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发布时间:2016-12-16 13:06: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一、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从挑战方面看:

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开发人力 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通货紧缩、投资不足和失业压力则是短期要解决的问题。从两个方面看,非注意新 经济不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压力。我们的自然资源总数还可以,但人均拥有量就少得可怜,而且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高。优势是有大量的劳动力。要靠体制和改革、教育、科技来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解决这些长期面临的问题,新经济带来了机会。从短期看,目前中国面临着传统经济结构调整的极大困难。从中国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抓住新经济,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原有经济结构调整怎么也解决不了的。中国目前的状况使我们没有理由对新经济不加以重视,里面可能包含的机会,要去抓,要是不抓肯定会错过某种机遇的。

第五、因特网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的理论与现实根据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及其所蕴涵的挑战、机遇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是我们明确目标、作出决策、制定政策的基本前提。

我们知道,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首先作出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六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敏锐发现、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了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带领人民群众连续十年不懈奋斗,成功地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使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并从而使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

10年过去了,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地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从国际环境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

从国内发展条件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凸显,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依然存在,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确地说,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具有充分客观依据和重大战略意义。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内涵及其意义

2015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他还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它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刚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十六大就提出的一个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战略目标,其重要科学内涵有5个方面: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人群之全面,即“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领域之全面,也就是“六个更加”,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三是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之全面,即推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以利于缓解一系列重大矛盾;四是指我们党在新世纪之初要推动建设的三大文明协调发展之全面,即要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五是指人的发展之全面,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更加关注并努力满足中国十几亿人口特别是普通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四个体现”,即体现了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大局观,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造福、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执政观,体现了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体现了我们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人价值观。

  应该指出,由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先后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充实和完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5条至关重要的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及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经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修改完善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不仅由新世纪新阶段之初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之全面,扩展为包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之全面;而且,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拓展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之全面。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凝聚了我们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对全党全社会积极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其重要科学内涵,首先指的是改革总目标之全面。在此之前,我们党也提出过一些着眼于具体领域的改革目标。比如,我们讲过,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这个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这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目标认识的深化。同这个总目标紧密相连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还围绕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即我们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其重要科学内涵,其次指的是覆盖领域之全面。2014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覆盖了“5+1+1”的广泛领域,即覆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加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在一个改革决定中覆盖如此广泛的领域,并且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有336项之多,这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历次有关改革的全会《决定》中还是第一次。这是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到2020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相对应的。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明确要求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提出制度建设的目标。事实上,正是通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制度建设的目标,以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为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它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到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系到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二,其重要科学内涵,首先指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之全面。这个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是贯穿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其重要科学内涵,其次指的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之全面。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执政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我们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坚持依法行政。强调要坚持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上着力,就是要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调要坚持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上用劲,是因为这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所以,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维护法治权威,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其重要科学内涵,同时指的是要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全面。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防线,全民守法是基础。推进科学立法,关键是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推进公正司法,重点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推进全民守法,主要是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其重要科学内涵,还体现在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之全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部署的法治领域改革共提出了190项重要举措,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这表明,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归根到底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三,同样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我们党作为一个大党老党,历来重视从严治党,一贯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纲领性口号,这既契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在面临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面临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四大危险”的高度清醒和自觉。简而言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和此后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阐述的内容看,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内容无死角。就是要覆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现在,党的建设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还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广大党员干部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二是主体全覆盖。就是要强化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在巩固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落实主体责任成果的基础上,把责任落实到地市一级。

  三是劲头不松懈。做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坚持查处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懈、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

  四是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到更加重要位置。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既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严密的组织体系、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又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纪律不严,规矩不彰,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十分重要的党内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问题与政治问题往往是结伴而生的。所以,当前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但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还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七一”讲话,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十次提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将其作为主题,贯穿始终。这也是讲话的最大亮点,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好讲话的主题,具体可以从历史、内涵和路径三个维度加以分析。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内涵,动因和路径

  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由来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放在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位置。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贯性。实际上,在此之前,习近平也做出了相关论述,只是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以时间为顺序,结合讲话针对的内容,可以大致梳理其提出的历史脉络。

  早在201211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在讲话中就指出,“要通过理论武装,推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在随后的第二天,即2012111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这里,习近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以突出其重要性。以上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实际上就已包含“不忘初心”的具体内涵。

  在中共十八大结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习近平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我们党现在已经90多岁,马上要进入百年了。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习近平首次通过回顾党90多年的历史,得出的重要经验,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也就是要保持建党时的主张和理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身体力行,多次到革命老区调研和考察,反复强调不能忘记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在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的第一个元旦前夕,专程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调研。他强调,“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3711日,习近平到西柏坡参观时指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20141030日,习近平在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时,强调要“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延安调研考察时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又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调研考察。他指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

  更为直接的论述,是习近平提出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忘记历史等。比如,201312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不能数典忘祖”,“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20142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1571日,习近平在给国测一大队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201512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201512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

  可见,虽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但是,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过相关论述。因此,可以认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

  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科学内涵

  “不忘初心”最早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所呈现的境界。《华严经》中的“初心”,是指佛教徒踏入佛门时,心中秉持的那颗当仁不让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诚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佛学中,最看重的就是这份初心,认为发心最真实、初心最珍贵。只要有了这份初心,就能开始成佛之路习近平使用“初心”一词,与《华严经》中的用法有本质的不同。从字面上来看,不忘,强调的是要坚持和发扬。初,是个时间概念,指初始、开始、起初的意思。心,是人的意识、心理。对于共产党而言,“初心”是指党成立时的主张,为什么要成立,以及成立后表现出的精神状态等。初心,是共产党的组织黏合剂。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回到党的本源,回归本真,是对共产党立党之本的追问,也是对共产党存在意义的追问。具体来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有以下基本内涵。

  第一是不忘本来,即为何而成立?为什么出发?就是要牢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理想信念、目标等。在政党类型上,中国共产党属于意识形态政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规定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实际,面向中国问题,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共的本来,必须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习近平说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二是不忘历史,即走过的路,包括苦难和辉煌、经验和教训,继续朝着目标前进。“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党的理论、理想、信念,既是抽象的,又是历史的、具体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呈现出来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的。而要真正坚定理想信念,理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想和目标,必须联系党的历史。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第三是不忘品格,包括品质、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等,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涵盖共产党人建党时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初心十分可贵,但初心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品格,可以称之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作风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大国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又曾遭受西方列强、日本的入侵,外忧内患。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内外环境是十分恶劣的。面对如此条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品格,是“初心”的具体写照。

  之所以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根本上说,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党员干部淡忘了“初心”,不愿意前进。干部队伍中,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公开场合要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背地里自己不敬苍生敬鬼神,笃信风水、迷信“大师”。有的领导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后,意识到升迁无望,便开始放纵自己,丧失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以至走向贪污腐化。有人总结了贪官的人生轨迹,即“都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最后都走向悲惨的晚年;他们的血泪教训也几乎相同:那就是丧失了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性。

  三、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具体路径

  讲话中,针对当前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并将当前的奋斗历程比作一场考试,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八个方面具体要求。这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从内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从政党本质看,就是不忘“主义”“理想”和“事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是八个要求中的前三个。根本上说,“主义”“理想”和“事业”,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所在,起着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向,起着目标引领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导思想和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具体就是要落实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行动上。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一个政党凝聚党心民心、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真理力量,使党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在发展,理论也必须发展。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不同于一般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这是党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有奋起的根本原因。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在“七一”讲话前的20166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把“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放在一起,从而提出了“四个自信”,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过,习近平是放在如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提出的,没有具体展开论述。“七一”讲话中,习近平首次对其每个自信都作了具体阐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从发展战略看,就是不忘布局、改革开放、人民立场、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改革开放、为民造福事业、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落实到当下中共执政的行动上,可以说是在实践层面和战略上,则主要体现在第四至七个要求上。

  “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上半叶执政的具体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到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就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基本方法,抓主要矛盾,形成并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整体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必须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协调贯彻好。

  恩格斯曾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苏联模式影响很大,存在不少弊端,必须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进程。在新形势下,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人民立场是中共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当代中国,处于全球化当中。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联系。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国家间的冲突,和平崛起尚没有先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崛起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于民,远期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代中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深知和平的珍贵和发展的价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所谓共同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文明、各个国家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从根本保证上看,就是不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当代中国,仍然处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阶段。这个阶段,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要调动和集中各方面资源。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20世纪的中国,正是中国共产党,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组织起来,打破了中国几千年以来家国同构的政治和社会结构,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一个超大型政党,在一个超大型国家长期执政,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从学理上讲,在当代中国,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同西方国家有根本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领导国家和社会,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组织建设,嵌入到国家和社会当中,去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因而,党的建设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党的建设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这就要求,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四自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综上所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和主线,有着深远的历史意蕴和深厚的理论渊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内涵丰富,涵盖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宗旨、历史、精神、传统、作风等,归根到底就是要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有的组织文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既是口号,更是行动,就是要从政党本质、当前战略、根本保证等三个层面加以坚持和推进。

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上述论述,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刻认识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始终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取向、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践行者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理想信念是无价之宝

  理想信念的价值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主体对客体稳定、持久的确信心态和价值认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最高统摄,是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和最高主宰,是衡量利害关系和选择精神追求的最高准则。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和奋斗目标的革命理想,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坚定的目标性和长远的导向性,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穿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并且事关其成败的思想基础、行动指南、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其价值的至高无上性,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最根本的坚定。

  理想信念的力量大于天。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正像巴尔扎克说的:“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伟大的理想产生伟大的运动。实践证明,理想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也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核心能量。

  理想信念的作用大于天。理想信念是精神家园的门卫,是思想领域的火炬,是冲锋陷阵的号角。理想信念的强大社会历史作用,集中表现为社会价值的导向作用,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社会力量的凝聚作用,社会行为的选择作用。没有理想信念,民族就没有前途,国家就没有希望,政党就没有生命,人生就没有动力。我们党诞生以来,由于始终高举革命理想的熊熊火炬,才英勇悲壮地渡过了无数急流险滩,走出了茫茫雪山草地,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没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就没有党和党的一切。

坚持远大理想与现实工作的统一

  我们党是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论者。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伟业,竟成以实。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回应人民期待的新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更与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向往相呼应,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和充满期待。正如习近平同志饱含深情地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决定了实现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性。坚持实现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就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群众的上学、就业、就医、住房、养老、安全、环境等突出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抓紧民生之本、救助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解脱民生之困,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广泛的普通民众。

做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践行者

  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坚持知行合一,忠实践行理想信念,是理想信念的生命所系和价值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之所以能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自己的根本性质和立党宗旨,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只有把带领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责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才能获得更广泛更强大的号召力,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执政基础。

  忠实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苦乐观。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先忧后乐的价值原则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继续保持和弘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忠实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苦乐观,就是要把吃亏留给自己,把好处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利益让给群众;把艰苦留给自己,把快乐让给群众。只有苦群众所苦,才能乐群众所乐,才能乐在其中,才能真正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

  忠实践行勤奋工作、廉洁奉公的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凝心聚力的中国梦,又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忠实践行勤奋工作、廉洁奉公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真正把精力和才干集中和用在为党和人民工作上。只有这样,才能坚守正确的苦乐观和利益观,才能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官,才能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忠实践行为理想而献身的人生观。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是检验每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有无和坚定与否的最高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没有烽烟的新的“革命征程”中,共产党员要做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者和忠实践行者,仍然需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那么一种献身精神,才能有效迎击和化解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及其解决路径

首先如何理解全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改变是全面改革,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迈向了全面现代化。既然是全面现代化,就要进行全面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就是制定总体方案,激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方位创新,全面释放改革红利。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政治是难点也是保障。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光有经济没有政治是不现实的。也有人说,我们这次没有提政治体制改革,那是因为我们在其他方面都已经把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显现出来了。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兴领域,是要把中国建造成文化强国。比如,应该增强文化正能量,在做电视剧的时候,在编剧的时候,一定要从这个方面考量。

社会体制改革是将来的重要领域,是不断为人们创造福祉的领域。我们一方面要创新,另一方面要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我们没有做过,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使经验丰富。面对深层次的矛盾和成长的烦恼,改什么,怎么改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要解决就要有新的方法,要做三件事,第一,确定目标。第二,根据改革目标制定改革方案和总体规划。第三,冲破阻力障碍,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深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制定总目标,完善和发展国家建设,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标的确定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回应了人们的期盼和关切,指明了方向。还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体制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包括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这是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什么叫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项目。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才能达到,二是我国的技术创新要领先全球。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提升了,我们的商品价格竞争力已经减弱,只有再上一个台阶,才能保证优质的竞争力。改革发展稳定,管理和治理的区别有几样不同,一是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的主体还包括了社会组织和个人,所以今天提倡的是治理,要改变过去完全由政府管理的模式,我们今后的管理是政府、社会和人,所以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理念,政府不再是治理的主体,而且也是被治理的对象。二是权源不同,尽管机关是人民的,但是人民管理还是间接的。三是运作方式不同,管理的运作模式是单向的,合法性常常遭到质疑,尤其是政府的不作为,招致了公信力的下降。治理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包容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必须法制化。依法办事,遇事找法,化解问题依靠法的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正义,根据目标制定改革方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涵盖了三百项具体措施,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二、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围绕改革开放要以重大的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研究,解决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过去我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效率优先,今天我们强调兼顾效率和公平。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文献都提到了兼顾效率和公平。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永远的,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前我们的发展方式是粗放的、不合理的,导致现在雾霾严重,还有城乡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增多,只有改革才能解决问题。

(2)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一,恩格斯的观点就是把社会看成改革的社会,改革是推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标。第二,从毛泽东定义三大法宝的视角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第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发展。第四,从道路决定命运的视角看,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问题,不能走封闭的老路,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之路。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要求。我国去年是人均GFP突破了6000美金,七年以后人均多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在没有战争、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4.9万亿美元,人均GDP可以达到一万美元。到2050年可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在经济总量上达到全球经济总量的30%,这是其一。其二是在技术创新上能够引领世界发展。其三是我们的政治制度是优秀的,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变,职能是需要变化的,从过去的管理变成服务,这是我们这次改革的中心之一。

(3)三、透视《决定》中的新举措

(4)(一)《决定》的形成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当今国际体系正酝酿着深刻的变革,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机遇稍纵即逝。目前我们要考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问题,我国要保证经济增长速度并为老百姓的利益考量。200212月,习近平第一次调研就到了深圳,为邓小平铜像敬献花圈并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2012123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2013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时批准成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刘云山、张高丽同志为副组长,在将近7个月时间里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在过程之中,各方面都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对决定做出重要的修改,取得了重大的共识,就在《决定》发表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还在进行修改。中央政治局考量全面深化改革所要达到目的是: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5)其次还突出突出了五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三是抓住重点,围绕人们群众强烈需要解决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四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成果。

(6)(二)《决定》的总框架。在架构上全面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引领,共16个部分,分三个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第二个板块是分论,由第二部分到第十五部分组成,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个板块是组织保障。
  (三)透视《决定》中的新举措。重点讲经济方面,第一,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多年来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我们一直在深化认识,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十五大是市场对资源宏观条件下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基础配置的基础作用。十八大的强度更大、范围更广。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不规范谋取利益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是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方面是任务闲置,一方面是得不到满足。三是市场不统一。四是市场不充分。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是两回事,关键是谁起决定作用,第三,目前对市场的认识和驾驭能力提升。主客观条件具备,所以我们应该在完善市场体系方面迈出新的步伐。第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市场关系的理念;有利于转变市场职能,抑制消极腐败。第五,对关键问题做出定位,这对全面深化改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此点,三中全会才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做了定位。

(7)怎样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第一,必须遵循市场的决定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经济规律,着力解决市场规范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第二,从基金稳妥上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的资源配置,再度要求政府不要过多干预,实现效益、利润最大化,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第三,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规则,统一市场准入政策。第四,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正当干预。第四,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第五,发展资本市场,健全多层次的体系,优化境资本。第六,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市场深度融合。具体而言,放款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现在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了,上海先开了头,还要在若干个地方建立,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建立开放性金融机构,加快互通建设,加快海上丝绸之路。

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我们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能作用是不同的,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治理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要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政府。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管理。加强服务监管,公共服务提供。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必须深化改革,完善决策权、执行权,还要实行大部门管理,完善机构体制。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我们要充分的调动民间资本,调动民营企业的活力。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非公所有制资本等,现在不光有公家的,还有民间和国外的。要加大力度和股份,这是新形势下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第三,完善国有经济体制。第四,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对公益性的服务,强调更好的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强调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第五,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财产不可侵犯,非公有制也不可侵犯,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

深化财税制度的问题。第一,完善税收制度。第二,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第三,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制度。

农村改革方面。第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第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权益。第三,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第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等。

政治方面。第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制中国建设。法制国家、政府、社会一体建设,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第二,深化体制改革。第三,确保行政规范,必须要正确执法。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党和机关改进中央和省区巡视制度的问题。
  文化方面,建立文化强国。一是强调要加强完善互联网领导体制,牵扯到国家安全和社会体系。某些国家利用互联网,利用文化传媒等途径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二是以宗教渗透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的有效手段。

生态方面,我国生态保护中存在一定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应该施行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
  组织保障方面,成立两个小组,一个是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再一个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四、全面深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加了解放思想,江泽民加了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加了务实。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坚持从大局出发,只有坚持从大局出发,才能处理好以后的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不仅是站在了历史的新高度理解党的自身组织建设和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更是从根本上强化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与立国之本。十八届六中全会再一次点明、点透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方略,应该说,这将成为在党的领导下根治与消除腐败的思想利器和制度铁笼。

首先,全面从严治党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对党的无限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党中央寄予了厚望,希望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深化改革的步伐。政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西方早发现代化的国家中,选举权的推广是政治精英为了调和阶级矛盾而精心设计的、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通过逐步开放选举权,一方面尽量弥合持不同政见的政治精英之间的分歧,另外一方面对无产阶级与普通市民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退让以化解社会革命的风险,从而从长远的角度巩固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这样的制度设计只是掩盖了真实的腐败和权钱交易,而不是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加强制度建设、彻底根除腐败。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靠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把党规党纪不断明确、不断强调、始终放在约束党员干部权力的首位,才能断绝腐败滋生的渠道,确保党的执政能力永远不受侵害。

第二,全面从严治党符合党的建设、干部选拔的内在要求。要肃清腐败的“污染源”,从根本上消除腐败,首先要从严治党,加强党规党纪,突出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崇高地位,必须把定位于长期长效发挥作用的纪律检察体系与反腐败阶段性、制度性成果在地方政治中得以巩固,以党的决议的方式法治化与权威化;否则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的努力成果就可能难以落实。对任何一种权力而言,将之约束和规制的过程,首先是对其加以限制,但同时也保障了权力的充分实施。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生活庸俗化的现象和一些地方政治的利益格局是妨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制度性障碍,如果治党不严、执法不力、腐败不除,危害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损害党的权威。如近年来被查处的山西省、云南省等省的成规模的腐败官员群体就是以勾结本地工矿业乃至黑恶势力集团为主的集团性腐败。而在这种呈现大面积的、塌方式的、集聚型的地方腐败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生态恶化,政治生活出了问题,从严治党长期被忽视,党规党纪没有得到正确的学习和完整的理解,领导干部的个人权威凌驾于党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之上,纪检与司法体系长期无所作为甚至成为腐败集团的保护伞。更关键的是,某些高级干部对党不忠诚,本该发挥作用的党内监督在“人治”面前无法及时发声。所以忠诚、完整、科学、准确地学习党规党纪,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不会因为个别领导的意志而被歪曲,才能从根本上长效反腐,抑制地方腐败集团的产生。

笔者的调查显示,从20131月到20153月期间被查处“落马”的全国党、政、军、国企职级在副部级及以上的领导干部已有78人,从总量上已经超过之前几年查处的总和。其中51人是地方官员(占65.4%),而78人中有58人都曾经在地方党政部门担任要职(74.4%)。由此可见:(1)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应该注意抓住党规党纪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和普遍重视的基层。问题官员涉足腐败的肇始可能多从其地方从政经历开始,而基层往往是全面从严治党须要下大力气贯彻的环节。(2)全面从严治党的难点,应该是党员干部的违规、违法行为,当舆论和社会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发挥作用时,只有党内监督和从严治党方略的制度化保障才可以及时有效地加以防范和处理。(3)全面从严治党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把党纪党规真正落实,铭刻在共产党员的心头,杜绝新的腐败,做到“治未病”。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反腐败、防腐败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三,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在于彻底覆盖、全面落实,不仅是对腐败官员的惩戒,更是广大党员的全面警示。以往的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等反腐败的制度努力,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反腐的制度化努力来看,仍然具有非常态化、非制度化、危机应对的特性。一方面这些举措不易阻断腐败的重新滋生和卷土重来,另外一方面,因此没有把从严治党制度化,反而使一些社会公众不完全理解党纪党风的严肃性和一贯性,有的人产生了党纪与国法谁在前谁在后的、本不该有的疑问;这也无疑妨碍了在坚持党的领导下深入广泛全面地推进依法治国的社会进程。这既助长了社会风气对权力的迷信与盲从,又不利于树立党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坚持司法审判的公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而党员干部队伍领导水平行不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铁的纪律来严格要求,确保每一个党员干部时时刻刻为党的事业考虑,永远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拥有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从严治党等这些制度优势,从而保证了我们始终拥有队伍优势和人才优势。腐败问题之所以严重,从表面上看,是某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以权谋私的个人行为,但是其最大、最本质的危害在于,这是对坚持党的领导的忽视,和没有把党纪党规真正当成个人行为准则和对每一个共产党员严格要求的忽视。因此,腐败的危害在于对制度的侵蚀,使制度变得虚弱甚至形同虚设。要消除腐败,就要把制度落实、把党纪党规全面彻底地贯彻下去,时刻从坚持与维护党的领导出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落实,而把个人的利益和主张放置在重要性排序的序列之外。

实现党内民主的意义,举措以及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关系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生活中,全体党员根据党章规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人民民主是指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必须保障人民权利和意志的实现,全体人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可以看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它们在主体范围、政治功能、组织形式、实施原则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然而,在我国,由于共产党是执政党,人民民主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所以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人民民主对党内民主具有影响和推动作用。党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的,党员也生活在群众之中,国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民主政治建设搞得好,就为党内民主生活提供了充满民主氛围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党员和干部的言论和行动就会受到有效的监督;社会成员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选择意识的日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利益、行使合法权利愿望的不断提高,对党内民主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对党内民主建设具有影响和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作为执政党的党内民主,虽然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人民民主的核心和灵魂。党内民主化的程度对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党员的政治参与热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党内民主的状况直接影响社会民主的状况。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和民主习惯,也会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重大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党内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关键,发展好党内民主,就能更好地为发展人民民主提供根本领导保证,创造必要政治条件,打下良好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内民主正常,人民民主就能得到保障和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党内民主不正常,人民民主必然遭到破坏和挫折。

  正是由于党内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中处于关键地位,决定了以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健全落实各项民主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意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先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其次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再次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最后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第二,要大力培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思想意识是行动的总开关,民主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制度功能的落实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意识的支撑。只有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切实提高了,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民主制度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我们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广大党员和群众民主意识的培育,并且要把民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党员和群众具有良好的民主意识和修养,民主制度化建设才能做到合理和科学,各项民主制度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

深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着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和开拓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而提出来的,充分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境界。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理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规律”的新认识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是辨别和考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试金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邃思考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多次强调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2013年在天津考察时,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他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在2015年的两会上,他又深入阐述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建议》把“创新”定位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尤其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因此,这一“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深化了关于创新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更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规律”的新认识。

    二、“协调”是推动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理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规律”的新认识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实现连续30多年高增长的奇迹,主要得益于改革之初所采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从长远看,“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的增长必然会带来“非均衡性”问题,也就是今天的“不协调性”。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不协调”的问题。《建议》指出,必须“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事实上,协调发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建议》所强调的增强发展协调性,是在我国经济增长取得辉煌成就和走向成熟阶段的协调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协调性,是着力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阶段的协调性。它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它要求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它要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它要求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从发展战略角度看,《建议》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协调”在社会主义发展中重要作用的理解,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规律”的新认识。

    三、“绿色”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理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质量规律”的新认识

    历史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既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从我国实践来看,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就会导致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从而制约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

    进入新的世纪,面对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告别过去那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要实现“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建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说,这一“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了对“绿色”发展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永续发展作用的理解,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质量规律”的新认识。

    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理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策略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发展成就已经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也多次宣示过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策略的坚定信念。习近平就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打开了就不会关上。《建议》把“开放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已经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开放”发展策略的价值,而是强调在原有开放基础上的更高水平、更全布局、更广领域的开放。具体而言,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求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实现从全球治理的一般参与者向主动塑造者转变,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开放”理念的提出,深化了对“开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重要地位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策略规律”的新认识。

    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理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目的规律”的新认识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庄严承诺和神圣使命。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并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建议》特别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重申了《党章》的庄严承诺,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由人民共享”,从而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迈向共同富裕。需要指出的是,“共享”不是那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条件下的“共享”,而是在经济增长取得辉煌成就基础上的“共享”,也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基础上的“共享”,这不仅深化了对“共享”与社会主义本质内在联系的理解,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规律”的新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

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因此,创新发展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关键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更加绿色、更具有竞争性。 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支撑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无论是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都存在对立统一性。都需要我们科学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工作,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地把协调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因此,协调发展注重的是均衡、整体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支撑,将促进其他发展更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和共享性。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坚持绿色发展,

既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能为后代人提供充足发展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因此,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着眼于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发展。绿色发展直接决定着区域的发展模式和幸福指数。所以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 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外在支撑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顺应开放大势,把握合作大局,既是我国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迈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因此,开放发展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坚持开放发展,将增强我国经济的开放性、创新性和竞争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4dd16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3.html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