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的类型

发布时间:2010-09-12 09:29: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案例的类型

下面,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类型作一下介绍。

政策制定型案例:

政策制定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一个公共政策领域或其他行为领域识别并选择目标、方向或运作规则的过程。政策制定型案例就与这些程序有关。学员不是被要求去分析某一个问题或决策,而是要去考虑各种问题和决策,来建立一个能够解决许多特定问题的指导框架。

一个政策制定型案例也可能是一个被迫决策型案例。也就是说,政策制定型案例通常是在不要求学员必须作出选择的前提下根据一系列复杂信息去识别各种可能的行动目标或规则。任何一种情况下,政策制定型案例的一般目标都是鼓励理论化的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其中着重强调的是思考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所处形势下的具体事件。

确认问题型案例:

确认问题型案例较少关心行动基至思想,而更多地关注研究和分析,关注对复杂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重要程度所作假定的展示和评价。这种类型的案例或许关注逻辑的争论,或许关注对那些兴趣浓厚者赞成的争论焦点问题的权衡,或许关注专家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分析模型和数据的可靠性。

概念运用型案例:

一设计案例的用意可以是促使学员来尝试对某个特定概念的运用。待运用的概念可以在案例中明确地提出,也可以在学员的作业中提出来,还可以要求学员去辨析某个恰当的概念或者在分析案例时要用到的概念。

概念运用型的案例可以将一段叙述或故事与练习题或一些问题结合起来。尽管一个案例可以通过将学员置于某种情景之中的方式来引入一个概念,在这个情景中概念的运用将会明晰地导出一个更好的决定或政策,最典型地安排在讲座或关于某些理论或技术资料的讨论 之后。

说明型案例:

写作案例的目的可以是说明在实现一个目标、设计和管理一个项目、运用一种方法时的成败得失。因而,案例可以被看作是所发生的事件及其发生原因的历史记录,其内容由案例作者决定。说明型案例可以在分析、管理或作决策等有关教学中提供逼真的描述,“这就是做得很好(或做得很糟糕)的情况。”国外有些案例教师通常将这类说明型案例称之为“尸体”,因为运用这种案例相当于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具死尸并要求他们运用自己新学到的技能去辨别死因。事实上,说明型案例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研究性案例。学生不是运用自己的判断去评估案例中的材料从中得出结论,因为说明性案例中已经将所作的分析和结论包含在内。在这种意义上,说明型案例在许多方面相当于一个讲座或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它的特定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教导,向他们反复灌输方法的“正确”运用的观念,或者让他们努力寻求由作者或指导者所规定的“正确”结论。

二、五个要素

中外众多案例经验告诉我们,有五个与不同目标联系密切的要素是我们在案例写作和讲授中,应该予以足够知识重视的。我们相信,如果一篇案例中具备了这五个要素,就不可能造成失误。

* 提出一个明显正确答案的回题。案例对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提出了严峨的挑战,并通过充分挖掘使得这些能力得到加强。案例应当提供多种合理答案以激发学习者批判性的思考。

* 明确必须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主角。案例确定了一个戏剧性的焦点;一个特定的、可以辨认的人物;一个可以让学习者辨认的优势地位。在缺乏一个可被确认的决策者的情况下,作者的分析会模糊不清和过分理想化,使得学习者避开了现实世界中控制某些行动的特定压力。

* 需要读者运用案例中的信息去思考问题。案例要给学习者带来一种有必要从案例中搜寻相关信息和证据的感觉。学习者在实际上没有阅读案例并考虑其特定内容的情况下,不应当侥幸地对问题和论题作出回应。案例应当让学习者搜寻、评价并对信息加以运用。

* 需要读者进行批判性、分折性思考,以便对问题及其潜在的解决方式进行评估。如果案例的目的是让学员找出其中的合理的、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式或者决策,案例提出的论题就应足够复杂并能向学习者发出挑战,以使得他们思维和智力技能得到更好发挥。案例不应简单得让一名学习者不经过切实思考或者对案例中的材料进行反复琢磨就能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具有足够的赖以进行深入分析信息。案例应当能够使学习者利用现有信息作出高质量的分析和推理。所有教学案例共有的一个弱点是缺乏足够的信息,因此只能导致肤浅的、非反思性的思考,或者使读者遭遇无法得出结论的挫折。

下面是在评价案例时所采用的一些问题:

? 谁是必须采取行动、作出选择或决定的决策者是否已经清晰?该角色的工作(作用或地位)如何?该角色为什么必须采取行动?必须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时候必须采取这种行动?存在着何种紧急形势?

? 案例的时间设计或顺序安排是否清晰明确?能否从案例提供的事实中找出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或顺序?

? 知道重要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这一点很重要吗?各个发生地点(位置)是否已经明确?地图以及地点说明是否清晰而恰当?当需要采取行动时当事人在什么地方?

? 读者是否清楚决策者必须或应当面对的问题、议论或困难?需要多大程度上的智力或辨别力要求?这些是否处于学员的能力范围之内?或者学员是否会遇到挫折?

? 案例中是否能够理清决策者已有的或者需要知道的信息?是否还有附加的信息?如果有的话,这些信息的存在是否服务于一个有用的目的?

? 案例是否是按照一个具有逻辑性、易于让人理解的提纲进行组织的?有没有副标 题、数码题号、过渡语、清晰标注的项目表、精心安排的附录、制作细致的图表和曲线?

? 案例是否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案例的引言是否能唤起学员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出的问题或论题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吸引案例的读者继续读下去?

? 案例的读者是否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决策者或其他角色的处境?读者是否会对适当的行动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会不会去辨识当事人面临的间题?利用案例中的信息能否识别出一系列相关的行动选择?

编写案例是一项系统工作,由一系列工作环节组成,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按一定的程序展开。因此,案例编写必须认真策划,周密安排,充分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案例的编写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案例主题→拟定编写计划→资料收集与研究→初稿编写→评估与修改→试用和完善。

1、确定案例主题

在确定案例主题时,我们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案例的基本主题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故事?案例如何与课程连接?我们编写案例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关注的是实际工作中正在发生什么,并且以这些事情中的典型作为编写案例的坯子,还是从掌握理论的需要出发,考虑的是哪些事件能够作为填补理论空缺的案例坯子。

2、拟定编写计划

拟定编写计划就是对案例编写的有关问题予以明确或确定,形成工作“路线图”,以提高编写工作效率。编写计划应包括下列几项内容:

⑴围绕选定的主题,初步确定有关的主要问题与决策层次。如这一案例的目标受众是谁?读者要从中获益,需要有什么样的背景知识和经历?案例中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决策的层次是哪一级?是高层还是中层?正职还是副职?

⑵确定案例的难度。管理案例一般是从三个维度去确定其困难程度的,即分析方面的,概念方面的和资料表达方面的三种难度;难度的等级一般划分为三级,即“较易”、“一般”、“较难”。

⑶明确案例的目的、用途和类型。是作管理者研究问题用,还是作训练管理者的能力技巧用;是用于培训教学过程配合某一理论或章节的教学用,还是用作总结性复习或用作综合性测评。案例的目的确定以后,案例的类型也就自然随之而定了。预计篇幅与字数。这与前面几个问题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明确时间要求。没有时间进度要求,易于自流,失去控制,会使计划落空。

3、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要编写出高水平的教学案例,部分地依赖于是否掌握了充足的资料,能否掌握和成功地研究了与案例有关的全部事实。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都将被用于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上。在编写计划确定以后,应根据编写计划制定一个资料收集研究计划,包括确定基本信息来源、案例资料的收集范围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接触并使用它们等等。那么如何进行案例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呢?案例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二是实地收集与研究,包括个别访谈、实地考察、问卷、座谈等等。

案例撰写的一般程序是:案例素材筛选→构思写作框架→草拟编写大纲→初稿撰写。

三、管理案例的典型格式和构成要素

这种格式一般由标题、篇首注释、正文、脚注、结尾、图表及附录诸要素

组成。现分别予以介绍和说明

1)标题

标题,也即题目.之于文章犹如眼睛之于人,是最受注意的。或悲,或喜,或落俗,或立新,题目是最能传神会意的。比较好的案例题目,大都具备这几个特点切题,含蓄,不俗套,有新意具体分析,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

素描型:此类题目既不点事事件及其人物、地点、时间等;又不及质事件的性质及其影响等,而是用一个单位名称作标题,毫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使人无法从题目上窥见想要知道的事件及作者的倾向.多立意的大中型案例。

画龙点睛型:此类题目是抓住案例材料中最要紧、最本质的东西,一语道破的,切题、醒目;极易引起读者或学员的关注,并诱导读者或学员的思路朝着既定的方向延伸。或是在理论上给予点破,以标新立意增强它的感染力。

问题提示型:此类题目是在客观、不露色彩的基础上,稍稍提示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发生在哪里,什么时间发生的什么事件等等,便于读者从题目上想到事件的梗概。

2)开头语或开场白

开场白像一条龙的龙首一样,非常重要,开场白写好了,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一开头就必须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关键内容、主要人物以及时间、地点等。在这方面,国外提倡的是“开门点题”的格式,即头一句话就以简要语句,概括说明主要人物与主要问题。他们认为这不但一上来就能吊起读者的胃口, “一语中的”的开场白,能使读者抓住要领,在随后的进一步阅读时有了一个印象深刻的“参照点”。好的案例应能自己推销自己。继开场白后,便应当介绍主要背景情况,使他们在深入以后的主要间题的细节描写前,对环境先有概貌认识。

总之,开头语要尽量地简练,一般用一段文字即可。

3)正文

正文是案例的主体。主要是介绍所涉及机构的基本情况及背景。比较通行的写法是将机构方方面面的情况层层展开。如历史变迁、组织人事、工作或生产状况、社会环境、以及未来的前景等。具体究竟交待哪些方面的情况,视案例的目的和教学的需要而定。背景资料应当剪裁适度,恰到好处。过少,将带来使用者分析与决策时的困难;过多则会颠倒主次,引偏方向。在正文部分,除了将有关情况文待清楚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情节的生动性描写,制造一些发展高潮,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

4)结尾

结尾是对正文精辟的总结。作结尾的方式根据需要应该有所不同,多数外国的管理案例最后多是嘎然而止,“无疾而终”,令人有意犹未尽,不知所终之感。这是因为案例本来就未曾做完,是留给分析者去续写的;案例照例不写结果,不附评论,想到这点,对案例往往用那种“镜头淡出”式结尾,便能理解了。有些案例是用一个或几个启发题来结尾.对于不熟悉案例分析的读者,这种结尾比较恰当。有时为了教学目的,编写者正式在结尾处布置了一些“作业题,。这种做法对那些对案例分析不知如何下手的初学者来说,提供了思考、分析的线索,无疑是有用的。但另一方面常易使学员养成以照题回答来代替独立分析的不良习惯,禁锢了学员的想象力,把案例分析还原成问答作业,冲淡了案例法固有的功能。所以,使用此法应当三思。

总之,编写案例应遵循一定的格式。而格式不是僵死的教条,许多好案例并不一定是按固定的格式编写的。无论怎样去架构资料,都应达到这样的目的:案例描述的情节能使人进人“角色”某事件领导者的角色,进人“现场”案例提供的特写情景,面临“问题”描述介绍,深层隐含,作决策分析从中掌握到足够的知识和提高学习使用者的能力.有了以上所介绍的题目、开场白、正文、结尾等案例构成主体,还不能算作是一个标准的案例格式,还必须包含其他的一些要素,才可算作是完整的可供教学使用的案例。这些要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篇首注释。它一般放置在案例首页的最下方,以横杠与正文隔开;也有将其中一部分以小号字印在首页左侧的;极个别的附于全篇末页下方。这类注释通常包括四方面内容:①编写者简单情况:姓名、学衔,有时还注明单位,如“本案例编者是(某校)副教授某某”。如果还有指导者,也需注明,如“本案例是由讲师某某在副教授某某指导下编写的”。②版权情况(有时还有出版、印刷情况)如“版权2001年,由某学院所有”可能还注有如“由哈佛商学院案例服务社经销,并附地址。有些还有详细的版权说明,如“保留一切权利。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本案例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手段,擅自复制或翻译”等。③掩饰处理情况:通常是注明单位名称及个人姓名都已经过矫饰伪装,已非本名。还常见注明“本例中部分(或全部)数据业经掩饰处理”,有时还简述理由,如“为了竞争的原因”等。④编写目的说明:许多案例都注有一句话,说明“本案例只是为供作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情况是否有效”,云云。

第二,脚注。常是对正文中某些技术问题、公式、历史情况等的注释,常以小号字附于有关内容同页的下端,以横线与正文断开.脚注内容往往是较枝节、较技术性的,或某些读者可能乐于了解的。若写入正文.又嫌过于琐细拖沓,不得已才以脚注形式附上。脚注应尽量少用,以免影响对正文一气呵成的阅读。脚注更不宜过长,必需而较长的注释材料宁可列到篇尾“附录”中去。

第三,图表。案例常附有一些图表,它们以简练而直观的形式说明需大段文字才能说明甚至不能说明的内容.最常见的图表是各种财务报表、组织结构系统图、市场占有额图等以及以曲线、直方图等常见或独特形式出现而专门设计的各种图表在必要的情况下,图表可插置到正文有关处去,但为版面简洁,较多见的是把图表布置在专页或篇尾去。不过,这会给阅读正文时参阅图表带来某些不便。一定要记住,图表是正文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所有的图表都应编号,设标题,加以必要的说明;而正文中与图表相联系处,则应用括号注明“请参阅附图”

第四,附录。附录的作用与性质其实和脚注是基本一样的,只是内容较多、较长,不宜插附于正文之中。除非案例本身的主题就是属于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范围,否则过多的技术性细节描述就不宜贯于正文内,只好放入附录,以备分析时参考。附录务求精选,非十分必要就不列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6ba8f90242a8956bece442.html

《案例的类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