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程朱理学

发布时间:2019-06-25 20:08: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历史程朱理学

(考试总分:260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

1、(4分)朱熹是理学大师,其《四书章句集注》对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

A.“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B.“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2、(4分)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A.格物致知 B.正心诚意 C.学以致用 D.知行合一

3、(4分)《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A.超越时空的精神实体 B.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C.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D.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4、(4分)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纲常伦理 D.天人感应理论

5、(4分)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

A.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

C.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

6、(4分)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论“理”,一则明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万理皆实”。据此,下列关于“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B.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

C.重在对客观规律的探索 D.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

7、(4分)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神学化和宗教化 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生活化

8、(4分)程朱理学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B.礼 C.道 D.法

9、(4分)朱熹专以士为施教的直接对象。陆九渊则针对士和一般民众施教。施教对象的变化主要说明

A.儒学理论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 B.理学强化了儒学理论的思辨性

C.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基本完成 D.程朱理学与心学求理途径不同

10、(4分)南宋鹅湖之辩中,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乙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吾心便是宇宙 D.致良知

11、(4分)宋代理学家中卓然自成一家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者首推朱熹。朱子集大成的历史地位,主要来自于他

A.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B.融合佛教、道教哲学思想

C.完成理学体系,确立儒学方向 D.推动私人讲学书院的复兴

12、(4分)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13、(4分)程颐说:“圣王为治,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刑罚立则教化行矣,教化行而刑措矣。虽日尚德而不尚刑,顾岂偏废哉?”在此,程颐主张

A.德刑兼顾,二者不可偏废 B.严刑酷法,规范民众习俗

C.教化百姓,有利国富民强 D.崇尚道德,依法治理国家

14、(4分)《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A.超越时空的物质实体 B.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C.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D.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15、(4分)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的自然欲求

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16、(4分)宋代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反映了

A.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B.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辩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C.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D.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17、(4分)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有所为有所不为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18、(4分)《朱子语类》记载:“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朱熹对待曹操态度的依据是

A.“曹操窃国,名分不正” B.“存天理,灭人欲”

C.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D.违背了“性善论”

19、(4分)宋代的程氏兄弟程颐和程颢说:士人微谦退之节,刑虽繁可奸不止,官虽冗而材不足,此盖学校之不修,师儒之不尊,无以风劝养励之使然耳。这说明当时程氏兄弟认为

A.研究学问是士应尽的义务 B.应重视百姓的生计问题

C.当时社会矛日益尖锐 D.教育事关社会风气形成

20、(4分)朱熹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致良知 B.学以致用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

21、(4分)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儒学逐渐

A.经世致用化 B.世俗化 C.官方化 D.思辨化

22、(4分)在朱熹看来,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格物致知”这一概念中“格”字的含义是:

A.研究 B.规格 C.人格 D.格子

23、(4分)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写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这段文字体现的朱熹的主张是

A.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 B.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24、(4分)程颐说:“克己则私心去,自然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理意已得。”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是

A.理是世界本原 B.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理 D.吾心即是真理

25、(4分)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心即理也 D.经世致用

26、(4分)“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句话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道家学说

27、(4分)张载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这体现出宋代理学

A.强调怀疑一切 B.重视读书效果 C.追求理论创新 D.突出个人努力

28、(4分)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展拓。”这是

A.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B.朱熹在讲解“格物致知”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D.王阳明在阐发“致良知”

29、(4分)朱熹曾强调:“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降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指出:“患夫愚如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麼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修身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B.儒学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C.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D.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的人世思想

30、(4分)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朱熹强调的是

A.知行并重的关系 B.只格一物便通万理

C.认识的渐进性 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31、(4分)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老庄境界的最大不同是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自然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32、(4分)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

世界本原之争 B.道统思想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治学方法之争

33、(4分)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C.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34、(4分)“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即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之为“伤天害理”之事或“天理难容”。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通过

A.内心反省 B.考察事物 C.消灭私欲 D.遵守三纲五常

35、(4分)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36、(4分)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诗词经义不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7、(4分)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38、(4分)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3岁时的朱熹曾和父亲朱松有过一段对话。 朱熹问:“父亲,日何所附?”父曰“附于天。”又问“天何所附?天之上何物?”一席话问得朱松惊讶不已。下列观点符合成年朱熹对世界本原问题论述的是

A.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9、(4分)理学家朱熹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形、神、物三者相互依存 B.因物为心,心外无物

C.气在理先,理在气中 D.器之变,复归于神也

40、(4分)朱熹认为:“今欲观诗(《诗经》),不若且置《小序》和旧说,只将原诗虚心熟读,徐徐玩味。”又说“只将本文熟读玩味,仍不可先看诸家注解”。朱熹提倡如此“观诗”意在

A.得“性情之正” B.强调“性恶论”

C.阐述知先行后 D.证明“心外无理”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100 分)

41、(10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清《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根据材料五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目的所在。

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各是什么。试分析改造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四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

43、(10分)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这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据材料二,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说明其“新”在何处。

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4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朱熹《朱子家训》

材料二 李鸿章在《示儿文》中写道:“年来国事日非,吾等执政,虽竭力谋强盛,然未见效,深为可叹!国人思想,受毒根深,忽然一旦变化,固非易事,然受外人之凌辱,国人未能反省,非愚且钝乎?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事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受,期于月异而岁不同。”

(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故三代之盛,孔子亦只谓小康。洎乎封建既破为郡县,此五者之伦理愈不适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

——摘自陈延斌、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李鸿章对家训的新发展。

4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孔子看来,感情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从爱自己的父兄到爱其他人,血缘也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广。所以儒家断定,“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是建立一个国家秩序和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

——摘编自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材料二 许多哲学史论著喜欢把宋明理学公式化地分割为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几大块论述,如果从宋明理学的发展行程和整体结构来看,无论是“格物致知”或“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无论是“无极”“太极”“理”“气”等宇宙观世界观,实际上都只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并把它提到“与大地参”的超道德的本体地位。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和历史过程,造就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意识形态,这种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统一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对劳动人民起着极大地麻醉欺骗作用,因而它有效地稳定着封建社会秩序。为了使儒家学说更好地发挥巩固封建经济和政治制度的作用,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不断地对它加工改造,逐渐使之完备细密,并在一个很长时间内,进行了儒学的造神活动:把孔子偶像化,把儒家经典神圣化,又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将儒家变成了儒教。

——摘编自任鹏《中国儒学发展史》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儒学的治国理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

3)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儒学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因素。

4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47、(1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父止(只是)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固定的地位),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三 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实现"仁"。

2)分别概括材料二、三关于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张,指出其理论依据。

48、(10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下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公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1)依据上述四则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发展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是对儒学的怎样态度?

49、(1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作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根据材料一回答,汉代儒学具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儒学家们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德值得后人学习?

5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1)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

2)述秦汉至两宋时期“帝国文化”的形成过程。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0 小题,共计 160 分)

1、(4分)【答案】C

【解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主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强调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把握“理”,C项符合这一主张,故答案为C项。A项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B项是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D项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均排除。

2、(4分)【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与材料“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相符,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朱熹的主张,排除。

3、(4分)【答案】B

【解析】朱熹强调的“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结合所学可知,理就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故选B;朱熹强调“理”是客观存在的,故A不符合史实;君权神授是董仲舒所提倡的,而朱熹的思想在董仲舒的思想后面,所以不可能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故排除C;朱熹的“理”是反对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的,故D与朱熹的观点相反,所以排除D。

4、(4分)【答案】C

【解析】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故 “存天理,灭人欲”中“天理”主要指封建纲常伦理,故选C;AB是唯物主义观点,而理学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排除D。

5、(4分)【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但朱熹认为人性是既有善又有恶,人要通过提高修养抑恶扬善,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人性问题,并未涉及纲常伦理方面的内容;B选项错误,朱熹认为善与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非难以调和;D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4分)【答案】B

【解析】“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要主张认为,“在气之先”等字眼也是强调在这一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朱熹的“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理”并不注重对客观规律的探索,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发明本心是陆王心学而非朱熹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4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儒家思想哲学化在孔子时期就出现了,故排除A项;实现儒学主流化和神学化的是董仲舒,故排除B、C项;根据“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知作者认为朱熹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生活化,故选D。

8、(4分)【答案】A

【解析】程朱理学认为历史万物的本源,理的最高境界是“仁”,A正确;礼不是程朱理学认为最高境界,B错误;道是道家学派观点,C错误;法是法家思想主张,D错误。

9、(4分)【答案】C

【解析】陆九渊施教对象由士扩展到一般民众,这说明其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现物理,即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基本完成,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儒学理论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故A项错误;儒学理论的思辨性指的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程朱理学与心学实施对象不同,故D项错误。

10、(4分)【答案】A

【解析】材料中信息反映的是理学和心学的论争,即历史上有名的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理学倡导格物致知,从细小和琐碎处逐渐积累经验已达到对天理的体悟,在心学看来过于繁琐,而心学则将一切事物和现象均简单的归为心中天理的体现,这在理学看来过于简单,所以据上所述可看出乙方属于理学派,而格物致知是其最主要的求学特点,A正确;B、C和D属于心学主张,故排除。

11、(4分)【答案】C

【解析】朱熹创立理学思想完成了理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理学成为哲学官方哲学,C正确。理学思想体系形成并不是因为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错误。B是理学思想形成内容。D中书院复兴不符合材料主旨。

12、(4分)【答案】A

【解析】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并非迎合时代的需要,而是反映了孔子的保守色彩,排除C;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孔子被正统化,排除B;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这是孔子思想的僵化时期,故选A。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虽然以“中体西用”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排除D。

13、(4分)【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修刑罚以齐众,明教化以善俗”和“虽日尚德而不尚刑,顾岂偏废哉”可知程颐主张德刑并重的,故本题选A项。BCD不全面。

14、(4分)【答案】B

【解析】朱熹强调的“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结合所学可知,理就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故选B;朱熹强调“理”是客观存在的,故A错误;君权神授是董仲舒所提倡的,而朱熹的思想在董仲舒的思想后面,所以不可能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故排除C;朱熹的“理”是反对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的,故D与朱熹的观点相反,所以排除D。

15、(4分)【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说明程朱理学承认人的正当欲求,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成分。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程朱理学承认人的正当欲求,只是否定“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6、(4分)【答案】A

【解析】题干中朱熹和王阳明都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理欲之辩在理学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故D项错误。

17、(4分)【答案】D

【解析】从材料“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中可以看出,朱熹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自我克制,官无大小,都要有为公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自我克制,没有体现出不畏权贵,忠君爱国,故A项排除;B项是孟子的思想,排除;“自我修养”是陆王心学的内容,故C项排除。

18、(4分)【答案】A

【解析】材料“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可见作者强调的是正统观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说明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性问题,故D项排除。

19、(4分)【答案】D

【解析】程氏兄弟认为,由于不重视教育,造成“刑虽繁可奸不止,官虽冗而材不足”,要扭转这个局面,要重视教育,对民众进行教化,故D正确;材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与研究学问、百姓生计无关,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社会矛盾尖锐,排除C。

20、(4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的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故排除A、D项;学以致用是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故排除B项。朱熹提出的主张是格物致知,故选C。

21、(4分)【答案】B

【解析】根据“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表明朱熹和王阳明都强调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说明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项正确;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朱熹和王阳明属于宋明理学思想家,故A项排除;西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儒学的世俗化,没有体现出儒学思辨化的特点,故D项排除。

22、(4分)【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接触、研究万事万物去认识体验“理”,最终达到贯通明“理”。“格”显然是动词“研究”的意思,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23、(4分)【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天理也,则敬以充之……人欲也,则敬以克之”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因此体现出朱熹主张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故答案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理与气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C项是程朱理学掌握理的办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4、(4分)【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程颐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这样便可得到理,这反映的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理是世界本原,故A项排除;CD项是心学的观点,排除。

25、(4分)【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的思想。“发明本心”和“心即理也”都是陆九渊的观点主张,故排除B、C项;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故排除D项。朱熹由山石中有贝壳而进行理论思索,体现了格物致知的主张,故选A。

26、(4分)【答案】C

【解析】荀子主张礼法并用、“君舟民水”、性恶论等,并未探讨世界本原问题,与材料信息“世界本原”“思辨色彩”等不符,故A错误;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主要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春秋大一统”等,并未探讨世界本原问题,与材料信息“世界本原”“思辨色彩”等不符,故B错误;程朱理学主张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理,先有理而后有物,并认为“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就是天理,主张“存理去欲”,从而使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与材料信息“世界本原”“思辨色彩”等相符,故C正确;道家学说虽主张道是世界的本原,但是主张清心寡欲,超然出世,与材料信息“把世界本源、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不符,故D错误。

27、(4分)【答案】C

【解析】张载和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主张对义理除疑,强调赋予义理以新意,体现出宋代理学追求理论创新的特征,故C项正确;朱熹强调“有疑者,却要无疑”,说明不是强调怀疑一切,A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重视读书效果、突出个人努力,但均不全面,B、D两项错误。

28、(4分)【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可以看出这是主张接触万事万物以获得理的内涵。这体现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主张。故选B。A项是认为君主的统治需要顺从天意,否则会遭到报应;C项认为心即理,心学也是理学;D项认为理不用在万事万物中寻求,而是在内心中寻找。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9、(4分)【答案】C

【解析】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都将儒学思想由于日常的行为相结合,用儒学理论解释生活中一些行为礼仪,由此可以得出世俗化的特点,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思想;B选项错误,王阳明的这番话没有体现出这一内涵;D选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内容。

30、(4分)【答案】C

【解析】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格物致知”。材料中朱熹反对“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的说法,认为“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强调认识的渐进性,故B项错误、C项正确;A是王阳明的观点;D项材料不能体现。

31、(4分)【答案】C

【解析】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两项表述与之不符,故AD错误。宣扬追求自然的幸福是老庄的境界,与朱熹认为的“仁者”境界不符,故B错误。朱熹认为“仁者”应“仁民爱物”即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故C正确。

32、(4分)【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即双方围绕教人、治学进行了相关讨论,而其中朱熹主张先博览群书而后归之约;二陆兄弟则主张先发明本心而后博览群书,更显示出此处朱熹与二陆兄弟的分歧为治学方法之争。世界本原、理气关系、道统思想等在本题中均未体现。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33、(4分)【答案】C

【解析】王阳明强调格心获得天理,有利于强化儒学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朱王二人都信奉天理,即传统儒学伦理,故A错误;朱王从不同角度阐释天理,有利于理学的推广,故B错误;材料反映朱王二人对获得天理的路径有分歧,而非对天理的内容有分歧,故D错误。

34、(4分)【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问探寻“天理”的方法,程朱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考察事物”,故B项正确。心学强调内心反省,与程朱理学不符,排除A。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求理,而不是消灭私欲,排除C。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求理,而不是遵守三纲五常,排除D。

35、(4分)【答案】D

【解析】“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说明朱熹的理学家们对于自然有一定理性认识,体现出一定自然观,D正确。材料没有说明理学把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A错误。B中精密体系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并不是用自然观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C错误。

36、(4分)【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以看出朱熹的教育观念是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故答案为C项。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不符合“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排除A项;朱熹反对以追求声名利禄为唯一目的,并非主张放弃声名利禄,排除B项;材料探讨的是教育目的,未涉及教育内容,排除D项。

37、(4分)【答案】C

【解析】民贵君轻和天人感应不符合“禁人的本能”,排除AB;结合所学,西方人文主义主张人性解放,而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符合“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故选C;信仰得救不符合“不禁人的本能”,排除D。

38、(4分)【答案】A

【解析】朱熹属于理学家,提出万物本源是天理,故A项正确;B是王阳明思想主张;C属陆九渊思想主张;D是道家思想主张,排除。

39、(4分)【答案】A

【解析】“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理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据此可知A与之一致,故选A;B不完全体现的是心与物的关系,C也不是说气与理的相互依存关系,D不是说关系问题,故排除BCD。

40、(4分)【答案】A

【解析】材料中朱熹强调“将原诗虚心熟读,徐徐玩味”“不可先看诸家注解”,这是要体会诗歌原有的韵味和原始基本含义,不能受后人注解的影响,即所谓“性情之正”,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人性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知行关系,排除C;“心外无理”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观点,排除D。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100 分)

41、(10分)【答案】(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

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4)理由:李贽主张“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反对盲从孔子;反对礼教的虚伪。目的:防止反传统思想的传播,加强思想控制;深曝其罪,警示后人。

【解析】(1)根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材料一体现了君主、臣子、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材料二则强调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根据材料三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材料三应出自董仲舒;根据材料四内容和《朱子语类》分析,材料四应出自朱熹。根据两则材料的意思分析,材料三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材料四从天理的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据第一问中的地位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概括。从儒学的作用,以及儒学自身包容吸收其它思想的特点概括即可。

4)回答“其书可毁”的理由一要概括材料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的挑战,二是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统治者“毁书存目”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材料中“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说明还要让世人知道李贽的罪行,以防其他人效仿李贽。

42、(10分)【答案】(1)民本:孔子的仁、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维护君主专制等;

2)两次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

影响: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3)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皆可)

【解析】(1)第一小问,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如“为政以德”“仁政”“兼爱”。第二小问,诸子百家中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为“专制主义”服务的。

2)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经过董仲舒和理学家的两次改造,结合董仲舒和宋朝理学家对儒学具体改进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巩固国家统治、铸造民族性格等方面思考。

3) 第一小问,据材料中的“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可概括为事物是发展的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如可选择黄宗羲、顾炎武等,要突出“发展”“变化”的特征。

43、(10分)【答案】(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2)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3)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工商皆本。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

4)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

【解析】(1)思想主张:依据材料“大一统”、“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得出其主张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依据材料“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其意义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2)依据材料“天理流行”、“无非这理”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可知“新儒学”“新”在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3)新的观点:依据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结合黄宗羲的思想相关所学可知黄宗羲提出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的观点。根源: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联系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相关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新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该是新的经济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即商品经济或者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演变历程: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时间及每个时期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概括归纳。这也是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即: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

44、(10分)【答案】(1)理念:忠君爱国、重德修身、家庭和谐、读书明礼。

原因: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模式;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儒家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

2)批判因循守旧、轻视工商等传统,主张经世致用,向西方学习,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继承古代关心国家,重德修身的精神;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

【解析】(1)《朱子家训》中所倡导的治家理念根据材料一“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可以概括为忠君爱国、重德修身、家庭和谐、读书明礼。原因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主导思想等方面来分析。

2)根据材料“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事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受,期于月异而岁不同。”“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故三代之盛,孔子亦只谓小康。洎乎封建既破为郡县,此五者之伦理愈不适于世用。”可知李鸿章对家训的新发展为批判因循守旧、轻视工商等传统,主张经世致用,向西方学习,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根据材料“年来国事日非,吾等执政……然受外人之凌辱,国人未能反省,非愚且钝乎?“可知李鸿章继承古代知识分子关心国家,重德修身的精神;结合所学可知在当时的背景下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45、(10分)【答案】(1)理念:外在礼乐转向内在情感,依赖于情感和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建立国家。

2)特征:以佛道宇宙论、认识论再建儒学传统,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

3)地位:是封建大一统的统治思想。因素:儒学中的等级、伦理等思想符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家对儒学加工改造和不断完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是其存在的根源;封建统治者的扶持。

【解析】(1)依据材料一“感情可以从内向外层层推衍”可以得出外在礼乐转向内在情感,依据“这是建立一个国家秩序和理性社会的心理基础”可以得出依赖于情感和人性来实现社会秩序、建立国家。

2)依据材料二“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政治思想几大块论”可以得出以佛道宇宙论、认识论再建儒学传统;依据“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并把它提到“与大地参”的超道德的本体地位”可以得出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同封建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统一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可知是封建大一统的统治思想;第二小问形成的因素依据所学可知儒学中的等级、伦理等思想符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家对儒学加工改造和不断完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是其存在的根源以及封建统治者的扶持。

46、(10分)【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目的:神化君权;警诫限制君权,巩固统治。

变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关键:薄敛节俭。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标准: 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5)理念: 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失其民,失其心也”从民心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仁政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信息从天人感应角度归纳回答,目的从神化君权以及巩固统治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爱民必先于节用”的信息提取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角度回答。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 “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再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从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特点回答。

(5)本体属于开放题,要从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的时代性回答。

47、(10分)【答案】(1)待人宽容;推己及人(帮助别人)。

2)主张:材料二,人人都要遵守各自的等级名分。

材料三,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善性(致良知)。

依据:二程,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存在于万物之中。

王阳明,心外无理,理在心中。

【解析】(1)由材料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孔子强调人应该宽恕待人,提倡“恕”道,这样才是仁的表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

2)根据材料二 “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固定的地位)”,强调要遵守等级名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理论依据是,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根据材料三“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即“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理论依据是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

48、(10分)【答案】(1)西汉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

2)理想:治国、平天下。理论:佛教和道教理论。

3)明清时期排儒与尊儒并行。

【解析】(1)根据材料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等,结合所学“关于儒家思想的演变进程”知识,分别从西汉、两宋和明末清初三个时期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等,可见理学家的理想体现在:治国、平天下。这些理学家为打开“新风气”所借鉴的理论,与宗教密不可分,他们吸收、借鉴了佛教和道教的相关理论。

3)由材料“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体现了尊儒,而材料“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体现了排儒。

49、(10分)【答案】(1)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吸收诸子百家学说。

2)思想体系:理学。影响: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思想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

4)品德:兼收并蓄,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请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归纳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小问,可从材料中“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得出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

2)第一小问,思想体系可从材料中“北宋的新儒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理学”的结论。理学的集大成者为朱熹。第二小问,由材料“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可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由材料“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结合所学,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可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 从材料“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可归纳为致良知;由材料“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可归纳为知行合一。

4) 从材料一中主要讲儒家学说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吸收其他思想学说以丰富自己,此处启示是兼收并蓄,自强不息;材料二中新儒学的学者们把治学与从政联系起来,以“天下”为己任,此处启示是以天下为己任;材料三中心学注重个人的修养,此处启示是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50、(10分)【答案】(1)表现: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民水君舟”,墨子“兼爱非攻”等。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2)汉朝: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da1cb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3d.html

《高中历史程朱理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