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古文整理

发布时间:2014-07-15 20:15: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敬业奉献: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助人为乐:

1.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诚实守信

1、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译文: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出自《礼记·儒行》。

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译文: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 出自《荀子·大略》

 3、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译文: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修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    能完美。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译文: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出自《孟子。离娄上》。
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译文: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出自《弟子规》。
 6 、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译文: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译文: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出自(唐)李白诗《唐诗纪事·卷十八》。
   8、华而不实,耻也。
    译文: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出自《国语·晋语》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译文: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10 君子诚以为贵。
    译文: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出自《礼记·中庸》

11、君子一百,快马一鞭。
    译文: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

 12、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译文:对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没有什么可以躲避隐藏的。

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见义勇为

1. 见义勇发、不计祸福。苏轼《陈公弼传》

译文:遇到合乎正义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不去考虑个人的得失或安危。

2. 非其鬼而祭之,诌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译文: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拜他,这是诌媚的表现。遇见合乎道德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鬼指死去的祖先)

3.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唐代诗人李白 《侠客行》

译文:豪侠之士,见义勇为,即使献出了生命,也会流芳百世。并不比社会上那些杰出的人物逊色。

孝老爱亲

1.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译文: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本有的自然的行为。

2. ,文之本也。——《国语·周语》

译文:道,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根本。

3. ,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译文:道,是一个人写文章是表达感情的基本,道,是一个人学习礼仪的基本

4.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5. 阿含经》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6. 《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又云:“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又云:“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3806c5daef5ef7bb0d3c24.html

《好人古文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