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热点押题 - --中国精神永传承;践行“中国精神”[刘希国]

发布时间:2020-06-24 09:05: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高考作文热点押题 :中国精神永传承;践行“中国精神”

【作文导写】

中国精神永传承;践行“中国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精神在哪儿?        

在阅兵式那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兵的深情敬礼里!他们身体上的每个弹孔都是一枚勋章,他们扛起一把大刀就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        

在董万瑞将军的坚守里!这位56岁的老人,长江大堤上年龄最大、军阶最高的人,他与战士同战斗、72小时不合眼,与大堤共存亡、与洪魔共进退!        

在大国脊梁高伯龙隐姓埋名的奉献里!他用一辈子的隐姓埋名和默默奉献,给中国的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让中国的武器做到了指哪儿打哪儿!        

在李小文院士的布鞋里!李小文堪称国内地理信息学领域的泰斗,朴素得就像一位农民,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节课,他还坚持站着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在郎平34年的执著里!中国女排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排世界杯五冠王,而郎平也拿到了自己排球生涯的第四座世界杯冠军。        

在庞众望的微笑里!庞众望父母均有残疾,家庭极度贫困,他却以684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

中国精神永传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精神永传承》。        

浩浩华夏,文明流长!泱泱中国,精神永继!        

怀着这份自信与骄傲,我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追寻你精神的源头;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接受你精神的濡养;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感受你精神的内涵;从日益喷薄的现在展望你光辉的未来。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每一节每一段都书写着中华精神。北京人取自然火的智慧,神农氏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王待民的仁爱,文景之治的和谐,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从容大度,中华文明的步伐与中国精神的传承血脉相连。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首先要传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气魄与胸襟。儒家“仁”“和”的思想胸怀人民,和则“大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胸怀自然,尊重自然;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大爱无疆,热爱和平,他们启示我们要想进步与发展,就要胸怀世界、自然。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还要传承“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的执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无畏。 正是这种种精神,挺起了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我们要像范仲俺“先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像岳飞“精忠报国”,要像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要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传承中国精神,更要传承“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创精神。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人间天堂的苏州园林;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广袤的塞北高原;更有如玉带般翩飞的长江,锋芒般倚天的珠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翻天巨变,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日千里。由于您的强大,长江三峡工程得以建成;由于您的强大,08年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您的强大,2010年世博得以成功举办;由于您强大,“神舟号”和“嫦娥号”得以成功发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雄厚的物质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您开拓创新的羽翼,相信您你的未来将与日同辉!        

作为祖国的希望,作为未来的开拓者,我们理应胸怀大志为祖国,敢于创新写人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来吧,让我们秉承这悠悠中华魂,自豪地说:“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万寿无疆!

作文导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精神”包括人们常说的爱国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内涵,这种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孙中山、林则徐、鲁迅、茅盾、闻一多等人的作品中。而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中国精神也让“弄潮诗人”康白情在“和平的春里”看到饿绿了眼的穷人和野火;让曾沉迷于“画梦”的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奔赴延安,写下“我把我当作一个兵士”;让“雨巷诗人”戴望舒不再歌咏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唱出了民族的觉醒、群众的感情。

近期出版的新书《中国精神读本》收录了自1839年到改革开放一百四十年来,一百多名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的代表作。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些作品都曾经影响了时代,照耀了历史的天空,很多篇目至今仍是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你读过哪些能够反映“中国精神”的作品?请选择其中的一部书或一篇诗文,结合材料内容和自身体会,写一篇推介性的文章,说明推荐的理由,为践行“中国精神”鼓与呼。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高考语文卷是思想教育的阵地,是精神文明的舞台。因此,高考作文将修身育人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2019 高考作文命题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即让写作更贴近生活。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中学生作文要回归生活。

本作文题的关键词是“勤奋学习”,写作对象是中学生,不可泛化,不可将其偷换为“勤奋”或“拼搏”,“勤奋”和“拼搏”扩大了“勤奋学习”的内涵。

从材料“勤奋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见,材料对于“勤奋学习”持肯定态度,这与2019年全国Ⅰ卷对“劳动”的肯定类似。这也考察学生思维的缜密度。“勤奋学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勤奋学习应该能力与方法,当下与未来兼顾,不能一味埋头苦干。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与此类似的阐述,考生可以借鉴。对于材料中列举的三种现象,前两种现象要同情,希望其能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坚持勤奋学习;而对于第三种现象中嘲笑他人的同学则应给予适当的批评,希望他们能端正态度。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勤奋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段文字也不可忽略。

1. 请结合材料内容

必须围绕“勤奋学习”这个关键词来展开,可结合材料当中的某一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面面俱到难以做到中心突出、难以写得深度、难以详略得当。

2.体现“认识与思考”

“认识”主要是指考生的认知,即考生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思考”主要是指考生的判断,即对某一理念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或褒扬或批判;思考要有底线思维、要有辩证思维、要有创新思维、要有前瞻性眼光;“你”主要是指写出的文章要“得体”,即你所写文章要符合你的学生身份、素养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并”是刚性要求,即文本的最后要有内容;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就要被视为没有圆满完成“任务”;“希望”一定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语词“勤奋学习”来提,所提“希望”要尽量与前文的内容相吻合,不能前后不一致;要有高度、要“语重心长”;“建议”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语词“勤奋学习”来提,要与“我”的身份、认知相吻合,要能结合听众实际,且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要有高度和可操作性,不能不着边际、不接地气。

【立意分析】

1. 从“提醒学生不能在勤奋拼搏的年华选择安逸”可立意:①勤奋学习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前提条件。②学生时代,勤奋学习正当时。(珍惜时光,勤奋学习。)③学生时代,应该勤奋学习,选择安逸可能导致人生无可换回的损失。(此为反向立意)

2.根据第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埋头题海整日刷题,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立意:①“勤奋学习”不等于“埋头刷题”。②“勤奋学习”也要注意方法。③勤奋学习,必有回报。

3.根据第二种现象“有的学生一味用搜题软件帮助自己答题,却忽略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立意:①勤奋学习值得肯定,但自主探究能力不可忽略;②勤奋学习,也应注意“欲速而不达”。③何为真正的勤奋。(借助搜题软件不是真正的勤奋。)

3.可根据“有的学生将劳逸结合当作懒散的理由,反而嘲讽那些成绩暂时不够理想却坚持勤奋学习的同学”立意:①“勤奋学习”不排斥“劳逸结合”。(勤奋学习的同学要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②从长远来看“勤奋学习”。(暂时成绩不理想不等于以后成绩不理想。)③“勤奋学习” 要坚持,不能因暂时成绩不理想或他人评价而动摇。④不要让“劳逸结合”成为拒绝勤奋学习的借口。

【例文佳作】

多难固邦国,凝心铸忠魂

           ——推荐周总理《或多难以固邦国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历史,中华民族备受欺辱。丧权辱国的条约不计其数,割地赔款也成了“家常便饭”。危难关头,周总理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他化笔为刀,于此篇中写道:“鸦片之役,英人侵我;越南之战,法人欺我;布楚之约,俄人噬我;马关之约,日人凌我;及乎庚子,诸国协力以谋我。”他呐喊:“事急矣!时逼矣!”“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吾甚望国人之勿负是期也。”

于彼时,“多难固邦国”警醒了民族,唤醒了昏昏欲睡的民心;而于今夕,此文也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折射凝心聚力兴国的中国精神。

“卧榻岂容人酣睡”,周总理在文章中阐明命运共同之理。中国是团结凝聚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有凝聚力的民族。古有刘安“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今有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古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今有共同富裕,齐奔小康;古有孙权“能用众力,则无敌之于天下矣”;今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人心齐,泰山移,《或多难以固邦国论》文章中命运共同的民族凝聚观值得一读。

“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周总理于文章中论述砥砺前行,奋进拼搏的中国精神。“夫有非常之时势,然后有非常之英雄;有非常之英雄,然后建非常之功业。”时势造英雄,因为只有在黑夜的呼吸中,明亮才格外珍贵,呼喊才格外警醒。中国的强大,是靠困苦中奋进的民族脊梁支撑而起的,砥砺前行才会长风破浪,披荆斩棘才能愈加茁壮。

“发愤以图强,立志以自振”,周总理在文章中描绘了爱国报国的中国精神。诚如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所言:“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03年非典如此,20年的新冠亦然。从史康曦放弃婚假的个体爱国心,到援鄂医护队的群体报国心;从钟南山院士主动请缨逆行的爱国仁心,到清明各族人民的哀悼的尊重之心,无不诠释中华民族对脚下土地,对所处富强之国的赤子拳拳之心。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不会使中华大地上的人民气馁,只会让生命的火种愈发耀目。百年前,周总理于《或多难以固邦国》中呼唤觉醒;如今,重读此篇,人民将从苦难中成长,国家将从灾难中砥砺奋进筑脊梁。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将以多难固邦国,凝心铸忠魂,携中国精神奔向兴盛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9095a3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e.html

《2020高考作文热点押题 - --中国精神永传承;践行“中国精神”[刘希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