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发布时间:2018-06-30 17:11: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公共场所卫生

管理档案

单位名称:

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目录

1、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正本须悬挂于大堂醒目位置)

2、场所平面图,标明各卫生设施位置(消毒间、工作间、更衣室等)。

3、单位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4、员工名单,健康证办理情况及禁忌症调离资料。

5、卫生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及考卷)。

6、场所各部门、相关岗位卫生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杯具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

布草清洗间卫生管理制度(布草送交专业洗涤公司清洗的必须提供有效的布草外洗合同)。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场所卫生设施(消毒柜、空调、冰柜、制冰机)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制度。

7、日常卫生工作操作程序: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洗消间杯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布草去污、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8、场所内消毒记录。(客用品以往消毒记录应充实在档案中)。

9、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10、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索证制度。

11、单位每周卫生检查记录,奖惩登记情况。

12、卫生许可证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

13、单位对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指出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报告。

14、卫生监督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日常监督制作的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文书。

《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粘贴处



















场所布局图、平面图

(标明消毒间、工作间位置)

卫生管理机构图


职责(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

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

3、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督促本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5、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6、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

员工花名册及体检情况表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

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

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情状况;

五、 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

六、 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

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从业人员调离记录

要点:

调离时间、人物、疾病、从事何种岗位、调回时间、经办人等要素

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要点:

(一)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培训考核记录

要点:

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参加人数。应有签到表、照片、讲义、试卷等材料。

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

(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

要点: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使用化学消毒的场所应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比例配制消毒液,并有相应量具。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参考《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要点:

(一)设备的使用要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行维修和保养相结合的原则。

(二)要有专人负责设备、设施的管理、保养和维修工作,定期检查本部门设备、设施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领导。

(三)保持设施设备的卫生清洁,设施设备使用、保养、维修、更换,应做好详实的记录。

洗衣房(间)卫生管理制度

要点:

(一)场所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通道。

(二)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存放区、发放区。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理发、美容店卫生制度

   一、理发店、美容店的环境应整洁、明亮、舒适。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专门容器存放。

  二、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内应有消毒设施或消毒间。

  三、工作人员操作时应穿清洁干净的工作服,洁面时要戴口罩。

  四、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

  五、美容工具、理发工具、胡刷用后应消毒。理发工具应采用无臭氧紫外线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六、对患有头癣等皮肤传染病的顾客要有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志,用后及时消毒,并单独存放。

  七、美容店工作人员在美容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工作时要戴口罩。

  八、美容用唇膏、唇笔等应做到一次性使用。一般美容店不得做创伤性美容术。

  九、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

公共浴室卫生制度

  一、门面整洁美观,室内定期粉刷油饰,墙壁、地面、灯具清洁无尘,玻璃明净,浴室应设有更衣室、浴室、厕所和消毒间等。更衣室(包括兼作休息室)必须有保暖、换气设备,地面要防渗、防滑。

  二、浴室应设气窗,保存良好通风。目前尚不能取消的池浴,在池浴间应设置淋浴喷头,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新建、改建、扩建的浴室内不得设池浴。

  三、盆浴间应设淋浴喷头,顾客用毕的浴盆应清洗消毒。

  四、理发用大小围布要经常清洗更换,脸巾应清洁,每位顾客用后应清洗消毒。

  五、公用茶具应做到一客一洗一消毒,拖鞋和修脚工具每客用后应消毒。

  六、浴室内及其卫生间应及时清扫、消毒,做到无积水,无异味。

  七、禁止患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进入浴室就浴。

杯具消毒间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等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化学消毒:用量杯将“84”消毒液和水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在消毒桶内配好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桶内,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冲洗干净;

  4物理消毒(推荐):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30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5)取出已消毒好的茶杯、口杯放到保洁柜内备用;

6)在消毒记录上做好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消毒员姓名。

消毒记录

要点:

时间、用品名称、数量、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责任人。

设备设施日常检查维护维修记录

(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要点:

时间、地点、设备名称、设备状况、何种措施、经办人。

棉织品送洗记录

要点:

时间、物品名称、数量、双方签字、回收时间、数量。

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要点:

(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

(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

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要点: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

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撰写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后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

(二)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

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名单(略)

化妆品等相关产品索证材料

客用化妆品厂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复印件。

消毒产品应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自查记录

参照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表进行自查,也可设计自查记录表。检查服务过程卫生状况并记录,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奖惩记录

要点:

时间、事件、人物、奖惩措施等要素齐全,记录完整。

卫生监督相关材料

卫生许可材料、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会议通知、文件等相关材料。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住宿业卫生规范》、《旅店业卫生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9b690090c69ec3d5bb7529.html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