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把栏杆拍遍教案4篇

发布时间:2020-10-19 02:26: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的】

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

2、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但也 可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辛弃疾(114 0 —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 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 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 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 、《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 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 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 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 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 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 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

存》。

二、阅读指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 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 程及原因。 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 特点。 但也可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阅读时, 可以采取观其大略的方法,不求对 这些词作过细过深的理解。 学习本文大体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初读课文, 了解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性; 第二步,再读课文,体会联想对表现辛弃疾形象的作用; 第三步,向课文外拓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 它告诉读者, 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 爱国词人的, 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 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 这是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主要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理解文章的关键。

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时, 要注意抓住辛弃疾的 \'欲为朝廷痛杀贼寇, 收复失地 \'的抱负和这种 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忧愁心情,以及这种抱负和心情在词作中的反映。

三、自读思考

1.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 \'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 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

2.为什么说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

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

3.从文章所引用的词中,看出辛弃疾得的是什么心病 4.辛弃疾在带湖别墅闲居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5。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 6.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 ?

讨论以上问题, 可以结合勾画关键语句进行。 如果能画出以下关键语句, 课文就不难理解了。

四、作业布置

1、说说辛弃疾其人

2 理解文中辛弃疾的词作

3 自读思考题(上课后作业本)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1.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 \'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 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

2.为什么说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

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

3.从文章所引用的词中,看出辛弃疾得的是什么心病 4.辛弃疾在带湖别墅闲居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5。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 6.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 ?

二、讲解提示:

--\'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

沙场,血溅战袍……\'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 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 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他临江水, 望长安, 登危楼, 拍栏杆, 只能热泪横流。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 次次地表白。总志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

--\' 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

--\'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 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 \'闲愁最苦 \'\'脉脉此情谁诉

\'\'

--\'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 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 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 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 也只有在政治之

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

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

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

第三课时 一、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联想和想象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 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 还必须 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 本文作者就是这样。 或由辛弃疾的事迹, 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 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例如,在第三段简要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就联想到他的《破阵子》 《水龙吟》两首 词,引述下来并加以评说, 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 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 悲愤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接着, 又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 欢?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以及朝廷的心态,揭开了其 中的谜底,这就是他太爱国家、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 线去,这就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惹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

再如,由 \'弃疾 \'\'这个名,联想到他忧国的心病,联想到他表达这种忧思的词作。 总之, 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 把辛弃疾由爱国志士到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出来。 引导 学生体会作者联想的作用, 可以结合练习二进行。 因为文中联想和引用的史料、 词作融合为 一体,有时难以看出,教者可以适当作一些提示。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联想的作用上, 而不要放在联想的分辨上。 在体会到联想的作用后,还可以结合练习四来训练自己在读书、表达中运用联想。

二、 练习讲解 1、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辛弃疾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 参考答案:辛弃疾南归前,组织义军,追杀叛贼,押解叛将,满怀痛杀贼寇、 收复失地的壮志;南归后,当权者不让他有伸展抱负的机会,他被九蒸丸晒 锤百炼。但仍不改对国家民族的一颗火热的心。于是,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 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历史把他逼上了词人之道。 2、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联想的作用。 参考答案:从辛弃疾南渡后被迫脱离战场的遭遇,联想到他的词《破阵子》 实地揭示出辛弃疾胸怀壮志而无法实现的苦闷心情; 后不高兴的传说,又联想到朝廷闲置他二十年的做法;从 生活反应了出来。

三、小结课文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 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 程及原因。

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 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 了大胆的联想和想象。

四、作业布置:

练习一、二

课题:把栏杆拍遍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继续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

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联想在再先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把栏杆拍遍 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因素: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 爱与狠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说铸,艺术的升华

运用联想和想象、展开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问: 变生肘腋:事变发生在切近之处。肘腋,比喻很近的地方。 笔走龙蛇:形容笔法笔势雄健活泼 整伤:形容内心极为焦虑。

二.讲述新课 继续分析文章: 1. 辛弃疾在带湖别墅闲居的心情是怎样的? ——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 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 与百姓聊一 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实“闲愁最苦”一脉脉此情谁 诉。

2. 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 ——“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 、烧烁,锤大时等,可能得到合乎 历史潮流的感悟,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 3. 哪些因素促使辛弃疾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狠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如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

政路不通,历史歪大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家的心路两程, 作者不仅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 还运用了联想 和想象。作者由辛弃疾的事迹, 联想到他的次作, 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 界等。

作者在述说了辛弃疾南归的遭遇后, 就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 喜欢?

作者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话, 并且概述了有关辛弃疾的事迹朝廷的心态, 揭开了其中的谜底。 这就是他太爱国家、百姓、朝廷了,只要一有机会就真抓实干,时刻准备冲上前线去,这就 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若来诽谤,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

三.小结:

课题:把栏杆拍遍 授课日期: 熟悉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 教学重点: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 板书设计: 把栏杆拍遍 内容:全文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辛弃疾的心病:金区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问: 1. 过三峡的“第一人”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主要是交通工具的原始和简陋,社会舆论的阻力,知识方面的局限。 2.“第一人”对人类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开拓向未知领域进军的道路,推动历史向前。 二.讲述新课: 朗读阅读提示,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内容。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 结实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 程及原因。

文章较多的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初读课文, 了解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 它告诉读者, 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 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 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 知 识本文要告诉我们的主要问题。

在思考问题中理解文章: 1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只能笔走龙蛇,泪酒宣纸,为历史流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

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南归之后, 他才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 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 沙场,血溅战袍……

2 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禀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3 为什么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熏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他本来是以身许过, 准备血洒大漠, 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 武之地, 象屈原那样仰问苍天, 象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他临江水, 望长安, 登危楼, 拍栏杆,

只能热泪横流。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 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腐烂远眺,望眼欲穷的形象。

4 从文章所引用的词中,看出辛弃疾得的是商贸心病?

——他只有一块心病,金区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三.小结 本堂课主要熟悉文章的内容,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 四.作业:重点字词

一遍遍地哭诉, 一次

教学要求:

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历程,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

2、体会联想在再现历史人物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运用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设想:

1、安排二课时。

2、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但也可能给学生的阅读 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阅读时,可以采取观其大略的方法,不求对这些词作过细过深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论性质的文章, 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 程及原因。

二)作者简介、解题:

梁衡( 1946——)山西霍县人。 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 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全国记协常务理事。 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 举办的“心系中华” 散文征文优秀奖。 有散文三篇 《晋词》 、 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 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 散文理论

1996 年在《佛山文艺》 《佛山文艺》三家联合 觅渡, 觅渡,渡何处》 和《夏

3 卷)、《数理化通俗演义》( 2 卷)、

把栏杆拍遍》题目是辛弃疾《水龙吟》中的一句: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三)预习课文,注音解词: 行伍:泛指军队。古时兵制 , 五人为伍 , 二十五人为行。

蹂躏:践踏 , 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

光复:恢复原有的领土、统治或事业。

血气方刚:形容年青气盛 , 感情易于冲动。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 , 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自嘲:自己嘲笑自己。

凛然:恐惧、畏惧。②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磅礴:①广大无边的。②扩展,充满于…的。

媲美: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比美。

金戈:金属制的戈 ,配有铁甲的战马。形容战士的雄姿。指战争。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 , 指军人战死沙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356cd1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9.html

《苏教版选修把栏杆拍遍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