长,它们会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下面就来研究一下交通中的线。【设计意图:从学生数学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二:自主学习,交流释疑(本环节预设22分钟)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点。

(一)画图感知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假设已经有一条直线,如果再画上一条直线,猜猜看可能画在哪儿?两直线所在的位置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呢?

1.让每个学生用两根小棒代替两条直线先摆一摆可能出现的情况。

2.小组交流将本组内有代表性的几种情况用彩笔画在白纸上。(一张纸上只能画一种情况)

3.师参与小组活动并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情况贴于黑板。便于交流,编上号。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分类奠定基础。】

(二)分类——认识相交。

1.小组活动,根据两直线的位置,按一定的标准将选取情况进行分类。

2.全班交流分类情况

预设: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通过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将黑板上的一些直线延长。小组再次进行分类,并说出正确分类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看似不相交,实际相交”的现象做了精细化处理。渗透分类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三)归纳——认识平行请同学看第②,直线延长再延长,会不会相交。同桌合作找一找平行线的特点。

预设:(1)中间宽度一样(2)他们隔得距离一样……

电脑出示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以这组直线为例,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也可以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生找出重点词语,并加以解释。“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呢?

做一个小游戏:师手里有两个小棒,一根掉到桌面,一根掉到盒子上。学生发现,这两根小棒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师演示)

教师强调:我们研究的相交和互相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平行和相交)

为了活学活用,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线现象。掌握了互相平行的概念后,就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做一组平行线。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些互相平行的线段,从中发现这些折痕不仅平行,而且距离相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平行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更进一步理解掌握了互相平行的概念,并且能够应用新知识。】

(四)学画平行线

1)自学课本,尝试用不同工具画平行线(2)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忙、互相交流画法。

3)汇报交流。【设计意图: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再交流,取长补短。思路在碰撞与沟通中得以融合,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环节三:巧设练习,深化理解(本环节预设10分钟)

叶圣陶说:“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 在掌握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由易到难,由观察到动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环节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本环节预设3分钟)

以师生谈话的形式谈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五:欣赏平行事物,感受平行美。(本环节预设1分钟)

最后通过欣赏平行的事物,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我摒弃了传统概念教学的板书,力求用简洁的文字将概念意思表述清楚。 

谢谢!以上是我的说课有什么不足,恳请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7c7784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e.html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和相交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