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青年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23-01-10 21:56: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固专家论1云口 如何培养青年的创新能力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 传统教育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 的弊病。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 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 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 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真 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这些弊病的存在,在一定 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遗憾的是,目前它 们仍然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普遍存在。 西方科技先进的国家较早认识了此问题,他们 在培养青年的创新素质上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以下简介其中最重要的几点。 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对自然现象具有好奇心 的人就不多了。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是创 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如何培养青年对科学的好奇心或兴趣昵? 1.让学生有机会观察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亲 手做实验 爱因斯坦在(自述 中回忆说: “当我还是一 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 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 行动……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正是对科学的这个伟大而永恒之谜的兴趣,使他在 晚年拒绝了担任以色列总统的邀请。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科 学博物馆等科普设施十分普遍。另一方面,好的学 校都重视教学实验课和实验设施。这些正是我国目 前最缺的,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教学方法很重要 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的小学老师说: “想象 下,一个工人举起一块重石头,奋力顶住它,把 它放在房顶上,他做功的能量没有消失。多少年以 后,也许有一天,石头掉下来砸了某人的头。”这 种教学方法使普朗克对支配物质世界的物理规律产 生了好奇心,从此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例子说明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如何在课堂教 学中被引发,而且决定他一生的事业追求。课堂教 学永远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应该让最好的教师讲 课;好的教师不仅对所讲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而 且善于用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像普朗克的老师 那样。 好奇心和兴趣进一步升华,就可以形成一种英 文称为“ase”的东西,这里暂译为“品味”。培 养青年创新能力的一个要素就是让他们通过学到的 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品味。 个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性工作时,常常犹如站 在分叉路口,品味tase)是决定他选择哪一条道 路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品味又与科学家常 说的直觉相似。有经验的科学家都知道,好的直觉 是优秀科学家的必要素质。爱因斯坦能够取得如此 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很年轻时就懂得直觉 的重要,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的领域一一物理 学,因此能找到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取得突破的条 件已成熟、可以大发展的课题方向。 过去20多年中我认识许多研究生,书念得都很 好,但20年后成就相差悬殊,有的路越走越窄,有 的越走越宽。如果一个人选择的方向在5至10年后大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论1云 有发展,他就能有大成就;如果选择的方向是强弩 此经验告诉一些优秀的青年人,过早地得到社会上 之末,就会白费力气。影响一个人的选择的决定性 的高知名度对学术研究不一定是好事。现在不少学 因素是品味、直觉和洞察力。 校的校园里有很浓的商业气氛,青年人边读书边经 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是创新能力教育中最重要 商,这样一来,学生就难以静下心来,更谈不上集 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难以 中注意力了。 用语言来描述,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浓厚 的创新气氛中自己“悟”出来。世界上的一流大学 都是研究型大学,都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和扩大研 究生人数,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气氛,来促 进青年的创新素质的成长。 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 于积累”是我的座右铭。少年时代我们对华罗庚的 名言的理解很片面,以为只要勤奋就能成为天才。 我的几个好朋友常在一起学习,外在条件完全相 同,花的时间也一样多,成绩却相差很大,有一位 还得了神经官能症休学了。这时我们才明白,勤奋 只是成为天才的条件之一,勤奋刻苦必须以身体条 件和能集中注意力为前提。 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科学史上思想深邃的巨人都特别能集中注意力。奥 托弗里希回忆说: “爱因斯坦特别能集中注意力, 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 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钟的程度完全集 中注意力。”这句话很精彩,它清楚地揭示出了优 秀科学家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因此,我想对华罗 庚的名言做个注解: “天才比常人能更高度地集中 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勤奋工作。” 个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既有生理因素,也有 心理和社会原因。对于古人说的“宁静致远”,我 有体会。我在学术上进展最快的几个时期都是默默 无闻的时期,那时心很静,注意力很集中,后来当 选院士,社会活动大大增加,评审会、报告会不 断,注意力再也无法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 调整自己的定位——从一线退居二线。我也经常把 l6 有志在各领域成大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些基本 的人文素质。 是“海纳-E)I,有容乃大”,即善于看到自 己的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在保持各自的 风格和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鼓励、支持。具备 这种素质的人,就能不断获得新思想,同时也才能 “团队精神”。目前我国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很 多,学校教育又忽视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这是很 堪忧的。 二是要提高自信心。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在初期 往往难以被人理解,有自信心的人才能不怕风险, 勇于创新,才能领风气之先;反之,缺乏自信心, 就只能去跟潮流。 此外,一个人的成就与他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也 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 优点很多,我们十分自豪,但是也应当看到,尽管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有辉煌成就,却未能发展成现 代自然科学。我国从2 0世纪初才开始引进现代科 学,近年来又不断出现伪科学流行的怪事,值得思 考。培养现代科技创新人才,应考虑我国的传统文 化底蕴,大力普及科学和科学方法。对我国科技进 步的速度不要性急,因为现代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历 史上仅有一个世纪,大规模地进行还不到50年,要 把单一的文化底蕴多元化,这点时间不够长。 朱清时,1 946年2月生于四川。1968年毕业于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 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院士,2O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b7be71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f.html

《如何培养青年的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