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三首诗歌

发布时间:2018-09-02 11:49: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 诗歌的表达技巧

开课时 20171126

文学院

学科专 学科(教学)语文

2016304510305

汤婧

学位类 教育硕士

任课教 陈星萍

交稿日 201712

评阅日

评阅教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赏析以下三首诗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叶

李靓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遏红无礼是泥尘。

【注】①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专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官人在叶上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②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月、泥尘以感知,感情真挚,表达了对残叶命运的同情与关切。本诗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第三、四句把残叶现今的凄苦情状与往昔盛时的温馨可人进行对比,第五、六句把残叶未落时日月有情与残叶经霜委地后泥尘污染的无礼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残叶的命运,寄寓了深沉的感慨。

全诗赏析:

阳是唐宫名,在洛阳禁苑之东。唐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题诗:“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漾荡乘春取次行。”又有宫女题诗梧桐叶上,使随御沟流出,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又有宫人韩氏有题红叶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真是“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深宫是“见不得人的地方”,“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宫女落寞之境,悲愤之情,郁结之愁,付诸红叶,多么悱恻动人!这不正是“上阳宫女诗思多”吗?而承载宫女银河之思的“残叶”,与“宫女”何其相似乃尔!难怪作者凭栏凝思,“栏边为汝最伤神”。“为汝”二字,真是一箭双雕,虽为抒情,却将“残叶”与“宫女”两个形象叠映起来,使人互生联想,心有戚戚焉。

满树茂密的叶子,太多太多已经被摧残而凋零了,“一树摧残几片存”。即使尚未凋零的,也已成为“残叶”。在我看来,“残叶”并不是“摧残剩下的叶子”,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已经摧残了和仍在摧残着的叶子”。这是更残的“残叶”!在这凄风苦雨的深秋之夜,可怜的残叶啊,你千万不要“翻动”,稍一翻动就会扯断我的心弦。你曾经拥抱着花朵的美,俏丽地秀在枝头,春意盎然,青春招展,青翠清纯,春思荡漾。可是,这些都被摧残了。想想过去的岁月,只有太阳和月亮,还有星星眷顾你,照出你的倩影,而今你要凋零了,那“无礼”的“泥尘”要将你蹂躏,揉碎,你的归宿在哪里呢?去找“上阳宫女”吧!上阳宫女将以你为珍贵的彩笺,题写多情的诗,寄予心中的想往——只有她们最懂你的心!你可千万不要托身于随意草率、无情无义的“取次人”。

“取次人”是什么人?《宋诗鉴赏辞典》将“取次”解释为“随便、草草、等闲”。那么,“取次人”就是“随便草率、无情无义”的人了。

诗中“残叶”与“宫女”互为映衬,不妨看做互为比喻,“残叶”宛如“宫女”,“宫女”犹如“残叶”。诗人重点描写“残叶”的命运,今昔对比,使人倍觉萧索凄凉。最后,多情的诗人为“残叶”设想了最好的归宿,并诤言“残叶”“莫寄人间取次人”,表达了诗人对宫女命运的同情,对随意草率无情无义之人的愤懑。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从词的下片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片却写午梦西湖。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别运用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

解析:

作者是从侧面的角度来描写荷上雨的,分别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诗歌赏析: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正当以此轩轾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像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向况梦中的香正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蓬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接下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叶心,就象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同是送别,但两诗在“虚”“实”手法的运用上各具特色,试简要分析。

解析:

王诗由实而虚,在叙写离别场景后,用一“忆”字,虚构分别后朋友月夜泊舟、梦中听猿情景,表现惆怅别情。

郑诗从视听两个方面实写离别,借眼前景“依依杨柳、蒙蒙杨花、凄怨笛曲”,抒发绵绵离愁别绪。

《送魏二》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淮上与友人别》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指扬州。这首诗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向潇湘”,诗人自己则上长安。这首写在扬州与友人握别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烘托了离人的别离情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d178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f.html

《赏析三首诗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