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房产大腕的发家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位房产大腕的发家史

黄如论小买卖人
名片:世纪金源投资集团董事长绰号:急先锋
史前档案:福建小本生意人出身,1991年起投资房地产业,从此发迹。报载:
黄如论出生于福建农村,35岁之前一直在家乡做小买卖。1986年,黄如论只身前往律宾淘金。1991年带着从国外赚回的第一桶金,回福建开始投资房地产,很快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私营房地产商。1990年末,黄如论将重心转向北京市场,他开发的楼盘有个特点,就是基本都利用自有资金,极少从银行贷款,并多采用现楼销售的方式。
风传:
其一、黄如论自称1991年回国前赚取第一桶金的数目不超过千万;
其二、黄如论低调、生活简朴,在福州的办公室仅25平方米,没有豪华装饰;其三、有人称黄如论才是真正的大佬,仅凭他深不见底的资金量,足以让人对他的来、背景等方面进行天马行空的臆测。
其四、据说每逢大项目开张,黄如论都会请来佛界著名人士,举行一场旨在祈求财富、祈求顺利、祈求平安的大型佛事,所有中层以上员工必须参加活动。

出身影响:
出身农村,宗族观念很强。很多集团要职都交给亲属,公司股份很少分给外人,对外主要采用福利和房子来吸引。
点评:深不可测的大老板,不张扬、无负面报道。

冯仑牟其中第一幕僚
名片:万通董事局主席绰号:神机军师
史前档案:讲师出身,做过官员,担任过牟其中幕僚。1991年创建万通,从此发迹。报载:
1959年生于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从事理论研究及企业策划、经营、组织、管理工作。1991年领导创立了万通公司。
风传:
其一,1988年,冯仑在海口将1万台彩电批文递给某外贸公司老总这批文是国务院体改所提供给冯仑的“费用”,交换来了30万元,他用这笔钱建起了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

其二,1989年因政治原因体改所解散,冯仑也“失业”了几个月。此后,他投靠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南德集团老总牟其中,最初担任政务秘书,月薪250元。一年后,冯仑成为牟其中的第一副手,工资也涨到850元,但冯仑很快体会到家族企业的弊端,1991年离开牟其中。
其三,1991年,冯仑用3万元从某信托公司换来了500万元投资,紧接着从银行贷来1500万元,开始了房地产经历,很快就挖到第一桶金。
其四,1992年起万通进军北京,冯仑和潘石屹在北京保利大厦一起吃住达三年之久。来万通系六兄弟因为在公司发展策略上意见相左而“离婚”分家时,冯仑对潘石屹说:“我要骂你三个月,骂完之后就说你好话。”作为补偿,冯仑允许潘石屹(博客把万通的成功都归到自己身上。
出身影响:
讲师出身,精于理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点评:冯仑历练之丰,令人叹为观止,再加上他一直保持豁达的心态,想不成功比成功还难。

任志强(博客部队战士
名片: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绰号:混世魔王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进入北京华远,从此发迹。报载:

山东掖县人,19513月出生。19691月到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插队,同年参军入伍,历任战士、排长、连长、参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含集体功)六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当选为西城区人大代表,现任北京市政协委员。还分别在多个社团组织、大学等机构任顾问、理事、兼职教授、副主席等职务。
风传:
任志强在刚转业时,开办公司时就想着怎么赚钱,他说:“刚开始,我们早晨四点多要炸油饼,晚上11点关门后才开始算账,可那么多钱数着数着就睡着了。一个油饼六分钱,一碗糖浆才三分钱,我们收来的全是一分一分的,你得把钱摞成一摞儿,排一桌子去数。
出身影响:
多年军旅生涯,养成了雷厉风行、出言直率的性格。

孙宏斌来自狱中的人
名片:顺驰集团最大股东,融创集团董事长绰号:拼命三郎

史前档案:1988年,山西人孙宏斌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很快成为联想企发展部主管,分管联想北京以外的所有业务,其时,杨元庆仅是联想的一名工程师。
报载:
1990年,孙宏斌被认为有从联想独立出去的企图,他也与柳传志产生了直接冲突。不久孙被拘捕入狱,1992年被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5年有期徒刑。19943月刑满释放,不久,在联想的支持下,他创办了顺驰公司,从此走上成为一代地产枭雄的道路。200310月,海淀区法院撤消当年的判决,改判孙宏斌无罪。有报道称孙宏斌评论这事情时说:“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但如果没有这件事,也就没有我和顺驰的现在与未来。”
风传:
其一、据说柳传志在孙宏斌被拘捕前,曾给孙“改正”的机会,但孙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其二、孙宏斌在94年出狱前后,请柳传志吃饭,并向柳传志承认自己当年思想不成熟;其三、柳传志对孙宏斌的评价是:“坐了4年牢,还没有沉沦,态度还很积极,年人能这样很不容易。”因此,他对孙说:“我从来不说谁是我的朋友,但是你可以告诉别人你是我朋友。”
出身影响:
早在联想时就特立独行,而牢狱之灾更磨练了他的意志,所以就有了顺驰的“疯狂”点评:青衫磊落险峰行,长风破浪会有时。


沈晓峰餐馆老板
名片:金三元集团董事长绰号:锦豹子
史前档案:开饭店出身,2002年,投资建设了北京首家产权式度假酒店。报载:
沈晓峰是湖北天门人。金色假日酒店是他开发的一家产权式酒店,位于延庆县,按照星酒店标准建成,这也是在北京地区开发的第一家产权式酒店。
风传:
其一、1994年前后,沈晓峰开办了“金三元酒家”一家面积仅有300平方米的小餐馆。创办初期,经历了许多挫折,最惨淡的一天仅有10元的收入;
其二、沈晓峰和父亲经过长期的查资料研究,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发明了中国餐饮上的第一道专利菜“扒猪脸”。紧接着,通过提高服务标准,让产品通过了ISO9002际质量体系认证,开创了中国中餐企业通过ISO9002之先河。

出身影响:
怀有“餐馆情结”,进入地产界后,开发的项目依然跟餐饮有很大关系。点评:沈晓峰跨领域运作房地产,也算是一桩奇事。
对于众多房地产大腕,大家能看到的是他们呼风唤雨的一面,是他们衣着光鲜的一面,是他们开名车住豪宅的一面。可是,对于他们背后的历史,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呢?

潘石屹(博客砖厂厂长
名片:SOHO中国董事长绰号:笑面虎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89年左右跟从冯仑在海南炒地产,1992年左右进军北京,从此发迹。
报载:
1963年生,甘肃天水人,在“黄土高坡”的农村度过了小学、中学。恢复高考后,潘石屹考上石油管道学院。1984年,他毕业后被分派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1987年辞职下海,转战深圳、海南,最后在北京走上“星”路。
风传:
其一,当初潘石屹辞职离开北京去深圳时,把自己所有家当变卖了,也只有八十多元

其二,他曾经在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过,天气酷热,语言不通,还经常加班加点,非常压抑;
其三,他在海南担任过砖厂厂长,手下有300个民工。那时因为刮台风,所有工程都工,民工在挨饿着,他就自己掏钱出来为民工买米,吃了一袋再买一袋。
出身影响:
在海南闯荡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抗击打能力”,所以现在任骂不怒。
点评:有人倾慕老潘的金钱,也有人倾慕老潘的幽默和胸怀,但应该不会有人倾慕老潘的形象

王石玉米贩子
名片:万科董事长绰号:立地太岁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下海办企业,1988年企业更名万科。报载:
原籍安徽,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转业后在兰州做了1的工人。由于其父在柳州铁路局当领导,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读给排水专业。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1984年左右他下海创业,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传:

其一、王石1980年代初期到深圳发展。令他人吃惊的是,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
其二、王石用倒玉米赚来的钱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手饰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出身影响:
军人出身,为人果断,80年代初期即敢于下海,操盘万科也多次表现出敢于决断的气魄。
点评:一个大老板,却过着戏剧般的人生

梁希森早年讨过饭
名片: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绰号:菜园子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9年入主北京玫瑰园,自此在地产界一炮走红。报载:
梁希森幼年曾一度以讨饭为生,早年做过铁匠,并在面粉厂、装修队做过工人。1992,他组建希森集团。1999年,梁希森以最大债权人的身份,用3.98亿元拍得了陷入困境的北京最大别墅工程玫瑰园拖垮邓智仁利达行的项目。传说他目不识丁,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积累并运作着好几亿元的资产。
风传:
其一、梁希森童年只上过一年小学,从小受够了最刻苦铭心的磨难:曾经食不果腹,不蔽体;曾经浪迹四乡,谋求生路;为住旅馆填一张登记卡,他要求人帮忙;办完事后需要签字,他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其二、他有一个梦想:造起楼房,让所有家乡村民住进去。拆了老房子,节约出宅基面积,用于养殖业,再把农民变成工人,都在这个养殖工厂上班,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出身影响:
早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怀有一颗拯救乡民的心。

朱孟依包工头出身
名片: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绰号:入云龙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2年创办合生创展集团,从此发迹。报载:
朱孟依是广东丰顺县人,早在1980年代中前期,20岁出头的他就已成为镇上的一个包头。朱孟依看到镇上很多人在开商铺,就去找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业主租金分成。把开发与经营捆绑在一起进行策划,从这开始,朱孟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原始的地产开发商,这也让他挖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朱孟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香港,并顺利获得香港永久居住证,1992年他与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了合生创展集团。
风传:

其一、朱孟依以低廉价格抢先在当时尚属偏僻的广州天河区购买到大批农田,令合生展仅土地资产在此后几年即以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级别增长。但也有传闻说,这得益于朱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预先获知
广州新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二、朱孟依做事极其低调,生活也不张扬,几乎不接受者采访,在网络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还是因为合生创展在香港上市必须要提供的那张董事局主席照片。
出身影响:
早年做包工头时,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具备商业房地产的操盘意识,所以后来成大业能说是顺理成章。
点评:也许哪天朱老板与我们在路上擦肩而过,我们却懵然不知。

张力公务员出身
名片:富力集团董事长绰号:豹子头

史前档案:公务员出身,1993年左右和李思廉创立富力集团,从此发迹。报载:
张力1973年参加工作,从工人做起,后来在广州郊区二轻局做团委副书记。1986年,张力任花园村酒店总经理。不久又被借调去筹建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这段时间里,张力发现自己做生意的秉赋。于是1988年,张力决定辞去公务员工作。最初他是做装修,后来才和香港人李思廉合作创办富力集团。
风传:
其一、张力刚开始主要是搞装修,从接小工程起步,断断续续做了5年时间,积累了二三百万元左右;
其二、1993年左右,他和李思廉一共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广州天力地产公司,即富力集团的前身,从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合作。因为资金有限,他们刚开始时候主要以郊区或者城郊结合部地带的楼盘为主,多是廉价的基地和市区旧厂房的拆迁地块。
出身影响:
在做公务员时即发现了做生意的禀赋,做地产时眼光独到。点评:纵观其经历,有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529081efad6195f312ba6e7.html

《10位房产大腕的发家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