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解知识点整理题库

发布时间:2018-10-07 10:03: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名词解释

1.标准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2.翼点(pterion):颅骨侧面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胸骨角(sternal angel):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两侧接第2肋软骨,是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4.关节(joint):全称为滑膜关节,是骨连接的最高分化形式。相对骨面间有滑液腔隙,充以滑液,因而一般具有较大活动性,骨面间相互分离,仅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

5.斜角肌间隙(scalene fissure):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臂丛通过。

6.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 腹外斜肌肌腱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形成腹股沟管的下壁。

7.角切迹(angular incisure):是胃小弯最低点弯度明显转折处,是胃体和幽门部在胃小弯的分界。

8.肝门(porta hepatic):肝脏面近似“H”形的横沟,它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的部位。

9.胆囊三角(calot 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0.纵膈(mediastinum):是左、右纵膈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膈胸膜;上界是胸廓上口;下界是隔。

11.胸膜腔(pleural cavity)胸膜的脏、壁两层之间形成的一个密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12.胸膜(pleural):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及突至颈根部等处。

13.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粘膜都保持平滑状态。此三角是结核、肿瘤、炎症的好发部位。

14.鞘膜腔(vaginal cavity):睾丸鞘膜壁层贴于精索内筋膜的内面,脏层包括睾丸和附睾等表面,脏、壁层在睾丸后缘处互相反折移行,两层间的空隙称为鞘膜腔。

15.尿道球(bulb of urethra):是尿道海绵体后端的膨大,位于两阴茎脚中间,固定于尿生殖膈的下面。其内尿道最宽,称尿道球部。

16.腹膜(peritoneum):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衬于腹、盆腔壁的腹膜称为壁腹膜,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称为脏腹膜。

17.腹膜内位器官(intraperitioneal viscera):表面均被腹膜覆盖的器官,主要有: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18.腹膜间位器官(interperitioneal viscera):表面大部分被腹膜覆盖的器官,主要有:升结肠、降结肠、肝、膀胱、子宫等

19,腹膜外位器官(retroperitioneal viscera):只有一面包被腹膜主要的器官有: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空虚的膀胱、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和升部、直肠中下段。

20.koch三角:在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21.隔缘肉柱(节制索):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肌束横过室腔至室间隔的下部,称隔缘肉柱(节制索),内有心传导系右束支以及供应前乳头肌的血管通过。

22.窦房结(sinuartrial node):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深面。

23.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由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连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的遗迹。

24.动脉窦(carotid sinus):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25.颈动脉小球(carotid glomus):借结缔组织连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的扁椭圆形小体,属于化学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反射性的调节呼吸。

26.静脉角(venous angle):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27.危险三角:两侧口角与鼻根间的三角形区称危险三角,面静脉在口角以上的一段缺少静脉瓣,并通过内眦静脉和眼上、下静脉及翼静脉丛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

28.乳糜池(cisterna):位于第一腰椎前方的囊状膨大,由左、右腰杆和肠干汇合而成,为胸导管的起始部。

29.壶腹嵴:各膜半规管的模壶腹壁上隆起的结构,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觉感受器。

30.灰质(gray matter):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大部分树突聚集的部位。

31.白质(white matter):在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

32.神经核(nucleus):在中枢神经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块状结构。

33.锥体交叉:延髓腹侧面正中有前正中裂,其两侧的纵行隆起称椎体,由大脑皮质发出的锥体束(主要为皮质脊髓束)纤维构成。在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皮质脊髓束纤维左右交叉,形成发辫状的锥体交叉。

34.Willis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吻合而成。

35.内囊(internal capsule):又称投射纤维。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三者位置不能变)。是投射纤维在此处高度集中的白质板,在端脑水平切面上成“<”字形,分前肢、膝、后肢三部。

以上名解尽量记,不同字体部分的名解为个人认为的重点。

二、简答题

(1)循环必考一个

1.脑脊液产生与循环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

2.眼的房水循环

循环途径:房水(睫状体)→眼球后房→瞳孔→眼球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循环障碍:继发性青光眼

3.胆汁排除途径

由肝脏分泌胆汁,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储存→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于大乳头)

(2)神经传导(四选一)必考

1.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去年考的)

躯干四肢的肌腱关节等处的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周围突(脊神经)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中枢突后根的内侧部薄束和楔束薄束和楔束核(第二级神经元)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内囊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2.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皮肤内的浅感受器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外侧部脊髓后角(第二级神经元)斜越上升1-2节段(交叉)(对侧)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脚)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3.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的浅感受器三叉神经(周围突)三叉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三叉神经根(中枢突)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第二级神经元)(交叉到对侧形成)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第三级神经元)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脚)中央后回的下1/3部。

4.视觉传导通路

视杆和视锥细胞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视辐射(经内囊后脚)内囊后脚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损伤表现:

①一侧视神经损伤可致该侧视野全盲;

②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可致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③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损伤,则患侧视野的鼻侧半偏盲;

④一侧视束以后的部位(视辐射、视区皮质)受损,可致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感觉器部分(了解一下,以选择,填空为主)

1.声波的传导

耳廓收集的声波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窝顶窝孔骨阶外淋巴窝管基底膜窝管内淋巴螺旋器(听觉感受器)感受声波刺激

2.眼球壁的结构(去年考的)

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3层。

1)纤维膜(外膜):包括 1.角膜2.巩膜

2)血管膜(中膜):包括1虹膜2睫状体3脉络膜

3)视网膜(内膜)盲部:虹膜部,睫状体部

视部:脉络膜部

3.鼓室的六壁(可能考大题)

上壁,鼓室盖壁,是分隔鼓室与颅中窝的薄骨板。

下壁,颈静脉壁,是分隔鼓室与颈静脉窝的薄层骨板。

前壁,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其上方有咽鼓管的开口。

后壁,乳突壁,其上部有大而不规则的乳突窦开口。

外侧壁,鼓膜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鼓膜tympanic membrane,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外侧面向前、向下、向外倾斜,其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中耳的一些病变会导致光锥改变或消失。

内侧壁,也称迷路壁,即内耳前庭部的外侧壁。

(四)关节

1.膝关节knee joint

1)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2)形态特点: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的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囊的外侧有索状的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关节腔内还有由滑膜衬覆的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的关节面之间,垫有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3)运动:膝关节主要作屈、伸运动,膝在半屈位时,小腿尚可作少许的旋转运动

4)主要肌:股四头肌,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5)神经支配:股神经(腰丛),坐骨神经(骶丛).

2.肩关节

组成: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关节盂的周围镶有关节唇,使关节窝略为加深。

形态特点:肩关节囊极为松弛,关节腔宽大,囊附着于关节盂的周围和解剖颈。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肩关节上方有连结喙突和肩峰的喙肩韧带。此韧带与喙突和肩峰共同构成喙肩弓,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运动: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主要肌:胸大肌

神经:腋神经(臂丛后束)

(五)肌肉

膈肌diaphragm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形态结构:膈的外周是肌性部,而中央部分是腱膜

作用: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隔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

膈有3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紧位于脊柱前方,通过主动脉和胸导管

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左前方,通过食管和迷走神经

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右前方中心腱,通过下腔静

(六)门静脉的组成,属支,门腔静脉吻合途径(去年考过,但很重要)

肝门静脉系

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所组成。

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的属支主要有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脾静脉splenic vein、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汇合。

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吻合:

(1)通过食管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2)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3)通过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

(七)肝(liver)的形态与位置(个人认为很重要)

肝的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4缘。肝上面与膈相接,又称膈面,肝下面朝向下后方,邻接许多脏器,又称脏面,中部有一“H”形的沟,由左、右纵沟和中间的一条横沟组成,横沟为肝门,有肝固有AV,肝门V,肝左、右管,及淋巴管神经

H”形沟可将肝分为4叶:

肝的位置

大部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部左季肋区

()实践题

1.吃药治疗慢性肠炎(小肠),问药物在体内是如何到达炎症区域发挥作用的。

答:药物进入体内,在小肠部吸收入肠系膜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A→腹主A→肠系膜上动脉→小肠炎症区

2.药物从胫前静脉注射,到胃中起作用,经过的循环的路径

答:胫前静脉→腘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V→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胃左动脉→胃

3.药物经小肠吸收后,作用于肺部的路径

药物进入体内,在小肠部吸收入肠系膜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肺

(九)胃(重要

1)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分前、后两壁,大、小两弯和入、出口。

入口——贲门 出口——幽门 上缘——胃小弯,下缘——胃大弯, 两壁——前、后壁

2)胃分4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3)胃的位置

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T11左侧,幽门位L1右侧

4)胃的血供

动脉:胃左动脉,营养,愤门和胃小弯,胃右动脉营养胃小弯

胃网膜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营养胃大弯

胃后动脉营养胃后壁,胃短动脉营养胃

静脉:

胃左静脉:与胃左动脉伴行,注入肝门静脉

胃右静脉,与胃右动脉伴行,在幽门附近注入肝门静脉

(十)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对比表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肌萎缩

明显

不明显

瘫痪特点

痉挛性(硬瘫)

迟缓性(软瘫)

肌张力

增高

降低

深反射

亢进

消失

浅反射

减弱或消失

消失

浅反射

+

-

早期肌萎缩

不出现

短期既出现

三、重点小题(选择、填空为主)

1. 鼻旁窦4对:(1)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2)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3)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4)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2. 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3. 咽峡:腭帆后缘和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4. 食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C6水平 距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位于T4下缘,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在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十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5. 阑尾根部的投影:以脐与右骨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为标志

6. 左右支气管的区别:

右主支气管:管径较粗而短,走行较垂直

左主支气管:管径较细而长,走行较平行

7.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4部分组成

8. 肝肾隐窝:仰卧时为腹膜腔最低处,是液体易于积聚的部位。位于肝右叶下方与右肾之间。

9. 心的四个沟:

(1)冠状沟: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 (2)房间沟:左右心房的表面分界

(3)前室间沟:左右心室的心肋面分界 (4)后室间沟:心室在膈面的分界

10. 人脑由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6部分组成

11. 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2.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

13. 结肠特征结构: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14. 肾的被膜: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15. 输卵管可分为:输卵管漏斗,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峡,输卵管子宫部

16. 三尖瓣复合体:右心室入口防止返流结构,包括右心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 乳头肌。

二尖瓣复合体:左心室入口防止返流装置,包括左心室口纤维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

17. 心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

18. 第一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前小叶的前部,损伤后对侧肢体单瘫

第一躯体感觉去:中央后回和中央前小叶的后部,损伤后对侧相应部位一般感觉障碍

视区:枕叶内侧面,损伤后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偏直

听区:外侧沟下壁上的颞横回。损伤后仅有轻度的双侧听力下降,不至引起全聋。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损伤后能理解他人语言,但丧失说话能力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损伤后手运动正常,但不能书写正确的文字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损伤后视觉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损伤后听觉正常,但听不懂他人讲话,也不能理解自己的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d57ab6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f.html

《系解知识点整理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