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六)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跟踪检测(二十六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5·北京市海淀区模拟唐朝时期长安城“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而扬州城则“夜市千灯照碧云”(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城》。从两个城市的对比可以看出(
A.唐朝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唐朝城市取消市坊制度C.南方商业性城市的发展D.北方政治性城市的衰落
2.(2015·合肥质检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B.印刷业已使用活字技术D.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3.宋代周行己说:“物出于民,钱出于官。天下租税,常十之四,而籴常十之六。与夫供奉之物,器用之具,凡所欲得者,必以钱贸易而后可。”这表明宋代(
A.官府垄断纸币的发行B.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C.租税主要用来平粜物价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4.(2015·昆明质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材料反映了宋代(
A.实现货币统一C.出现货币买卖
B.已经发行纸币D.商品经济发达
5.明人朱载堉在《十不足》歌写道:“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B.明代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貌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人们道德水平下降D.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
6(2015·湖北名校联考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是商业中心C.交通运输的便捷
B.繁忙的海外商运D.区域商帮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20分(2015·盐城模拟“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6
(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6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




1.选C由长安限制“市”时间可知唐政府抑制商业,故A项错误;“市”的地点固定,说明坊市制在当时并没有取消,取消坊市制是在宋代,B项错误;长安在中午成“市”,在“日入前七刻”则散场,而在扬州则出现了“夜市”,这说明南方的商业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长安的衰落,故D项错误。
2C从图中“市署”“平准署”等名称可以看出唐代对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项正确;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帮,A项错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项错误;D项在图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3.选D“钱出于官”只是说明政府垄断货币发行,并未说明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征收赋税方式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征收赋税的目的,故C项错误;“凡所欲得者,必以钱贸易而后可”,可见强调政府财政分配以商品贸易的方式进行,说明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D项正确。
4.选B材料中黄宗羲总结了宋代纸币的管理经验,即钱钞可以互换,均具有流通价值,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选B题中没有体现社会转型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中有吃、有穿、有住但仍未满足,结合明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背景,可以得出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B项正确;明朝并不代表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项错误;传统农业社会品格已不再适应新的时代,题中并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6.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因此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商帮的出现,故D项正确。
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从交通条件、商业保障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根据基础知识可从夜市与草市的发展、柜坊的出现等现象作答。(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可从商业市镇的数量、密度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可从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等角度作答。第(4问从国家统一、政府政策、交通条件、利润刺激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
(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交通发达、店肆众多。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
(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政府政策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26024c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4.html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六)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