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

发布时间:2015-06-18 09:04: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的关系。

1、概念

民族音乐。中国人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

包括:a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范围)

b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时间)

c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性质)

传统音乐1840年之前产生并流传至今的中国音乐。

包括:a民间音乐。b文人音乐。c宫廷音乐。d宗教音乐。

民间音乐。流行于普通百姓阶层。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反映其生活和情感的音乐。

包括:a民歌,b民间歌舞,c说唱音乐,d戏曲音乐,e民间器乐。

2、三者关系:民族音乐中包含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中包含着民间音乐。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与特征。

1、民间音乐

概念:流行于普通百姓阶层的音乐。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反映其生活和情感的音乐。

包括:民歌,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特点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

2、文人音乐。

概念:流行于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音乐。

包括:古琴乐,词调乐。

特点:个体性,书面行,稳定性。

3、宫廷音乐:概念:流行于古代统治阶层的音乐。

包括:a祭祀乐,b仪仗乐,c宴飨乐

特点:a功利性,b礼仪性,c典雅性

4、宗教音乐:概念:流行于宗教阶层(出世阶层)的音乐

包括:a佛教音乐,b道教音乐

特点:a教义性,b仪式性,c神秘性

三、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与特点

1,传承方式:书面传承与口头传承。官方传承与民间传承。

专业传承与业余传承。家庭传承与师徒传承。

2,传承特点:移步不换型,渐变,在基层中发展。

4、中国传统音乐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1,稳定性:指传统音乐持续保存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地方色彩的性能。

形成稳定性的原因:主体意识、审美观念、方言影响。

2,变异性:指传承中的变化发展。

①时代性变异:指传统音乐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②地域性变异:指同一时代因地域不同而形成的变化。

③名族性变异:指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因民族不同而形成的变化。

④阶级性变异:指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民族因阶级不同而形成的变异。不同品位,不同形态的变异。

⑤宗派性变异:指同一时代、地域、民族、阶级中,因代表人物不同而形成的音乐流派。

★五、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与审美特征

1,形态特征:

①音的带腔性:除平直进行的音以外,还大量存在着本身具有的高低变化的音(音腔)

②音调的五声性:宫商角徵羽为正音,变宫,变徵,清角,清羽(润)为偏音。

(偏音的特点:字数少、时值短、位置弱、不能作主音。)

(中国的七声音阶属于五声性的七声音阶

③节拍的灵活性:a强拍不固定。b多用非均分律动和散板。

(在我国,也把一板一眼记为4/4拍,但板并不等于强拍,眼也不等于弱拍。)

④织体思维的横向性:中国音乐多为单声音乐,注重旋律感,如果是多声部,各声部为主旋律的加花变奏。

2,审美特征:①“和”的精神,即以“中和”为美。

②“线”的形态,强调旋律线条。(中国是线状的,西方是块状的)

③“虚”的意境,注重神似和虚灵(写意)

6、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三大音乐体系(乐系)

1,中国音乐体系(华夏体系),除俄罗斯族外都用的体系。

特点:①音的带腔性, ②音调的五声性,

③节拍节奏的灵活性,④织体思维的横向性。

2,欧洲音乐体系(希腊体系),用于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

特点:①音的固定性,②音调的七声性,

③节拍节奏的规范性(强弱有序,时间均分),④织体思维的纵向性。

3,波斯——阿拉伯体系(中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

特点:①音的有条件的带腔性(存在3/4音)

②音调的多样性的多样性(有95种调式)

③节拍节奏的多样性(常运用固定节拍型和混合拍子)

④织体思维的横向性与纵向性相结合。

七、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1,民歌是人民生活中的亲密伴侣。

2,民歌是人民阶级斗争的武器。

3,民歌是人民生产斗争的助手。

4,民歌是人民传授知识的媒介。

8、劳动号子

1,概念:在劳动中产生,并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歌。

2,种类:a搬运号子,b工程号子,c农事号子,d船渔号子,e作坊号子。

3,艺术特点:①功能作用:协调动作,指挥劳动

振奋精神,解除疲劳

②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③唱词:即兴编创

④节奏: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相一致。

⑤曲调:旋律平直,铿锵有力。

⑥结构:结构单纯,多为一上一下。

9、山歌

1、概念:产生于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山间田野歌曲。

2、类别:a,一般山歌(如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四川的晨歌,青甘宁的花儿,内蒙爬山调)

b,田秧山歌。

C,放牧山歌。

3、艺术特点:

A 功能作用:自我抒发情感。

B演唱形式:独唱、对唱。

C唱词:即兴编创。

D节奏:节奏自由。

E曲调:旋律悠长,辽阔奔放。

F结构:北方多为上下句结构,南方多为起承转合结构。

十、小调

1、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民歌。

2、类别:a谣歌(爱情歌曲)b舞歌 c时调(流行歌)d儿歌

3、艺术特点:

A 功能作用:娱乐。

B演唱形式:独唱、齐唱。

C唱词:唱词比较固定。

D节奏:节拍规整,节奏匀称。

E曲调:旋律流畅,优美动听。

F结构:结构多样。

十一、民歌的分类及其特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另加长歌)

长歌分为风俗性长歌、史诗性长歌

特点:1 结构长大 2 朗诵性强

12、说唱音乐的分类 (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用来叙述故事。)

1、鼓词类:特点:自击板鼓,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

2、弹词类:特点:自弹自唱,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南弹北鼓)

3、渔鼓类:特点:手敲渔鼓:河南坠子,晋北道情

4、琴书类:特点:扬琴伴奏:山东琴书,北京琴书

5、杂曲类:特点:小曲反复:天津时调,河北太平年

6、牌子曲类:特点:曲牌连缀:北京单弦,四川清音

7、走唱类:特点:载歌载舞:东北二人转,四川盘子

8、板诵类:特点:打板朗诵:北方快板,太原莲花落

13、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曲式)

1 单曲体:即基本曲调反复的结构

特点:一个唱段由一个 基本曲调的反复或变化反复构成。如:潞安鼓书

2 联曲体:即曲牌联缀的结构

特点:一个唱段由多个不同的曲调连结组合而成。如:单弦

3 板腔体:即基本曲调板腔变化的结构

特点:一个唱段由多个板式构成,不同板式建立在同一个基本曲调基础之上,是同一个曲调的变奏形式。如:京韵大鼓

4 综合体:即混合结构

特点:一个唱段既有板式变化又有曲调对比。如:山东琴书

14、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

1 单口唱 2 对口

3 帮唱 (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表演,伴奏人员帮腔)

4 拆唱 (三五个演员各自分担一定角色)5 群唱(多人齐唱和轮唱)

6 走唱(载歌载舞)

15、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

1 唱词上的情节性,一段说唱作品就是一段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

2 唱腔上的叙事性:即为了能够详尽具体地叙述故事,说唱音乐的曲调就必须与语言紧密结合。

说唱音乐的曲调来自于民歌,民歌曲调一般属于抒情的,到了说唱音乐以后经过了语言化与说唱化,抒情性的曲调就变为叙事性的了。

3 表现与方法上的叙事与代言相结合:既要以第三人称讲故事,又要以第一人称模拟人物。

4 表演上,乐器不离手:可以掌控节奏,也可当道具。

16、说唱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1 中国语言属于一种声调语言,这种语言很赋有音乐性。

2 语言制约着辨别异意的功能,对音乐曲调起着制约作用。

3 语言字调从两方面影响着音乐曲调的进行:

①字的调型:调型分为平、升、降、曲,一般说来,为汉字所配的应与字的调型相一致。

②相邻两字调的相对音高。口语中,一声高于二三四声,二声高于三四声,三声低于一二四声,这种两字调的相对高低关系,必然地要反应到唱腔中去。

4 语言字调是使基本曲调发生变化的重要依据,传统音乐中,是先有曲调后填词,每一次为基本曲调配得唱词不同,字调不同,所产生的的具体旋律形态也不同。

5 地方语言字调是形成地方音乐风格的重要原因。各地方言调类不同,走向不同,受其影响,便会形成不同色彩的地方音乐风格。

十七、戏曲音乐的分类:(四大声腔系统,两大声腔类型)

1 四大声腔系统(全国性的剧种)

昆腔:形成于元代江苏昆山,现存有江苏的南昆与河北的北昆(南昆北曲)

南昆与北昆的区别

南昆风格柔和婉转,音阶为五声音阶,旋法多级进。

北昆风格高亢激越,音阶为七声音阶,旋法多跳进。

高腔:形成于明代中叶,江西弋阳腔。现存高腔剧种有川剧高腔,湘剧高腔等。

高腔剧种的共同特点:

a锣鼓在伴奏中占重要地位。

b人声帮腔具有特色。

梆子腔:形成于明末清初,山陕一带,主要流行于北方。

山西四大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

河南豫剧、河北梆子、陕西秦腔

梆子剧种的共同特点:

a 都以枣木梆子打击节奏。

b 都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

c 在旋律、板式、调式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

皮黄腔:形成于清朝中叶,汉剧是最早的皮黄腔剧种,京剧是影响最大的皮黄腔剧种。

皮黄腔剧种的共同特点:

a 都以西皮二黄最为主要腔调。

b 都以京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

c 定弦:西皮定63弦,二黄定52

2 两大声腔类型(本土性剧种)

民间歌舞腔:近百年来,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如秧歌戏,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等等。如:黄梅戏、湖南花鼓戏。

民间说唱腔:近百年来,在说唱的基础上形成的戏曲剧种,如越剧(浙江)评剧(河北)

18、戏曲音乐的丰富多彩

1、剧中多,近四百种

2、腔调多,有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民间歌舞腔、民间说唱腔

3、形式多,①扮演形式多样,有真人演、木偶戏、皮影戏。

②体裁形式多,有唱工戏、做工戏、武工戏。

③剧本结构形式多,单本戏、连本戏、折子戏。

④音乐结构形式多,板腔体、曲牌体、综合体。

⑤伴奏形式多,有以管弦为主,有以打击乐为主。

4、流派多,同一剧种在不同地区流传,同一剧种的不同代表人物都会形成不同的流派。

19、戏曲音乐的构成

1 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题,是区别不同剧种的标志。

分为:抒情性唱腔:速度缓慢,旋律曲折,字少腔多,多为慢板、原板

叙事性唱腔:速度略快,旋律平直,字多腔少,多为二六板、流水板

戏剧性唱腔:节拍节奏自由,擅长表现激昂悲愤的情绪,如散板、摇板。

2 念白:分为:韵白,如念引子、念诗; 土白,接近于日常语言。

3 文武场:指戏曲乐队。文场指管弦乐,武场指打击乐。

4 器乐曲牌与锣鼓经

器乐曲牌:用器乐演奏的传统曲调

锣鼓经:指打击乐乐谱。

二十、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体式、样式)

1 板式变化体,也称板腔体:以一对上下句为基础,用变奏的手法形成不同板眼、不同节奏的各种板式。

2 曲牌联套体,也称曲牌体:由多支曲牌,按一定的章法联缀组织而成。

3 综合体:以上两者兼用,既有曲牌对比,又有板式变化。

二十一、戏曲音乐的艺术特点

1、戏剧性:用速度、节奏、旋律、音色、调式色彩等变化,来表现戏剧内容,推动剧情发展。

2、节奏性:体现在

①唱腔中,散、慢、中、快、散的节奏变化。

②打击乐的节奏变化,有开唱锣鼓,念白锣鼓,身段锣鼓,武打锣鼓

3、程式性(规范性)

①曲调框架的程式性(曲调的结构、骨干音、板式、板位都有一定的规范)

②曲调连结的程式性(前后所衔接的曲调、宫调、板式都有一定的规律)

③整体布局的程式性(如:主角配角的唱腔关系、核心唱段的位置都有一定的固定安排)

④一曲多用(可塑性)一个基本曲调可以表现不同内容,从概念性形象到具体性形象,有四个层次。

a 曲牌、板式的曲调框架(如:西皮 二黄)

b 行当唱腔(如:青衣 老生)

c 人物特征性唱腔(如:秦香莲)

d 表现具体感情的唱段(如责骂陈世美)

二十二、民族器乐的分类

1、按演奏方法分:①吹管乐器 ②拉弦乐器 ③弹拨乐器 ④打击乐器

吹:带哨的(唢呐、管子),带簧的(笙、巴乌),无簧哨(笛子、箫)

拉:胡琴乐器(二胡、板胡、京胡、高胡、四胡、马头琴)

弹:抱弹的(琵琶、阮、三弦)平置弹奏的(古琴、古筝)

打:鼓、锣等。

2、按共鸣特点分类:

体鸣乐器(钟、锣、磬)

膜鸣乐器(鼓)

气鸣乐器(笛子、箫)

弦鸣乐器(古筝、古琴、扬琴、二胡等)

3、按制作材料分

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木(柷)匏(笙)竹(笛)

二十三、民间合奏音乐分类

1、弦索乐——全部用弦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如:北京弦索十三套(二胡、古筝、琵琶、三弦)

2、丝竹乐——以拉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如:江南丝竹(二胡、笛子)

3、鼓吹乐——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如:山西八大套

4、吹打乐——吹打并重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有单独的锣鼓段落(区别于鼓吹乐)

如:上党八音会

5、锣鼓乐——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如:山西的威风锣鼓。

二十四、民族器乐曲的标题内容(怎样欣赏民间器乐曲)

1、表意性标题——标题能够提示乐曲内容,标题内容相一致。如十面埋伏。

2、标明性标题——标题不能提示乐曲内容。

①以乐器节奏命名。如:句句双。

②以曲首谱子命名。如:工尺上。

③以演奏特点命名。如:小勾搭。

④严用声乐曲牌命名。如:浪淘沙。

⑤严用戏曲剧幕命名。如关公过五关。

⑥集合多个曲名重新命名。如:妲己催花曲(戏妲己、催归词、花鼓词、了缘曲。

⑦人为更名:如:二泉映月。

二十五、民族器乐曲的曲式特点。

1、单曲体——有一支曲子的反复构成。

2、联曲体——成为套曲,由多个曲调联缀构成。

包括:a 正套(曲牌数量与次序较固定)

b 散套(曲牌自由组合)

3、变奏体——由一支曲的变奏构成

包括:①加花变奏式。特点:各变奏段落节拍不变,结构不变,曲调不变,以改变速度和演奏技巧为主。

板腔变奏式。特点:各变奏段落结构不变,曲调骨干音不变,而改变节拍。

叠奏式。特点:各变奏段落轮廓清晰,但各段内部结构和旋律均有所变化。(二泉映月)

自由变奏式。特点:不是用完整的主题,而是用主题的材料片段进行变奏,常加入新的材料。

二十六、我国民族器乐的特点

1、与声乐紧密关联,表现在:

a 曲调素材来自于声乐 b 间接表现语言声调特点,无品无键乐器为主奏乐器。

2、与民间习俗密切结合。

3、注重乐器组合上的音色搭配和织体上的支声变化(加花变奏)

二十七、汉族歌舞种类

1、秧歌。流行于北方地区。

2、花灯。流行于西南地区(云贵川)。

3、采茶。流行于南方地区。

4、其它。如龙舞,狮舞,花鼓,跑旱船,高跷。

二十八、少数民族歌舞种类

1、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

2、囊玛、堆谢、弦子、锅庄(藏族)

3、安代(内蒙古)

4、农乐舞(朝鲜族)

5、长安舞(广西瑶族)

以下不带歌唱:

6、芦笙舞(苗族)

7、欢乐舞(台湾高山族)

8、鄂尔多斯(蒙古族)

二十九、歌舞音乐的艺术特点

1、载歌载舞 2、曲调明快 3、节拍规整 4、节奏活跃

5、结构均匀 6、打击乐在伴奏中占重要地位

三十、山西民间音乐的主要种类

1、民歌:河曲山曲、左权开花调、晋中秧歌、沁园小调、襄汾小曲。

2、歌舞:临县伞头秧歌、汾阳地秧歌、原平凤秧歌、冀城花鼓、襄汾狮舞。

3、说唱音乐:晋北道情、潞安鼓书、襄垣鼓书、冀城琴书、太原莲花落。

4、戏曲: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眉户(晋南)

5、器乐:上党八音会、山西八大套(忻州)、威风锣鼓(晋南)、二人台牌子曲、五台山佛乐。

三十一、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的区别

1、十二平均律

生律法:是一种人为的律制,把一个八度人为地分为相等的十二分。

音分值1 2 3 4 5 6 7 1(高音)

0 200 400 500 700 900 1100 1200

乐器。琵琶、钢琴、及西方所有木管乐器。

优点:转调方便

2、五度相生律

生律法:以倍音列中第二三倍音之间的距离作为生律的基础,连续五度相生而得各律。

音分值1 2 3 4 5 6 7 1(高音)

0 204 408 498 702 906 1110 1200

乐器:二胡、小提琴(所有提琴)

优点:旋律流畅

3、纯律

生律法:以倍音列中第二、三、五倍音之间的距离为生律的基础。二三倍音间为702音分,二五倍音之间为纯律大三度(386音分),依据这种组合原理,在1-5,5-2(高音),4-1(高音)分别插入纯律大三度,便形成纯律大音阶。

音分值1 2 3 4 5 6 7 1(高音)

0 204 386 498 702 884 1088 1200

乐器:古琴、小号(凡是铜管乐)

优点:和声协和

名词解释

1、歌墟:壮族的歌唱节日

2、花儿:青甘宁一带的山歌

3、爬山调:内蒙的山歌

4、赶五句:南方山歌的一种结构样式,由四句曲调加一个赶句(垛句)构成。

5、囊玛:藏族民间歌舞

6、木卡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

7、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的民间歌舞。

其表演可分为过街(行进)、大场(集体队形舞)和小场(歌舞小戏)

8二人台:流行于晋、蒙、陕、冀交汇地带的艺术形式。

分为:歌舞形式和戏曲形式

伴奏乐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

9、二人转:流行于东北三省的说唱艺术形式。

分为:单出头(一人表演)、二人转(二人表演)、拉场戏(多人表演)

10、勾栏:宋元时期大城市中的民间娱乐场所。

表演音乐、歌舞、说唱、百戏、杂剧等。

11、俗讲:唐代流行于寺院的说唱形式。文学底本成为“变文”

12、诸宫调:宋代的说唱音乐,为大型套曲形式。唱腔由多种宫调的曲牌所构成。始创人:孔三传(山西晋城)

13、马如飞调:清代苏州弹词流派,人称“马调”,与俞秀山“俞调”齐名。

14、苏州弹词 苏州上海一带的说唱(曲艺)形式

(苏州平弹:苏州的弹词和苏州评话,评话是只说不唱,弹词有说有唱)

基本唱腔是书调,上下句式。演唱中也常插用当地民歌和其它曲牌。有陈调、俞调、马调等。

15、京韵大鼓:北京的说唱音乐,板腔体,有慢板、垛板、紧板等板式。早期有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张筱轩派,后期有少白派(白凤鸣)、骆玉笙派。

16、单弦:也称单弦牌子曲,北京说唱音乐,联曲体,用三弦伴奏。

17、戏曲行当:生旦净末丑。

18、声腔:指某些剧种所使用的,具有渊源关系的或音乐特征一致的腔调。

19、京戏: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为皮黄腔代表剧种。板式有导板、回龙、慢板、原板、二六板、流水、摇板等。主要伴奏乐器:京胡。

20、京戏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生角:周信芳(麒麟童)、马连良。(南麒北马)

21、梆子腔:戏曲声腔,因用梆子击节而得名。

22、明代四大声腔:指明代中期四种戏曲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23、摇板:戏曲的一种板式,节奏为紧打慢唱。

24、紧打慢唱:戏曲摇板的节奏形态。紧打指伴奏为快速的均分律动,慢唱指唱腔为慢速的非均分律动。

25、花音苦音:秦腔音乐中两种不同色彩的调式。花音音阶为:561235苦音音阶:571245

26、导板:戏曲板式为散板节奏,属于上句,用于唱段的开始。

27、四胡:四根弦的胡琴,弓毛分两股,分别置于一、二与三四弦之间。

28、八音:古代按制作材质对乐器的分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29、梆笛与曲笛

梆笛是以给梆子戏伴奏而得名。俗称小笛子,发音清脆明亮,代表性调是G调,多吹奏北方乐曲。

曲笛,以给昆曲伴奏而得名,俗称大笛子。发音浑厚柔和,代表性调是D调(低于G调),多吹奏南方乐曲。

30、文场、武场:指戏曲乐队,文场是管弦乐,武场是打击乐。

31、文曲武曲:指传统琵琶曲的分类。文曲的风格文静柔美,演奏突出左手。如:《阳春白雪》,武曲威武雄壮,演奏突出右手,如《十面埋伏》

32、山西八大套:民间鼓吹乐,流行于山西五台、定襄等县。

33、西安鼓乐:民间吹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地区。

34、古琴:弹拨乐器,也称七弦琴,有七弦十三徵,按五声音阶定弦。

35、琴徽:古琴琴面上一排白色圆形标志,十三枚。用以标明音位。

36、二四谱:广东潮州音乐的谱式,谱字为二三四五六七八。分轻三六(5612356)和重三六(5712457

37、减字谱:古琴音乐的一种谱式,由文字谱简化而来。唐代曹柔所创。

38、工尺谱:古代记谱法,谱字为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

67123567

39、五度相生律

40、中国传统音乐学:即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包括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史学、形态学、乐种学、乐器学、乐谱学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c1a19dff00bed5b9f31da4.html

《民族民间音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