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

发布时间:2020-05-27 19:18: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黄南小学

肖永俊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

  

第2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隐性目标: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重点: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3色彩的纯度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纯度知识,掌握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2.尝试用不同纯度的色彩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构图)

3.深入了解色彩变化规律,培养对色彩三属性的判断、感应、应用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改变色彩纯度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高纯度与低纯度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出示不同纯度的黄色色标,引导学生说出期中微妙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比色标,分析色彩由于纯度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初步感受色彩纯度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二、讲授新课

1.复习旧知

(1)复习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

(2)复习色相与明度的知识。

提问:我们在上学期分别学习了《色彩的色相》和《色彩的明度》,谁能说出色相环上各个颜色的色相,明度高低?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红色的明度?

【设计意图】以原色、间色知识引入新课,以旧知带新知。

2.学习纯度知识

(1)了解纯度的定义

提问:当某一颜色调入等量的灰红时,会产生什么变化?

将灰红和纯红做对比,比较两种色彩,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受?

(纯红—明快、鲜艳;灰红——柔和、暗淡)

讲解:红色加入灰色,它的纯度(鲜艳程度)发生变化,所以红色的纯度降低了。

(2)出示定义:色彩的纯度:指色彩的鲜艳深度,既指色彩的饱和度。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度知识引出纯度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形成系统。

3.调色练习:

(1)选择一个纯色,分别添加灰色或这个纯色的对比色,试着改变这个色彩的纯度,看谁创造的色彩多?

(2)引导学生展示调试的不同纯度颜色。学生分析纯度变化规律,继续深入理解色彩纯度知识。

师:小结 改变色彩的纯度使我们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色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扎实掌握纯度知识。

4.不同纯度给人的不同感受:

(1)分析两组纯度变化图片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两组色彩哪组是搞纯度色,哪组是低纯度色?给你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吗?

(2)欣赏《合成—好饮的牛斗士》,分析色彩关系。

教师:同学们,这组不同纯度的黄色带给你什么感受?

(3)生活中的色彩纯度

哪个是高纯度的?这个建筑给你带来怎么不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色彩的不同纯度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5.教师示范:

(1)简单地画出一个主题形象。

(2)用自由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出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

(3)思考选择色调 选择高纯度或低纯度色彩。

高纯度色彩:直接选用纯色进行涂色。

低纯度色彩:选择一个色彩为画面主色调,在色彩中加入灰色或另一种颜色,调和出多种不同纯度的色彩再进行涂色,使画面呈现纯度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学习作品的创作方法,掌握纯度变化规律。

三、创作表现:

用色彩的纯度的变化画一幅画

四、展示评价:

1.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2.指导学生分别对高纯度色彩、低纯度色彩、学生创作内容、技法运用等进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欣赏水平和客观看问题能力。

第4课让色彩动起来(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组讨论小组反馈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了色彩还和其他什么因素有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的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学生作画。

  四、展示

  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小结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五课《提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认识设计和生活的关系,并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

2.认识提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重点、难点

提袋的结构一般的结构为袋帮的四个面和袋底,但如果袋的形状发生变化,如梯形,那么展开制作图纸就会发生变化,需要一定的计算才能准确地做出来。

课前准备

  (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胶水、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

  (教师)教学课件、包装纸、旧挂历纸、剪刀、胶水、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师:孩子们,瞧瞧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

生:手提袋。

师:这些都是老师自己做的哦。

师:孩子们,你们也想自己做一个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设计提袋。

2、出示课题——提袋的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展示,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如何设计和制作。(教学重、难点)

1、看一看、说一说。

1)请孩子们欣赏书中提袋样品。掌握提袋的材料和功能。

师:你们平时生活中见过提袋吗?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什么用呢?

生:纸做的。

生:放衣服的。

……

师总结:提袋的功能主要就是方便携带物品,要盛东西。所以提袋要舒适方便,结实牢靠。

2)课件欣赏提袋的作品,感受提袋的造型设计。

师:纸提袋的种类很多,各式各样,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设计,我们再来看看。

出示基本长方形的提袋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提袋上图案设计、图案和颜色的搭配。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初步感受提袋的生活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3)请孩子们欣赏学生作品。拓宽设计思维。

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一个什么形状的手提袋?。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学生作品,幻灯片展示。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提袋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等。)从中进一步感受提袋上的图案可以是画上去的,也可以是贴上去的,也可以用刀刻出来,也可以直接利用材料上面的图案;感受提袋的颜色丰富,根据自己喜欢或提袋的用途来选择颜色,为了使颜色更加鲜艳,可以选择对比色;提手的设计五华八门,有刻挖、粘贴、绳等;感受用途也可影响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提袋和自己做的提袋的对比,感受自己做的提袋造型设计上的夸张和变形。如图案、色彩、提手和用途,通过学生作品的欣赏,拉进学生与设计的距离、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创作埋下伏笔。

2、拆一拆、说一说。

教师发放孩子一组一个纸提袋,让他们拆开来看看,参考书中第23页的制作步骤图,平面展开研究一下,了解提袋的平面制作图,了解六面之间的关系。

(1)    请你和你的同学观察、研究手提袋是怎样做出来的。

通过提问的形式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协助分析。

A鼓励基础较弱的同学可分步完成,先糊四面,再加底部。

B鼓励一部分学生在基本结构上加以变化,如形状上的变化,节省时间。

C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根据形状的变化,对提袋的基本结构进行变化,

设计意图: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提袋结构设计的方法。

(三)继续研究设计题材,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启发学生为需要的人设计手提袋,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联想生活和未来。

师:如果让你设计,你想为谁设计手提袋?或者说说你这个提袋的用途。

生:为自己以后的舞蹈演出设计一个手提袋。

生:为汽车展销会设计手提袋。

生:为盲人设计一个手提袋。

生:为学校艺术节设计一个手提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提袋,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四)作业要求

布置作业:

用挂历纸、包装纸、彩绳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设计意图:提醒学生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主要地方。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巡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学生及其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自由选择各种材料和方法(剪、贴、折、画等)来创新设计制作,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

(六)展评,学生自评互评。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从设计制作、方法材料、色彩搭配、创新点、遇到的问题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造型、装饰、色彩美观、制作精美)

设计意图: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心与评议能力。

(七)课外拓展

拿出塑料、布制的手提袋,引导学生回去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好处?收集相关环保手提袋的资料。

师:提袋的材料这么多,瞧,还有布制的,纸制的很环保也很美观,那布制的有什么好处呢?请小朋友们回去思考,收集一些环保提袋的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到生活中发现美、搜集美的信息的能力。

六、板书:

提袋的设计

材料 用途 图案色彩 结构

6课、《精细的描写》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难点: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第七课《我的书包》

教学目标:

1、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设计的书包要美观实用相结合。

2、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设计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设计一款美观实用的书包。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书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及功能,用简单设计图的方法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书包。

难点:设计的书包要美观实用。

教学准备:

  学生:勾线笔、彩笔、尺子、铅笔等。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导 入:猜谜语:“一张嘴巴大又大,两只耳朵长又长,学习文具肚里装,上学别忘带上它”。 答案:书包

1、书包是我们每天上学必不可少的,你喜欢你的书包吗?
师:最喜欢书包的什么,哪些地方还不满意?……

学生谈自己对书包的看法。

2、设计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书包。
出示课题:我的书包。——板书

3、设计一个书包,包括哪些方面?

4、仔细观察,书包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书包的结构)

教师总结:书包一般包括包体和背带。包体的左右侧分别和正面也缝制一些小的布袋

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请你来说一说。(书包功能)

5、请同学们在仔细看看自己的书包,针对你们认为的不足,想想你们的设计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良、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例如:老师想把书包上装上自动撑伞装置,下雨了我们就可以不用撑伞

那你想怎么样来设计的呢?(小组进行讨论。)

6、说出自己的创意,全班交流。

7、大家的想法固然好,但实际的原则是使用和美观,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设计。想想,你得书包里还可以放些什么,如钥匙、眼睛、红领巾等等,这些物品小,而且容易丢失,你是否能在书包里给他们设计一席之地呢?

8、引导学生看书中的作业是如何设计的,提问:你喜欢哪个设计图?设计图中要包括哪些内容?
要求:◆造型:奇特、新颖(最好是立体形的组合);
◆功能:丰富多样(把你们好的创意点体现在其中);
◆颜色、图案:美观大方,有个性。

学生回忆旧知,包括色彩、图案、材料、尺寸、功能标注等等。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书包的组成及作用。

五、拓展延伸

 召开“书包展销会”,小组挑选出代表作品,请同学们上台展示推销。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教师: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很高兴。你们现在都有漂亮的书包,可你们看了这些图片后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贫困学生的书包。

板书设计:

       我的书包

色彩图案:   美观大方
造 型:   奇特新颖
  能:   丰富多样

第八课《奇思妙想》

教材:苏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四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组合。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表现能力及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

学习材料

教师:影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生: 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展示斧子局部)现在你看到的是一幅画的局部,根据这个局部画面你能想象一下这幅画是什么样的吗?(学生猜想)

2)、(展示原画)看到这幅作品后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谈感受)

3)、(展示一幅风景画并与斧子对比),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

4)、这幅画有斧子、树干,艺术家是在真实事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进而形成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也是一种奇思妙想。

今天,让我们都来奇思妙想,设计出有趣而新奇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分析,感受奇妙的意境,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新授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奇特的作品,同学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比利牛斯山之城》、《会飞的羊》、《大象》、《苹果》,《树》。)

小结:看了这些奇特的画面,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画中妙趣横生的

创意,给我们惊喜,给我们美的享受,也带我们走进了奇思妙想的世界。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作品,你们发现画面的奇妙之处了吗?(学生讨论,可举例子说)

原来,将几种不相关的物体重新组合,也是一种妙想。

(设计意图:欣赏美术大师的作品,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些形象,请你们想一想用这些物品能够组成一幅怎样的画?

(将艺术大师奇思妙想的作品分割成独立的形状分发给各组引导学生拼摆)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作品向学生渗透超常规式的构思。了解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小组交流能力和想象力,为创作作铺垫。)

3、各组介绍自己拼摆的作品,教师展示原作。

4、这些毫无关联的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你觉得画面和谐吗?

你能总结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不同造型物象的巧妙结合,色彩与纹理的巧妙结合)

5、画家把自己异想天开的创意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不仅奇妙而且有趣。要想设计出这样的作品,除了丰富的想象之外,方法也很重要。

* 展示图片:这幅画奇怪在哪呢?

(画家把一座山的上半部切掉,又增添了一个透明的球形建筑;大象的鼻子变成了圆号)

板书: 切割和添加的方法

*展示图片:《蒲公英上的城堡》,这幅画奇怪在哪呢?

板书:夸张的方法

*展示图片:《梅维斯头像》

板书:移位的方法

小结:原来,运用移位、切割、添加、夸张等方法能够设计出这么神奇的作品。

但是奇思妙想没有太多固定的方法,关键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它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人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甚至文字都可以成为想象的源泉!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6、老师又要考考你们了,(展示一些毫无关系的物品)你们看这些物品之间有联系吗?从中选取你们喜欢的物品,想一想怎样才能超常的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你们的奇思妙想。(学生画简单组合草图。)

(设计意图:寻奇之妙处,体验另一种思维角度,感受其带来的奇特效果。体会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尝试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

7、小组汇报,展示介绍自己的创作。(教师评价指导)

8、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同学的作品,咱们一起欣赏吧。

(*分析学生作品,你觉得那个作品想象力丰富,组合的让你觉得巧妙?

*哪件作品线条丰富,而且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回忆《精细的描写》展示几张作品,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的刻画,精细的描绘。

(设计意图:进一步为作画铺垫,解决难点,培养小组交流能力,想象力,即对作品的分析能力。)

三、学生创作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表现你的奇思妙想吧。

作业要求;运用线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物象巧妙的组合,创作一幅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创造性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展评

  展示作业,欣赏,并请作者介绍。教师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语言表达能力。)

五、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

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表现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同学们一定非常开心。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艺术家的作品(展示《我和我的村庄》)这幅奇思妙想的画仅仅是把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吗?你知道他有什么内涵吗?(学生回答)

(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树木和人,时空被打乱,正常透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象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只有“我”与那头大母牛在亲切地对话。背景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堂与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形象。前景正中,画了一棵开花的树。这一切,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夏加尔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

由此可见,艺术家在创作、想象时,不是随意的想象、乱涂乱画,而是通过作品表现画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的积累,作品是具有丰富内涵的。

六、总结

“梦想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丽,有些梦想虽然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够实现,但我们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努力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在课的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长大以后都能实现自己心中的‘奇思妙想’!”

七、教学评价设计

  能否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用线描的方法进行奇思妙想的方法。

  能否完成一幅奇思妙想的创作

  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第九课 多彩的民族纹样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上这门课,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服装的传统纹饰特点,了解单独纹样,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力、创造力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与掌握民族纹样的特点与单独纹样设计要素,并能运用设计要素制作一幅单独纹样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和体验中充分感受民族纹样作品的设计特点,在创作中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

3、 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美的眼光,体验创意的设计构思带来的乐趣,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民族纹样的造型、色彩,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单独纹样。

教具准备:

1、 教师:教学课件、视频图片及绘画工具材料。

2、 学生:彩色铅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设计:

第十课《自制小相框》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造型:新颖、美观、实用 结构:外框、背板、支撑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⑾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造型:新颖、美观、实用 结构:外框、背板、支撑

【教学反思】:

第11动漫——动起来的漫画(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讲授新课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

  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

  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5、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

  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第12课电脑美术——巧用动漫形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

  2、注重对设计内容的梳理和选择、归纳,按设计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变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3、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图形处理的功能与自己设计所需要的内容有机的结合。

  三、教学难点:

  对图形处理软件中“矢量”概念的认识及对矢量图形素材合理的使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各种类型的电子贺卡,请同学说出喜欢的类型,说出其中最吸引你的部分。

  2、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电子贺卡这么受欢迎吗?”

  学生回答原因。

  “那么,这些漂亮的贺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借助电脑美术手段将喜欢的卡通形象巧妙运用在电子贺卡上。

  教师讲授如何制作电子贺卡。

  (1)明确设计主题

  (2)选择合适的制作电子贺卡的动画软件

  (3)灵活运用卡通形象和艺术字

  (4)根据主题为电子贺卡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

  (5)将电子贺卡放到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3、课堂讨论与实践。

  请学生们以组为电位,利用卡通形象,根据所选的创作主题设计制作一张个性突出、美观实用的电子贺卡。

  4、作业展示与评价。

  在局域网上展示创作成果。

  5小结:

  指出优点及不足,将作品整理成电子贺卡的主题资源网站,以备后用。

  

  

第15课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

第15课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三、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2、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3、实践: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

16课《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目标

一、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二、隐性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

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

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 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第17课雕塑之美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准备: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2、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

  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

  (3)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4)提出问题:

  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

  (5)欣赏:

  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3、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小结。

  

 

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

  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2、讲授新课:

  用刚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

  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3、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4、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5、小结。

  

第19课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小结

  

20课科学创造新生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3、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4、启发创作:

  (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2)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5、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7、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b2590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fc.html

《最新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美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