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第3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学生版)

发布时间:2020-09-09 10:0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

一、章节阅读指导

继《文字下乡》从空间阻隔的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不必借助文字来交流后,费孝通先生又从时间阻隔的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与 。《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从个人的今昔之隔与社会的 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人跨越时间阻隔的方式方法,从而引出人跨越时间之隔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中最重要的“词”。

作者肯定了“词”对人类跨越时间之隔的普遍性意义后,将词的两种表现形式即诉诸有形符号的文字和 区分开。进而亮明观点:从时间格局的角度看,乡下人不需要文字来跨越时间之隔,他们有 就足够了。

为了进一步展开论证,作者首先明确人类记忆的特点是依据生活需要决定记忆发展的程度。然后以 笔下极端的乡土社会为例,阐明乡土社会生活安定、 的特点,得出乡土社会中“经验无需不断累积, ”的特点。至此,作者已经阐明,从时间格局的角度看,乡土社会历世不移的特点让乡下人需要记取的经验十分有限。之后,作者又以自己写日记的经验阐明乡土社会“ ”的生活特点。又以都市生活为对照,明确只有在多变、不定型的都市,记录工具才需要从语言变为文字,而在“传奇”只是偶然、

才是常态的乡土社会,仅用语言已经足够传递世代间的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提出中国的文字产生于中国社会的上层—— 社会,而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性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与文字疏离、隔膜的,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之后, 才能下乡。

二、段落大意归纳

本章共十六个自然段。各段段意如下:

第一段:承接上章,表明本章将从时间阻隔的角度谈论

第二段:

第三段: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词”可以

第四段:人靠记忆可以

第五段:跨越社会的世代之隔,

第六段:词是

第七段:词可以是“语言”或“文字”,

第八段:记忆的特点:

第九段:

第十段:乡土社会中“ ”。

第十一段: 阐明乡土社会“忘时”的生活特点。

第十二段:乡土社会定型的生活

第十三段: 才需要将语言转变为文字。

第十四段:乡土社会需要传奇,

第十五段:乡土社会中语言

第十六段:中国的文字产生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庙堂性社会。若要文字下乡,

三、思维导图

四、词语释义

1. 拔萃:精选。

2. 遗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

3. 纷繁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4.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道德经》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富足、祥和、宁静的世界中,交流或者不交流,来往或者不来往,对他们的生活均没有丝毫影啊。

5. 黏着:粘连在一起。

6. 荒诞不经:荒唐离奇,不合常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281e79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c.html

《《乡土中国》第3章《再论文字下乡》精读提纲(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