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 - 中桑女爱情模式的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6-06-13 09:34: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980年创刊《诗经》中桑女爱情模式的文化内涵⊙邓春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525000]摘要: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桑林被赋予艳情的社会内涵。《诗经》中桑女的形象美丽多情,而且能邂逅风流倜傥的男子,诗中桑林、女性、男女恋情搭配形成《诗经》中桑女的爱情模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符号,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词:《诗经》桑女爱情模式文化内涵在《诗经》时代,桑林被赋予艳情的社会内涵。《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妇女们挎着筐子,沿着桑间的小路,去采摘桑叶,忙碌一天的采桑女劳动归来边走边唱。从《诗经》中所记的美丽桑女采桑的劳动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出美丽多情的桑女在桑林中邂逅风流倜傥男子的情景,所以,从《诗经》开始,桑女独特的爱情模式,形成了古典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符号,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相约桑中”体现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桑林在远古本是宗教的圣地。“在远古时代,桑林在很大程度上流传于神话传说中,此时的桑林作为一种繁殖旺盛的象征,是原始初民实行桑林崇拜的神灵物,散发着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息,尚属于原始宗教范畴。”①在中国古代传说里,桑树是太阳神树。每当太阳初升,桑树用自己的枝干把太阳推出海面,扶摇而起,所以在古代桑树又叫“扶桑”。《辞海》的解释是“扶桑,神木名,传说日出其下。”还有“生于空桑”的说法,空桑,本是古地名,它是五帝之一颛顼的领土,又是古代圣人的出生地。《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而《春秋孔演图》:“孔子母征在游大冢之坡,睡,梦黑帝使清与己交。语曰:女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由此可见,桑树在古代传说中不仅是一种神树,而且具有沟通天人的作用。《诗经》中表现“相约桑中”的作品有《桑中》《氓》《十亩之间》《七月》《隰桑》等,美丽多情的采桑女在桑林遇上了心上人,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快乐,他们在桑中约会……采桑女都是多情而浪漫的,采桑行为成为青年男女邂逅的契机。②如《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写出采桑女在桑林悠闲自在的情景。在《风·桑中》反复吟唱的“期我乎桑中”,说孟姜(孟弋、孟庸)美女在桑林中等“我”很久了,两人相见后,她还邀我到上宫去游玩,直到日暮时分,才依依不舍地把我送到淇河的岸边……更值到我们回味的是每章诗的开头,“爰采唐矣,沫之乡矣”“爰采麦矣,沫之北矣”“爰采葑矣,沫之东矣”,纯以比兴手法,以采摘植物兴起对爱情的追求。“在哪儿可以采到唐(麦、葑)呢?在那沫水之乡(北、东)”,比兴为“在哪儿可以与美人相会呢?在那沫水之圣地”。诗中男主人公反复咏唱两人在“桑中”“上宫”的销魂时刻和相送“淇水”的缠绵,表达出桑林情爱的喜悦,说明桑林是先秦时期民间男女幽会的场所。“相约桑中”在人类巫祭文化盛行的时期本质是一种仪式。男女在祭祀期间媾合成了一种神圣而自由的仪式,甚至得到了官府的允许和支持。“天地不合,万物不生”,每到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政府还要“择吉日,命民社”,大加庆祝,与此同时还伴有大型青年男女相会活动。二、“其叶沃若”象征女性的容颜以及爱情的美好桑林是男女相悦的场所,桑叶柔嫩、茂盛的生长状况,常常与人类的丰富情感联系在一起,物我通感。如《小雅·隰桑》展现了采桑女与君子幽会时幸福快乐的心情。“既见君子,其乐如何”“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她们在桑林中幽会,深情相许。诗以“隰桑”起兴,特别是对桑叶“有难”“有沃”“有幽”的赞美,极力地刻画了桑叶形美、柔美和色美,桑枝的婀娜多姿象征女子的青春美,同时描绘了女性与君子相见时的欢爱之情。桑树在不同时节转变,因此在《卫风·氓》中以桑叶为喻诉说女性命运的变化。先是追忆婚前的美好爱情,从诗中的“抱布贸丝”来看,女子家中也是种桑养蚕,“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桑林是当年与氓多次恋爱约会的场所,也是她魂牵梦萦的场所。再说婚后家庭生活,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桑叶见证了女主人公从容4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c8c30980eb6294dc886cb1.html

《- 诗经 - 中桑女爱情模式的文化内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