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长与《山海经》

发布时间:2019-12-04 10:02: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说课人:成都博骏公学 初中语文 毛冯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成都博骏公学初中部的语文老师——毛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7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讲述了许多“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本文的主人公阿长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小人物。

阿长只是众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鲁迅却对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都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小鲁迅对阿长充满厌恶与憎恨,大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却充满温情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

二、说学情

七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过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年三月份的研学旅行我也有幸和孩子们去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参观了鲁迅故居、鲁迅房间,去到了心心念念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三味书屋进行了早读、习大字、对对子等活动,体验了鲁迅儿时的生活,拉近了孩子们与鲁迅先生的距离。

《朝花夕拾》七年级上册的名著阅读必读篇目,孩子们对鲁迅和《朝花夕拾》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孩子们的阅读批注和阅读笔记来看,他们对长妈妈的了解也只停留在一些粗俗的习惯、迷信的仪式和繁琐的礼节上,并没有看到这个人物背后闪光之处,比如她的热情、善良、淳朴、真挚,她对小鲁迅无微不至的关爱,更难以体会鲁迅对保姆阿长的深情怀念。

此外,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像阿长一样的人,很朴素很唠叨,却默默关心我们他们可能是爸爸妈妈,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以,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阿长”进而关注更多像阿长一样的人。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辨证理解阿长的形象特点,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 掌握欲扬先抑、对比、细节等写作手法,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阿长”,学会理解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爱。

四、说重难点

其中重点是:

1. 辨证理解阿长的形象特点,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阿长”,学会理解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爱。

说教法学法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本文教学过程中,我会用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交流。基于学情,我主要采用配乐朗读法、活动激趣法、小组合作法,真正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我设置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说教学过程

(一)关注研学,导入新课。

本环节联系学生的研学经历,展示相关图片(鲁迅故里合照、鲁迅故居、鲁迅房间、百草园、三味书屋),以最近的杭州绍兴之行导入新课。拉近学生与鲁迅先生的距离,自然过渡到鲁迅文章《阿长与<山海经>》的学习。

(二)回顾旧知,活动激趣。

本环节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引出保姆阿长。通过两个关于“保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1.假如你要招聘保姆,你会有哪些要求?(招聘启事)

2.假如阿长要应聘保姆,你会选择阿长当你的保姆吗?(个人档案)

阿长无名无姓,黄胖而矮,生的不好看,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还患有羊癫疯。学生对保姆的招聘要求与阿长的个人档案,自然不相匹配,就马上引出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情感,探寻阿长的形象特点,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合作探究,人物形象。

本环节一共由四个问题串联起来

1.阿长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2.“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3.拿到《山海经》,“我”的心情如何?

4.长大后,“我”终于读懂了阿长的爱。

前两个环节我会让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描写阿长的事件或细节,找出体现作者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词语。引导学生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学会通过对细节和事件的分析来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有理有据在文中找答案。主要考验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概括能力。

第三个环节通过听朗读音频、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扮演这三个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小鲁迅拿到《山海经》的心情以及阿长买《山海经》过程的艰难与波折。

第四个环节,长大后,“我”终于读懂了阿长的爱可是,阿长已经不在了,就连她买的《山海经》也没有了踪迹。本环节用音乐和图片相配合,老师用配乐朗读的形式总结阿长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进入第四个教学环节:

(四)情感引导,寻找阿长。

寻找身边的阿长——由鲁迅笔下的阿长,过渡到我们身边的阿长,通过图片和音乐的搭配,以及教师语言的引导,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氛围中,让他们寻找并珍惜身边的阿长,尽管他们并不那么完美!

(五)作业布置,物化情感。

经过教学氛围的营造和语言的引导——寻找身边的“阿长”,孩子们沉浸在这种爱的“磁场”中,脑海中必定出现了不少这样的“阿长”,顺势就布置了今天的作业,写下你想对“阿长”们说的话!让孩子们学会感恩爱和回报爱。

第七个环节:

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采用简笔画的形式,运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爱心发射”为原型,把阿长的人物形象特点、人物塑造方法以及她对鲁迅的一颗诚挚关爱之心画下来,简洁而不失趣味性。我喜欢把板书设计成图画,虽然画得不怎么好看,却能带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吸引他们的兴趣,我就是学生们口中的“灵魂画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01d9ef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e.html

《7、阿长与《山海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