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2《历史》必修一、二、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 doc

发布时间:2017-05-11 19:00: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山东省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2《历史》必修一、二、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 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2.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l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

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3. 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
4.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5.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6.《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

A.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思想领域 B.经济领域 思想领域 政治领域

C.思想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D.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思想领域

7. 右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该图制作者所持的疆界观( )

A.最终形成于17世纪的下半期

B.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形成

C.是英国迈向近代化的必然产物

D.反映了东西方的联系开始加强

8.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9.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

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 )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10.“在中世纪后期出现许许多多为突破或绕过将欧洲人限制在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屏障

而制订的计划。那时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

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

他”。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开始了人类近代化的起点

11.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28分,第1424分,共52分。

13.28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6分)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2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10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8分)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4分)

14(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工商公所部分董事功名、职街来源

(注:工商公所为地方政府机构,职街为实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年,在“重商思潮”的荡激下,明清之际在江南地区比较突出的“士商相混”现象迅速扩大,成为影响遍及全国的社会潮流。同时形成了与近代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过渡性社会群体―绅商,即士绅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结合。例如:1895年,长江以北的南通新科状元张赛奉命兴办大生纱厂,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18%年长江以南的苏州则有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库创办苏纶纱厂。“状元办厂”一时传为美谈。此外,还有许多进士与举人都弃士经商,成为知名的坤商。1905年左右,也可以说是20世纪初各地商会的普遍设立,标志着绅商阶级的形成。绅商不仅是各地商会的倡议者,而且是各地商会组织的实际把持者,就绅商在商会中的地位和人数看,也可以称商会为绅商团体。

―摘编自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材料二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结合。据估算,2008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为1.5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全国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多人·,成为仅次于农民而多于城市工人的第二大劳动力群体。调查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而东部地区仍然是主要的输入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除了制度和政策原因之外,还因为其它许多因素的作用。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和“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执、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转换都还没有完成的结果,最终必然消失。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l)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绅商阶层的来源和形成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产生的社会条件。(6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看待绅商阶层形成的积极作用或农民工必然消失的原因。(6分,要求只回答其中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实行盐铁的专卖的政策。从材料可知,北宋时实行钞盐法,发售盐引,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抑商政策在宋时有所松动。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2.

【答案】A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叶以后”的西方是工业文明,而华夏文明是农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给中国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使蒙昧中的中国人,开始思想启蒙,给中国带来了动力。分析选项,BCD表述符合材料的含义;A表述错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故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3.【答案】B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解答此题应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如果……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可知,“毛泽东此行”抗战结束后,应国民党的邀请,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即重庆谈判。所以应选B

4.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根据所学知识,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戊戌变法时期,借助传统以减少变法阻力即“维新化”。所以答案是C

5.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正是美苏两极格局的时代,世界实际上处于分裂状态。故该学者认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所以应选C

6.

【答案】A

KS5U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先是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及其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接着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就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即新文化运动。故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思想领域”,故A符合题意。

7.

【答案】B

KS5U解析】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从图的内容可知,这时的英帝国已经形成,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这一过程也就是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其最终形成于18 世纪中期。分析选项,A时间错误;B符合题意;C说法过于绝对;D表述错误,早在新航路开辟之时东西方的联系就已开始加强。 故应选B

8.

【答案】C

KS5U解析】考查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分析选项,A不是主要目的;B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减少了中间环节,有利于中央对地方大监控;D与题意无关。故应选C

9.

【答案】A

KS5U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说明官僚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故B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应选A

10.

【答案】A

KS5U解析】考查新航路的开辟。题干中“中世纪后期”、“穆斯林屏障”等揭示的正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故应选A

11.

【答案】A

KS5U解析】考查1787年宪法作用。1787年宪法对选民有资格限制以及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故②不正确;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制,不是责任内阁制,故③不正确。所以应选A

12

【答案】B

KS5U解析】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从材料“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可知工业革命的前后,世界最大的区分在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经济近代化开始。按这一逻辑来分析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近代中国采取机器生产,经济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故应选B

二、非选择题:共2道题目,第1328分,第1424分,共52分。

13.

【答案】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6分)

2)政体:确立君主立宪制。(2分)

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4分,任答2点即可)

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6分,任答2点即可)

3)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度等。(8分)

认识:应大胆第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可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民主制度史由本国国情决定的。(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KS5U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准确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由材料中的中央集权国家”“考试制度选拔”“民本主义等信息归纳分析即可,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第(2)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由材料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推断出全新的政体指的是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结合英国政治制度的内容以及实际可知得到公认的有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第三小问影响可以从对英国的长期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意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借鉴了英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结合中英两国的政治的内容及特点即可获得答案,如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分析归纳需要以民主政治及材料内容为主题,如政治制度需要适合本国国情,可以大胆借鉴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等。

14

【答案】

(1)来源:由商而绅;由绅而商。(4)

成因: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商人、士绅办厂;士绅受到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清末废除科举制,使读书人通过传统的应试致仕继而发财的梦想破灭;商人羡慕绅士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另则是为了通过人仕保护自己的经济活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社会条件: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以及城市化

的推进,一时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农民工吃苦耐劳,劳动力价格低廉,能满足企业对低技术工种的用人需求;农民务农收人低于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员的收人;我国东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影响。(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或答绅商阶层形成的积极作用:冲击了传统的“商末”“商贱”等职业等级观念和身份等级观念,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并能满足士绅合理追求财富的愿望;有利于提高工商业的社会地位,形成“工商皆本”的共识,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观,既贵且富成为新的社会价值评判标准。(8分,其它答案言之有据即可得分,如答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统一意志的形成等)或答农民工必然消失的原因:城市化在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人口将不断减少;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对劳动力人数的需求将日趋减少;国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使其缺少从事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面临转型。(8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有据即可得分,如答农民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条件下产生的等)

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来源时要结合材料 “同时形成了与近代特殊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的过渡性社会群体―绅商,即士绅和商人两种身份的结合。例如:1895年,长江以北的南通新科状元张赛奉命兴办大生纱厂,成为“通官商之邮”的大绅商;18%年长江以南的苏州则有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库创办苏纶纱厂。……”。回答原因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第(2)问,主要考查分析归纳能力。结合材料“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和工人两种身份的结合。……调查表明,中部和西部地区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流出地,而东部地区仍然是主要的输入地。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除了制度和政策原因之外,还因为其它许多因素的作用。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农民工和“民工潮”既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也是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转换都还没有完成的结果,最终必然消失。”回答其条件。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明确自己要回答的问题,再结合问题的社会发展阶段归纳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108a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0.html

《山东省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2《历史》必修一、二、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