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1-12-07 11:28: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二战后的美国凭借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而得名,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铁幕演说,1946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是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精心安排的杰作。杜氏意在利用丘吉尔这位著名的反共斗士投石问路。丘吉尔在演说中不仅充分表达了英国的意愿,同时也道出了美国想说而不便公开说的主张,适应了杜鲁门政府的需要。

奠边府战役越南人民抗法战争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役。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后期,越军对法军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54319日~57日,越军为粉碎法军企图,遂决定对奠边府实施进攻,由武元甲任前线总指挥,实际策划、指挥整个战役的是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经过激战越军取得胜利。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有重要意义。

《日内瓦协议》1954426日,为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有中、苏、美、英、法和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等23个国家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上签订(721日)的关于在印支三国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它规定:在印度支那全部地区停火;与会国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领土主权;越南暂时以17度北纬为军事分界线,法军向分界线以南集结。越南共产党在分界线以北集结。印度支那由此获得解放。

戴高乐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 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 戴高乐主义的实施对于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国际地位,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但限于实力对比,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法国的国际地位

水门事件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6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8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麦卡锡主义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美国全国性反共十字军运动。他任职期间,大肆渲染共产党侵入政府和舆论界,促使成立非美调查委员会,在文艺界和政府部门煽动人们互相揭发,许多著名人士如演员受到迫害和怀疑。麦卡锡主义不仅迫害和逼走优秀人士,同时更严重的影响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形象,由于对媒体机构尤为严重,麦卡锡主义长期也被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当作攻击美国民主自由的把柄。

杜鲁门主义: 19473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是美国妄图独霸世界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旧金山对日和约》二战后,美国、英国、法国等48国与日本于195198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片面和约,简称《对日和约》。翌年428日生效。和约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精神,不提台湾、澎湖列岛、南威岛和西沙群岛等岛屿归还中国的问题,没有限制日本的武装力量和军事工业,未保障日本向和平、安全和民主的方向发展。它的签订,为美国尔后在亚洲继续进行扩张和与日本结成军事同盟等活动铺平了道路。

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19476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

埃及七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人民、士兵和下级军官对以法鲁克国王为首的封建统治极为不满,他们要求废除英埃同盟条约,改变现行制度,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埃及自由军官于1952723日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是埃及历史的转折点,它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由自由军官组织改组的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了政权。

万隆会议19554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也是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产物,反映了亿万亚非人民争取和保障民族独立、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共同愿望。

尼克松主义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就任后对亚洲政策和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于1969725日,提出了调整美国对外战略重点的主张。其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制止苏联扩张,争取改变被动局面。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全球战略由攻转守的标志。它的实施,有助于美国体面地从越南战争撤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美国的衰落。

朝鲜战争195062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与大韩民国(简称“韩国”)在朝鲜半岛上的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冷战中的一场“热战”。美国直接干涉朝鲜内政,中国应朝鲜请求派彭德怀率兵支援朝鲜,保家卫国。1953727日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宣告了中朝军民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了中朝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19447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布雷顿森林举行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签订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b518c7d5bbfd0a7956737d.html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