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思想品德5、6单元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51我们都是公民
1、公民的内涵: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注意: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同时,我们一出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结合课本第五页的小链接
2.公民身份的取得意味着什么?
A.公民是国家成员,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作为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①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3、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A要树立国家观念。(怎样效忠自己的祖国
效忠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
社会的重大事件,关心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B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
1)民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关心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
2)道德: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等。
C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权利的含义P14第二段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2.公民义务的含义P14第二段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由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种类P14第三、四段
(注: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类: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类: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类: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第四类: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等。第五类: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如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类:公民对国家履行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权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第二类: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等。
第三类:公民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如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
二、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为什么)P15第一、二、三段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不享有权利。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2.怎样维护权利P15第四、五、六、七段
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依法享有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
依法享有权利是指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依法行使权利是指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尊重他人的权利是要求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与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地位。3.怎样自觉履行义务P15最后两段
权利与义务相联系。义务体现国家对公民的要求和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要真正维护权利,就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自觉履行义务应做到: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5.3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一、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地位及构成P21第一、二、六段
地位:①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根本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构成:①序言和总纲、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国家机构、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P21第三、四、五段
第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国家的性质、标志、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注: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规定了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②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第三,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宪法的修改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程序: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注: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3.宪法的基本内容P21
1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2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1

二、宪法怎样有效保障公民的权利P21-22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的国家权力是公共权力,受宪法的严格规范和限制。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①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例:公安机关办案时不能滥用私,屈打成招。)②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例:劳动就业培训、保障残疾军人、优待军人家属;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③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例:国道上的关卡不能乱收费或加价。3)国家和政府负有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①需要政府创造和提供条件或机会来保障;②需要政府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
4)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①立法保障(近二十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百多部法律,确保公民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
②司法保障(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以确保在司法过程中,公民的权利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三、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P2223
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首先,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认真学习宪法才能对国家的根本问题有全面的了解;认真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我们才能更好地享有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其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自觉行使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是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我们虽然年纪尚小,但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我们所了解到的社情民意,提出我们对社会管理的建议。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也是我们的公民责任所在。
6.1维护人身权利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P30第二段
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为什么)P30第二段因为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参与国家管理,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的含义及地位作用P30第三段
含义: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地位作用:生命的存在和使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
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具体规定P3031
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搜查必须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违反法律,需要拘禁,须有公安机关严格依法执行。2.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利的具体规定P31第三段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都明确规定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伤害他人生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精神健康,也为法律所不容。3.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婚姻法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
三、怎样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P31最后三段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我们遇到社会上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可以打“110”电话报警,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救,或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救。
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我们享受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6.2维护人格尊严
一、人格尊严权利
1.人格尊严权利的含义P37第二段
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注:人格尊严具体内容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P37-38
1肖像权:肖像是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和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
2)名誉权: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注意:名誉权是一种社会评价,不是组织授予的)
3)荣誉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注意:荣誉权一般是通过表彰授予的)
4)姓名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P38(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还存在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2.法律如何实施特殊保护P38最后一段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懂得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怎样做)P39第一、二段
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譬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应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
2

不应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更不能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③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6.3维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P44第二段
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生理特征、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2.个人隐私权的含义P44第三段
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3.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
(1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体现。
(2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3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4)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P4445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邮政法》《律师法》等保护个人隐私权有具体的规定。
(注: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这些行为既不道德又违反法律。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P45第二段
①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②家长或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怎样尊重个人的隐私权?)▲
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尊重自己的隐私。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1.尊重自己的隐私权P45第三段
①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
②尊重个人隐私权,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2.尊重他人的隐私权P45第四段
①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②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
③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3.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①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欢乐与苦恼
②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1623ee0975f46527d3e183.html

《八下思想品德5、6单元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