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发布时间:2018-08-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备课本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
数学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1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3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5、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6、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是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和分析数据,以及利用平均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几件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型图形的特征,2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人数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3、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角。 5、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6、学生将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多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6、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7、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8、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9、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10、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3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一、复习提高] 四则运算1~2;整数的运算性质12 整数的运算性质34;看谁算得巧12;问题解决(11 问题解决(12~4 小练习1 [二、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 生活中的小数1 小数的读与写P25-26置前教学1~2;小数的意义123 小数的意义45,小练习1你知道吗?1;小数的大小比较1 小练习1;小数的性质1~2;小练习1;小数点移动1 小数点移动2~4;小数的加减法12 小数的加减法3;小数的加减法的应用1~2;小练习12 期中学业检测
[ 统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1~5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1~2;练习1[四、几何小实践] 垂直1 2~4;平行1~2
平行3~4;小练习1;你知道吗?1 [五、整理与提高]问题解决(21
问题解决(22~4;小练习1;小数与近似数
1 小数与近似数 2~4垂直与平行1;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1
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2(建议放在“垂直与平行”之后)数学广场——五舍六入1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1~2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1 复习整理
复习整理;期终复习检查 期终复习检查

4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第一小单元 《复习与提高——计算、性质与巧算》
单元教学设计与课课练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运算性质与巧算p19 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
1本单元属于复习提高,主要内容是大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以及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数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学习整数的一些运算性质。主要内容有: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教材还安排了运用整数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鼓励学生在理解整数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探索不同的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2、本单元主要内容:1、四则运算;2、大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3、减法运算性质;4、除法运算性质;5、商不变性质;6、巧算
三、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复习与提高

大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
算式题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则运算
减法运算性质
除法运算性质
商不变性

巧算

5



意义 运用
意义
运用

四、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复习两、三步计算式题。 3.复习大数的读写与求近似数。
4.复习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能运 用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2.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运算规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1.能正确计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计算式题。 3.大数的读写与求近似数。
4.能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6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能运 用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2、探索一些运算规律。
教学关键:教学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起到巩固旧知、复习强化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探索和理解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时,要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等方式进行探究,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来加深理解。 六、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8课时 课时 课型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两教学要求
1.复习加、减、乘、除四练习
1 复习
则运算。 正确计算两步计算式题。
步计算式题)
2.正确计算两步计算式题。 与求近似数 1.用“四舍五入”法进行1、正确用四舍五入法进行求求近似数。 2.大数的读写。
近似数。
2、正确读写大数。 1、正确计算三步计算的式题。
2、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1、填空。
2、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 复习
3 复习
便熟练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

进行简便计算。
4 新授
2.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使性质
一些计算简便。
3.能利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
5 新授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除1、填空。

7
性质 法运算性质。 2、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2.能运用除法运算性质使便计算。 一些计算简便。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商
6 新授
不变性质。
2、能运用商不变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1.能运用商不变性质和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1、选择。
7 综合 巧算
便。
2、运用各种定律和性质进行1、判断。
2、根据第一题的商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3、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简便计算。
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3、补充一些应用题。 展思维的灵活性。




8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认识福娃,知道各个福娃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奥运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及时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难点:正确判断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2×30 200÷50 24×5 25×4÷25×4 120×30 2000÷500 25×4 24×5÷24×5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插图) 说一说这是什么?生:这是福娃。
你知道福娃吗?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在申报主办国的时候,有几个国家参加,最后我国取得了申办权,说明中国强大,才有能力去申办。这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读,组成了一句话:北京欢迎您。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五个福娃名字的来历吗?有谁知道?相互交流。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媒体的介绍。你想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吗?现在让我们开动脑子寻找答案。 师:出示2630-867+133 问:谁来说一说它的计算顺序?用线划出 生:回答后用递等式计算。
小结:象这样的题,我们要注意不要被数干扰。刚才这题的答案就是第一届奥运会举办的年份。做了下面的题目,把答案填在书上第2页,还会知道一些奥运知识。
师:继续出示581-31×18 158+125)×2 196÷(712-698 456÷19×83 33×(225÷15 944÷(10589 1210÷(8921 2112÷(16×3 134×16÷67
9
1300×(700÷10
师:请学生动笔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答案了。
巡视,鼓励表扬做得又快又对的学生。请学生汇报答案。并读一读这些知识。 三、分层练习
出示42×169-78+32 42×169-78+32 42×(169-78+32 42×〔169-78+32 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并用线划出。
问:比较哪一题的计算结果最大?哪一题的计算结果小?
算一算,看猜得对不对。想一想这四题相同的地方在哪里,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小结:计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就不同,所以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 计算前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数字不能抄错,一定要验算和检查。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运算步骤:先乘除后加减 有圆括号的先做圆括号 教学反思:


10

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数的运算定律。
2、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确定运算顺序。
难点:能灵活根据题目实际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630÷70 25×8 52×50 7227 120-120÷3 60012575 12×4÷14×4 二、导入新课:复习运算定律: 师:我们学了哪些运算定律?
生: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师:用字母表示。 三、简便计算:
师:出示5道题575+635+125+265 27×55-27×45 98×25 101×72-72 125×64 问:怎样简便,并说出简便的依据。 生:独立完成,一人板演。
辨析:101×72-72 125×64 =101×(72-72)改变题意 =125×(8×8
=101×0 =125×8)×(125×8 =0 =1000×1000 =1000000 2、师:想一想这两题该怎样算?
67×14+14×32 32+32+32+32)×25 (两次简便) 生:先回答后计算。
11

师: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下面老师带你们轻松一下去游览黄山的百步云梯。多媒体演示。
师:我们只不过游览了黄山的一小部分景点,黄山还有很多景点。我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有待我们今后去发现。
3、巧算: 12536)×8 750×17+830×75 101×99 27×53+27×22+75×78 270×58+270×43-270 444×2+888×999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自己讲评。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12

大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1、复习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凑整。 2、复习大数的读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数的读写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凑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简便计算
11×1911×82-11 125×92 640×19÷80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师:你去过黄山吗?见过哪些景色?请游览过黄山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生:回答。(参照书P4
师:今天我们在游览黄山的景点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三、练习
1、数的组成、读和写。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人吗。本国的游客和外国的来宾。如果要计算一年有多少人参观,这个数目一定很大。,我们学过大数的认识和凑整,请谁来做小老师说一说。
生:我们学过数位顺序表,由个级、万级和亿级。个级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
师:10个千是( 100个千是( 10个( )是一亿。 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35个百是( 师:读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写数呢?
生: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 数中间的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数末尾的0不读。
2、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30000052 三千万五千二百
13

350002000 三千万零五百零二 30500200 三十五亿零二十万 30052000 三千万零五百二十 30005200 三千万零五十二 30000520 三千零五万二千 30000502 三亿五千万二千 3500200000 三千零五十万零二百 校对。 2、凑整。
师:我们学过哪些凑整的方法? 生:有四舍五入法、去尾法和进一法。
师:它们各有什么不同?举一个生活中的运用。 师:出示两组题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师:这组题完成后,就游完了猴子观海这一景点。(媒体演示)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师:用四舍五入法凑整要注意什么?用≈ 生:回答。练习。交流。
师:我们到黄山的著名景点——迎客松去游一游。 四、提高 12
9183 2 9182 可以填几?
2、用3540组成七位数, 一个0也不读的数( 只读一个0的数( 读出两个0的数( 五、总结

14

六、拓展练习:
把下面各数按要求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702709 6000006 200408 10005900 3001030 99008800 40302010 850010309 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 只读一个0的数是: 只读两个0的数是: 30的数是: 最高位是十万位的数有: 1亿最接近的数是: 位数最多的数是: 板书设计:
   亿 亿 亿

亿 亿 亿

亿 亿

亿级
万级
个级
   亿亿亿
亿亿亿
亿亿
教学反思:


15

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经历探究过程,培养理性思考。 4、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 5、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难点: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口答计算过程:
25×44 39×10139 1259)×8 125×9)×8 二.导入新课:
在假期里小丁丁看了一本书,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熊猫统计的数据:
1、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同学们尝试练习,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观察这两个算式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师:这两道算式都是这三个数,结果一样。只不过运算顺序不同,因此可以用等于连接。
2、再观察一组:532-127-34 532-127+34)计算并用符号连接 3、象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几个吗?试试填在书上第6页。交流。 4、仔细观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写一写。 交流。
5、如果用数学语言怎么表示?轻轻地说给同桌听。交流。
6、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16

这就是减法运算性质。(揭示课题) 三.练习: 1、试一试P6 2、练一练P6
小结:合理利用减法性质能使计算更加简便。 3、判断对还是错?错的请改正 96-42+24=96-42+24 277-45-36=277-45-36 659-59+135=659-59-135 4、应用:
配合市政工程建设,某地段需动迁居民2000户,第一批动迁了624户,第二批动迁了1276户,还有多少户居民需要动迁?(用两种方法计算)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教学反思:


17

除法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理解除法运算性质。 2、能运用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经历猜想、验证的数学过程,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除法运算性质。
难点:能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运用减法性质计算:
899125175 1082789211 684-(284+348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题。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 P7页请同学用计算器计算并比较每组大小用符号连接。填在书上。
2、仔细观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写一写。 交流。
3、如果用数学语言怎么表示?轻轻地说给同桌听。交流。
4、师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除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 这就是除法运算性质。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再来看看你的想法正确吗? .练习:
1.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字或字母 试一试P7页填在书上
2.运用除法运算性质计算下面各题,做在书上。 P7页。完成后交流。
3.下面的计算错在哪里?请改正。 1400÷(14×25 =1400÷14×25
18

=100×25 =2500 4.拓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500÷2÷5÷3÷25÷2 270000÷8÷6÷125÷3÷15 369-113+131-187 四、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除法运算性质 a÷b÷c=a÷(b×c

19

商不变性质(1
教学目标:
1、理解商不变性质。
2、经历猜想、验证的数学过程,培养学生反思意识。感悟比较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商不变性质。 难点:商不变性质的验证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简便计算:
642-(109+242 1500÷25÷4 10000÷(125×5 二、复习: 出示60÷30=2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算式,你能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这是一道除法算式。板书:被除数÷除数=商。 三、导入新课: (一)第一次探究:
1)请你再写几个商是2的算式。 2)学生写在本子上,交流。
3)老师有意识地请同学说出写的算式。并板书在黑板上。再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写出商是2的算式吗?
4)观察上面的算式,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 小结: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有变化。商没有变化。 (二)第二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1P8页小亚给我们带来的题。我们边填边思考: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两组题吗?填一填、完成表格。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为概括商不变性质准备。
3)请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你得到了怎样的规律。并尝试用字母公式表示。 4把学生写的公式写在黑板上。还有补充吗?看书P8出现的×÷≠说一说是什
20

么意思。并议一议:为什么C不能等于0?这就是商不变性质。(揭示课题)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在( )里填数 6÷2= )÷4=36÷( =60÷(
)÷170=119÷17=11900÷( =238÷( 2、判断
148×5)÷(12×5=4 248÷3)÷(12÷4=4 348÷3)÷(12×3=4 448÷4)÷(12÷4=4 548÷12=24÷6=4 3、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
1)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也扩大5倍,商( A、扩大5 B、不变
2)如果除数缩小6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当( A、缩小6 B、不变 4、拓展 被除数 除数
32 8 4 ×10 ×10
×3 不变

÷2 不变

不变 ÷2
不变 ×4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打几个星。 板书设计:
商不变性质
a÷b =a÷c÷(b÷cc不等于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教学反思:

21


商不变性质(2
教学目标:
理解商不变性质,会根据商不变性质,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商不变性质,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时,商、余数怎样确定。
难点:理解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又0的除法时商、余数怎样确定。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口算:
6300÷900 400÷50 20000÷5000 720÷80 81000÷900 3000÷30 2600÷1300 30000÷60 二、复习:
1、不用计算,说说下面每组题的商是不是相同,为什么? 124÷3 235000÷7000 240÷30 3500÷700 2400÷300 350÷70 24000÷3000 350÷7 小结: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今天我们继续探讨新的问题。 三、导入新课: 出示8500÷300 1 2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做在本子上。 展示各种方法,进行讲评。
有的直接竖式计算,有的在竖式中简便计算
师:请学生仔细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能不能用商不变性 22

质进行简算?用简便方法计算对不对,我们进行验算。学生一齐验算。 师: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在它们的末尾划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要添上与被除数划去的同样多的“0。注意的是:写横式时,商不变,余数要添上与被除数划去同样多的0 四、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里填数。1240×4)÷(30○□)=8 2240○□)÷(30÷6=8 2、填□
124990÷320=78……□ 78 320 24990 224 259 256 3 2 417000÷400=1042……□ 1042 400 417000 4 17 16 10 8 2 3、计算下面各题
78000÷150= 27300÷320= 427504、选择题
÷1400= 23

116400÷300的得数是(
A54200 B542 C54002 D5400200 230300÷800=
A377 B3770 C37700 D370700 33500÷600=
A55 B550 C5050 D5500 小结: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在它们的末尾划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要添上与被除数划去的同样多的“0
5、下面这样计算正确吗?错的请改正。 16800÷1700=4 2760÷380=760÷38=20
3160÷32=80÷16=40÷8=20÷4=5 43800÷1200=38÷12=19÷6=31 五、小结:第4题这样的书写格式是错误的。不能用连等式。 想一想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 板书设计:
商不变性质
a÷b =a÷c÷(b÷cc不等于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教学反思:



24

看谁算得巧
教学目标:
1、会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使计算简便。
2、鼓励学生解题多样化,允许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运算方法的机会。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挥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用除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使计算简便。 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能简便计算就简便计算
78×19978 87×125 11×48×25 二、导入新课 1、引出小熊猫的问题,明确研究的对象。
想一想:110025的多少倍?怎样列式,该怎样解答? 探究主体,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2、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寻找解题方法,完成在本子上。 3、把学生出现的几种情况写在黑板上。 1)竖式计算 21100÷25 =1100×4)÷(25×4 =4400÷100 =44 31100÷25 41100÷25 =1100÷5)÷(25÷5 =1100÷(5×5 =220÷5 =1100÷5÷5 =44 =220÷5 =44 4、小结:通过竖式计算得到正确结果,这种方法可行。那么下面三种方法是不是简便计算?这样简便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来说一说。
25

5、师:这些简算都是正确的。你喜欢谁的算法?说说这样算的理由。 6、试一试
4800÷32 48000÷125 1 2
学生尝试练习。
反馈时,说一说你是怎样简便计算的?你为什么这样简便计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除数,根据除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简便计算的方法。
师:当除数是525125时,应用商不变性质使除数转化为101001000再计算更简便。当除数是一般的数,把除数进行分拆,利用除法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
在□里填数,使计算简便
1 3500÷125 =3500×□)÷(125×□) 28100÷25 =8100×□)÷(25×□) 31440÷24 =1440÷(□×□) 2
练一练: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364572分别去除1800,商各是多少?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00÷25 =1100×4)÷(25×4 =4400÷100 =44 1100÷25 1100÷25 =1100÷5)÷(25÷5 =1100÷(5×5 =220÷5 =1100÷5÷5 =44 =220÷5 =44 26

教学反思:

27

第二小单元 《复习与提高——解决问题》
一、单元名称:解决问题 p10~13 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
1、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第七册利用树状算图解应用题的相关内容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学习和分析复合应用题,以及求一个量比另一个量的几倍多(少)几中,求一倍数的应用题类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
2、本单元主要内容:
1)复习上学期内容 2)求多倍数应用题 3)求一倍数应用题(4)相遇问题的应用题(5)综合练习 三、结构图
解决问题

复习上学 期应用题
求多倍数应 用题
求一倍数应用题 相遇问题应用题 综合练习


复习复 合应用 题结构

理解“综借助线段图 理解算理
析”法

运用逆推思
想解决问题, 正确掌握解 题方法


四、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借助线段图 理解算理
掌握解题方法
借助线段图理解算 28

1、让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数学的应用价值。 2、培养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六、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课时 课时 课型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复习复合应用题的结构。
1 复习
上学期的应用题 2、结合树状算图理解“综合——1、利用教材
P10
分析法”,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 2、适当补充 3、培养学生灵活的选择算法。
求多倍数应用题
P12
1、能正确认识求多倍数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2、掌握求多倍数应用题的方法。
1、基本题 2、探究题
2 新授
34 新授
求一倍数应用题 1、能正确认识求一倍数应用题的1、基本题
P11
基本结构。
29
2、探究题


2、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方法。 3、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不同解法。
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5 新授
相遇问题的应2、使学生能根据“速度=路程÷时1.基本题 用题(补充)
间”这一数量关系式,会列综合算2.探究题 式解答相遇求路程和求另一个速度的应用题。
1、各种类型的复合应用题 2、求多倍数与一倍数应用题的对6 练习
综合运用 P13
比题
3、求相遇问题中路程和另一速度的应用题。 4、鼓励一题多解。


1、利用教材 2、综合练习 3、适当拓展
30

解决问题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并对两种不同解题方法的进行对比。
难点:理解“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得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简便计算:
38000÷125 5400÷36 798-(245298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回忆各自的寒假生活并进行交流和阐述活动的意义所在。(出示课题:愉 快的寒假)
2、交待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的寒假生活:在寒假中,闵行的北海道滑雪 场开设了学生免费专场,为期两天。上海的许多小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滑雪活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天的情况吧! 探究阶段

二、出示例1,旨在审清题意。
滑雪场第一天接待学生650位,第二天接待学生875位。如果每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
1、通过读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信息既指条件,也指问题。此处加以重申)

31

2、你们对其中哪个信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或要作补充说明?

预测:如果学生对以上这个问题难以解答。 3对策:可换个角度提问:对“如果每 25位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这个句子,你们是怎样的理解 的?1)这句话说明了学生人数和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
2)第一天与第二天派出的保洁员的标准是一样的。 三、独立探究,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1、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寻找解题突破口,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来解答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1)讨论小组内部交流,共享思考过程。 2)班级汇总: 〖方法一〗
从问题出发来解决: 综合算式:875÷25650÷25 强调: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 把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 〖方法二〗
把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875
650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派
出的洁员的人数

第二天派出的保洁员的人数
第一天派出的保洁员的人数
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几位学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
2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派出几名保洁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算式:(875650)÷25 强调:第二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提问:每多派出一名保洁员,要增加多少名学生。 3、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得出结论。
32

1)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得到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出9名保洁员。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在哪些地方?
2)独立思考、汇报: 角度一: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 角度二:解决的方法不同 角度三:计算的步数不同
3)小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有些用三步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时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四、学会充分思维,领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1、根据算式,灵活、科学地改编例题。
提问:如果将算式875÷25650÷25 875÷25650÷25 我们将如何改写这道应用题呢?改什么?怎么改呢? 2、算法多样化的运用。
要求的问题改编为:两天总共派出多少名保洁员?
提问:这个用三步计算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能不能用两步计算来解决呢?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借助树状算图或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条理地、周密地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例1 第二天派出的
保洁员的人数
第一天派出的保洁员的人数
875

÷
25 650


875÷25650÷25 875650)÷25 = 3526 =225÷25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派

= 9 =9 出的洁员的人数
教学反思:

33

解决问题例2 教学目标:
1、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通过审题,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画算状树图或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说一说下面2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1、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三倍 白兔的只数= 2、钢笔的支数是铅笔的5 钢笔的支数= 一、创设情境,建立等量关系。
引言:在寒假中,同学们要参加社区活动,观看大型电视机纪录片《故宫》。 1、小丁丁步行到社区,小巧骑自行车到社区。小巧每小时行的路程是小丁丁的5倍。

2、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少7人。
= ×
34



= ×

改写成:到了社区放映室,发现男孩子的人数比女孩子的3倍多7人。 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式。
过渡: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就能正确地建立起等量关系。
二、探究阶段

1、分析理解关键句,解决问题:
引言:大型纪录片《故宫》,讲述了许多关于故宫的历史。还告知我们 出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14万平方米,故宫的面积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那么故宫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 1)故宫的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大小关系? (告知这是一句关键句,用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2)你们是怎样来理解这句关键句的? 理解的角度:
1)把人民广场的面积作为标准,也就是一倍数;(圈出) 2)写出等量关系式: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3)列出算式:14×52 =702 =72 3、出示:故宫的面积约是72万平方米,要比上海人民广场面积的5倍还多2万平方米。那么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米呢? 1)比较这题与上题的异同点:
一个已知条件与问题交换了一下,关键句没有变(即故宫面积与人民广场的面积间的关系没变)
2)探究各种数量关系的表示方法,正确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提问:根据等量关系式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已知) (未知)
35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直观的表示故宫面积与上海人民广场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帮助我们求出上海人民广场的面积呢? 3)组织讨论。 4)汇报:
〖方法一〗——线段图 〖方法二〗——树状算图

(722÷5 =70÷5 =14(万平方米)
722 人民广场的面积?
5)比较两种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在解题上的相同点。
相同点:思考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先求出人民广场的5倍,再求一倍数。 6)怎样求几倍数?怎样求一倍数?
师: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求一倍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三、巩固练习

(一)看图编题,只列式不计算。 1 2

科普书 故事书
108

36
?本
8

(二)试一试(画画线段图或树状算图) 1、你知道吗?世界有哪七大洲?
世界七大洲中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亚洲的面积约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的岛屿),比大洋洲面积的5倍少85万平方千米。大洋洲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展览会。四、五年级一共去了329人,比三年级的2倍少5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三)独立练习


1一头大象重3吨,一头鲸鱼比一头大象体重的37倍还多9吨。一头鲸鱼重多少吨? 2学校买来科技书372本,文艺书比科技书的3倍少90本。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3、学校买来科技书372本,比文艺书的3倍少90本。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四、总结: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好看清求几倍数还是求一倍数。求几倍数用正推,先用乘法求出几倍再多的加上,少的减去。求一倍数用逆推,多的先减去,少的先加上,再除以几倍,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板书设计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故宫的面积=人民广场的面积×52 14 72
14 14





14×52 (722÷5 =702 =70÷5 =72 (万平方米) =14(万平方米) 教学反思:
37

解决问题例2(求一倍数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通过审题,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画算状树图或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求一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区分求一倍数和几倍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简便计算
1923-456-544 265*99+265 101*87 一、根据关键句说说数量关系. 1、甲数比乙数的3倍多46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的8倍少13只。 甲数= 白兔= 乙数= 黑兔= 二、根据线段图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

微波炉电脑
?元30003000250)÷5650微波炉电脑?元250250650×5250a 对比练习
1学校买来童话书372本,文艺书比童话书的3倍少90本。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38

2学校买来童话书372本,比文艺书的3倍少90本。买来文艺书多少本? 四、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五、独立练习:
1、甲数是36,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12,求乙数? 2、甲数是36,甲数比乙数的2倍多12,求乙数?
3、社区今年绿化面积是12000平方米,比去年绿化面积的2倍多300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元

教学反思:
微波炉电脑30003000250)÷5650微波炉电脑?元250250650×5250
39

解决问题例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简便计算:
6500÷125 756-(30556 2400÷(25×24
一、利用多媒体平台,观看:三个运动物体在运动。提问: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编了一道题: 二、新授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两倍,而上海磁浮列车的速度比这列特快列车的速度的3倍还多70千米。上海磁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 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
2 正确分析汽车、特快列车和磁悬浮列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 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
先分步列式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0×2= 上海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3+70= 再列综合算式: 60×2×3+70 师:在解答三个量的题目时,我们要弄清谁是已知量,谁是中间量,谁是要求量。 40

先求哪个量。不管求哪个量,一定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只列式不计算
1、纺织厂织一批布,第一周织了2708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织了48米,第三周改进了工艺,比第二周的2倍少织了1060米,第三周织了多少米布? 2.水果超市运来猕猴桃、苹果和香蕉,猕猴桃58kg,比香蕉少24kg,苹果比香蕉的3倍少26kg,苹果有多少kg
3.学校举行朗诵比赛。三年级有32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的2倍少26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朗诵比赛? (二)试一试P12 11×3+3)×2 师: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求爸爸年龄注意要添小括号 (三)独立练习:书P13/34 四、拓展:
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敌后武工队为了更灵活有效地打击敌人,把68人分成了14个战斗小组。这些小组有的是3人,有的是5人,有的是7人,而3人组与5人组的组数相同。三种战斗小组各有几组?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0×2=120(千米) 上海磁悬浮列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20×3+70 =36070 =430(千米) 再列综合算式: 60×2×3+70 =120×370 =36070 =430(千米) 教学反思:

41

第三小单元 《小数的认识—意义、读写、组成、数位顺序》
一、单元名称:小数的意义P1527 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
1、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 “元、角、分”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有一些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虽然小数在生活中常见,但小数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还是很陌生的。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对来说,学生感觉比较抽象,有一定的困难。“小数的意义”是通过实际操作,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把“1”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它的十分之一,就是0.1;把“1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它的一百分之一,也就是0.01。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在练习中通过在直线图上表示十进分数和小数的问题,进一步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2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为起点学习的,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拓宽了学生对“数”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并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情感。 三、本单元主要内容:1、小数的读写;2、小数的意义;3、小数的组成; 四、结构图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读写
小数的组成

生活中的小数
五、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分数与小数
数射线上的小数
42

1 了解生活中的小数,会举出生活中其他使用小数的例子。 2 介绍小数的诞生过程,了解小数的相关知识。
3 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含义,能正确读写小数。
4
经过对小数组成的讨论,取得小数的记数形式与多位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比较、类比以及总结、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2 了解我国的奥运健儿取得的辉煌成绩,增强爱国情感。 六、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初步建立小数的位值概念,知道小数的各个数位。 难点: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统一整数与小数的记法。 关键:理解分数与小数的含义,学会小数之间的互换。 七、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 课时 课型 1 新授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小 P1516 2 新授
小数的读写 1、会读小数; P2526 2、会写小数;

3 新授
小数的意义 1、借助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来认识小数,知道小填空 P1617
教学要求
1、认识生活中小数的例子;
2、知道带有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练习 举例生活中的小数
读小数 写小数
数是分数的又一表达形式。
43
分数与小数
2、懂得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的改写 小数表示。
3、知道010010001……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
新授
在数射线上表示小数 P1819 1、会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小数。

在数射线上填出相应的小数或分数

5 新授
小数的组成 会说出小数的组成。
P20 6 新授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P21 说出小数的组成
1、知道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填空 单位的进率都是10 2、认识纯小数和带小数。

7 练习
小数的组成练习
P22 8 综合
小数的意义练习 P2324 9 新授
小探究
P27 介绍小数的诞生过程,不仅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有关知识,而且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历史文化。
1、通过练习加深对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的认识。 填空 2、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的组成的认识。 3、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1、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题。
1、利用教材 2、综合练习 3、适当拓展 拓展 拓展题 判断
44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1516、第2526 教学目标:
1. 能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成用元作单位的形式。 2.能正确地读和写小数
3.知道带有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40”在不同数位上的读法。 5.通过对价格中小数各部分含义的交流和认识,体会小数的产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也很喜欢吃水果,老师带来了几样水果,下面是它们的标价,这些标价中的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都有一个小圆点)
我们把这样带有小圆点的数叫作“小数”(板书:小数) 小数中的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板书课题:小数) 创设情境,展开新知 (一)认识小数--读小数
师:你们看到了这些水果的价格?谁先试着读一读这些小数?
4.53 8.90 17.00 12.06 0.91 1尝试读数。(师:指着4.53元,问:这个数怎样读?) 2交流、纠错。 3)互相读
4)个别读(把读作写下来时数字用中文的数字表示) 师:练习读数: 30.30
13030

45

130030
问:通过刚才的读,我们知道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的读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3)概括:谁能把这些小数的读法概括一下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按原来的方法读,小数点右边一个一个数字读,见几读几,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出几个零。
4)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可用小数表示?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数? 出示生活中的各种小数例子。
小丁丁的身高1.42,这棵花菜重0.617千克,马拉松比赛全长42.195千米。 5)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资料上的小数。2人读) (二) 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意义
1)谁知道苹果4.53元这小数到底表示什么意思? 2)个别说 (多媒体出示含义:表示:453分) 3)师:四人一组,相互说说剩下的几个小数的含义。(并汇报)
你们说得真好,回答得这么快,你们有什么窍门吗?
小数点将小数分成左右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表示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4)是啊! 4.53元表示453分,那生活中其他地方的小数你能解释吗?
小丁丁的身高1.42米——表示142厘米 这棵花菜重0.617千克——617
马拉松比赛全长42.195千米——42千米195 5)练一练:P16 三个例子
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三)师: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知道读小数以及带有单位名称的小数所表示的意义,现在继续学习“用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 735
7 得出结论: 小数点右边部分末尾的0可以省略,表示的价格不变。 4元零5 (如果不满1元、1角、1分就用0占位。
46

6 89
师:你们都会写了,可真棒,那么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应该怎样写? 小结:用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时:先写小数点左边部分的几元,再写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点右边部分的几角几分。
6、请你说一说是多少钱,并在练习纸上用小数表示出来,再读一读。

30.70元(或30 .7 7.05 注意0的位置。 A:师:用小数表示时按什么顺序?
B :师:(如果不满1元、1角、1分就用0占位。 (四) 我们会读小数了,那么会写小数吗?
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中国队喜获4枚金牌!
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我国选手杜丽以总成绩五百零二点零环获得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在男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我国老将王义夫以总成绩六百九十点零环夺冠;郭晶晶、吴敏霞以总分三百三十六点九零分的成绩摘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在跳水男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田亮、杨景辉以三百八十三点八八分夺得冠军。
小结:先写整数部分,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练习。
练一练:P26 试一试 总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小数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我们也对这些生活中的小数知道了它们的读、写方法以及它所表示的意义,(把板书补充完整)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47

1)会读、会写小数。
2)还理解了带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把几元几角几分用小数表示成用元作单位的形式 4)还知道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才用小数表示 板书设计:
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要读出几个零。
写法:先写整数部分,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教学反思:

48

分数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分母为10100的分数的意义,为小数意义做准备。
2、复习分母为101001000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小数的大小比较做准备。
3、复习分母为10100100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为小数的加减运算做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母为101001000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分母为101001000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32331172一、课前准备- - + -
55442210102162631 + + 1- +
4277762二、导入新课出示图形: P171 请学生用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
思考:在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你是怎么想的?
(先看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再看涂色部分有几份,分子就是几。 出示书P173 观察:这几组数各有什么特点。 1.各组它们的分母相同。 2.分母都是101001000……
3.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板书)方法: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49

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三.练习出示书P174 观察:这几组数各有什么特点。 1.各组它们的分母相同。 2.分母都是101001000……
3.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板书)方法: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5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40dcf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2.html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