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8-06-26 11:12: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名词解释

1、首过消除 药物口服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时,由于肝脏对其代谢力强,而减少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2、零级消除动力学 单位时间内的消除药量不变。

3、生物利用度 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

4、稳态血药浓度 当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称为稳态浓度。

5、肝药酶诱导剂 凡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增加药酶生成的药物。

6、肝药酶抑制剂 凡能减弱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生成的药物。

7、表观分布容积 当血浆和组织内的药物分布到达平衡后,按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8、一级消除动力学 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9、半衰期 是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10、肝肠循环 有些药物可经肝脏分泌到胆汁,经胆管到达小肠后,部分药物可经小肠再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

11、时-量曲线 以给药后时间为横坐标,以相应的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反映血药浓度规律。随时间的变化。

12、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13、成瘾性 是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时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状态,必须有足量药物维持才能使机体处于正常功能状态。突然停药可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与原有药理作用相反的表现即戒断综合征。

14、量效关系 反映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15、效价强度 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6、半数有效量 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

17、治疗指数 TD50/ED50比值,,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

18、亲和力 是指药物与相应受体结合的能力。

19、耐药性 是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反复应用的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

20、激动药 是具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

21、拮抗药 是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而不激动受体,但可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剂的效应。

22、内在活性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23、拮抗参数(pA2) 当激动剂与拮抗剂合用时,若2倍浓度的激动剂所产生的效应等于未加入拮抗剂时激动剂所产生效应,则所加入的拮抗剂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24、副反应 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25、效能 药物达到最大效应的能力。

26、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27、极量 最大有效量,即能产生最大效应而不出现毒性反应的剂量。

28、部分激动剂 具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且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生理效应。

29、半数致死量 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30、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须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才可维持原有的现象叫做耐受性。

31、遗传药理学 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反应影响的学科称之为遗传药理学。

32、时间药理学 研究生物节律与药物作用之间关系的学科称为时间药理学。

33、配伍用药 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称为配伍用药或联合用药。

34、配伍禁忌 临床上不合理的配伍用药,往往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毒副作用增加等不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的情况,称为配伍禁忌。

1.调节痉挛:M受体激动药收缩睫状肌,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

2调节麻痹:M受体拮抗药舒张睫状肌,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度减低,只适合视远物而难以看清近物。

3.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肾上腺素合用α受体阻断剂,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被取消,且出现降压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8bf3687e21af45b307a8c8.html

《药理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