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重趣细致逼真

发布时间:2018-10-24 16:55: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着意重趣细致逼真

作者:周君颖 李洁

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01

         要:常州是全国留青竹刻中心,近代以来名家辈出。论常州留青竹刻风格,可分徐、白二派,分别以徐素白和白士风先生为代表。徐派偏于写意,追求神韵飞扬;白派重于写实,刻画细致入微。两派在开拓留青竹刻题材、创新作品样式、拓展竹刻技艺及培养后继人才等方面皆成就斐然,从而为留青竹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留青竹刻;徐派;白派;写意;写实;常州

        中图分类号:J3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1-0046-04

        留青竹刻,是在竹子表面的青筠进行雕刻的一种技法。所谓留青,是将具体图案雕于留青之上,而将其余青筠铲去,现出竹肌层作为画面底色背景,也称皮雕。与其它竹刻相比,留青竹刻不仅精巧,而且外表色泽莹润剔透,竹肌则滑如凝脂,润如美玉,色似琥珀,时常把玩于手,图案部分也愈发透亮清晰。据史料记载,留青竹刻的起源可追溯至唐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尺八是现存最早的留青作品,其通体均为青筠纹饰,余下竹肌铲去,故而显得平面而粗犷。留青竹刻繁荣于明代,明中叶以后,江南一带竹刻名家辈出,竹刻技艺渐趋成熟,日益精妙,而不少文士墨客加入留青竹刻作品的鉴赏行列,又使竹刻呈现出浓厚的文人气、书卷气。明代留青分为嘉定派和金陵派,至明末,常州府江阴县人士张希黄推陈出新,技法上开创留青阳文刻法,以青筠作花,竹肌为底。于题材引入山水风光,融画理于留青,细腻精工。现今常州已成为全国留青竹刻中心,人才辈出。我国著名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其专著《竹刻》中所列举的五位全国著名留青竹刻艺术家,常州就占了四位,分别为白士风、徐素白、徐秉方和范遥青,这四位大家即常州留青竹刻徐、白两派的代表人物。

        一、写意之徐派

        写意原是国画技法与风格之一种,用笔不苛求细腻精工,着重于神态的表现和作者情感的表达。其特点是不着眼于详尽、细密地摹写现实,而注重以简洁凝练的笔墨呈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发画家主观的情趣。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大写意偏重于主观之情,小写意倾向于物象之实。留青竹刻本是以刀代笔,以竹为纸,因而,其写意与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以留青山水为例,在笔墨上,除了展现青绿山水的分层设色外,水墨山水中的披麻皴,湖石假山的鬼面皴都适用于留青刻法。留青竹刻作为再现中国画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单受到构图、题材与技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中国画的意境和灵魂,脱离了意境之美,留青就只能停留在"的层面上,无法达到艺术美的高度。意境的表达因人而异,很大程度上由竹刻家的艺术修养深度和精神品格、生活经历决定。徐素白的第一幅大写意作品是其晚年所刻的《荷花图》,他第一次尝试在青筠上刻水墨写意画,但未能深入。至他的次子徐秉言的作品,在留青写意上则更有突破。徐秉言先生在创作中不求形似,更多追求对笔墨气势和精神面貌的领会,透过留青刀法将神采韵味等表现出来,并由此进入大写意之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60151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7.html

《着意重趣细致逼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