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03 14:14: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 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 C

【解析】【分析】C:从小到大排列: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小石潭记》《屈原》《海燕》《白杨礼赞》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高尔基、茅盾。

D. 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孔乙己分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ABC正确。D项中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答案】 B

【解析】【分析】A项错误。令堂是对方的父亲;

B项正确;

C项错误。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D项错误。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故答案为:B

【点评】对于传统文化常识要熟知,注意敬称、谦称、科举考试制度、特定称谓、历法、礼节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C.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为过火焰山,孙悟空变作牛魔王的模样从铁扇公主手中骗来芭蕉扇。牛魔王知道真相后,采用相同的办法,变成沙僧的样子,又从孙悟空手中骗回了扇子。

D. 除夕是农历旧年的最后一夜,又叫团圆夜,有吃团圆饭、吃饺子、守岁等习俗;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有贴春联、拜年、吃元宵等习俗。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正确。

B《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美国人。

C“变成沙僧的样子错。原著是牛魔王采用相同的办法,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又从孙悟空手中骗回了扇子。

D 吃元宵的习俗一般出现在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这一天被称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另一个节日——元宵节。吃元宵是这一天最重要的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5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经典《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凝结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

B.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全省的考试一般称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

C.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D.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往往在最后突然揭示故事的谜底,呈现出人意料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礼物》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三国志》不是文学名著,它是一部史书,应该为《三国演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的是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学和文化常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记忆也比较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时可将这些知识积累成册,经常复习,增加记忆的牢固性、准确性,这样考试时才能准确答题。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 《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 D

【解析】【分析】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对教材中出现的常识要熟记,同时要加强课外的阅读,积累常见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B.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登飞来峰》这几篇作品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C. 清代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有以三国纷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

D.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别和时代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的特点。

【答案】 C

【解析】【分析】《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是白话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C项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要在平时加强积累,对每一则文学文化常识都要熟记,在判断选项时要仔细认真,不可马虎。

8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罢、免、黜、陟。

B.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C.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答案】 A

【解析】【分析】A.“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古代官职的知识。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只能用一种说明顺序。

B. “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有两位,他们是韩愈、杜牧。

C. “岩石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该句的主干是:书页平卧。

D. “诗经六义中的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和逻辑。有时候会综合运用以上三种说明顺序。

B项,唐宋八大家里面有两位是唐代的,他们是韩愈和柳宗元。

C项,该句的主干是:岩石平卧。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成语教学相长”“宁静致远”“三顾茅庐分别出自《礼记》、诸葛亮的《诫子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C.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里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光,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D. 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并非对对方亲属的敬称。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考生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对选项的内容要逐项审读,运用知识去辨析理解。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B. “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玉帛,指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

C.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D. 《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变色龙》的作者是莫泊桑。

【答案】 D

【解析】【分析】《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不是莫泊桑。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 古人常用”“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不叫。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13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A.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 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D. 李华将写好的作品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错在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说话要得体,注意平时掌握基本的谦词和敬辞,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

14学校开展主题为振兴中华传统节日,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活动。

1)【观点论述】众所周知,关于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的争论从未停止。如何正确处理中华传统节日与洋节日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下人们谈论的话题,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请你写出这个节日,并简要叙述该节日的主要习俗。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清明节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柳枝袅袅报春意,

下联:________

【答案】 1)我静魁既不檗洋媚外,也不故步自封。关注西方节日,应关注其内涵而非形式。传承传统节日,应传承其文化精髓及民族情感,与时俱进,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颜。

2)这个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带香囊避邪、洗中药浴、饮雄黄酒等。

3)杏花团团念祖恩

【解析】【分析】开放性试题,比如:中国自己的节日够多了,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等,洋节日流行会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一个国家一旦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无异于斩断了发展的的根基和后劲。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补写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实质上是音节相等。杏花团团柳枝袅袅念祖恩报春意

故答案为:我静魁既不檗洋媚外,也不故步自封。关注西方节日,应关注其内涵而非形式。传承传统节日,应传承其文化精髓及民族情感,与时俱进,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颜。

这个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带香囊避邪、洗中药浴、饮雄黄酒等。

杏花团团念祖恩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对传统节日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图画是赛龙舟的画面,是端午节的习俗,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15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1)【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去呈送邀请函,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刚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______(久违、久仰)大名!

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_______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你一本书,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________(阅读、拜读)!

2)【礼节习俗我评说】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久仰;莅临;拜读

2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解析】【分析】(1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久仰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符合此处语境。光临的敬重程度不够,故选莅临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拜读

2)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依据。赞成的,从热情待客的角度作答。不赞成的从来客的喜好或卫生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久仰;莅临;拜读

⑵ ①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点评】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谈自己的观点是开放性试题,要注意开放而有度,要言之有理。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春节是条弯弯的路,一走就是数千年,骨髓里的烙印根深dì①       圈。

    春节是条弯弯的路,爆竹声声,烟花朵朵,yáo yè②       成连绵不断的画幅。

    春节是条弯弯的路,摩肩接 首以盼,一路都是风尘仆仆的脚步。

    在农历己亥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为亲朋好友送上最美的祝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dì ________    ②________yáo yè

2)划线字的正确读音是(  

A.qiáo

B.qiào

3己亥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下列选项中所用的纪年方法,与此相同的一项是(  

A.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B.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C.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苏轼《水调歌头》

D.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 1)蒂;摇曳

2A

3C

【解析】【分析】(1)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要注意的字形。

2)文本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qiáo,举起,抬起,向上:~首。~望。读qiào的意思是一头向上仰起:~尾巴。

3C项中的丙辰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ABD三项是用皇帝或皇帝年号来纪年的。故选C

故答案为:蒂;摇曳; ⑵ A ⑶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仔细体会形近字、音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字音的识记和辨析的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常见的易读错的基础字,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注意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中出现的基本的文化常识。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7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①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生命的底yùn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美在深情,浓也罢,淡妆也罢,总归逃不过一个真字。真zhì的感情弥足珍贵,它不仅能令生命饱满,更可触及灵魂,从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与赞颂的永恒主题。

    ②阅读优秀古诗文,穿越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作者的苦乐悲欢,领略生命之美丽。作品中有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的美好爱情,有钟子期死,伯牙破琴(《吕氏春秋·伯牙绝弦》)的不朽友情,有愿为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的拳拳亲情;我们可以感受“_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的潇洒,感受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惺惺相惜,感受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的苍凉,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豁然,感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的超脱,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派《送东阳马生序》)的苦中有乐之论。

【答案】

1)根据拼音,写出第段中相应的汉字。

yùn

z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第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窈窕淑女,________。(《诗经·关雎》)

②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④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⑥________________。(宋派《送东阳马生序》)

3)解释第段中划线字的意思。

绝:________

市:________

微:________

4)中国文化里,朋友关系有不少特定称谓,下列最契合钟子期与伯牙的一项是(    

A.刎颈之交

B.忘年之交

C.知音之交

D.竹马之交

【答案】 1)蕴;抹;挚

2)君子好逑;挥手自兹去;山雨欲来风满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蓑烟雨任平生;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断;买;没有,无

4C

【解析】【分析】注意多音字、形近音同字、形近音异字,形似字的区别,要读准字音,仔细辨析字形的细微差别,在组词造句中找出差别。注意 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注意逑、兹、疑、明、村、蓑、任、奉等字的字形,正确书写。

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绝: 断;市: 买。微: 没有,无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被称为知音之交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故答案为:⑴①

⑵① 君子好逑 挥手自兹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⑶① 没有,无

⑷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本题考查对古代称谓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古代文学文化方面的特定称谓,要结合平时的积累,人物的经历,故事来辨析选择。

18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挤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

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1三闾大夫________

2)试分析这副对联的特点,并说说这种特点对表达内容有何作用。

【答案】 1)屈原

2)上联每个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下联每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使读者仿佛看到这位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泪流满面的形象,听到他失声痛哭的悲怆呼号。

【解析】【分析】(1"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

2)认真观察这幅对联的每个字,可以看出上联每个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下联每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结合这位文人的遭遇分析理解这种特点对表达内容的作用。因为这位文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通,他流落到湘江之滨,就会触景生情,因此这副对联使读者仿佛看到这位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泪流满面的形象,听到他失声痛哭的悲怆呼号。

故答案为:屈原

上联每个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下联每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使读者仿佛看到这位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泪流满面的形象,听到他失声痛哭的悲怆呼号。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辨析。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本题考查赏析对联的能力。赏析的角度很多,如修辞、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语言特点、内容、感情、写法等。

1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无题》《泊秦淮》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商隐、杜牧,二人并称为小李杜

B.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又称大年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眼,有除旧迎新之意。

C.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金经指佛经,烽火连三月烽火指烽火台。

D.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生入学的身份资格,在历代是不尽相同的。

【答案】 C

【解析】【分析】C.“烽火连三月烽火指战争。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和评判,注意其语言的表达,仔细的进行判断。

2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同时也借以开展敲社鼓、饮社酒等诸多活动,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

B. 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晋太元中”“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崇祯五年十二月都以年号纪年。

C.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杂文,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变色龙》作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诗人、作家。

【答案】 D

【解析】【分析】D 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是苏联学者、作家。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作者、作品及作品内容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724ce0d2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f.html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