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导演基础

发布时间:2015-07-21 13:23: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影象表义和情节表义方法的区别:      

     导演必须重视时间因素的叙事功能,熟练掌握运用影象达到情节表义的再现方法。这是导演的基本功,也是最常用的表述方法。 

     擅长用影象表义和表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艺术感觉去创作,而擅长情节表义用再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理性去拍片。由于创作方法不同,使用的技巧不同,在创作个性和风格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导演必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     1.要有灵性 

    主要指艺术感觉好。     2.要有悟性 

    主要指对生活中新事物的敏感性。 

    3.要有韧性                                                                  主要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  

导演的职责与工作:     一、筹备阶段: 

        1.研究剧本         2.遴选演员 

          中国演艺界有一句经验之谈,叫“人保戏”和“戏保人”。 

        3.写作导演阐述(重点) 

          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也是导演的纲领性的整体设计。 

          导演阐述写作,并无固定的格式,由于导演的个性和风格各异,所以有各不性同的写法,有的写的非常具体细致,甚至涉及到每场戏的构思和设计方案;有的则是提纲挈领地只谈主要问题。所以不必拘泥于一种格式。从内容上看,一般包含以下几点:            a.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            b.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c.对剧中主要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把握。            d.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 

           e.对节奏的处理。            f.对表演、摄影(像)、美术、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思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g.对音乐(作曲)、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h.对剧中需要运用特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         4.选景 

          依据是剧本。景物是为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活动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造型环境。 

          写分镜头前应去所需的场景踩点,熟悉场景后在写分镜头。导演在选景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将自己想象中的环境向现实的环境上靠。 

        5.创作分镜头剧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也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语言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溶入到分镜头剧本之中。 

         导演在分镜头时,应该注意的是,要有自己的构思,并为实现构思寻找到可视的物质外壳,并对剧本中某些情节段落加以强调和冲淡。 

强调:就是对剧本中的某些地方,给以突出、强化、丰富和增补。强调是为了锦上添花,切忌画蛇添足。 

冲淡:对那些剧作中可有可无,或者省略的地方,给以消弱、淡化、删减。 

      2.拍摄阶段 

       导演的分镜头剧本,只是文字处理的视听语言,导演的艺术构思还只是体现在文字上,应该注意即兴创作,它即可以焕发光彩、也可能导致失误。         场记:现场打板。、填写场记单。 电视剧场记单 

剧名:            景名:                                             盘号  总号  镜号   

 

 

时间 

 

内容 

 

服装  

道具  

化装  

备注

选择剧本 

除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之外,主要考虑到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看剧本的社会价值是否反映了生活,并能对生活起到认识和推动作用。    二、看容量:要有三、五个有血有肉、有作为的人物,和一组好的人物关系。     三、看有无可供导演等组成摄制组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余地。 

   四、看能否使观众感兴趣。 

       1.政治兴趣。2.感情满足3.好奇心4.艺术享受 

   五、要考虑是否有对路的导演,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题材再好,也宁可放弃。    六、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变,立足西部。 

剧本的划分 

从题材划分:1.时间:历史和现实题材 

            2.行业:工业、农业、军事、商业、校园等题材。             3.样式:悲剧、喜剧、正剧等多种样式。 

            4.类型:言情、惊险、悬念、推理、枪战、功夫、科幻等片种。5.品位:商业(娱乐)片、艺术片等。 

导演在分析剧中人物的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首先要关注剧中人物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 

          多侧面(故事情节、人物内心、和别的人物相类比等等手法)、多视角的表现技巧。 

二、人物的动作 

         电影和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表现运动。要求人物赋予动作性,要求将人物放在动作中展示其思想、情感、心理和性格,以增强人物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人物性格的显示,必须和人物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人物语言 

         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人际交流和互相沟通信息的媒介。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写好人物语言、用好人物语言,对于导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性格的表现不仅在动作上而且还体现在语言上。 

四、关注人物出场 

         注意演员在戏中第一次的出现,其装扮、动作、语言等等都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在主要演员出现在戏中第一次时,必须重视其的人物造型。人物出场可以分为:实出和虚出以及实虚结合的方法出场。 

        1.实出:让人物实实在在地出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能见其人,能闻其声,有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感知和印象。 

        2.虚出:基本上借助已经登场的人物间接地介绍未曾出场的人物的社会面貌和性格特征,以及他或她和已经出场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与纠葛。一般来说,虚出某个人物,多是为了在后面实出某个人物,当然,也不乏在整部作品中始终没有露面的虚出人物。         3.虚实结合:这中手法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是为了做好铺垫、加深印象,并给观众的思想上留下欲睹此人风貌的期待感。 

导演指导演员的方法:  

      一、示范式       二、启发式 

      三、示范与启发相结合式。  

悬念机制类型: 

      一、为希区柯克所擅长运用的悬念机制。即让观众知道剧中当事人不知道的事情。 

      二、与上述悬念机制相反。即对观众保密让观众和剧中当事人一样,都不知道犯罪的阴谋诡计,都被蒙在鼓里。 

      三、还有一种悬念机制与上述两种不同,它的结构是由客观情势的危险性和规定情境的尖锐性所形成的。例如,运用左轮手枪,装上一颗子弹,转动轮子,推进枪身,谁也不知道到底哪一枪就打中人! 

      四、另有一种悬念机制与上述三种不同,它是让剧中的当事人、谋划者以及银幕前的观众全都知道当事人要发生的危险和面临的困境。使观众看到,剧中当事人有何办法和高招,能够战胜坏人,化险为夷,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者是危机转化,把不利化为有利,把被动化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最后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使观众感到心情愉快。  上述几种悬念机制各有不同,但比较来说,以其中第一种对观众的心理影响最重,刺激最大,反应也最为强烈,其余几种则略微逊色。 

观众对悬念期待与破解的心理反应:     一、在意料之中,符合心理期望。 

     二、出乎意外,但在情理之中(希区柯克的《电话谋杀案》,谁会知道谋杀者竟然会变为被害者。)      三、虽在意料之外,但不在情理之中。悬念不仅落空,而且会造成观众的逆反心理,觉得编导在戏弄观众,生编硬造,脱离实际,从而使观众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觉得电影片子就是电影骗子,让人大失所望。 

     总之,悬念不能太玄,过于玄虚,离谱太远,缺乏可信性和真实感,悬念就变成了旋念,从而丧失了它的魅力。 

影视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基本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对人物情绪的刻画和细部动作的描绘,即情绪细节和动作细节。      另一方面、对物件细节的运用和处理。 

“物件细节”的功能与应用:     1.作用于情节结构 

     2.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3.借物抒情,寓情于物      4.物件细节的拟人化与风格化      5.物件细节的时代烙印 

     6.镜头转换与故事串连的媒介 

时间设计 

一、时间的界定 

   一般来说,电影时间可分为放映时间和银幕时间。 二、时间的假定性 

   分为三种类型:1.现在式(时间是线性的)2.过去式(闪回处理)3.未来式(闪前处理)    在电影的创作中,运用时间的假定性时,还经常使用时间变形的方式来简化叙事的过程或丰富故事的内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压缩时间 

    加速时间进程,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冗长过程的枝蔓。    2.延伸时间 

     为了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延伸时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 通过延伸空间来延伸时间。 

     B 利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时间来延伸时间的。(人死的瞬间,以主观镜头切回现实生活中) 

     C 借助镜头角度和视点的变换以蒙太奇技巧,将时间加以延伸,达到渲染情绪和烘托气氛的目的。  

   3.时间停顿 

    强化某个特定的动作或人物的特殊情绪,以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    4.时间倒流 5.模糊时间 

     大约加一段时间。。。这样做比运用准确时间会给观众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和宽容度,给人一种蒙胧的印象。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行为更趋向合理。 

   6.心理时间 

     主要指银幕上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心路历程,即人物的所思、所想,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化为形象的。   电影时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非连续性表现电影内在的连续性,而电影的连续性则必须由非连续性来表现。 观众的观赏心理时间 

     这些都是观众心理上的作用,比如,影片的镜头组接流畅,速度快,节奏高,观众的观赏心理就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如果速度慢,节奏平,叙事拖沓,就会容易让人感到时间冗长,沉闷,无法忍耐。 

空间设计 

     电影空间的特征:即二重性,第一:银幕本身所占有的空间,即长方形的二维空间。第二:银幕做为载体,通过放映机反射出来的影像,却具有深度感。 

     画内空间:主要是指画框之内,即四个边框之内映出的环境空间。               画内空间是每个导演无不重视的空间设计,这些设计都体现出导演的艺术造型高低。 

     画外空间:银幕四个边框之外的空间,它是观众看不到的空间,是凭空想象的空间。      画框的四边,加上第五部分的,摄影机后面的空间,它与四条边框形成的空间截然不同,在电影中的人物要移到画框的左边或右边才能达到这种空间,最后还有个第六部分空间,包括布景后面存在的空间和物体。第六空间的外限刚刚在地平线以外。 

空间的假定性 

    把从不是一个环境里拍来的部分,都最后和为一个整体的环境,比如,一间教室、一间图书馆、一个篮球场、等等,它们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拍来的,到最后却形成了一个虚拟学校的整体。 

空间的象征性 

    电影空间的造型因素,不仅能完成电影的叙事作用,同时,它还能透过摄影机的独特视角附丽于具有隐喻的象征性。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空间造型的表现作用,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语言纳入到导演的艺术构思之中。 

    在电影《菊豆》中,导演对染坊空间环境的处理,显然是有其艺术构思的,它既作为陈述故事的载体,又具有象征层面的喻意,人的生存状态,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仿佛就生活在一个色彩杂陈的大染缸里,经受着五颜六色的浸染,变换着各式各样的面目。空间造型的设计和处理,完全和故事的陈述融合在一起,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空间设计与造型观念 

导演在关注空间设计时,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造型观念。人物造型、景物造型、气氛造型、色彩造型、光影造型、声音造型等。。。 

时空结构 

电影和电视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复合体,是采用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影视中的时间设计与空间设计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辅相成。 

视觉语言 

镜头 

镜头景别的划分和作用: 

1.远景,多用于介绍环境,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巨大的空间,表现宏伟壮观的气氛,表现时间和场面的规模和气势,有时远景也可以起到特写的作用,用以刻画人物的情绪和心理。 2.全景,全景和远景的差不多,区别不大,主要是用以介绍环境、表现气氛、展示大幅度的动作,刻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中景,最主要的是能看清人物的上半身的动作,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也称:二半吊子镜头。 

4.近景,主要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任务面部表情的变化。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对事对人的情绪反应。 

5.特写,用以突出被拍摄对象。同时还可以起到某种心理暗示的作用。 

       值得重视的作用有下列几种: 

       A 用来突出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动作细节和过程,展现细微的令人难以察觉的心理活动和形体动作。如眼神的顾盼,嘴角的颤抖,手指的痉挛等。用以传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极细腻和微妙的变化。 

       B 强调物件细节。如作案后的匕首,服毒后遗留在桌上的药瓶等。        C 交代关键性动作。如钥匙开门,打开保险箱;把毒药倒入杯中。 

蒙太奇 

要保持视觉语言的通顺、流畅和富于节奏感。在处理操作时,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动作因素 

    包含人物、景物、镜头动作 

    人物:形体动作,如人的行为举止;语言动作,如声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心理动作,如想象、情绪、感情等组成。 

    景物:江、海、湖、河中水的流动,风云雷电的变幻,车马、舟船的运行,飞机、禽鸟的翱翔等。 

    镜头:推、拉、摇、移、升降等镜头的运动。 二、时空因素 

    包括顺时、逆时,时间时间交错,时间变形等。 

三、造型因素 

    人物造型,如人物的化装;环境造型,如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区分等;声音造型,如自然声与非自然声;光与色造型,如自然光与色和非自然光与色等。以上各种因素均应纳入到在组接镜头时统筹考虑之中。 

组接镜头的方法,导演在构思时,应为镜头的衔接,预留下剪接点。 

    1.动作 

     如开门、关门;站立、坐下;走进、走出;转身等。为了使贯穿于上下镜头中的动作保持视觉上的连贯性,必须注意动作的方向和速度节奏的前后统一。在拍摄中,为了使上下镜头动作统一,前一镜头要拍下面动作的延续部分,后一镜头要拍上面动作的延续部分,以便给剪接留下前后动作的余地,便于寻找剪接点。     2.视向 

     通过人物的目视方向衔接。 3.音乐 

      琴声、歌声。上个镜头穿来琴声,下个镜头有人正在弹琴,琴声延续到下个镜头,虽空间不在一处,通过琴声也可以连接起来。 

     4.音响 

      如枪炮声、脚步声、雷声、雨声、汽车喇叭声等。如某人正在屋中徘徊,忽然听到窗外传来汽车喇叭声。下面连接某女正坐在汽车内手按喇叭。 

     5.语言 

      通过人物对话连接,也可以不在同一时空的人物语言对答连接,并转换场景。      

6.物件 

      通过相同或相似的物件衔接。如玩具手枪连接真实手枪,油灯连接电灯,手表连接挂钟等。 

     7.构图 

      通过相同或相似的构图和背景连接,如儿童时期站立过的地方和背景,若干年后,长大成人又回到原处站立,就会让人联想到这个人就是过去的那个孩子。 

     8.色彩 

      通过相同或相似的色彩。如血色和红旗的红色。另外,色彩的连接还承担着深刻的喻义和起到一定的象征和联想的作用。 

     9.光影 

      通过相似的光影镜头。如火光与烛光,光影与人影等。 

     10.空镜头 

      在不可连接的镜头之间,可插入不包容人物的景物镜头,可以起到过渡作用,使上下镜头的时空关系得到间隔和过渡,从而达到连接的作用。 

在镜头组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连续性,为此,导演应注意下面三方面的问题:     一、动作的衔接     二、情绪的衔接 

        应注意把情绪镜头留足,可以把镜头尺数(时间)适当放长一些。导演对情与景的镜头的对接,应给予充分的注意。要善于利用以景传情和以景托情的镜头衔接的技巧。     三、节奏的衔接 

        动作与节奏联系最为紧密。在拍动作的时,注意多运用镜头的互相组接及节奏。即把一个动作分为好多个细节来处理,分成好多个单独镜头加以表现和强调,然后组接为一个完整的连续动作。 

除了动作富于强烈的节奏外,情绪镜头的衔接也蕴涵着节奏,情绪的张弛、高低也影响着节奏,因此,动作、情绪与节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所以导演在组接镜头时,应把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关于“跳接” 

比如,开始他躺在树下沉思,接着他就站在河边出神,就这样直接跳过去,既省略了中间走路的动作环节,也无须用空镜头作过渡,就这样直接跳接过来了。而跳接的理由就恰恰在于要排除镜头组接中的次要因素,自由处理时空,选择主要因素加以突出和强调。 

视觉语言的叙述方法 

一、连续式,以一条情节线索或一个贯穿动作的连续出现为主要内容,镜头的连接以情节或动作的连续性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为依据,情节的发展基本上按照顺时针的时间流程向前推进。这种方法是影视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二、平行式,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的交替叙述,把不同时空、同时异地、同时通敌、同地异时发生的事件,并列地表现或分头叙述,而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之中。他们之间可以起到互相烘托、陪衬,互相对比、补充的作用。平行式叙述方法,在惊险样式影片中最为常见,如追捕场面、营救场面等。其他形式: 

   1.不同时空方式,把不同年代发生的故事放在一起交叉叙述。 

   2.同时异地方式,把在一个时间点上同时发生的异地事情放在一起交叉叙述。 

   3.同时同地方式,很少见的叙述方式,因为同时同地的叙述受到局限和制约较多,所以运用起来比较困难。 

三、对比式,任何事物总是在对比中才显得更为鲜明。 

四、象征式(隐喻式),主要是用某一具体形式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假借某一现象所固有特征来解释某一现象(利用这两个现象的共同点)。 

   4.同地异时方式,在追逐场面比较多见。如,歹徒刚刚驾车驶过大桥,紧接着又表现警车追过大桥。在同一空间中,以时间差来提高紧张度。 

   5.重复式,主要是指一个画面、一个句子或一个场面出现之后,又再次或多次重复出现。经过量的积累,以增强观众的视觉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重复式的运作方法,多是将同一机位、同一角度、同一背景、同一光影色彩、同一演员调度的镜头,通过导演的构思和设计,在影片中两次或多次重复出现,以加强影片的力度,使内容由浅入深,意境由淡增浓,从而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场景转换的技巧 

1.渐显、渐隐、或淡入、淡出。影片的开始和结尾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2.化入、化出或化。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显,起到时间和空间的间隔和过渡的作用。化的技巧还常常用于表现回忆、倒叙、想象、梦幻等。 

3.划。这种技巧在默片时期比较流行,现代电影中很少见,在广告、电视剧多见。 

4.切。凡是不用任何光学技巧作为过渡,直接一个镜头转换成年另一个镜头,或由一场戏转换成另一场戏,均属切换。切的效果强烈,节奏快,紧奏有力,这是影视动画里最基本的转换方式,也是当前最常用的转换技巧。 

5.分割银幕或分割画面。如,两个人在讲电话,就可以用一个画面来分割成两个人独立的画面表现。 

影视中的故事情节是依据视觉语言来表述的,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视觉语言叙述的逻辑性。 二、视觉语言叙述的形象性。 三、视觉语言叙述的节奏性。 

场面调度 

影视的场面调度,包含两个层面:演员的调度和镜头的调度。 演员调度的形式: 

    1.横向调度,人在摄影机前,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变化方向和位置。     2.纵向调度,人在摄影机前,前后方向和位置的变化。 

    3.斜向调度,人在摄影机前,人物由左后向右前,或由左前向右后运动,变化方向和位置。即,交叉调度。 

    4.上下(高低)调度:人在摄影机前,右高处向低处或低到高,变换方向和位置。次种调度多利用楼梯、台阶、山坡、双层床、房上房下等,立体多层空间作为演员调度的根据。     5.环形调度,人在摄影机前,作环形运动,变换方向和位置。6.不定形(不规则)调度,人在摄影机前,人物的运动呈不定形的状态,方向和位置的变化亦无规则可循。如S形。 

    7.综合调度,将以上调度形式综合于一个镜头之内的调度。 镜头调度: 

    运用摄影(像)机的移动或焦距变化、不同方位和角度的改变。 

场面调度的轴线规律 

    轴线:摄影(像)机在拍摄和处理两个以上的人物的动作方向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时,人物之间有一条假定的直线,称之为“轴线”。     方向(运动)轴线:由人物或行驶工具运动方向产生的轴线,称为方向轴线。     关系轴线:在拍摄时,由人物之间所在空间的位置关系而产生的轴线。     超越轴线方法: 

        1.通过人物的调度,改变方向和位置,建立新的轴线,用以改变原来轴线的限制。         2.通过运动镜头,由轴线的一侧移向另一侧,即由人物关系的A区移至B区。         3.通过中性镜头,即骑在轴线上的人物面向镜头的画面作过渡。因人物的目视方向而定。 

        4.通过俯拍全景镜头作过渡。 

        5.通过大的动作,如站起、转身、 跳跃等作过渡。         6.通过插入空镜头,即景物镜头。 

        7.通过插如另一方位中的人物镜头,造成时间与空间的间隔,以缓和由于越轴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     

场面调度的类型 

     一、纵深场面调度 

         导演通过演员或摄影机的运动,利用一个镜头内的景别、构图、光影、色彩、环境气氛、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加强导演赋予这个镜头的思想涵意和叙事功能。      二、重复性场面调度 

         一般指重复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三、对比性场面调度 

         通过不同的事件或形象,以鲜明对立的方式加以对照、比较,可以使对比的双方或一方的特征更为突出,互相辉映,使其更生动地显现各自的性格与特征。      四、象征性场面调度 

         主要是为了寄托一种喻意,象征某种事物内涵的意蕴,把深邃的思想隐藏在浮露的形象之下,将一些不便直说的情理转化成婉转含蓄的形象,让观众去感知、去思索。犹如留下一些“空白”和“余地”,让观众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知觉去联想和填充,从而达到象征的目的。 

场面调度的作用 

     1.刻画人物的性格      2.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3.渲染环境气氛 

     4.将哲理寓意在场面调度之中      5.营造特殊的意境 

声音世界1.自然声2.阐释声,主要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对声音的感受。    声音的类型:人声、音响、音乐。 

      人声:由语言(对白、旁白、独白等)构成的具有理性内容的声音。       音响:只要人的听觉正常,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音响的存在。             1.运用音响组织情节             2.营造气氛 

            3.扩展画外空间             4.褒贬事物             5.开掘意境 

      音乐 :是最抽象的艺术,用作烘托和辅佐画面。             1.用云音乐调理节奏             2.渲染情绪和营造气氛 

            3.歌曲,为音乐中的声乐,是乐曲和人声的合成。 

声音与画面的匹配 

     匹配形式:1.声画对应,即画面内有人物或物体的动作,产生了有声源现象。                2.声画分立,即画面内无声源,传出来的声音与画面不对应,形成各自分立的现象。如男主人公站在网球场却配上击球的声音,表现人已离去,球场还在,这声音让人顿感悲伤。 

               3.声画对比(冲突),即声音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甚至造成冲突。如,一乞丐在路上乞讨,其声哀弱,而从他身后却频频传来酒楼里的猜拳声,这两种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也造成了尖锐的冲突,加深了观众的印象,也会引起对社会的思考。                4. 声画的对位:即,画面对白为“我爱你”,配音乐为“我讨厌”!      寂静与噪声 

         静,可以形成无言的沉默,造成一种平和稳定的抒情气氛。也可造成紧张的气氛。          噪声,是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噪声可以扰乱人的正常情绪,使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还可以营造一种特殊的环境气氛,表现它对环境卫生的侵蚀和污染,给人一种不堪忍受的生理刺激和和精神虐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a91e0c02d276a201292e22.html

《影视导演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